<p class="ql-block">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寫這句詩時有其歷史背景,如今這句詩卻成為了徽州的一張名片,吸引著無數游客前去探尋徽州的美景和文化,而我們這次已經是第四次去了,三輛車12人,踏春而行,賞徽州山水墨韻。</p> <p class="ql-block"> 漁梁壩位于歙縣徽城鎮漁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1400多年歷史,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有“皖南都江堰”之譽。 水壩全長138米,底部寬為27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堅石壘切而成,可蓄上游之水,可緩壩下之流,幾百年前的徽商就是從這里揚帆起航。</p> <p class="ql-block">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漁梁壩枯水期,江水淺淺,壩堤上可以散步,兩岸青山與村落相映成暉,似一幅水墨畫卷。</p> <p class="ql-block"> 沿著壩堤漫步,雖然已見不到帆船云集,但腳下的石板路歷經歲月打磨,每一步都似能觸摸到歷史的溫度,感受著古人的智慧與堅韌。</p> <p class="ql-block"> 漁梁壩建在練江上,汛期發大水時洪水泛濫程度超乎想像,下面這張圖從墻面可以看出水位漲得有多高,去年6月20日強降雨中水位漲到116.5米,最上面有個標記忘了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漁梁壩的周圍是漁梁古鎮,忱山面水,依勢而建,漁梁老街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當地的居民生活古樸而寧靜,我們午餐就在這里吃,價廉物美,特色佳肴臭鱖魚是一定要吃的,舌尖上的美食,味蕾里的狂歡。</p> <p class="ql-block"> 巴慰祖故居建于明萬歷年間,其中藏品上千件,是徽州文化的見證,可惜沒有對外開放,我們只能在外面轉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span>宛如一條彩色之路,一顆顆鵝卵石緊密排列,色澤溫潤,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如同鑲嵌在大地上的寶石。</p> <p class="ql-block"> 歙縣盛產墨,且所產徽墨為中國傳統工藝品“文房四寶”之一,最有名的“胡開文”墨業創始人胡天柱,是清代四大徽墨家之一,他所制作的徽墨色澤黑潤、歷久不裉、但價格較高,不過現在可能很難買到真正的“胡開文”墨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時分我們的車行駛到了太平湖綠道,停車步入綠道,沿著太平湖蜿蜒的湖岸線欣賞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湖面寬闊而平靜,波光粼粼處,那是陽光和湖水私語的印記,遠處山巒疊嶂,連綿起伏,近處青山靜靜地倒映在澄澈如鏡的湖水中,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 太平湖,這顆鑲嵌在山水之間的璀璨明珠,以其壯美與靈秀交織的魅力,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太平湖旅游碼頭景色迷人,碼頭上快艇,大型游船排列有序,棧道程幾何圖型,同時還提供水上自行車,水上摩托艇,皮劃艇等多種運動項目,站在高處俯瞰,蜿蜒的愛情主題浮橋如一條巨龍橫臥水面,藍天與湖面水天一色,遠山黛色朦朧,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人在浮橋走,猶如畫中游,當快艇經過,水面波瀾起伏,浮橋晃晃悠悠,走在上面好像和橋一起隨著水波律動,既有點刺激又讓人有點暈暈乎乎。</p> <p class="ql-block"> 當天我們就住在太平湖附近,第二天清晨有早起的隊友拍到下面兩張照片,清晨的太平湖被輕紗般的薄霧籠罩,宛如一幅出自畫家的水墨丹青,晨光破曉,太陽從湖面升起,光暈如同一圈淡淡的金環,鑲嵌在太陽的邊緣,光暈與湖面相互輝映,遠處的山巒輪廓呈現出青黛色的剪影,仿佛被大自然精心勾勒。</p> <p class="ql-block"> 在太平湖的周邊隱匿著一處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莊——太平湖楓宿休閑農莊,踏入農莊的那一刻,一幅山水與田園交織的絕美畫卷展現在眼前,遠山如黛,炊煙裊裊,湖面平靜如鏡,湖水清澈湛藍。</p> <p class="ql-block"> 農莊周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在這里可以做個釣魚翁享受垂釣樂趣,拍照也很出片,在這里可以遠離塵世紛擾,找到內心深處的寧靜,為疲憊的心靈尋得一方棲息之所 ,下次一定來這里住上幾天。</p> <p class="ql-block"> 太平湖雙子大橋,黃山太平湖上的兩座大橋,分別是京臺高速公路太平湖大橋和安徽103省道太平湖大橋,是合肥、九華山及北方地區進入黃山的重要旅游通道,構成了太平湖上一道美麗的風景,成為太平湖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新安江山水畫廊,無疑是這場旅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歙縣深渡鎮坐游船我們趕上了最后一班,登上游船那一刻心神蕩漾,當游船劃過水面泛起漣漪,猶如歲月書寫的詩篇。</p> <p class="ql-block"> 當游船緩緩前行,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江水悠悠,兩岸青山圍繞,岸邊的油菜花與錯落有致的白墻黛瓦古村落相互映襯,只覺舟行水中,人在畫中,令人目不暇接,手機一路跟拍。</p> <p class="ql-block"> 游船到達第一個景點桃花潭村,這個桃花潭村和涇縣的桃花潭沒有一點關系,涇縣的桃花潭因李白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名揚天下,這個桃花潭村有名的是”紅妝館·”,館內收藏有天下第一床和天下第一轎,十里紅妝,重現了古徽州的“婚嫁文化”,是古徽州“閨閣文化”的濃縮。</p> <p class="ql-block"> 在桃花潭村的紅妝館后面,有一棵千年古樟樹,樹高26米,周圍9.2米,需要十余人才能合抱,是徽州古樟之冠,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樟”。</p> <p class="ql-block"> 游船到達第二個景點是漳潭,走進漳潭村,仿佛踏入了一片金色的海洋,這里的油菜花肆意綻放,宛如一幅絢爛的山野田園畫卷,在陽光的照耀下,油菜花田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與周圍的山巒、村落、江水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這片油菜花田中,盡情地享受著春天的陽光和花香,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與恩賜,漫步于田間小道上吹著江風,悠閑而愜意,只是跟游船時間有限,只能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無法盡興。</p> <p class="ql-block"> 回程路上看到“徽州天路“指示牌,讓我想起2022年9月曾跟隨自駕旅游群經歷過徽州天路之行,驚險刺激,風景絕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是一條被譽為皖南的獨庫公路,自駕游圣地,行駛在云端的公路。路邊看到兩個騎行者,從河北騎山地車過來,一身運動衣幾乎沒有行李,騎了十五天到黃山,說是退休了沒事干騎車游玩既鍛煉身體,又能欣賞一路風景,這種堅韌的毅力和樂觀精神令人欽佩。</span></p> <p class="ql-block"> 黃山歙縣街口大橋,又稱為提藍拱橋,橋身整體呈紅色,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既富有現代感,又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特色相融合,成為新安江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們到了威坪鎮吃午飯,吃到了九斤多重的千島湖包頭魚,在仿古水墨古街走走,逛逛威坪廣場的集市,旅游行程結束,這次徽州之行,漁梁壩的古樸厚重、太平湖的清新秀麗、新安江山水畫廊的詩意盎然,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謝組織者,感謝三位司機師傅,辛苦了,感謝一路同行的兄弟姐妹們,旅行的快樂令人難忘,我們下一個風景路上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阳朔县|
阿拉善右旗|
巴南区|
海晏县|
洪雅县|
长寿区|
四子王旗|
博客|
陇南市|
洛宁县|
拉孜县|
靖西县|
延庆县|
齐河县|
弥勒县|
安乡县|
达孜县|
长岭县|
娄底市|
晋州市|
菏泽市|
祥云县|
崇礼县|
商都县|
滨州市|
乳山市|
永城市|
兴国县|
容城县|
梅州市|
玉树县|
萨嘎县|
搜索|
株洲县|
神农架林区|
宜昌市|
尖扎县|
新蔡县|
内黄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