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1日,晴。今天騎游徽州古城、許國牌坊、棠樾牌坊群、西溪南古村、呈坎古村,下午進入黃山南麓湯口鎮。當天騎行87公里,累計騎行 482公里。</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四川閬中、云南麗江、山西平遙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p><p class="ql-block"> 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筑藝術的代表作。它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p><p class="ql-block"> 七座牌坊為:鮑燦孝行坊、慈孝里坊、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樂善好施坊、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鮑象賢尚書坊。</p><p class="ql-block"> 徽州靈山秀水,人杰地靈,涌現眾多杰出學者、名人,明清古建。我們離開牌坊群,騎行十余公里來到了西溪南古村。</p><p class="ql-block"> 該村位于歙縣西郊,豐樂河南岸,曾名豐南。背倚鳳形山,小橋流水,溪水環繞。風景秀麗。該村于始建于唐代,鼎盛于明清。經濟發達,文風昌盛,名人輩出。歷代名人有宋學者吳自牧,元詩人吳鼎新,明學者吳海、詩人吳可封、著名徽商吳養春,清學者吳元滿、詩人吳崎,書法家吳又和、篆刻家吳鳳等。該村現保留明代建筑10多處,清代民居100余幢。</p><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們踏著鐵騎來到呈坎村。這是古徽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千年文化古村,被宋代理學家朱熹贊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呈坎村落布局按照《易經》中的“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村中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同時村內古老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村落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與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為中國古村落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這里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p><p class="ql-block"> 惜別呈坎古村落,我們打馬直奔湯口鎮。湯口鎮,地處黃山風景區的南大門。是黃山湯泉水出山之口,黃山的主要生活服務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風火輪在靈山秀水的陪伴下,一路輕快悠揚地轉動至湯口。先期到達的萍萍,已為我們預訂了宏鋒賓館和黃山景區的門票。感謝有你!</p> <p class="ql-block"> 3月21日,晴。我們迎著朝霞來到了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義寧年間(617-618年),越國公汪華即遷于此。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規制,采用“原工藝、原材料、原規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對徽州府衙進行了修復。徽州府衙總占地面積2.4公頃,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譙樓、儀門、公堂、二堂、知府廨組群,整體建筑氣勢雄偉。</p> <p class="ql-block"> 穿過楊和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矗立在街中心,這是全國唯一的“八腳牌坊”。被譽為“東方的凱旋門”。</p> <p class="ql-block"> 許國牌坊立于明萬歷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明大臣許國因云南平逆“決策有功”,晉少保,封武英殿大學士,成了僅次于首輔的次輔。許氏衣錦還鄉時在家鄉歙縣立此坊。全國僅此一例四角八柱牌坊。</p><p class="ql-block"> 牌坊的石料全部采用質地堅硬的青色茶回石,用料特別粗壯厚實。八根柱子各為50公分見方、七米多高,梁枋、攔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塊石料。這些大石料每塊重達四、五噸。</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徽州古城老街,幾乎看不見游客。</p> <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流逝,老街上的游人逐漸增多,我們打馬離開老街。</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了鮑家花園,65歲以上游客免票。</p> <p class="ql-block"> 鮑家花園占地360余畝,是景觀園林類景區,與蘇州拙政園、無錫蠡園并稱“江南三大私家名園”。</p><p class="ql-block"> 我們進入景區后,大失所望,隨即出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離開鮑家花園,我們前行500米左右即到棠樾牌坊群,這里是5A景區,購票參觀。</p>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位于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筑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p><p class="ql-block"> 七座牌坊為:鮑燦孝行坊、慈孝里坊、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樂善好施坊、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孝坊、鮑逢昌孝子坊、鮑象賢尚書坊。</p> <p class="ql-block"> 敦本堂是鮑氏家族的祠堂,原名“萬四公祠”,俗稱“男祠”,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7年),兵部左侍郎鮑象賢退休回鄉時集宗人為八世支祖慶云公而建。慶云諱行萬四,字澤叔,年高德劭,族人仰戴,立為門祖。祠堂內存有義田規條碑和嘉慶皇帝上諭碑等17方碑刻。清乾隆皇帝為鮑氏宗祠題聯曰:“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p> <p class="ql-block"> 徽州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涌現一大批杰出學者名人、明清古建。我們離開牌坊群,騎行十余公里來到了西溪南古村。</p><p class="ql-block"> 該村位于歙縣西郊,豐樂河南岸,曾名豐南。背倚鳳形山,小橋流水,溪水環繞。風景秀麗。該村于始建于唐代,鼎盛于明清。經濟發達,文風昌盛,名人輩出。歷代名人有宋學者吳自牧,元詩人吳鼎新,明學者吳海、詩人吳可封、著名徽商吳養春,清學者吳元滿、詩人吳崎,書法家吳又和、篆刻家吳鳳等。</p><p class="ql-block"> 現保留明代建筑10多處,清代民居100多幢。</p> <p class="ql-block"> 我們穿過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分不清東南西北。一不小心迷失在千年古村里。</p> <p class="ql-block"> 這些古老的牌坊展示著曾經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這是商會舊址,里面的每一件家具擺件都訴說著徽商從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余慶齋,晚明巨商吳延的舊居。他以收藏書畫而聞名,是著名的書畫收藏家,尤其對《快雪時晴帖》等珍貴書畫作品有著深厚的收藏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 離開西溪南古村落,我們來到了潛口鎮金紫祠,俗稱“金鑾殿”、“皖南小故宮”。系古徽州望族潛口汪氏宗祠。宋隆興二年(1164年)賜建,明正德九年(1515年)遷于現址,嘉靖、萬歷時擴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p><p class="ql-block"> 金紫祠坐北朝南,通進深達196米,占地近7000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沿中軸線對稱布局,由南至北依次為:牌坊、三源橋、欞門、戟門、碑亭、儀闔、露臺、馳道、回廊、享堂、寢殿。寢后配有坐西朝東之汪華公廟,為祭祀汪氏先祖越國公汪華而建。現存建筑為金紫祠坊、戟門、碑亭、后寢及汪華公廟部分建筑,其它建筑遺址尚存。金紫祠是目前發現的古徽州境內最大的祠堂,有“中國民間第一祠”之稱。</p> <p class="ql-block"> 這是曾是新四軍第一支隊駐地,新四軍東征出征地。</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們打馬來到了呈坎古村。</p> <p class="ql-block"> 呈坎村地處新安江上游,屬山區地貌。呈坎按《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同時古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穿村而過,形成陰陽魚的分界線。呈坎村是古徽州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千年文化古村,被宋代理學家朱熹贊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呈坎村內有燕冀堂、后羅祠等風景名勝和羅東舒祠、呈坎村古建筑群等文物古跡。</p> <p class="ql-block"> 整個呈坎村落布局按照《易經》中的“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村中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同時呈坎村內古老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村落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共同構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與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為中國古村落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跡。這里歷來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p> <p class="ql-block"> 八卦村是呈坎的核心,布局獨特,八個門洞相連。登上觀景臺可以拍攝到稻田小路與遠方的古村落群和群山的獨特景象。</p> <p class="ql-block"> 黑土穿過掛滿祈福牌的五福橋。</p> <p class="ql-block"> 呈坎古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 我們登上觀景臺“一覽眾山小”,遠方的古村落群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從呈坎出來,我們打馬直奔黃山腳下的湯口鎮。</p><p class="ql-block"> 湯口鎮,地處黃山風景區的南大門。是黃山湯泉水出山之口,黃山的主要生活服務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p> <p class="ql-block"> 掠過車門灘,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多,我們進入湯口鎮。這里是黃山風景區的南大門。是黃山湯泉水出山之口,黃山的主要生活服務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p><p class="ql-block"> 今天騎行87公里,累計騎行 482公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通江县|
平遥县|
盱眙县|
朝阳区|
霍邱县|
冷水江市|
吴旗县|
紫金县|
富平县|
新宾|
库伦旗|
溧阳市|
富平县|
涞水县|
三亚市|
阿拉善左旗|
武功县|
重庆市|
分宜县|
宜兰县|
平度市|
福鼎市|
新乐市|
怀柔区|
伊川县|
浦江县|
石柱|
兴山县|
虞城县|
唐山市|
武隆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兰州市|
枣强县|
新密市|
南阳市|
乌拉特后旗|
佛学|
黑河市|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