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接廣西,南鄰南海。</p><p class="ql-block">總面積17.98萬平方千米,2023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06萬人。</p><p class="ql-block">廣東省語言復雜多樣,主要有粵、客、閩三大漢語方言。</p><p class="ql-block">廣東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山地、丘陵、臺地和平原多種地貌類型,地勢總體北高南低。</p><p class="ql-block">廣東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就有人類活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也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清初,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p><p class="ql-block">廣東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同時是中國外貿外資大省、民營經濟大省、全國制造業大省。同時也是農產品進出口大省,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之首。</p><p class="ql-block">廣東也是中國生育第一大省,外來人口數量居全國之首。自古就是中國海上貿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最廣的省份。</p><p class="ql-block">廣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人文氛圍。</p><p class="ql-block">廣東省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為。</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我參加中國國際旅行社的旅行團“粵港澳”雙飛六天旅游,費用是3399元。下面是廣東地區的旅游記錄。</p> <p class="ql-block">一、廣州市</p><p class="ql-block">1、廣州黃埔軍校</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中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干部的學校。</p> <p class="ql-block">黃埔軍校大門上的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是孫中山先生親自題寫的,橫批為“革命者來”。</p><p class="ql-block">這副對聯不僅體現了黃埔軍校的辦學宗旨,也深刻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追求。?</p> <p class="ql-block">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東郊的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通稱黃埔軍校。</p> <p class="ql-block">在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前,這是一所國共合作的革命軍事學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廖仲愷任校黨代表,蔣介石任校長。</p> <p class="ql-block">學員教室</p> <p class="ql-block">學員宿舍</p> <p class="ql-block">軍校餐廳</p> <p class="ql-block">四菜一湯</p> <p class="ql-block">會議室</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熊雄、聶榮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經先后在這個學校擔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為當時的革命軍隊培養了大批骨干,其中包括不少的共產黨員和共產主義青年團員。</p> <p class="ql-block">2、珠江夜景</p> <p class="ql-block">珠水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夜晚沿江華燈閃爍景色不錯。</p> <p class="ql-block">二、佛山市</p><p class="ql-block">佛山祖廟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最初名為祖堂,供奉北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面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是中原人南遷到嶺南時所帶來的北帝崇拜的產物。</span></p><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重建并擴建,保留明清建筑風貌,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廟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祖廟整座建筑多用木石材料,斗拱梁架全用堅實的木料接榫構成,殿堂屋脊以石灣陶塑(瓦脊公仔)裝飾,四周墻壁鑲有大量磚雕、灰雕,殿內擺設有木雕、石雕、鐵鑄、銅鑄、錫鑄藝術品,堪稱一座藝術殿堂。</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佛山祖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磚雕</p> <p class="ql-block">玲瓏剔透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三、珠海市</p><p class="ql-block">1、珠海歌劇院(日月貝)</p><p class="ql-block">珠海大劇院,又稱“日月貝”,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位于珠海市情侶路野貍島海濱。其總建筑面積約5.9萬平方米,由一大一小兩組“貝殼”組成,分別稱為“大貝殼”和“小貝殼”,最大高度分別為90米和60米。白天呈現半通透效果,夜晚則像月光一樣晶瑩剔透。</p><p class="ql-block">設計理念?</p><p class="ql-block">“日月貝”的設計靈感源自名畫《維納斯的誕生》,象征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從貝殼中誕生,寓意珠海對海洋文明的擁抱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其造型還融入了“珠生于貝,貝生于海”的意境,與珠海的城市精神相契合。</p> <p class="ql-block">2、珠海漁女</p><p class="ql-block">珠海漁女石雕身高8.7米,重量10噸,由70件花崗巖石組合而成。珠海漁女的形像頸戴項珠、腰系網具、褲腳輕挽、雙手高舉一顆晶瑩璀璨的珍珠、面容帶著喜悅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昭示著光明,向人類奉獻珍寶。</p> <p class="ql-block">四、中山市</p><p class="ql-block">告別珠海,趁車前往中山,沿途看到的都是水產養殖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農民的房子建在水邊</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故居</p><p class="ql-block">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孫中山兄長孫眉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p><p class="ql-block">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和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都曾在此住過。</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獨具特色的兩層樓房。一道圍墻環繞庭院。樓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筑,紅墻、白線、綠釉瓶式欄桿,上下層前廊施7個連續券拱。屋頂女兒墻正中飾有光環,下塑一只口銜錢環的蝙蝠。樓房內部設計則用中國傳統的建筑形式。中間是正廳,廳后是孫母住房。左右兩個耳房,右耳房是哥哥孫眉住房,左耳房是孫中山臥室。四壁磚墻呈磚灰色,劃白磚線。窗戶在正梁下。居室四面均有門通向街外。</p> <p class="ql-block">正廳</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的臥房</p> <p class="ql-block">參觀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像</p> <p class="ql-block">文物原件</p> <p class="ql-block">愿先生夙愿早日實現</p> <p class="ql-block">五、江門市</p><p class="ql-block">1、梅家大院廊柱騎樓</p> <p class="ql-block">梅家大院</p><p class="ql-block">即汀江圩華僑建筑群,位于廣東省臺山市端芬鎮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當地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p><p class="ql-block">大院占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p> <p class="ql-block">這個院子的特點是完整保留了民國特點,有些民國題材的把這里作為外景地。電影《讓子彈飛》有這里的鏡頭。</p> <p class="ql-block">廣東人具有經商頭腦,一層一般都是商鋪,連廊是為了下雨天顧客行走方便</p> <p class="ql-block">現在的院落由政府出租給商戶做生意</p> <p class="ql-block">大院門口有個小博物館,里面介紹了院落的來歷。</p> <p class="ql-block">2、浮月村碉樓群</p><p class="ql-block">浮月村位于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斗山鎮,因村內15座風格獨特的“洋樓”而聞名,被譽為“最美花園式僑村”和“臺山新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些洋樓不僅是浮月村的標志性建筑,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浮月村的洋樓主要建于民國時期,由旅居海外的華僑回鄉建造。這些華僑在海外創業成功后,將資金和設計圖紙帶回故鄉,建造了兼具居住與防御功能的庭院式別墅建筑。</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洋樓“惠華居”建于1917年,而最晚的“國廬”于1936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路標</p> <p class="ql-block">浮月村的洋樓融合了西方建筑藝術與嶺南傳統風格,具有以下特點:</p><p class="ql-block">?建筑形式?:多為三四層高,樓頂采用穹頂設計,陽臺裝飾有古希臘列柱式,展現了中西合璧的獨特美感。</p><p class="ql-block">?建筑材料?:使用“紅毛泥”(水泥)等進口材料建造,結構堅固耐用,至今仍有部分洋樓被村民居住。</p><p class="ql-block">?防御功能?:洋樓高處四角設有射擊孔,用于抵御盜匪襲擊,體現了當時的社會背景。</p> <p class="ql-block">浮月村的洋樓不僅是建筑藝術的瑰寶,也是華僑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例如,“中山閣”是樓主陳國麟為紀念其父陳棟華與孫中山的革命情誼而命名,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p><p class="ql-block">此外,洋樓的建造過程也反映了華僑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和貢獻。</p> <p class="ql-block">有些碉樓空置,也有住著人的</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三角梅和芭蕉樹</p> <p class="ql-block">村子周圍已經插上稻秧</p> <p class="ql-block">3、赤坎古鎮</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位于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背景的嶺南文化名鎮。</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始建于清朝順治年間(約1644-1661年),至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古鎮因水路運輸便利而逐漸崛起,成為粵西地區最繁華的中心集鎮之一。</p><p class="ql-block">明清時期,潭江流域的開發為赤坎帶來了從農業走向商貿社會的機遇,使其成為重要的商貿重鎮。</p> <p class="ql-block">赤坎是著名的僑鄉,鎮域總人口4.8萬,而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多達7.2萬。</p><p class="ql-block">華僑們不僅帶回了財富,還引入了西方的建筑工藝,融合本土傳統風格,建成了680多座中西合璧的“赤坎特色”建筑。</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在歷史上曾是重要的軍事防御點,鎮內的城墻、炮臺等軍事設施至今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抗戰期間,古鎮居民英勇抗敵,其中“南樓七壯士”的故事尤為感人。七名年輕人在日軍進犯時堅守南樓,最終壯烈犧牲,成為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鎮的發展與司徒氏和關氏兩大家族的競爭密切相關。兩大家族分別在古鎮的東西兩端奠基,推動了赤坎的繁榮。</p><p class="ql-block">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赤坎的經濟達到鼎盛,成為連接珠三角與歐美、東南亞等地的商貿樞紐。</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擁有600多座騎樓,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僑鄉騎樓建筑群。</p><p class="ql-block">2014年,政府啟動赤坎古鎮華僑文化展示旅游項目,旨在保護歷史文物,重現古鎮輝煌。2023年,赤坎古鎮僑鄉國際旅游度假區試運營。</p><p class="ql-block">赤坎古鎮不僅見證了中國華僑歷史的輝煌,也成為現代文化旅游的新地標,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訪其豐富的歷史與文化。</p> <p class="ql-block">醒獅表演,以兩個家族的后代競爭去美國演出舞獅為背景,講述了華僑的血淚史和中國人的家國情懷。</p> <p class="ql-block">與耍獅小師傅合影</p> <p class="ql-block">景區的風景很像新西蘭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古鎮的鐘樓</p> <p class="ql-block">六、陽江市海陵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是碧桂園小區,開滿了紫金花。</p> <p class="ql-block">公寓樓下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樓下的海灣</p> <p class="ql-block">1、媽祖廟</p> <p class="ql-block">2、大角灣</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3、放生臺</p> <p class="ql-block">4、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停泊的漁船</p> <p class="ql-block">5、釣魚臺</p> <p class="ql-block">漁民打魚歸來</p> <p class="ql-block">打撈的魚先分揀</p> <p class="ql-block">6、疍家出海體驗</p><p class="ql-block">這個活動安排的太牽強了,疍家文化是漁船文化,安排的卻是坐游船,比較失望。</p> <p class="ql-block">放網</p> <p class="ql-block">等待</p> <p class="ql-block">收網</p> <p class="ql-block">收獲很少</p> <p class="ql-block">海上燈塔</p> <p class="ql-block">工程船</p> <p class="ql-block">貨船</p> <p class="ql-block">7、島上大排檔水產</p> <p class="ql-block">8、古寮村</p> <p class="ql-block">廣東陽江海陵島谷寮村?是一個擁有超過800年歷史的古漁村,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地理位置獨特。谷寮村曾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補給點之一,歷史可追溯到南宋時期。</p> <p class="ql-block">村內保留了許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遺產,如南宋古井、豐收糧倉等。村頭的水口處有一簇青竹,寓意節節高升、富貴知足。村內的建筑風格獨特,外墻斑駁,竹籬笆隔開一塊塊菜地,窗戶和門的造型各具特色,地面鋪設復古的地板磚,房間內擺放著陽江的歷史器物,展現出濃厚的歷史感??</p> <p class="ql-block">近年來,谷寮村進行了改造和開發,保留了老房子的特色并加入了漁家文化和生活美學元素,打造了特色民宿群落和藝術館。谷寮村不僅是一個旅游目的地,還與音樂、露營、燒烤、研學等業態跨界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村內的藝術館展示了美院學生的裝置藝術作品和老照片,展示了谷寮村的歷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9、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南海一號大道西,是以“南海1號”宋代古沉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中國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總建設面積1.75萬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主要由“一館兩中心”(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學研究中心和研發中心)構成,設有陳列館、水晶宮、藏品倉庫等設施。主要展出的文物是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貿海船“南海Ⅰ號”及在其上發現的文物。</p><p class="ql-block">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國家AAAAA級景區、全國海洋廉政文化示范點。2020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場館設計的像三個大管道,里面陳列著南海沉船。</span></p><p class="ql-block">南海一號?是南宋初期(約1127—1279年)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上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商船。</p><p class="ql-block">它于1987年在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的海域被發現,并于2007年12月22日整體打撈出水,現保存于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中。</p> <p class="ql-block">進入管道看到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南海一號出水文物</p> <p class="ql-block">館內放置著一艘千年不腐的海底古沉船,“南海一號”以及從古沉船打撈出的10多萬件瓷器、金器、玉器等。</p> <p class="ql-block">沉船上裝載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沉船的木爪石錠</p> <p class="ql-block">1000年前的古沉船靜靜的躺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南海沉船上石具</p> <p class="ql-block">港口官吏塑像</p> <p class="ql-block">一直想來這里看看,如愿以償</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建在海灘邊</p> <p class="ql-block">10、十里銀灘</p> <p class="ql-block">廣東之行暫到這里,秋天計劃再來廣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东至县|
惠来县|
乳源|
台南县|
天门市|
周至县|
邵武市|
玛曲县|
嘉定区|
凯里市|
赞皇县|
长岛县|
合江县|
关岭|
延吉市|
红安县|
广元市|
礼泉县|
通江县|
开远市|
会宁县|
中超|
武清区|
闻喜县|
临猗县|
疏附县|
陇南市|
甘肃省|
儋州市|
阳朔县|
江陵县|
泗水县|
南平市|
房产|
金堂县|
潢川县|
永登县|
宝丰县|
嫩江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