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和山,亦稱清涼山,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城東,隔延河與鳳凰山、寶塔山鼎立相望,素有“三山鼎力,太和為首”之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山角下就能看見太和山頂上道觀黃色的屋頂尤其引人注目。據延安市志記載:太和廟,又名真武廟,據史料記載:早在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在太和山頂就修筑蓮花城,元豐年間(1078年)道士郇道虛首建道觀紫極宮;金大定十年(1170年)延安府兵馬都總管任國公米甲撒哈蘇重修仙洞北極紫微殿。明洪武年間(1368-1399年)設道紀司于太和山紫極宮,建文四年(1024年)明成祖為感神恩,詔令全國各地大興道觀神廟,太和山亦應詔受益擴建。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興建了真武殿。太和山古建筑群,在歷史上雖經兵火頻仍、屢圮屢建,香火一直延年不輟。明萬歷五年(1577年)延安知府洪濟遠“卷廉重建”真武廟,殿宇輝煌,招引四方,香火極盛。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建了圣公圣母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和山山勢陡峭,從山底到達山頂有兩條石階,一條石階從山底曲折逶迤直達山頂的太和廟,這條石階估計上千個臺階了。登這條石階,中途休息了好幾次。山上樹木叢生,雜草豐茂,有幾株野杏花也悄悄的開了,在這個季節非常顯眼,到達山頂時已出了一身汗。另外一條石階是從太和廟的正門到達終點,這條路的石階坡度接近七八十度,非常險峻,攀爬時需要借助臺階邊的欄桿來助力,初去太和山旅游的朋友們不建議走這條路。我們幾人下山時就走的這條路,從后門進前門出,也算是體驗一下。太和山正門立有道家老祖老子的高大銅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太和廟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延安市區的一角。<span style="font-size:18px;">吹過臉龐的風此時仍然帶著一絲寒意,</span>遠處寶塔山上高高聳立的寶塔已經在我們腳下。偷的浮生半日閑,此時此刻,攀爬時的勞累一掃而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和廟屬于道教廟宇,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整體<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局緊湊,</span>建筑規模不算大,但因地理位置非常好,成為了來延安旅游必須打卡的勝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精河县|
仁化县|
独山县|
防城港市|
离岛区|
红原县|
东乌珠穆沁旗|
杭锦后旗|
和平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乌拉特后旗|
巨鹿县|
三穗县|
临西县|
惠安县|
蕉岭县|
澄城县|
盐山县|
唐山市|
桦甸市|
九江市|
新建县|
江山市|
偃师市|
兴业县|
甘德县|
安达市|
阜宁县|
云和县|
宜都市|
桐柏县|
揭阳市|
云安县|
霞浦县|
东明县|
广昌县|
姜堰市|
深泽县|
都匀市|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