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午后,陽光正好,我和英子在七彎八拐的小巷里閑逛。老舊的小巷,在日光中慵懶地伸展身軀。斑駁的墻體,細小的野草,躍動的貓兒,成了這片舊地的主角。</p><p class="ql-block"> 拐彎處,一棚綠色的植物撲入眼簾,綠色的葉子在陽光下,散發出綠油油的光。我們欣喜地奔去,發現是一棚薯蕷。密密麻麻的心形的葉子,往下垂著,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如綠波輕漾,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圍著這棚薯蕷拍照?!敖?,你看,有小薯塊!”英子指著綴在藤上赤褐色的小塊兒興奮地說。我仔細一看,綠色的藤蔓上,點綴著一個個小薯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英子興奮地說:“真有趣!這是什么呢?怎么長在這里,不是應該長在地里嗎?”我望著這久違的小薯塊,高興地說:“以前,我們叫它們為‘薯過’,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叫。小時候,我們經常找這小玩意兒,摘下來放到火堆里烤,很香的。在那個缺少食物的年代,這可是好東西呀。又能解饞又能填飽肚子?!边@些“薯過”引起了我的回憶。我如老人一般,絮絮叨叨,講述著當年關于“薯過”的故事:“有一次,跟鄰居的姐姐、弟弟一起摘了兩口袋,看到曬谷場旁邊有個火堆,就把它們扔進去烤。弟弟過一會兒就問‘熟了沒’。他一問,我們就用樹枝挑出來,一按,還是硬硬的,就重新放回去。反復幾次,都沒熟。為了不讓弟弟老惦記著,就帶著他到曬谷場跳繩。等到發現火堆熄滅了,才想起我們的‘薯過’,趴開火堆一看,那小東西都成了木炭了,弟弟當時就哇哇大哭?!薄肮保覀兺瑫r大笑起來,然后又都沉默了……</p> <p class="ql-block"> 以前,農村里,有空余的地方,就會種薯蕷。大人們等待它們長出碩大的塊莖,挖出來吃。而小孩子們,總會用機靈的眼睛,在茂密的藤蔓上,尋找這種“薯過”,只為了飽餐一頓。它們伴隨著我們的童年,存在我們的記憶里。</p><p class="ql-block"> “它們究竟叫什么名字呢?”英子好奇地說。我打開百度,搜索到關于它的介紹——“零余子”,它的形狀千奇百怪,但總體偏向橢圓形,零余子是腋芽的一種變形,它也可以叫做是地上塊莖。是一種氣生塊莖,也是一種株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來它們叫“零余子”,很貼切的名字。是大目標之外的產物,零余的,但也是我們的珍寶?!拔覀兏鼈兒蟼€影吧,現在難得一見了。”我說。于是,我和英子站在綴滿零余子的藤蔓下,眼睛看著它們,美美地合了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城固县|
绥芬河市|
湟中县|
邵阳县|
大化|
江山市|
宁河县|
徐汇区|
仁化县|
二连浩特市|
大方县|
呼伦贝尔市|
九龙坡区|
成安县|
桐乡市|
和平县|
神木县|
凌源市|
卫辉市|
莲花县|
江川县|
香港
|
中阳县|
成都市|
吉木乃县|
平顺县|
桦川县|
嘉善县|
沽源县|
乌兰县|
甘孜|
新疆|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上思县|
宁远县|
济阳县|
平顺县|
额敏县|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