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2025慢生活記實--走進浙贛皖春天(下)

春深日暖

<p class="ql-block">  <b>3月18</b>日在酒店早餐后,發車前往黃山南大門換乘中心,乘景交車,到云谷寺坐纜車上黃山。</p><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前幾天行程的記實,請點擊鏈接<a href="http://www.xsjgww.com/5bsenbue"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2025慢生活記實--走進浙贛皖春天(中)</a></p> <p class="ql-block">  約9:30到達索道上站--白鵝?站。</p><p class="ql-block"> 這次是我第十次上黃山,在前面美篇中,多次介紹過黃山風光,本篇只作簡單介紹。</p><p class="ql-block"> 如想詳細了解黃山美景的,可點擊鏈接<a href="http://www.xsjgww.com/4jfvcfdp"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2022之秋隨“疫”而安,隨“疫”游“皖”記實四</a></p> <p class="ql-block">  此時山上昨天下的雪,還未全部融化。</p> <p class="ql-block">  9:40到達石筍矼觀景臺,矼上怪石參差,猶如雨后春筍。</p> <p class="ql-block">  石筍矼有“十八羅漢朝南海”、“立佛石”等名勝。</p> <p class="ql-block">  采藥老人</p> <p class="ql-block">  樹上尚未融化的雪淞。</p> <p class="ql-block">  10:14到達石筍峰。該峰為柱狀石峰,屬黃山36小峰之列,海拔1683米。峰形酷似竹筍,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峰上怪石林立,游人若在始信峰對面獅子峰腰部海拔1700余米的清涼臺(原名法臺)或在峰背尾部的曙光亭(原名文光亭)旁觀賞石景,即可見其中一排怪石形如幾位身穿道袍、頭挽發髻的道士。</p> <p class="ql-block">  探海松,又名小迎客松,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立于臥云峰陡腰,地處海拔1670米,樹高僅3.5米。 側枝傾伸前海,猶如蒼龍探海,戲攪浮云,樹齡約500年。</p> <p class="ql-block">  在探海松附近,有臺階可上始信峰觀景臺,因故我沒有上去。</p> <p class="ql-block">  繼續前行,在途中,能遠距離看“猴子觀海”。</p><p class="ql-block"> 猴子觀海,位于獅子峰的景點,石猴獨踞峰頂,仿佛極目遠望,又似縱身跳躍靜觀云海。</p><p class="ql-block"> 猴子觀海,當地居民習慣稱為猴子望太平。</p> <p class="ql-block">  途中遇見一棵“雪松”</p> <p class="ql-block">  10:32到達黑虎松,該松在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有一古松挺立,即為此松。樹高15米,胸徑65厘米,冠幅投影面約100平方米。根據推算,它已生長了700余年。……</p> <p class="ql-block">  <b>雨傘松</b></p><p class="ql-block"> 樹高14.1m,胸圍190cm,冠幅17.6mx14.2m,干直如柄,冠平如傘。2006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和夫人考察黃山。在考察期間,他看到這棵形狀如同雨傘的黃山松,將它命名為“雨傘松”。并說:看到黃山的雨傘松,我和夫人娜內都非常高興。因為正如聯合國一樣,它象征著對人類及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p> <p class="ql-block">  10:41到達夢筆生花觀景臺。</p><p class="ql-block"> 夢筆生花,位于散花塢東側的夢筆生花由花崗巖石柱和其頂端生長的黃山松共同構成,其對面是筆架峰。夢筆生花的石柱和筆架峰在散花塢峽谷尚未形成以前是連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 又稱“妙筆生花”,比喻才情橫溢,文思敏捷,能寫出漂亮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1982年,這棵幾乎與國寶迎客松齊名的黃山古松開始枯萎,最后徹底死亡。這對于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來說,是天塌下來的大事。情急之下,用了一棵仿真樹代之,一代就是17年。</p><p class="ql-block"> 后來在時任園林局局長李金水的努力下,2004年重新選植了一棵黃山松到夢筆生花原來擾龍松位置,并養護成功。夢筆生花勝景終于恢復到自然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  夢筆生花邊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約11點到達前往清涼峰的岔路口,我沒有上去。</p><p class="ql-block"> 下圖是同行旅友,上觀景臺拍攝的猴子觀海一景,……</p> <p class="ql-block">  我沿著主道,前往西海飯店方向前行。途中,遠觀飛來石。</p> <p class="ql-block">  11:10途徑團結松,該樹高15.2m,胸圍235cm,冠幅12.8mx13.3m。古松根盤虬結,一松多干,相抱相依,枝葉茂密,團團簇簇,競相生長,象征中華民族的大團結。2001年5月,江澤民同志視察黃山時,與隨行的同志在松前高聲齊唱《團結就是力量》。</p> <p class="ql-block">  約11:30到達西海飯店,簡單用了下中餐,稍作休息后,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  12點到達排云亭賓館,此處有岔路可去排云亭,因當天無云海,故我沒有去。另處可步行下到西海大峽谷,但還沒有開放。</p><p class="ql-block"> 黃山“西海大峽谷”是一個充滿挑戰和驚喜的地方,無論是徒步還是乘坐觀光纜車都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秘!</p> <p class="ql-block">  我們只能沿途俯瞰大峽谷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12:28到達飛來石,此時飛來石在維護中,無法上去。</p> <p class="ql-block">  飛來石,位于平天矼的一塊平坦巖石上,為自然風化生成。兩大巖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p><p class="ql-block"> 巨石高12米、長7.5米、寬2.5米;其下的巖石平臺長12至15米,寬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約360噸,形態奇特,如此巨石卻被豎立在一塊長約12-15米,寬8-10米的平坦巖石上,令人驚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  過飛來石,走完了我們黃山行程中,最艱苦的一段路。接著繼續上行,坡度相對平緩了一些,沿途繼續俯瞰大峽谷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12:50到達去群峰頂的岔路口,此時要告別西海大峽谷,此處可俯瞰飛來石、排云亭飯店和西海飯店。</p> <p class="ql-block">  群峰頂位于黃山區光明頂附近,毗鄰西海大峽谷和飛來石,是西海大峽谷東南側的制高點。這里視野開闊,可以俯瞰整個峽谷,且無任何遮擋,縱深層次感極佳。</p><p class="ql-block"> 下圖是同行旅友,上群峰頂拍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于13:05到達光明頂,而后入住光明頂山莊休息(旅友們陸續各自辦理入住)。</p><p class="ql-block"> <b>光明頂</b>由黃山第四期花崗巖組成,海拔1860米,是黃山第二高峰。因“峰頂高曠、且日光久照”而得名。光明頂﹣平天缸一線為黃山前山、后山的分界線。在此處既可覽前山之雄偉,又可觀后山之秀麗。徐霞客形容這里“乃極高處,四面皆為峻塢,此獨若平地。”</p> <p class="ql-block">  光明頂,與天都峰、蓮花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在酒店休整后,16點在酒店附近閑逛觀景。</p> <p class="ql-block">  蓮花峰,是黃山風景區境內第一高峰,為36大峰之首,海拔1864.8米。峰峻峭高聳,氣勢雄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故名“蓮花峰”。</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日起,蓮花峰進入封閉維護期。預計將封閉3~5年。</p> <p class="ql-block">  在各自用過晚餐后,17:50分左右,我們到走酒店前平臺上觀日落。18:11太陽進入云層后,再也沒有露臉。</p> <p class="ql-block">  <b>19日</b>,早上5:48當我到達光明頂觀日出處,最佳位置上已站滿游客。</p> <p class="ql-block">  6:09太陽公公穿過云層,如約而至。</p> <p class="ql-block">  太陽逐漸升起,光芒照亮了整個山頂,光芒灑在山脈上,美得令人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  觀賞完日出后,回酒店稍作休息,在用過早餐后,8:30離開光明頂山莊,前往玉屏站下山。</p> <p class="ql-block">  此次一線天關閉,我們只能從另外步道走(估計是新修的,示意圖上沒有,我也是第一次走此道)。</p> <p class="ql-block">  過人工隧洞,眼前出現一棵松樹,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而后容成峰出現在眼前,該山峰海拔1450米,位于黃山天海景區,東連鰲魚峰,西近云際峰,為36大峰之一。舊傳為容成子在黃山煉丹修道時的游憩之所,故名容成峰。</p> <p class="ql-block">  峰上有容成洞,峰下有紫煙源,常有紫煙籠罩。源中有容成遺址,山史云:此源去峰七里有臺,清代曾有人登之。源下為容成溪。</p> <p class="ql-block">  途中的黃山奇石景色</p> <p class="ql-block">  約9:08開始上百步云梯。</p><p class="ql-block"> 百步云梯,位于玉屏景區,在蓮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p><p class="ql-block"> 百步云梯,在“蓮梗”不遠處有兩塊巨石,一形如龜,一形如蛇,兩石平行。在石壁上鑿成的一百余級險峻陡峭的橙道從兩石間穿過下行,從對面鰲魚洞觀看,磴道下臨深淵,象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常有云霧繚繞,十分險要,這就是“百步云梯”。那龜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龜蛇守云梯”。</p> <p class="ql-block">  爬完百步云梯,回望,在蓮蕊峰腰,一塊巧石似一只美麗的孔雀。雀身及長尾附著在蓮蕊峰的峭壁上,頭向著好似新蓮初綻的蓮花峰,好象與之嬉戲,故名“孔雀戲蓮花”。今人詩云:“珍禽得意浴朝霞,百里黟山處處家。頭翹屏開身矯健,云中日日戲蓮花。”此景又名“金雞采玉蓮”。金雞即“孔雀”,玉蓮是指蓮花峰頂即將成熟的蓮子。</p> <p class="ql-block">  在 “孔雀戲蓮花”下面,左下方憨厚誠實的烏龜正奮力向前奔跑,雙眼中透出堅定真誠的神情;而活潑機靈的小兔子卻在烏龜身后的巨石上酣眠,雙耳下垂,驕傲輕敵的模樣可見一斑。此景為“龜兔賽跑”。</p> <p class="ql-block">  約10點,到達<b>送客松</b>。該樹高3.9m,胸圍158cm,冠幅9.7mx8.2m。古松虬干曲枝,枝葉側生,形似揖送賓客。有詩贊:“卓立峰顛觀蒼海,松下道上客徘徊,風搖枝動揖相送,還盼日后君再來”。</p><p class="ql-block"> 原送客松,因各種原因,在2015年已經死亡。</p><p class="ql-block"> 現在的新送客松和原來的送客松長相相似,……。</p> <p class="ql-block">  在“送客松”附近有一觀景臺,可觀賞“<span style="font-size:18px;">松鼠跳天都</span>”一景。</p><p class="ql-block"> <b>松鼠跳天都</b>為黃山耕云峰上一巧石,酷似活潑逗人的小松鼠,拖著尾巴,想越過萬丈巨壑,躍上高聳云霄的天都峰,故名。</p> <p class="ql-block">  過了送客松來到玉屏樓,目前還是旅游淡季,非周末,但此處游客人滿為患,我戲稱為:迎客松前看人頭。</p> <p class="ql-block">  迎客松,學名黃山松,位于玉屏景區,地處海拔1680米處,倚青獅石破石而生,樹高10.08米,樹圍2.24米,樹齡約1000年。</p><p class="ql-block"> 迎客松如同熱情好客的主人展臂盛迎八方來客,以其矯健挺拔的神姿位列“黃山十大名松”之首,是黃山“五絕”之一,享有“國寶”和“天下第一松”的美譽;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觀賞完迎客松后,返回到玉屏纜車站,約10:55我和走在最后的17位旅友,乘坐纜車下山,到達山下后,各自用中餐,而后發車前往棠樾牌坊群。</p> <p class="ql-block">  約12:55進入棠樾牌坊群景區內。</p><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筑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見證。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里,袞繡江南第一鄉”。</p><p class="ql-block"> 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國務院公布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最牛的是這七座牌坊屬于一個家族--鮑氏,而且時間跨度達到五百多年。七座牌坊的建造年代始于宋代,終于清代嘉慶年間,現存牌坊是明朝嘉靖年以后建的,宋代的牌坊曾損毀后重建多次。</p><p class="ql-block"> 這個家族曾興盛了五百多年,因為這樣的牌坊在古代不是普通百姓能建的,也不是你有錢就能建造的,必須有皇帝的圣旨或者口諭才能建牌坊。主要是為古代的“杰出女性”、大孝子和為百姓和國家立了大功的官員建造。</p><p class="ql-block"> 建牌坊的錢誰來出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成就最大的皇帝出錢,當然是國庫撥款;成就次之的是獲獎人出一半,皇帝出一半;成就一般的則是在皇帝允許的情況下自己出錢造。鮑氏牌坊群中只有一座是自己家出錢,鮑家不缺錢,有商人有高官。</p> <p class="ql-block">  <b>第一座:鮑燦孝子坊</b></p><p class="ql-block"> 建于明嘉靖初年(公元1552—1567年),為鮑氏家族一位孝子鮑燦建造,據《歙縣志》記載:“鮑燦讀書通達,不求仕進,他的母親兩腳病疽,醫治多年無效,鮑燦持續吮吸老母雙腳血膿,終至痊愈。”為弘揚孝道皇帝下旨建造牌坊。鮑燦還教子有方、被“榮封三代”,特地為其祖父立坊。</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座:慈孝里坊</b></p><p class="ql-block"> 慈孝里坊是始建年代最早的,始于宋代,后來因各種原因損毀,明清兩代都進行了重建,是為旌表宋末處士鮑余巖、鮑壽遜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鮑氏父子立了非常大的軍功,賜建此坊,牌坊上還刻有明永樂皇帝的《慈孝詩》,乾隆皇帝也被感動寫了“慈孝天下無雙里,錦繡江南第一鄉”的對聯,并撥銀修繕。</p> <p class="ql-block">  <b>第三座:鮑文齡妻節孝坊</b></p><p class="ql-block"> 第三座牌坊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額刻“矢貞全孝”、“立節完孤”。據縣志記載,江氏為棠樾人,二十六歲守寡后,“立節完孤”,把兒子培養成歙縣的名醫。在古代宗法社會被認為是最大的孝行,所以在江氏八十歲高齡時族人為她請旌建造了牌坊。</p> <p class="ql-block">  <b>第四座:鮑淑芳父子義行坊</b></p><p class="ql-block"> 鮑淑芳父子義行坊,也叫樂善好施坊,建于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1年)。當時鮑氏家族到鮑瀨芳時,官至兩淮鹽運使司,掌握江南鹽業命脈。鮑淑芳為了光宗耀祖,便向當時受災地區捐糧十萬擔、捐銀三萬兩,修筑河堤八百里、發放三省軍餉。于是受到皇帝封賞,下旨為鮑家建了一座“樂善好施”的義字牌坊。</p> <p class="ql-block">  <b>第五座:鮑文淵妻節孝坊</b></p><p class="ql-block"> 這座牌坊是第二座貞節牌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8年)。鮑文淵的第二任妻子吳氏二十二歲嫁入鮑家,當時小姑生病,她晝夜護理。二十九歲時丈夫去世,自己沒有生育,對前室的孩子鮑元標視如親生,盡心撫養,直至其成家立業。鮑元標后來成了清代著名的書法家。吳氏還盡心侍奉婆婆到壽終,她在六十歲時辭世。皇帝破例為她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b>第六座:鮑逢昌孝子坊</b></p><p class="ql-block"> 第六座牌坊,建于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鮑逢昌的父親在明末外出多年杳無音信。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四歲的鮑逢昌一路乞討千里尋父,孝心感動上蒼,最終在甘肅的雁門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親。他還為父親的背疽吮膿療瘡,將父親接回家中。孝心感天動地,榮獲孝子坊一座。</p> <p class="ql-block">  <b>第七座:鮑象賢尚書坊</b></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座牌坊建于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鮑象賢是嘉靖八年進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受百姓愛戴,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不過鮑象賢的性格太直,政治生涯幾起幾落。但他一直廉智自持,死后被追贈加封為工部尚書,建造牌坊一座。</p> <p class="ql-block">  <b>世孝祠</b></p><p class="ql-block"> 兩淮鹽務總商鮑志道建于清嘉慶七年,原三進,現存門樓及后進寢堂。牌樓式門罩,水磨磚砌就,四柱三樓,門樓上“世孝祠”門額為隸書,由清朝著名書法家鄧石如所書。為他處少見。亭跨騎溝上,額文“馳步亭”三字,為清書法家鄧石如手筆。</p> <p class="ql-block">  <b>敦本堂(男祠)</b></p><p class="ql-block"> 沉穩凝重的敦本堂,俗稱男祠,坐北朝南,三進五開間,五鳳樓門廳,整個祠堂的結構簡潔明了,銀杏為柱,樟木作梁,磚、木、石雕洗練不繁,處處透露出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內涵,顯示著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祠內現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慶上諭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實例。</p> <p class="ql-block">  <b>清懿堂(女祠)</b></p><p class="ql-block"> 獨一無二的清懿堂,俗稱女祠,坐南朝北,五開間,三進,馬頭墻,整個祠堂結構緊湊,造型流暢,內秀而外樸,端莊而不刻板。雕鐫典雅瑰麗,尤以門廳外之八字墻,滿飾磚雕,玲瓏剔透,華采紛呈,被譽為徽州磚雕之最。</p> <p class="ql-block">  打卡牌坊群和祠堂后,來到棠樾村的古街巷,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明清時期。這里的老屋舊宅,見證了鮑家人的榮辱興衰。鮑氏始祖墓園、從心堂、存愛堂等建筑,記錄了鮑家經商、治家、報國的輝煌歷史。</p> <p class="ql-block">  “五世同堂”是清嘉慶年間發生在“<b>存愛堂</b>”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世祖鮑集成娶妻黃氏,黃氏懿德間范,繼承祖上美德,上孝下慈,一家和睦相處,其樂陶陶。至嘉慶年間,五世同堂,七八十人同食一鍋飯,龐大家務全仗黃氏一人操持。嘉慶皇后聞知此事不信,特賜徽產雪梨一只,要求全家五代人都能吃到。黃氏受梨后,將梨搗碎放入水缸并吩咐盛滿水,供全家煮飯、飲用。州府派人訪知此事,奏告嘉慶皇后,皇后驚喜不已,轉告皇上,提議賜匾,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欽賜“五世同堂”匾額。清末以降,“五世同堂”口耳相傳,名漸顯,“存愛堂”名為其所掩。(原匾額尚存被后人藏于舊書房,歡迎前往參觀)。</p><p class="ql-block"> 另:現存七座牌坊有三座牌坊出于此堂,依次是鮑燦孝行坊、鮑文齡妻節孝坊、鮑象賢尚書坊。</p> <p class="ql-block">  新安鮑氏源流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  離開棠樾牌坊群景區后,步行的800多米,前往鮑家花園。</p><p class="ql-block"> 鮑家花園占地360余畝,是景觀園林類景區,與蘇州拙政園、無錫蠡園并稱“江南三大私家名園”。 </p><p class="ql-block"> 鮑家花園景區以園林景觀和盆景展示為主,有水面80多畝,盆景展示場地80畝,收藏有全國各地盆景佳作6000多件。</p><p class="ql-block"> 該景區以徽商宅第園林為背景,以徽派盆景為主題,薈萃了國內外各流派盆景之精華,融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于一體,規模宏大,是徽文化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因故我在景區內,稍為逛了一下,就離開了。</p><p class="ql-block"> 約14:30發車前往深渡鎮世德樓農莊入住。</p> <p class="ql-block">  20日,在農莊早餐后,發車前往深渡港。</p> <p class="ql-block">  乘坐7:45的班船,從深渡前往淳安。</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7日,交通運輸部網站公布國內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試點名單,黃山市“新安江——千島湖皖浙省際航線(漳潭—綿潭—九砂—深渡—街口—千島湖)”作為安微省唯一的“特色文化游”入選國內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試點。</p> <p class="ql-block">  我因多次走過這條線路,故這次沒坐船,直接跟車到淳安。</p><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為同行旅友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約12:20船到達千島湖客運碼頭,下船后上大巴,發車前往建德梅城。</p> <p class="ql-block">  約14點,到達建德呈心雅居水滸文化主題酒店入住。在酒店稍作休息后,到酒店邊上的梅城古鎮打卡。</p> <p class="ql-block">  梅城鎮,位于新安江與蘭江匯合處,北枕烏龍山,南臨三江口。建德梅城是一座千年古鎮,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梅花城,簡稱梅城,原是睦州 嚴州府城的雅稱,1938年,才作為建德縣城的正式地名確定下來。</p><p class="ql-block">關于梅花城的來歷有種種說法,最流行的當推民國 建德縣志 上的一段敘述: 建德城即嚴州城,俗稱梅花城,以臨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p> <p class="ql-block">  梅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漫步其中,一座座石牌坊坐落其間,默默佇立,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輝煌。</p><p class="ql-block"> 嚴州牌坊的出現,據史料記載,肇始于唐代的里坊制的坊門。……</p><p class="ql-block"> 嚴州古城有記載可考的石牌坊在歷史的鼎盛期達到187座,加上嚴州城外近郊的牌坊12座,總共達到199座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現存19座石牌坊,這些牌坊是嚴州古城歷史文化的核心載體,其藝術風格以“五層飛檐造型”為主,石雕工藝精湛,被譽為“中國石牌坊露天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下面選擇介紹幾座牌坊,簡單介紹一下。</p><p class="ql-block"> 府前街上的“<b>三元坊</b>”,是明代正統十三年(1448)嚴州知府為鄉試、會試、廷試“三元及第”的商輅而立的。商輅(1414—1486),是明代近三百年科舉考試中唯一正史留傳“三元及第”的名狀元。額枋的匾額上“三元坊”三個大字,為明代書法名家祝允明所題寫;下額枋題字板上的“會元、狀元、解元”和背面明間額枋“科甲第一”等字,出自明代書法大家董其昌之手,所以該牌坊具有極高的文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  在太平橋旁,為旌表和紀念北宋范仲淹而立的<b>“思范坊”</b>。“思范坊”原來建在府治西北范亭山南面入口處,1993年重建于正大街的北入口處。范仲淹(989—1052)于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被貶為睦州知州,景祐元年(1034)正式上任。雖然他在睦州的時間不過半載,但其執政理念和崇高的品行為人稱道。在主政睦州期間,他興利除弊、體恤民生,撥公帑修繕文廟與州學,并在烏龍山南麓創辦了龍山書院——這是睦州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州府官辦的書院。范仲淹還捐獻俸祿,募集資金,為一代高士嚴子陵構建了祠堂,并寫下了不朽名作《嚴先生祠堂記》,以“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佳言名句來頌揚嚴子陵的高風亮節。思范坊正面明間下沿的字板上,刻有范仲淹知睦州及其功績的銘文,而背面明間匾額上題寫的“先憂后樂”。</p> <p class="ql-block">  過橋返回北面再看另外兩座牌坊,東面的牌坊叫“<b>漢富萅治</b>”坊,字牌下方還有密密麻麻的字。這個“萅”查了一下,意為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坊的說明辨認很累,大意是:建德是從富春縣(富陽原名)分出來的,可以指代。明萬歷十一年(1583),建德知縣俞汝為曾經在縣衙前建立過富春治坊。…</p> <p class="ql-block">  西面的“<b>理學名邦</b>”坊看去比較簡潔,也是三間四柱三樓沖天式石牌坊,檐下斗拱板雕有“御制”牌,牌坊正面上枋正中額刻“理學名邦”四字,兩側次間刻有“伊洛”和“淵源”各二字。</p> <p class="ql-block">  額枋上寫著“南宋理學輻輳於嚴陵,乾道間張南軒栻、呂東萊祖謙同司職嚴,常討究于學宮時,朱晦庵與南軒同宗伊洛,朱熹來嚴陵講學或以書相與探討證周氏之太極,研吳氏之知言。三流齊歸,一時光燿東南,其后繼之,以陳北溪、錢融堂、趙彥肅等從三賢遊,而受教者甚眾,理學之盛,足譽名邦”。抱柱石上理學賢人聚會浮雕,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梅城品字型三牌坊,氣勢雄偉地立在太平橋東的三個方向。</p> <p class="ql-block">  <b>狀元坊</b>位于梅城老郵電局和西門后街之間的路口,始建于南宋 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2019年6月完成了重建。</p><p class="ql-block"> 牌坊保留著徽派風格,四柱三門皆以巨石鑿制,刻有獅子、鳳凰、花卉、鳥獸等浮雕,造型美觀、雕刻精細。</p><p class="ql-block"> 牌坊另一面有“甲第魁首”,說的就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等,而這位主人公就是嚴州的方逢辰。</p> <p class="ql-block">  登城樓,上城墻,俯瞰古城街道和三江交匯處景色。</p> <p class="ql-block">  返回酒店晚餐后,再觀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  <b>21日</b>,在酒店早餐后,發車前往開元芳草地酒店,準備以不同的方式游三江兩岸綠道。</p><p class="ql-block"> 建德綠道東起乾潭鎮,西至梅城嚴東關。沿胥溪與富春江江岸設計,全程約18公里。沿途設溪西畈、子胥渡、富家塢、烏石灘、姚塢、嚴東關等驛站,并設有電瓶車、自行車服務站等配套設施。該綠道地處建德七里揚帆景區核心區域,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植被茂密,被譽為“中國最美綠道”。散步、慢跑、騎行,閑散的心情、健康的活力、遠足的豪情都將在這里完美交融。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十大經典綠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到達目的地后,得知電瓶車、自行車服務站等配套服務,在幾年前已取消了,想觀賞綠道風景的,只能徒步11公里,前往乾潭,此時只有八位旅友,決定徒步前往。</p><p class="ql-block"> 下圖,是徒步旅友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我19年3月份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我和其他21位旅友,隨大巴到達本次徒的終點--乾潭鎮后,走一段綠道,并原路返回,待八位徒步旅友到達后,前往鎮上餐館用中餐。餐后,發車返回上海,十大的“走進浙贛皖春天之旅”行程圓滿收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乌兰浩特市| 政和县| 临沭县| 蚌埠市| 德昌县| 鸡东县| 青神县| 龙井市| 靖远县| 香格里拉县| 华容县| 鄂伦春自治旗| 茂名市| 房产| 井冈山市| 乌兰县| 虹口区| 海门市| 岳西县| 永州市| 绥德县| 方山县| 顺昌县| 塔河县| 信丰县| 大冶市| 新闻| 淮滨县| 琼结县| 奇台县| 甘孜| 交城县| 怀来县| 红桥区| 张家港市| 宝山区| 穆棱市| 社会| 遂宁市|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