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3.25日已經是自18日開啟赴藏之旅的第八天了,是進入藏區的第二天,繼續在山路上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這山巔之間到處都是皚皚白雪</p> <p class="ql-block">藏族風格的建筑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藏區的建筑基本都是白墻,而四川藏區的基本都是棕色的墻面。</p> <p class="ql-block">真是山高水長溝豁縱橫</p> <p class="ql-block">來到東達山打卡,海拔5130米。</p> <p class="ql-block">在這最高的天路上釋放一下!</p> <p class="ql-block">中午來到貢嘎縣</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品嘗到牦牛肉面,很軟爛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繼續沿著怒江前行</p> <p class="ql-block">來到了著名的天路72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看這曲曲彎彎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怒江72拐,是從怒江大橋沿業拉山盤旋而上,俯瞰怒江峽谷的壯麗景觀。</p> <p class="ql-block">海拔4618米高峰打卡</p> <p class="ql-block">走過今天的彎路今后人生盡是坦途!</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橋是中國318國道川藏線上的標志性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境內,橫跨怒江峽谷,是川藏公路(南線)的咽喉要道,因地理位置險要、建設難度極高而聞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橋位置:西藏八宿縣怒江段,連接318國道“怒江峽谷”與“怒江72拐”段。是川藏線進藏的必經之路,歷史上是軍事運輸和物資進藏的核心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地形特點:兩岸為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江面狹窄,水流湍急,被稱為“怒江天塹”。橋頭緊貼山體,通過隧道與公路相連,是川藏線最險要的路段之一。</p><p class="ql-block">老怒江大橋(1953年建成):1950年為解放西藏、保障邊防,由解放軍第十八軍筑路部隊修建。當時在無重型機械的條件下,官兵們用繩索懸吊在懸崖上鑿石開路,犧牲眾多。橋墩中曾澆筑了一名戰士的遺體。橋欄桿上擺放著許多鮮花和貢品,所有過往車輛均鳴笛以示對筑橋英烈們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單車道石拱橋,橋長僅74米,但因其險要被稱為“川藏線鬼門關”。</p><p class="ql-block">新怒江大橋2018年通車。舊橋因通行能力不足且存在安全隱患,2018年新橋建成后,老橋作為文物保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橋不僅是川藏線的地理咽喉,更承載了新中國筑路史的血淚與榮耀。其險峻的地勢、悲壯的歷史故事和軍事管理區的神秘色彩,使其成為進藏旅行者心中不可忽視的“圣地”。如今新橋的建成極大提升了通行安全,但老橋的遺跡仍提醒著人們:每一寸進藏公路,都是由血肉鑄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左权县|
勃利县|
康保县|
昭通市|
巨野县|
汝州市|
大荔县|
齐齐哈尔市|
井研县|
静乐县|
广丰县|
洱源县|
清水河县|
淳化县|
常山县|
禹州市|
乌苏市|
百色市|
隆德县|
临西县|
沭阳县|
泗水县|
灵川县|
古浪县|
红桥区|
桦甸市|
兖州市|
巫溪县|
华亭县|
万盛区|
开江县|
莒南县|
抚顺县|
洪洞县|
开鲁县|
偏关县|
拜城县|
连山|
葫芦岛市|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