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二十二日,退休的我與一幫朋友前往蒼南縣南山頭紅色教育基地。南山頭曾稱鳳南,所處地區統稱五岱山,所在山峰史稱松山。此次旅行對我們祖孫三代人來說,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出游,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洗禮。</p> <p class="ql-block"> 車子緩緩駛向松山之巔,南山頭村漸漸映入眼簾。這座地處兩省三縣交界之處的小村落,靜謐而安詳,然而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被譽為“蒼南井岡山”。</p><p class="ql-block"> 五岱山是蒼南革命的搖籃,1928 年成立“五岱農民赤衛隊”,1930年,浙南紅軍游擊隊成立,并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五岱山成為其重要的后方基地。</p> <p class="ql-block"> 一進入景區,首先看到的是紅軍挺進師在五岱山活動紀念碑。碑身莊嚴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當年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我們一行人懷著崇敬的心情,緩緩走到碑前,靜靜地凝視著它,心中對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紀念碑左側,便是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駐地舊址。雖然房屋已經經過修繕,但依然能感受到當年革命工作的艱苦與不易。走進屋內,看著那些簡單的陳設,我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輩們在這里為了理想和信念,不畏艱難險阻,積極開展革命活動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來到了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五岱山紀念館。館內詳細地介紹了紅軍挺進師的組建過程以及五岱山的革命歷史。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陳舊的革命文物,都將我們帶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那個物質匱乏、條件艱苦的年代,革命先烈們憑借著堅定的信仰和頑強的意志,與敵人進行了英勇無畏的斗爭,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讓我們這些退休老人深感震撼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走進紅軍食堂,在這里可以體驗穿紅軍服、吃紅軍飯、走紅軍路。由于我們事先沒有聯系,吃不上紅軍飯,穿不了紅軍服,只能走紅軍路!走在先輩們曾經戰斗過的土地上,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當年紅軍戰士們的艱辛與不易。那一刻,退休的我與大家一樣,心中充滿了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也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最讓我們難忘的是紅軍廣場,廣場上紅旗飄揚,仿佛看到當時戰爭激烈的場面。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不時地交流著彼此的感受。退休的我回憶著自己年輕時的奮斗歲月,感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和繁榮,感謝無數革命先驅,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南山頭村不僅有著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還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在參觀之余,退休的我與大家一起欣賞了這里的青山綠水,參觀了千畝梔子花基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這里的寧靜與和諧,與當年的戰火紛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讓我們體會到了和平的珍貴。</p> <p class="ql-block"> 此次五岱山紅色教育基地之行,讓我們收獲頗豐。它不僅讓我們對革命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凈化和升華。在這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上,退休的我與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偉大精神,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歸程中,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望著窗外漸漸遠去的五岱山,退休的我心中感慨萬千,遂作七言絕句一首:《贊紅色五岱山》</p><p class="ql-block">五岱山上憶英魂,</p><p class="ql-block">革命光輝照后昆。</p><p class="ql-block">歲月滄桑情愈烈,</p><p class="ql-block">山河煥彩念黨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喀喇沁旗|
乃东县|
三都|
秦皇岛市|
枣强县|
鹤山市|
沙湾县|
南靖县|
屏东市|
花垣县|
杭锦旗|
眉山市|
扎兰屯市|
古蔺县|
昌平区|
无为县|
凯里市|
和林格尔县|
丹阳市|
黔西县|
香河县|
中牟县|
庆阳市|
曲周县|
瑞安市|
南康市|
双峰县|
石阡县|
临桂县|
海口市|
保山市|
淳化县|
东乌|
普安县|
金堂县|
岐山县|
平利县|
石棉县|
平邑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