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2025年2月南美行之布宜篇

水岸玫瑰

16日,迎著初升的陽光,面對美麗的納韋爾瓦比湖,享用早餐。早餐前把行李放在門口,餐后就已經被搬到大堂了,吃完飯各自去看一下,把行李的拖桿拔起來,表示確認過了,就有人幫忙搬到車上,這個辦法很有效率。 再看一眼巴里洛切的湖光山色。 8點15分出發,很快抵達小小的巴里洛切機場,領隊已經辦好登機牌發給大家,交付托運行李時發現原來說的國內航班行李限制并沒有嚴格執行,南美國家執行規則比較寬松隨意。進安檢只有一個入口,在這個門口看完證件,里面還有蛇形陣。 飛行一個半小時,十二點半落地布宜諾斯艾利斯,領取行李很快,一點前就出機場與地接匯合。從機場到市區的路上到市區的路上,路過布宜諾斯艾利斯神廟(Buenos Aires Argentina Temple),耶穌基督后期圣徒教會(俗稱摩門教)全球第39座圣殿,南美第4座。落成于1986年,2012年翻修,外墻以淺灰色天然花崗巖建造,藝術玻璃三層隔熱,融入了阿根廷國旗的顏色,鑲金裝飾畫反映布宜市的歷史建筑,內裝采用來自非洲的硬木安利格(Anigre)和猴子果木(Makore)。可惜只能遠觀一下。 下午兩點抵達市中心的希爾頓逸林酒店。 入住之后領隊帶領大家到附近的太平洋拱廊商場(Galerias Pacifico),地下一層有美食廣場,可以各取所需。這座商場被譽為阿根廷最美的購物場所之一,頂部由一條長長的拱形玻璃連廊連接。 商場中央的拱頂仿照古羅馬的建筑描繪圣經故事場景,據說三樓有一個藝術博物館。 美食廣場和簡單的午餐,近似中餐。 7點,準備出發去晚餐。從酒店門口的小街望去,鐘樓紀念塔(torre monumental)沐浴在夕陽下。 這座60米高、文藝復興風格的鐘樓建成于1916年,是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社區為慶祝阿根廷獨立一百周年而贈送的禮物,所使用的磚塊和石頭是從英國進口的。19世紀英國通過軍事入侵阿根廷失敗后,轉為推動阿根廷獨立于西班牙,同時大力發展對阿貿易,短短的數十年間,英國人經營的鐵路公司和貿易公司就占據了阿根廷經濟的半壁江山。 Gate1安排布宜的第一頓晚餐在本市最時尚的馬德羅港(Puerto Madero)。這個狹長的碼頭區25年之前還是荒蕪的港口,經過年輕一代專業人士的改造,現在有了閃亮的高層建筑、完美的人行道、設備齊全的公園、本市最高檔的酒店,還有200多家餐廳,谷歌的阿根廷總部也位于這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城市濱水區修復項目之一,一舉擊敗更傳統、更貴族化的雷科萊塔區,成為該市最豪華現代時尚的標志。 <div>遠處白色的橋梁名為“女人橋”(Puente de la Mujer),由西班牙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設計建造,始建于1998年,2001年底落成。長160米,橋面寬6.2米,兩端固定,中間部分可移動,有船只經過時,2分鐘就可以完全打開。橋身由兩條簡潔的線條組成,一條橫跨兩岸,一條從中央斜射出去,形狀很像高跟鞋;設計師的意圖是描繪一對跳探戈的舞伴,女伴舒展向后,男伴俯身向前;周圍的街道主要是女性名字,因上述各種原因,本橋得此名。</div><div>河上古色古香的帆船是1898年英國建造的“薩米恩多總統號”,原為阿根廷海軍軍事學校的教學船,1899年至1939年間進行了37次教學航行,多次環游世界。1962年被確認為國家歷史紀念碑,1964年建為博物館船。</div> 這家“水晶港”餐廳為Gate1客人設計了專門的菜單,當晚同時有兩個團在此晚餐,另一個基本是華人。 晚餐。每一行從左到右,頭盤:南美餃子(empanada)、魚肉脆卷;主菜:牛排、兩種魚排加蝦仁;甜點:堅果冰激凌加紅梅醬、焦糖蛋羹。阿根廷牛肉非常美味,阿根廷的魚蝦也很不錯。 晚餐結束已經九點多了,馬德羅港燈火燦爛,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17日,上午市內游,第一站是總統府前的五月廣場。五月廣場不僅是布宜市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阿根廷獨立的紀念地。廣場中心矗立著13 米高的紀念碑,系1815年為紀念在1810 年五月革命中獻身的愛國志士而建,1856年改建時在塔尖上加上了一座法國雕塑家Joseph Dubourdieu創作的自由女神塑像。紀念碑周圍的地面所涂的白色圍巾圖案,講述的是“五月廣場母親”的故事。20世紀阿根廷曾經歷6次獨裁統治,許多反政府人士遭迫害或暗殺。1976-1983年期間,失蹤人士(總數約3萬)的母親們每逢周四就戴著白色圍巾,在五月廣場上繞紀念碑行走,籍此引起民眾和國際社會的關注。 被稱為玫瑰宮的政府宮,建立在15世紀皇家堡壘的舊址上,18世紀曾是西班牙殖民政府中心城堡。阿根廷獨立后,原有的城堡被拆除,建造起海關大樓,1860年改為政府宮?!懊倒鍖m”的名字來源于其粉紅色的外墻。有的解釋說粉紅色象征著各種政治派別的團結:紅色是當時聯邦派的顏色,白色是其反對派的顏色。而事實卻是:布宜市氣候潮濕,將動物的血液摻入白色的油漆,可以起到保護墻體的作用。當時周圍的房子都是一片粉紅,但只有政府宮將粉紅色保留至今。 政府宮右翼二樓的陽臺,就是著名的“埃維塔陽臺”,下圖是埃維塔庇?。‥vita Perón,1919-1952)1951年在這個陽臺上向人民發表講話的照片,當時兩人共同競選總統副總統,后因反對派的強烈反對,她退出競選,次年因病去世。 政府宮正門前是五月革命領導者之一、國旗創制人貝爾格拉諾(Manuel Belgrano,1770-1820)將軍的騎馬銅像。雕像底座周圍擺滿了寫著因新冠逝去的人名及其生卒的石塊。 政府宮對面的白色建筑曾經是議會大廈(Cabildo),現在是歷史博物館。正對著廣場的是五月大街,是南美最古老的大街,大街的盡頭是國會大廈,這條街一頭是行政權,另一頭是立法權。 廣場一側這座好像歌劇院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是天主教布宜總教區主座堂布宜諾斯艾利斯大教堂,該市最大最古老的教堂。從16世紀初始建,經六次改建,現在看到的建筑是1752年始建,1852年完工,1911年完成全部內飾。其外立面由法國人Prospero Catelin和Pedro Benoit設計,12根柱子象征著耶穌的十二位使徒,法國雕塑家Joseph Dubourdieu創作了柱子上方的淺浮雕,描繪雅各布和他的兒子約瑟夫在埃及會面的圣經場景,象征阿根廷在內亂后的團結。1942年,大教堂作為殖民時期最重要的建筑作品之一,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跡。 12根柱子后面的墻上有4個硬幣樣的裝飾,右起第一個寫著拉丁文Benedic Eredi Tati tue,其含義是“愿你成為父親的遺產”(中圖);右起第二個是教皇的象征圖案,即頭冠和鑰匙(現任教皇方濟各出生于布宜市,1998-2013年擔任布宜教區總主教);第三個圖案是大主教的象征:權杖和大主教十字(左圖);第四個寫著拉丁文SALVUM FAC POPULUM TUUM,意為“向人民的和平致敬”。墻的右邊有一燭座,上面燃燒著永恒之火(可是現場沒有注意到火焰,也許燃氣太小了),下方的文字說這里安放著圣馬丁將軍和獨立戰爭中的無名戰士的遺骸。 大教堂內部有中殿、側堂和耳堂,中央穹頂高41米。高高的鍍金祭壇位于中間。 1877年將一側中堂改建為圣馬丁將軍(1778-1850)陵墓,這座大理石墓室是法國雕塑家Albert Ernest Carrier Belleuse的作品。圣馬丁是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袖之一、杰出的軍事統帥、阿根廷國父,其全名是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馬丁·馬托拉斯(José Francisco de San Martín Matorras)。門口有一面他使用過的軍旗(中圖),站崗的士兵穿著獨立戰爭時代的軍服(右圖)。 圣馬丁為拉丁美洲的獨立事業奮斗十年,在實現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等國獨立和解放的過程中建立了不朽功勛,被稱為“西班牙美洲的華盛頓”。1878年,阿根廷、智利和秘魯三國共同尊其為“祖國之父”。墓室中央,他的黑色棺木上覆蓋著阿根廷國旗,正面和兩側有三尊代表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的女子雕像,仿佛在贊頌圣馬丁將軍解放各自國家的赫赫戰功(記錄在雕像底座上)。 下一站來到五彩繽紛的博卡區,這里是阿根廷著名的博卡青年競技足球俱樂部(Boca Juniors)的誕生地。這個街區充滿了俱樂部主題,墻上的涂鴉也在告訴路人俱樂部的歷史。 博卡區是布宜市第一個港口,是傳統的貧民區,這里的河段曾經污染非常嚴重(令人想起上海的蘇州河)。1905年一群來自意大利移民和希臘移民的后裔組建了一支足球俱樂部,取名為博卡青年,球隊最著名的成員是馬拉多納。他們最初的球衣是粉色的,在一場比賽失利輸掉了自己的球衣后,球員們決定用那天第一艘駛入布宜港的船只的旗幟顏色做新球衣的顏色,正好一艘瑞典船駛入港口,自此博卡穿上了藍黃球衣,113年未變,其主場和所有的周邊環境也全都是這個調調。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大量歐洲移民,主要是意大利熱那亞人,到此定居,從食品口味到建筑風格都濃溢著地中海風情。卡米尼托街(Caminito,小路的意思)是博卡區最有代表性的一條街道,兩側的房屋色彩繽紛,導游介紹這是因為小街當年的居民非常貧窮,買不起涂料裝飾自己的房子,于是就用撿來的涂料罐里剩余的涂料,撿到什么用什么,這個顏色用完了就用另外一種顏色。如今這里整修為旅游街區,依然保持了百余年前的模樣,別具風采。 各種人偶表演著夸張熱情。 小街兩側有許多阿根廷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好像一座步行街博物館。 布宜市是探戈的發源地之一,本區以探戈和咖啡館著名,街邊的咖啡館每隔幾分鐘就會免費表演探戈。 1884年6月2日,阿根廷第一支志愿消防隊在博卡區成立,街道上的涂鴉和小路上的雕塑都透出對消防員的尊敬和自豪。 博卡區位于拉普拉塔河的支流馬坦薩河畔。馬坦薩河流域是世界上十大最污染的區域之一,60公里長的流域內聚集了15000家小型工廠,不斷將污染物排入河中,沿岸土壤聚集了高濃度的重金屬?,F在各級政府已經開始治理工作,周圍的環境有所改觀,例如在河邊建設花園(上圖)。 去往下一個景點的途中路過雷蒂羅(Retiro)火車站,1908年由英國建筑師和工程師設計,1915年落成。所有材料都是從英國地運來的,以19世紀典型的大型火車站風范,包括宏偉的中央大廳、咖啡館和法國文化元素。車站上覆頂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之一。這些法式文化的影響,是布宜被稱為南美小巴黎的原因。 接著路過本市最大的綠地群,因其長滿高大的樹木,當地人稱之為“墻”。其中的聯合國廣場中央有一座20米高、18噸重的不銹鋼和航空鋁材制成的雕塑,這朵世界上最大的“花”,于2002年建成,由阿根廷建筑師愛德華多·卡塔拉諾(Eduardo Catalano)設計并捐贈給布宜市,名為“Floralis Genérica”,中文稱阿根廷鋼花。設計師說這座雕塑是“所有花朵的合成,是每天重生的希望”。六片花瓣每天早上8點開放,午夜關閉,如遇大風中也會閉合,以保護雕塑,逢國定節日則全天開放。前不久一片花瓣損壞,現在尚未修復。 布宜諾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藝術博物館(Museo de Arte Latinoamericano de Buenos Aires)簡稱MALB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拉丁美洲藝術品收藏者之一。布宜市有超過300家各類博物館,住這里一年可以看展不重復。 伽利略·伽利萊天文館(Galileo Galilei Planetarium)1968年建成,館內最重要的藏品是一批阿波羅11號宇航員1969年帶到地球的月巖碎片,由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贈送給阿根廷。 解放大道和薩爾米恩托大道的交匯處矗立著一座地標性建筑“大憲章和阿根廷四大區紀念碑”,俗稱“西班牙紀念碑”因其為西班牙社區為慶祝1810年五月革命一百周年捐贈的,用青銅(底座外圍的雕塑)和大理石(紀念碑主體)建造,于1927年建成。 布宜市原來的動物園也在這個區域,2016年市政府決定將圈養的約2500只動物放歸野外,這里改建為生態公園,收容需要醫療護理的動物,幫助它們重新進入野外。公園門口有兒童游樂場,游客可以入園欣賞維多利亞時代建筑,以及摩爾人、印度人、中國人和希臘/羅馬風格的建筑。 解放大道兩側的公寓因其地段、公園湖泊風景而成為本市最昂貴的豪宅,一套價值可達200-400萬美元。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前有個小小的埃維塔廣場,因一座埃維塔庇隆青銅雕像而得名。埃維塔是阿根廷前總統胡安·庇隆的第二位夫人,出生貧苦,與丈夫一起推行“貝隆主義”,為窮人和婦女謀取權益,受到民眾愛戴。她在1952年死后阿根廷議會通過法案,要為她建一座紀念堂保存遺體,因為庇隆政府在1955年被推翻,法案就此作罷。這件雕塑是阿根廷藝術家里卡多·賈內蒂(Ricardo Giannetti)創作, 1999年阿根廷時任總統卡洛斯·梅內姆為之揭幕。作品塑造的埃維塔展開雙臂向前奔跑,半個腳板踏出基座,呈現出奮不顧身的狀態。雕像周圍的地面裝飾拉丁式十字架,銘文的內容贊頌她給予婦女尊嚴、保護兒童和老人、不計個人名譽;改善底層工人的生活、為社會正義而戰、永遠活在人民心中。<br> 向北來到貴族區,第三站參觀布宜市第一個公共墓地,雷科萊塔公墓(Recoleta Cemetery)。墓地原來是隔壁那座漂亮的白色教堂的果園,1822年法國工程師Prospero Catelin(五月廣場上大教堂的設計者)設計了墓地的整體規劃,用教堂修行的隱修修士的名稱Recollect Monk將其命名為“Recoleta”。墓園以大理石建造,裝飾著各種雕塑,其中很多是杰出建筑師和藝術家的作品,90多座被宣布為國家歷史紀念碑。<br> 大多數到此地的游客,目標都是埃維塔庇隆的陵墓。陵墓在一條很不起眼的窄巷中,要不是巷口的指示牌,很難找到。陵墓前的空間有限,一次只能1-2位上前參觀,所以經常是大排長龍,我們到訪時空空蕩蕩,導游說我們很幸運。<div>埃維塔1952年死后其遺體先被庇隆的反對者秘密運到意大利;1971年運送到當時流亡西班牙的庇隆家中;1974年庇隆去世后,其第三任妻子伊莎貝爾將埃維塔與丈夫合葬;但1976年伊莎貝爾下臺后軍方將兩位的遺體分開,秘密送到各自的家族墓地。庇隆本來打算借埃維塔的遺體大做文章,建造一座紀念堂式的大型建筑,用來永久保存埃維塔的遺體,請來當年處理列寧的專家協助??墒撬髞碜陨黼y保,這個設想也一直沒有實現。如今埃維塔靜靜地躺在娘家(Duarte家族)的陵墓地下5米深處,她的族人堅決不同意再次打擾她,拒絕任何與庇隆合葬的建議。</div> 在市中心的榕城中餐廳午餐,本想就近參觀一下大劇院,但當天已經沒有票了,買了后天上午的,很期待。 <p class="ql-block">下午自由活動,乘網約車參觀雅典人書店(El Ateneo)。這家書店的前身是建于1919年的大光明劇院(Grand Splendid),穹頂壁畫由意大利畫家薩納雷諾·奧蘭迪(Nazareno Orlandi)繪制,氣勢恢宏。2000年被改造成書店,2008年,英國《衛報》評為全球第二美的書店;2019年,《國家地理》雜志稱其為“全球最美書店”。</p> 阿根廷現代文學先驅埃內斯托·薩瓦托(Ernesto Sábato,1911-2011) 是書店前身光明大劇院的庇護人,右上圖是2001年就其對阿根廷文學事業所作的貢獻表示致敬的銘牌。右下圖是布宜市新藝術協會、工商業協會和中型企業聯合會2013年頒發給雅典人書店“布宜市建筑黃金時代標志性建筑”的銘牌。據布宜市旅游網站介紹,雅典人書店有12萬冊書。 回酒店路上路過世界最寬馬路七月九日大街,寬近150米,有兩條隔離綠化帶,過馬路要經過4個紅綠燈。 下午六點,全體在酒店教室集合,學習阿根廷探戈。兩位老師女的高挑、男的儒雅。分幾個階段,學習了探戈的基本舞步,高級一點的動作就是女舞伴后仰舉腿,大家都玩得很嗨,沒人有閑工夫拍照片。 學完探戈舞,乘車出發去看專業的探戈表演。阿根廷探戈發源于布宜市港口地區,是底層的北美、非洲、歐洲移民融合了拉美、非洲等多種民間舞蹈而成,現已被視為阿根廷國寶,是其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國標舞探戈是在阿根廷探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這家cafe de los angelitos咖啡館有超過100年的歷史,這里的晚餐探戈秀很出名。 當日晚餐也是為Gate1定制,上圖右起:頭盤是粉紅三文魚和全麥配芒果、鱷梨、小雪茄、烤杏仁和金色葡萄干,搭配藏紅花和柑橘;北方胡米塔,用玉米和玉米制成的奶油湯、奶酪配辣醬。主菜是安格斯牛排配鄉村土豆、迷迭香、番茄醬和焦糖洋蔥;烤鱒魚,配北方土豆、蘑菇、羽衣甘藍片和蔬菜。甜點是巧克力慕斯和脆糖塔配焦糖、藍莓。烤魚非常美味,打破西餐做不好魚的偏見。牛排異常巨大,彰顯阿根廷肉食大國的氣派。阿根廷每年人均食用的牛肉量為全球最高(是美國的兩倍)。這是因為該國得天獨厚,天然草原令牛肉質鮮美,口感奇佳。<br><br> 吃飽喝足后,晚上十點表演開始了。阿根廷探戈講究舞伴相擁并行,用身體語言進行交流。這一對年長的舞伴顯然是藝術團的中流砥柱,眼神時而犀利時而溫暖,舞姿兼具剛健與溫柔。聽說阿根廷人對于探戈的態度是,年紀大的喜之不盡,而年輕人敬而遠之。 樂隊在舞臺上方透明的樂池,鋼琴、手風琴、吉他和小提琴配合默契,盡顯南美風情。今天的日程安排已經徹底本地化了,按照布宜人的作息時間,晚飯十點開始很正常,看完表演回到酒店已將近午夜。一天的活動內容有點太豐富太多彩。 18日,今天可以睡個懶覺,慢慢在酒店吃早餐,阿根廷是農業大國,蔬菜水果品質優良,西瓜芒果西柚葡萄,非常過癮。 今天是自費活動,驅車2小時,到布宜市西北,布宜諾斯艾利斯省Campana地區的蘇珊娜農莊參加阿根廷農家樂。地陪瑪利亞馬上就要臨產,當天是她最后一個工作日,很佩服她的敬業,在車上一路不停地介紹以國土衡量世界第八大國阿根廷的簡況,發達的農牧業,多樣化的優美風光。重點介紹了高喬人(Gauchos)文化。高喬人由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混血而成,專指男性,他們繼承了印第安文化傳統,同時講西班牙語信仰天主教,習慣于馬上生活,英勇強悍,曾在19世紀初葉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起過重要作用,現多為牧場工人。 高喬人喜歡喝一種叫做馬黛茶的飲料。1536年,西班牙在現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哈哈,我們在這里備降過?。┙⒘死赖谝蛔趁癯鞘?,守城的西班牙士兵無所事事,日日買醉,酒醉后經常鬧事。當地印第安瓜拉尼人(Guarany)向士兵們推薦了一種苦味茶葉,喝了以后次日便能恢復清醒。這種神奇草本植物是南美洲特產常青灌木馬黛樹,樹葉經烘焙即成為馬黛茶。隨著西班牙殖民者往南美州東部入侵,高喬人接受并愛上了馬黛茶?,斃麃喯虼蠹艺故玖笋R黛茶和馬黛茶具實物,將馬黛茶末置入杯中達三分之二;沖入涼水或溫水,然后把銅吸管(bombilas)插入茶水中吸著喝,吸管的下端有很多小孔,起過濾茶末的作用。喝馬黛茶往往是很多人共用一根吸管,顯示大家的親密,想起藏民共用一個碗喝酥油茶的風俗。 馬黛茶具是當地的特色旅游紀念品,在途中的休息站禮品店有各式各樣的馬黛茶具,這些馬黛杯(不含吸管)一個大約90多美元,真心不便宜。 高喬人常騎馬所以必備靴子,最早用馬腿皮做,所以露著腳趾頭,后來慢慢改良拼接更為精美。這些瑪利亞自己做的教學照片,在晃動的大巴上拍不好,只能做個示意。 高喬人的金屬腰帶是他們炫富的工具,用銀幣制作。上身著襯衫背心,戴圍巾。 行車2小時,抵達目的地。這家農莊在19世紀末由愛爾蘭裔阿根廷人Francisco Kelly先生創辦,用他太太Susana Caffrey的名字命名。占地1200公頃,原先主要從事農業活動,25年前轉型搞旅游,在國內外聲名漸隆。 抵達農莊,主人(穿粉色T恤者)和經理到大巴前迎接大家。經理是典型的高喬人打扮,導游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他腰后面別的刀。 首先請大家品嘗的是當地的特色食品南美烤餃子Empanada,有點像韭菜盒子的肉餡餡餅,配當地紅白葡萄酒。 農莊的草坪和高大的樹木后面是主人的住宅,現在已經改建為家庭博物館和游客接待場所。 上一代主人的客廳、雜貨鋪、小教堂。 馬廄有一匹剛出生一天的小馬,小腿哆哆嗦嗦,老挨著馬媽媽。 我們一進農莊,各種牛肉、雞肉、肉腸就放上烤肉架開烤。 午餐的鐘聲,召喚游客到餐廳吃飯。除了新鮮蔬菜做的沙拉和堅果冰激凌,就是各種烤肉和烤肉腸,味道鮮美,暢吃不限量,可是這幾天學阿根廷人吃肉,實在有點學不了,腸胃罷工,各種肉都是淺嘗即止。 富有鄉村風格的探戈為大家的午餐助興。 下午觀看馬術表演,主人和他的朋友們為大家表演了名為carreras de sortijas的騎術,騎手每人手持一筷子似的小棍,從100米開外向2-3米高的拱門沖刺,拱門上懸掛著戒指,騎手用小棍穿入戒指,搶到手的戒指就是他的獎品。看起來主人很喜歡玩這個游戲。幾位騎手把搶到的戒指送給游客作紀念。 高喬騎手帥不帥? 寬敞的餐廳(左上圖)可以接待數百游客;就地取材用牛骨做的椅子(左下圖);最后一個節目是告別點心,名為pastelitos de membrillo,阿根廷人在節日時食用,脆脆的油炸酥餅做成綻放的花朵或風車形狀的酥餅,中間填充酸甜的榅桲醬,油炸后加上糖霜,所配的飲品是大名鼎鼎的馬黛茶,喝著有點甘草味。 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在大眾點評找了一家叫做上海廷的餐廳,位于相對高檔的住宅區,于是打車前往。到門口又是閉門羹,這次是因為我們到得太早,阿根廷節奏晚餐要七點半才開始。 老板娘是80年代的上海人,很熱情,指導兩個小老外服務員拼桌子,按我們的要求點菜,小餛飩每人一小碗,兩碗陽春面,一份水餃,兩份鍋貼,炒青菜,宮爆雞丁,番茄炒蛋,買單130美元。席間老板娘在本地大學學建筑的兒子回來,陪我們聊天,經濟政治民生教育各種話題,很穩重很得體。 19日,上午自由活動。先到方尖碑(Obelisco)打卡。這個紀念碑是1936年為了慶祝1536年佩德羅·德·門多薩(Pedro de Mendoza)建立布宜市400周年、阿根廷國旗首次在此地升起而建,由阿根廷現代主義建筑師阿爾貝托·布萊比施(Alberto Prebisch)設計,碑高67.5米。起初人們反對這個工程,1939年幾乎被全部拆毀。現在它已成為布宜市不可替代的標志性建筑。 方尖碑是布宜市的中心點,該市的三條地下地鐵線路在方尖碑下方連接,體育慶祝到政治示威各種活動都會聚集在這里。方尖碑內部有206級臺階通往觀景臺,但現在不對公眾開放。 2018年布宜市主辦第三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2016年8月在方尖碑廣場升起會旗,周圍草坪上放置了23個省的省徽。 拿著前天買的票,十點參觀哥倫布大劇院(Colón Theater),有的中文譯作科隆大劇院,屬于音譯。這與15世紀的大航海家哥倫布的名字有關,他出生于意大利,名為Cristoforo Colombo(哥倫布);后來受西班牙女王的派遣出海遠航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他的西班牙名字是Cristóbal Colón(科?。?,但中文習慣還是稱他為哥倫布。這座享譽全球的文藝復興式建筑杰作,位列世界第三大歌劇院。 1857年建成的第一座哥倫布大劇院位于這座五月廣場邊玫瑰宮對面的阿根廷國家銀行大樓原址。1888年因為市政建設規劃五月廣場要成為政治和金融中心,于是拆毀大劇院,另外重建。 當時正值阿根廷處于經濟發展最好的年代,布宜市決心建一座世界一流的大劇院。工程歷經三位阿根廷最出色的建筑設計師之手,前兩位是意大利裔的Francesco Tamburini和Víctor Meano,但他們都未完成工程而在44歲去世(后一位是因為桃色事件被謀殺),最后一位是比利時設計師Jules Dormal,導游小姐開玩笑說他接手工程時已經年過半百,所以不受“哥倫布劇院詛咒”的影響,工程得以在1908年順利完工。新建的宏偉建筑融合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德國建筑、法式優雅等多種風格。 門廳內飾采用意大利維羅納大理石,臺階采用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扶手采用葡萄牙大理石,后期預算吃緊,二樓的材料就沒有這么高級了。 馬賽克地坪與五月廣場上的大教堂同款。 門廳上方的八角形彩色玻璃意大利建筑師Vittorio Meano設計,并于1907年由著名的巴黎公司Gaudin制作,圓形和菱形中描繪了八位藝術和音樂之神,例如繆斯女神、阿波羅神等。 二樓雕塑大廳的正中是德國雕塑家古斯塔夫·埃伯林(Gustav h. Eberlein,1847-1926)于1891年創作的“悄悄話”,描繪維納斯和兒子丘比特分享愛的秘密。這件作品在運往阿根廷的途中折斷了維納斯是右手兩個手指(左圖)。 八扇門的門楣上方是八位1908年(大劇院落成之時)以前去世的卓越作曲家的頭像:莫扎特、貝多芬、比才、瓦格納、羅西尼、古諾、貝利尼、維瓦爾第。 多拉多沙龍(Salon Dorado,亦稱黃金廳),內部裝飾采用24開黃金,水晶吊燈每個重達500公斤,靈感來自凡爾賽宮,供觀眾社交,也可以開小型音樂會。當時的阿根廷上流社會非常崇尚法國文化,在這個大廳里必須使用法語,顯示自己的階層、教育和見識。 1989年,大劇院被列為“國家歷史紀念建筑”,2006至2010年期間,由遺產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保護維修和現代化技術更新,其中重要的一項是安裝空調,上圖天花上的小孔就是通風口,下圖是特意保留未修復的墻面,可以看到舊墻發黃發黑的痕跡。 坐在二樓包廂觀察整個演出大廳,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大廳呈馬蹄形,7050平方米,周圍有7層包廂,共計3200個觀眾座位。舞臺長35.25米,深34.5米,堪稱世界之最。紅色的天鵝絨帷幕上,精美的圖案以典雅風格繡制而成。大劇院用三個方法達到世界上所有歌劇院中最好的歌劇聲學效果:1.形狀:大廳的馬蹄形可以完美地將聲音送到每一個角落;2.材料:最下三層包廂采用織物、木材和地毯等柔軟材料設計,實現了最佳的吸收效果。上層和舞臺拱門使用了大理石和青銅等硬質材料,完美地反射聲波;3.共鳴管:坐席下面是木質中空共鳴箱,每個座位都有一個鏤空金屬出音孔,讓聲音從共鳴箱里傳出,使劇院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同樣完美的回響。多明戈曾開玩笑說,大劇院的音響效果如此之好,如果他唱錯了音,大廳里的每個人都會聽到。 <div>貴賓有固定的包廂,舞臺右側二樓是總統包廂,一樓是副總統包廂;左側二樓是市長包廂,一樓為副市長包廂。這些包廂即使無人使用也不向公眾開放。正對舞臺的大貴賓包廂有36個座位,如果政府部門不使用就會開放給公眾購票,票價為120美元,是最貴的票價,一般的票價為40-80美元,最便宜的是7樓(被稱為“天堂”)的站票,只要5-10美元。</div> <p class="ql-block">大廳的穹頂裝飾著由阿根廷杰出畫家勞爾·索爾迪(Raúl Soldi,1905-1994)繪制的音樂舞蹈題材的繪畫作品。</p> 逛了一下街,在紀念品商店門口被人打開了雙肩包的拉鏈,商店職員用翻譯軟件提醒我們,好在打開的包包里啥也沒有。走累了在附近街邊的咖啡館歇腳。 中午在酒店對面的餐廳喝啤酒吃披薩。 三點集合出發去機場,行李由服務生送到后面主路上的大巴,我們只需要拿著手提小包過去即可。 晚霞染紅天邊的時候,飛機落地伊瓜蘇機場,一場風景盛宴在等候大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宿迁市| 土默特左旗| 贵溪市| 钦州市| 京山县| 白沙| 九龙县| 永吉县| 南充市| 尉犁县| 仙居县| 阳信县| 陆良县| 偏关县| 江西省| 惠东县| 八宿县| 西青区| 呼玛县| 石首市| 西昌市| 白银市| 司法| 邳州市| 远安县| 石狮市| 汝南县| 神农架林区| 南宫市| 西乡县| 镇安县| 会同县| 怀化市| 克山县| 宜丰县| 合作市| 汉寿县| 宣恩县| 黄冈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