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月,春光明媚,隨濟寧交運集團"車站帶您去旅游"踏上了前往安徽壽縣的旅程,去探尋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還未到達古城墻,道路兩邊盛開的油菜花便已讓人陶醉。金黃的花海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芬芳,讓人心情格外舒暢。</p> <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腳下是古樸的石板路,石板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平整,每一塊都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路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飛檐斗拱、青磚黛瓦,充滿了歷史的韻味。漫步在石板路上,感受著古城的寧靜與祥和,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來到了壽縣古城墻下。抬頭仰望,古城墻高大巍峨,氣勢磅礴,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大地上。城墻為宋代重筑,至今已歷經900多年的風雨滄桑,卻依然屹立不倒,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技藝。沿著臺階登上城墻,視野變得開闊起來。極目遠眺,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金黃的油菜花田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畫。俯瞰城內,古老的街巷縱橫交錯,房屋錯落有致,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再看城墻本身,墻體是以土夯筑,外側墻面均以青石和灰磚砌成,磚石縫均用桐油、糯米汁拌和石灰漿加以填灌,堅固無比。城墻上還筑有“敵樓”和“警輔”,墻頂外沿修有“雉堞”,仿佛能看到當年戰爭的硝煙和守城將士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臨江仙·登壽縣古城墻</p><p class="ql-block">獨倚古城凝望處,菜花搖曳金黃。千年風雨刻殘墻。石階留舊憶,歲月訴興亡。</p><p class="ql-block">遙想當年烽火事,英雄意氣飛揚。而今只剩韻悠長。春風吹不盡,故事永傳揚 。</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墻上,微風拂面,心中感慨萬千。這座千年古城,見證了無數朝代的更迭與興衰,經歷了無數的戰火與風雨,卻依然保留著它的古樸與韻味,讓人不得不對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產生深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油菜花的盛開,為古城增添了一份生機與活力,讓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出新的光彩。而石板路和城墻,則是古城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承載著千年的記憶,默默地訴說著過去的輝煌與滄桑。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壽縣古城就像是一片寧靜的港灣,讓人們能夠停下腳步,感受歷史的脈搏,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相傳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都壽春,他與八公在北山論道煉丹,以求長生不老,結果不經意間發明了豆腐。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也證實了這一說法。</p><p class="ql-block">壽縣作為中國豆腐的發祥地,豆腐文化已成為壽縣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的豆腐宴更是聞名遐邇,用汆、熬、燴、燉、燜等三十多種方法烹調,菜肴品種達上千種,將壽縣的歷史文化融入其中,讓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時傳播壽縣文化。</p> <p class="ql-block">壽縣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10月,是安徽省建館較早的博物館之一,2024年5月8日正式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館藏文物:珍藏文物藏品10000余件套,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30件套、三級以上珍貴文物2257件套,戰國楚金幣藏量居全國之首。代表性藏品有“越王者旨于賜”劍、羊首尊、犧首鼎、楚金幣、金棺和銀棺等。</p> <p class="ql-block">展廳陳列:設有“安徽楚文化”陳列,將楚國經營江淮的400余年歷史鋪陳開來,展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楚文化風采。此外,還有《漢魏流韻》《翰墨流芳》《古窯之光》《宗教藝術》《彩瓷繽紛》和《廉風德化》等專題,共12個展廳,通過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科技展陳手段,展示壽縣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資源。</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建筑設計充分挖掘古城元素,通過“甕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彰顯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的建筑理念,融合現代院落和極簡主義設計手法,整個場館既有巍巍古風,又具現代氣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阿克苏市|
油尖旺区|
奉新县|
嵩明县|
天等县|
浦北县|
邹城市|
定安县|
洛宁县|
云阳县|
荥经县|
阿克陶县|
南木林县|
黑龙江省|
永嘉县|
丰镇市|
阜康市|
聂拉木县|
红原县|
宝清县|
台山市|
洞头县|
和田县|
蚌埠市|
昭平县|
博白县|
三都|
丰镇市|
武安市|
特克斯县|
凤冈县|
会东县|
天全县|
乐安县|
武川县|
博爱县|
额敏县|
江北区|
宁波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