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歙縣許村,坐落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原徽州府)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許村鎮所在地,距黃山北大門25公里,是皖南地區的一個古村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p><p class="ql-block"> 許村,歷代名人對她是情有獨鐘,著名詩人李白曾寫詩贊譽:“十里沙灘水中流,東西石壁秀而幽。”</p><p class="ql-block"> 許村,整個村落三面環山,雙溪會流,天然形成了“臨水而建,雙龍戲珠,倒水葫蘆”的風水態勢,是一風景秀麗的生存樂園。</p> <p class="ql-block"> 許村,已有1800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南朝梁時,新安太守任昉看中此地風水,辭官歸隱于此,取村名為“昉溪”、“任公村”;</p><p class="ql-block"> 唐朝末年,戶部尚書許儒,為避戰亂,遷居于此,繁衍生息,成為許氏大族,遂更名為“許村”。</p><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徽商興盛發達,許村這塊風水寶地,培養出許多徽商,村落建沒得到迅速發展。</p><p class="ql-block"> 至今仍保存有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徽派古建筑100多座,其中有15處古建筑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許村歷史上先后共出進士48人,為徽州古村落中最多。</p><p class="ql-block"> 歙縣(古徽州府)旁邊的“許國八腳牌坊”之大學士許國,即是許村人。</p><p class="ql-block"> 許村古建筑群,著名的有:</p><p class="ql-block"> 大觀亭、高陽廊橋、五馬坊、雙壽承恩坊、薇省坊、觀察第、大邦伯祠、大宅祠、許社林宅、許聲遠宅、許有章宅等等。</p> <p class="ql-block"> 觀察第,是清初為紀念觀察使許天相而建,為許氏支祠,俗稱“墻里門”。現為許村歷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許村觀察門第(許村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展示許村歷史文化的地方性博物館,通過實物、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向游客介紹許村的發展歷程和獨特的地方文化。包括了歷史變遷——村落形成及發展——重要歷史事件——名人故事等。</p><p class="ql-block"> 另外博物館本身也是以白墻黛瓦、馬頭墻、精美木石磚雕為特色,展示徽派建筑的特點、風格和建造技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個了解徽州文化和許村歷史的重要窗口,適合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游客前往參觀。</p> <p class="ql-block"> 這是觀察第內天井。</p> <p class="ql-block"> 這是觀察第內敬愛堂。</p> <p class="ql-block"> 許村大觀亭——又稱“八角亭”,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37年),1633年、1683年曾重修。</p><p class="ql-block"> 大觀亭是由磚木結構而建成的一座三層樓閣式建筑,底層每邊長3.5米,占地</p><p class="ql-block">64.6平方米,通高11.75米,平面呈八角形,一、二層為八角形,三層轉為四邊形歇山頂虛閣。</p><p class="ql-block"> 大觀亭底層外墻花窗呈八卦圖形,橫坊以斗拱托大梁,天花板飾以錦紋彩繪。</p><p class="ql-block"> 該建筑南北兩面沒有門戶,內部有通道可供行人通過。</p> <p class="ql-block"> 大觀亭造型優美,自古以來就是當地文人雅士聚會活動的重要場所,現為省級文保單位。</p> <p class="ql-block"> 許村五馬坊——這是一座建于明代早期正德二年(1507年),為旌表洪武年間褔建汀州府知府許伯升而立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五馬坊是一座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明代功名坊。</p> <p class="ql-block"> 五馬坊建筑結構,是4柱3間,五樓式結構,面闊8.2米,高9.7米,建筑面積2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五馬坊建筑材料,該坊直柱、檐板等主要構件為花崗巖,其余為砂巖。</p><p class="ql-block"> 五馬坊特色,雕刻精美絕倫,整座牌坊雕工精致,從柱、梁、拱到隔扇,都有精美圖案,檐上的“哺雞獸”,是明代早期重要建筑上的特有飾物,是研究明朝古典建筑的寶貴實物標本。</p><p class="ql-block"> 同吋,五馬坊是為紀念許伯升而建,是對他功績和品德的贊譽與紀念,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文化背景,又是研究明朝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 許村“雙壽承恩坊”——位于大觀亭邊上,始建于明朝隆慶年間(1568年),為徽商許世積一生樂善好施,時年許世積及夫人分別享年101歲和103歲,朝廷因之旌表,賜建此“雙壽承恩坊”,大學士許國為其作行狀。</p> <p class="ql-block"> 雙壽承恩坊4柱3間,5樓式石質牌坊,憲7.9米,高9.5米,石柱、梁、拱、隔扉上雕有“獅舞壽球”、“龍鳳呈祥”、“松鶴延年”、“猴獻壽桃”等12組精美圖案。</p><p class="ql-block"> 該坊由砂巖雕刻而成,雕工十分精美,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專門為二位百歲老人而立的牌坊,在全國也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 許村薇省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間(</p><p class="ql-block">1523年),是為湖廣參政許琯而立。</p><p class="ql-block"> 該坊4柱3間5樓,寬8.8米,高11米。直柱為花崗巖,渠柱花板為砂巖,雕刻精美絕倫。</p><p class="ql-block"> “薇省”即唐、宋時期“中書省”之雅稱,坊名沿襲舊稱。</p> <p class="ql-block"> 許村高陽廊橋——始建于元代,由處士許友山捐資建造,1557年重修,為雙孔石墩木橋。明代改為石拱橋,明嘉靖丁已年增建廊橋,清康熙已亥年(1683年)再修后定型。</p><p class="ql-block"> 高陽廊橋是許村許氏家族的標志性建筑,“高陽”一詞表明許村先祖來自河北高陽郡,以此承載著許氏家族的歷史和榮耀。</p> <p class="ql-block"> 高陽廊橋橋長21米,寬5.3米,橋上長廊為磚木結構,外觀為三大間,中間略高,脊線,山墻參差錯落,內部分為七間。</p><p class="ql-block"> 這種雙孔結構的廊橋,在民間較為少有,橋身長廊造型獨特,有一種說法,廊橋像是宋代官帽造型,是寄希望于許氏后人刻若攻讀,高官顯宦。</p> <p class="ql-block"> 高陽廊橋上朝南神龕里供奉觀音菩薩,坐南朝北,上有匾額“安鎮長流”,兩邊的楹聯為:</p><p class="ql-block"> “南海岸來一瓶甘露,高陽橋渡千載行人。”</p><p class="ql-block"> 關于許村,還有二個傳說:</p><p class="ql-block"> 一是關于高陽橋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二是關于許光一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 高陽廊橋裝飾精美,廊橋上設窗,形狀有圓有方,可憑窗觀賞許村風光,墻上和天花板上有彩繪游龍飛鳳。</p> <p class="ql-block"> 這是高陽廊橋上專門為個子矮的人設計的觀景石墩。</p><p class="ql-block"> 高陽廊橋,還是一塊情感寄托之地:</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徽商出門經商遠行時,村中父老鄉親,家里妻子兒女們在此送親人出遠門;功成名就的達官貴人、經商成功的徽商衣錦還鄉時,村中鄉親和家里親人也在這廊橋上拱手相迎。</p><p class="ql-block"> 所以,廊橋是許村很多人悲歡離合的見證地,承載著濃濃的鄉情與鄉愁。</p><p class="ql-block"> 后來,廊橋上還曾是一個小集市,許村人在此售賣士特產,同時,也是許村人搞活動的一個場所。</p> <p class="ql-block"> 高陽廊橋外的許村風光。</p> <p class="ql-block"> 大邦伯祠——位于許村鎮東升村,建于明末(1522-1566年),這是許村現存歷史最久、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祠堂,與大郡伯第、五馬坊、大墓祠等建筑,同為祀奉紀念許氏家族東支始祖許伯升而建。</p> <p class="ql-block"> 大宅祠——建大宅祠,是因宋欽宗賜“大宅世家”許克復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皖南歙縣許村,引用許氏家族第38代子孫許惠培撰寫的《許村賦》:</p><p class="ql-block"> 史論:</p><p class="ql-block"> “徽屬六邑,而稱富庶,歙為最”</p><p class="ql-block"> “歙之名鄉數十,昉(即許村)為最”。</p><p class="ql-block"> 何以稱“最”:許村有奇山、許村有異水、許村勝跡如云、許村倡文重教、許村民風古樸。</p><p class="ql-block"> 大哉,許村,他鄉不再!</p><p class="ql-block"> 美哉,許村,勝地非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天峻县|
石柱|
长岛县|
无锡市|
清原|
东宁县|
乐至县|
庆元县|
武胜县|
汶上县|
贵德县|
木兰县|
连州市|
米泉市|
都昌县|
石棉县|
双柏县|
石景山区|
平远县|
松潘县|
贵阳市|
板桥市|
凌源市|
漳州市|
边坝县|
景宁|
九龙城区|
南充市|
山阳县|
武功县|
乌什县|
环江|
黄陵县|
永胜县|
黄平县|
卢氏县|
巴东县|
尉氏县|
庐江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