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走遍西亞中東八國,我的古絲路尋跡之旅 (1) 西段*

齊放

<p>18年底至19年初,我只有三個月的時間用來支配,而且是在冬天,去探尋古絲綢之路的西段。西段包括中東和西亞。</p><p><br></p><p>中東西亞段包含著在歐亞分界線上的西<b>土耳其</b>及其小亞細亞部分;守著歐亞分界的<b>南高加索三國</b>;承接中東和中亞門戶的<b>波斯</b>;以及<b>阿拉伯中東</b>(可惜阿拉伯中東有些國家仍在戰亂之中,以至于我無法涉足,比如伊拉克 敘利亞等)。</p> <p>我的西亞 中東 八國 古絲路之旅 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三個月,遠遠不夠給我深入了解八個陌生的國家,于是象蜻蜓點水般,我們從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出發,順時針方向繞圈,在我們回到伊斯坦布爾之前,我們進出了八個國家,逗留了有近四十個地方,頓足于各種內陸海邊,臨空飛越凡是我們不能涉渡的水域,(這意味著我們搭乘了五次短途飛機),其余的則是搭車一路行,火車、大巴、小巴、出租、甚至搭便車。<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六個國家</span>走陸路邊卡過境,從陸路過境和在機場過境很不一樣,是一種緊張和煩瑣的體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片地區有著我從小就向往的那些內陸海:里海、紅海、死海、地中海、黑海,還有波斯灣。終于看見了這些海,我興奮地站在海邊,或者把我自己浸泡在這些海水里 - 冷的或暖和的,很咸的或有些淡的。</p> <p class="ql-block">50多年前,1972年,在中國和日本關系和緩的時候,日本電視臺NHK,隨著當時的日本首相訪問了中國,周恩來總理問電視臺臺長,能否拍一個古絲綢之路的記錄片?之后的七年中,這家電視臺屢次申請進入新疆拍片,卻被拒,直至1978年,鄧小平上臺后,他們找到鄧小平的秘書,向鄧小平轉告他們的請求,這一次他們終于如愿,得到許可,于是在1979年,他們開始了他們長達十年的拍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頭四年他們是在中國拍攝,從西安至新疆喀什。之后,沿著中亞、波斯、阿拉伯中東、和土耳其,(唯獨有戰爭中的阿富汗拒絕了他們入境),一路向西到地中海。十年的艱辛拍攝,他們用攝像機串聯了兩千年的古絲綢之路,從西安到威尼斯,展現了這一路的歷史、古跡、民族、商業、文化、和風俗人情。</p> <p class="ql-block">出于偶然,我在油管上 (utube) 發現了這部古絲綢之路的紀錄片,共30集,每集近一個小時。30個小時沒有白費,絲路如此深深地吸引了我,原本是要去走東南歐的,暫時把那個計劃束置高閣,轉而去探跡古絲綢之路。</p><p class="ql-block">到達土耳其后, 我們從伊斯坦布爾出發,首先去的是中部的科尼亞,因為從那里往東去,一路上有十多個古驛站。</p> <p class="ql-block">位于<b>土耳其</b>中部古絲路上的<b>科尼亞 (Konya)</b> 城,14世紀波斯著名詩人魯米(Rumi)居住和安息的地方,魯米是伊斯蘭教蘇菲派神秘主義詩人、教法學家。據說在美國,魯米的詩集是銷售量最多的,超過任何其他詩人。</p> <p>科尼亞的宗教氣氛比較濃厚,它是魯米的追隨者們托缽僧的圣地,托缽僧們,一只手接天、一只手接地,在不停的旋轉中讓他們在內心的靜謐中達到高于自身的境界。</p> <p>絲綢之路上不光是交換著物質,與此同時,文化、宗教、和科技也由此傳播于東西方世界。絲綢之路并不是一條大道從東至西,像馬可·波羅所走過的那樣,而是一些地域間的交易通道,用于地區之間貿易,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與物質交易的同時,沿著這些通道,東西方的文明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蔓延著。</p> <p>在土耳其的中部這一段,我們從科尼亞 (Konya) 坐大巴到卡帕多奇亞,路上停下來看古驛站,這一路有好些保存完好的古絲路驛站。這些古驛站多是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建造的,為了給路上的商人駝隊一個庇護所。</p> <p><b>土耳其</b>的著名巖洞城<b>卡帕多奇亞 (kapadokya)</b>,古絲路由此經過。</p> <p>我們從卡帕多奇亞,在古絲路上徒步7公里,去到下一個古驛站。</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絲路的驛站,在中東西亞稱作 kervansaray 或 caravansaria。caravan 指的是駱駝駝隊。</h3> <h3>如今是個餐館的古驛站,依然使用古絲路時的菜譜。</h3> <p>我們從卡帕多奇亞,坐大巴到<b>開塞利(Kayseri)</b>,換火車,土耳其的火車舒適又干凈,經過17個小時的行程,我們來到土耳其東部靠近南高加索地區的<b>卡斯(Kars)</b>城,Kars意為雪,海拔1700多米。我們事先約定的向導Celie前來火車站接我們。</p><p><br></p><p>第二天,Celie開車帶我們去<b>阿拉拉特山(Mt Ararat)</b>,據說諾亞方舟就是在這里停靠。中午吃的是伊朗飯,吃飯時,當地的科爾德人登山向導給我們講山上各種動物的傳說。方舟的后代?</p><p><br></p><p>山附近這個古絲路上的宮殿,靠近<b>伊朗和土耳其邊境</b>,坐落在科爾德人地區,不遠的古城有著2700年人類居住的歷史。當年馬可波羅就是從這里經過,去到黑海,從那里回到威尼斯。</p> <p>從卡斯我們打的去50公里處的<b>古亞美尼亞王國</b>的首都<b>安尼 (Ani)</b>,在拜占庭時期被稱為有一千零一個教堂的繁華都市,曾是古絲路上的重鎮,后被蒙古人摧毀。</p> <p>安尼古城的遺址,默默地相伴著落棄寂寞的古絲路。舊日的人喧駝嘯之聲,早已散落在遍地碎磚亂石之中。</p> <p>從土耳其的卡斯,謝謝我們的向導Celie,我們搭上了一輛本來不接客的過路的伊朗大巴去格魯吉亞,否則我們得碾轉換車,必定是極大地不方便。大巴已經客滿,我們坐在臺階上,一直到邊境有人下車(被拒絕入境)。</p><p><br></p><p>去邊境的路上,一路上有好幾處士兵的檢查哨卡。那天去伊朗邊界也是如此。在西亞地區,很多國家都實行義務兵役制,包括土耳其、伊朗、南高加索三國、以色列,年青人都必須服兵役。</p><p><br></p><p>在<b>格魯吉亞</b>,離斯大林的出生地,<b>格魯吉亞</b>的<b>格里 (Gori) </b>不遠,銅器時代就有的巖石城 Uplistsikhe,也曾是古絲路上駱駝商隊休息停留的一個大驛站,如今只剩原野上的寒風穿嘯著空蕩的石洞,讓人感嘆時間的流逝和世代的變遷。</p> <p>在格魯吉亞的大山里,曾經發現一個一千年前的墓葬地,由于大山空氣干燥,尸體沒有腐爛,身上的絲綢衣服依然完好如新。聽說過這個故事,但并不知道具體在哪里。后來在俄國圣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里,居然讓我發現了這個故事中的實物,一千年前的絲綢衣服。</p> <p><b>格魯吉亞</b>首都<b>第比利斯</b>城</p> <h3>第比利斯老城里簡易的古驛站。</h3> <p>從第比利斯我們坐上火車,去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Yerevan),隔天一趟的過夜火車,蘇維埃時期的車廂。由于天氣原因,很遺憾,沒有能夠去亞美尼亞的古絲路驛站。</p><p><br></p><p>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阿塞拜疆。由于兩國關系緊張,無法從亞美尼亞直接過境去阿塞拜疆,只能重新回到第比利斯。從第比利斯,幾經折騰,小巴、出租、步行兩公里過境、出租、小巴,終于到了阿國的舍基。</p><p><br></p><p>從邊境鎮到舍基的唯一的一輛小巴是一路招手停車式,車很破,前面的擋風玻璃上裂紋如蜘蛛網般,人還很滿,我們一直站了將近100公里,邊站邊打起瞌睡來,旁邊一位阿塞大媽怕我摔到,趕緊挽住我。阿塞人非常熱心,就像他們的土耳其突厥同胞,但顯然比土耳其人要內向多了,不茍言笑。</p><p><br></p><p>大高加索山脈腳下,<b>阿塞拜疆</b>的美麗小山城<b>舍基 (Sheki)</b>,是阿塞拜疆古絲路上的主要絲綢產地之一。</p>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舍基 (Sheki)&nbsp;</span>古驛站現在是個旅店,依然招待著來往的游客,只是駝隊不再。</h3> <p>舍基 (Sheki) 絲綢廠。舍基 從7世紀(有說9世紀)開始就做絲綢,最初用的是從中國運來的蠶繭。在蘇維埃時期,這里是蘇聯計劃經濟的兩個主要絲綢生產國之一,另一個是喀薩克斯坦。</p> <p>從舍基,和其他人和諸多的行李擠在一輛小巴里,我們來到<b>阿塞拜疆</b>首都<b>巴庫</b>,那里老城里古絲路的市場依然延續著歷史。巴庫非常的干凈,巴庫人熱心助人卻外表冷漠。</p> <p><b>巴庫</b>老城里的古驛站,過去里海水位高的時候,船可以直接在后門上下貨。</p> <p>從巴庫,放棄了最初陸地過境去伊朗的打算,取道天空,飛往波斯古絲路上的德黑蘭。</p> <p><b>伊朗</b> <b>德黑蘭</b>的古驛站,兩位守夜人。他們要求我把他們拍進去。拍完后,我習慣性地伸出了大拇指,突然間想起來,在波斯,伸拇指是不禮貌的,我趕緊把拇指收回來,不料,他們也伸出了他們的大拇指,對我表示友好,顯然他們了解國外的習慣。這是一個非常友好的民族。</p> <p>在伊朗,主要交通工具用的是大巴,伊朗的大巴網很方便,大巴條件也好,VIP的大巴只有28座,每個座都能打平來當床。</p><p><br></p><p>伊朗的舊都<b>伊斯法罕</b>的大巴扎,這里的作坊里展示著眾多精湛迷人的絕妙的波斯手工藝品。</p> <p>手工敲打</p> <p>也是手工敲打的</p> <h3>伊朗 古城 Maybod 的古驛站。如同奧斯曼帝國,波斯王國也在絲路沿途建了不少驛站。</h3> <h3>驛站里,駱駝喝水的井。</h3> <p>伊朗 古絲路上的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沙漠古城<b>亞茲德 (Yazd)</b>。炎日降溫的風塔占據著城市的天際線。亞茲德的地下,有著滋育了這個城幾千年的坎兒井系統。</p> <p><b>伊朗</b> <b>亞茲德 (Yazd) </b>寂落空曠的老巴扎,偶然一個孩子在那獨自玩耍。</p> <p>從伊朗的色拉子,我們飛到阿聯酋,休整幾天后,繼續飛往古香料之路上的約旦國。在約旦,主要是依靠出租車,他們的巴士不方便。</p><p><br></p><p><b>約旦</b> 古香料之路上的巖石古城<b>佩特拉 (Petra)</b>, 2000多年前鑿出來的墓室和神廟毅然挺立著。</p> <h3>約旦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佩特拉 (Petra)</span> 古城的主街,如今駝隊已去,游客涌至。<br></h3> <h3>古香料路經佩特拉去埃及的路上,駱駝隊的庇護休息所殘址。誰能想像,當年來往這里的駝隊,往往都有上百只駱駝之多。</h3> <p><b>約旦</b> 沙漠(<b>Wadi Rum</b>)里的簡陋的驛站。</p> <h3>約旦 沙漠里的游牧族人,幾百年不變的生活。</h3> <p>在約旦,我們從紅海邊陸地過境去以色列。然后沿著死海北上,穿過西岸巴勒斯坦區,到達圣城耶路撒冷。</p><p><br></p><p><b>耶路撒冷</b>的圣堂 (<b>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b>),十三世紀時,馬可波羅出發去中國的第一站,他來這里請了圣油帶去中國。</p> <h3>耶路撒冷的古市場。</h3> <p>從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Tel Aviv),我們飛回伊斯坦布爾,從那里,使用土耳其非常發達的大巴網,在土耳其西部旅行。我們絲路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土耳其的絲都巴薩。</p><p><br></p><p><b>土耳其</b>的<b>巴薩 (Bursa)</b>,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一個首都。也是土耳其的絲都。</p> <h3>巴薩的古驛站,也是過去的蠶繭交易市場,人們在附近的村莊里養蠶出繭。土耳其是從7世紀拜占庭時期開始生產絲綢。</h3> <h3>古驛站的二樓,現在還都是絲綢商店。</h3> <h3>從歷史記載中,圖上兩個修士,正在把他們從東方中國偷帶出來的蠶籽,遞給騎在馬上的拜占庭國王。</h3> <h3>出自巴薩的土耳其的皮影戲的故事人物 Karag?z 和 Hacivat。土耳其曾為其申遺,但因為皮影戲不是土耳其的獨有,因此只是這個故事被接受,成為了文化遺產。</h3> <p class="ql-block">聯想起來,中國也有皮影戲,由此可見東西方之間文化的交流傳播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陸上古絲綢之路,存在了至少兩千年,尤其是在它的頭一個1000年中,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走遍古絲路西部八國后,讓我深深意識到,古絲路在東西方文化宗教各方面的交織和傳播比我們想象的要早要廣要深遠。</p> <p class="ql-block">如想細讀,以下是我在古絲路上的一些見聞和我的旅途故事。</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0xlqrwn" target="_blank">尋找古絲路的途中(一) 神秘的伊朗</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1sfabcc" target="_blank">尋找古絲路的途中(二) 久慕的高加索</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djlj0p0" target="_blank">尋找古絲路的途中(三) 古香料之路上的約旦國</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bpvcj62" target="_blank">從中亞到西安,我的古絲路尋跡之旅(2) -- 中段(一)</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德令哈市| 玉屏| 卓尼县| 佛坪县| 昌平区| 江孜县| 兴仁县| 上饶县| 东山县| 阿拉善盟| 铜梁县| 普兰店市| 营山县| 长治市| 潜江市| 汤原县| 广宁县| 大名县| 大渡口区| 乐亭县| 应城市| 伊吾县| 绥滨县| 周口市| 耿马| 乌拉特前旗| 黄平县| 雷波县| 临泽县| 武邑县| 象山县| 枣庄市| 隆安县| 沐川县| 潜江市| 公安县| 广水市| 台州市| 嵊州市|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