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無數成名畫家的例證來看,要取得藝術創作的成就,都是與畫外豐厚的文化修養分不開的,特別是與其是否擁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密切相關。在張白波先生的藝術生涯中,透過一幅幅版畫和一篇篇散文詩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內心厚重的文學底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還是先從早年讀書說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白波先生在他的回憶文章里寫到,他在青少年時代非常幸運地有過兩次文學作品閱讀高潮期。第一次是他在青島九中讀初中時,有幸被校圖書館的老師選中到圖書館長期服務,近三年下來他幾乎讀遍了館里的中國古典小說、當代小說和許多有趣的翻譯小說。第二次是“文革”期間他妹妹分配在青島造紙三廠工作,當年廠內倉庫不斷地堆積“破四舊”后收繳來的舊書,于是妹妹和她的同事經常會挑些舊書帶回來傳閱。幾年下來,他幾乎讀遍了國內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無疑,大量的閱讀,深沉的思考,審美的熏陶,為他積淀下了人生藝途跋涉的能量,也為他日后的寫作鋪墊了底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青島九中初中生張白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說他的寫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白波先生一直勤于動筆寫作,早年的長篇日記不說,在多種美術專業刊物發表的版畫論文不說,單就他近二十年來的寫作就可圈可點。2004年張老師剛從青島畫院退休,靜靜地坐在他翠竹環繞的“伴綠閣”畫室里思緒飛揚,萌生了記錄感受的念頭。他自己裝訂了一個精致的本子,每每把成熟的稿子用鉛筆精細地抄錄在上面,兩年下來本子寫滿,共計有散文六十篇,文集題名為《伴綠閣絮語》。張老師在該文集“后記”的最后一段寫到</span><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顧前面的文字,其實只有兩個關鍵詞,那就是“美”和“生命”。美,飄渺著,是永遠的誘惑和寄托;生命,流逝著,是不可追回的短促和寶貴。美和生命在時空中相互映襯、交融,猶如清麗跳蕩的豎琴和沉郁舒緩的大提琴的二重奏,委婉而深情。我讓優美的音樂流淌在心中,凝結在字里行間,感到一種滿足和寬慰。 ——白波 2006深秋于伴綠閣</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手抄本《伴綠閣絮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伴綠閣絮語》后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老師繼續在寫。電腦碼字是那么方便,文稿保存在文件夾里,隨時可以修改,漸漸又積攢了不少散文,還有詩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年歲末張老師開通了博客,于是有些文章就上傳到博客交流了。張老師樂于旅游,這時游記成了他寫作的重要內容。加勒比海的環海行蹤寫了哥倫比亞、巴拿馬、洪都拉斯、墨西哥……環地中海行蹤寫了意大利、克羅地亞、土耳其、希臘、法國、馬耳他、西班牙……歐州行蹤寫了德國、荷蘭、丹麥、捷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更不用說在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埃及等舉辦畫展學術交流所寫的東西了。國內旅游有時也寫,比如西藏之行就留下了不少文字。隨著博客日漸淡出關注,手機微信公眾號又興起,寫作的方式也變了。這是后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張白波先生在日本舉辦畫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張白波先生在美國講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張白波先生在埃及辦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張白波先生在西藏旅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后來張老師專題性的文章就比較多了。2013年應《青島文學》之約他寫了自傳性的《回首亂山橫》;2014年為紀念姜寶星老師逝世20周年他寫了長篇回憶文章《亦師亦友姜寶星》;2019年他憶寫了青島版畫史《藝史留痕——我和青島版畫研究會》;2020年他為青島九中(禮賢)建校120周年校慶史志寫了《學生時代——世紀滄桑憶九中》;2022年他為青島六中建校60周年寫了《美術搖籃——從新華中學到青島六中》長篇史料文章等。張老師的這些文章大都牽扯著一些歷史看點,都是在借個人的經歷敘述歷史,展示當年的社會生態,俱有公共閱讀價值。2023年他把一些回憶文章匯集起來,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了28萬字的張白波散文集(一)《回首亂山橫》。張老師在后記中寫道:</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閱歷和記憶是老年人的精神財富,當把這一切記錄下來可能就是史料。盡管小人物的資源或許微不足道,然而延綿的歷史長河不正是這些涓涓細流和浪花匯成的嗎。</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張白波散文集(一)《回首亂山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張白波散文集(二)《花落知多少》即將出版。該文集里的“花木心語”“畫外隨筆”“詩歌散頁”“藝事瑣評”四個欄目中共收有散文詩歌一百余篇。如果說張老師的散文集(一)是縱向地陳述人生歷史的話,那他的散文集(二)就是在橫向地展露自己的性情。張老師在《花落知多少》的前言中寫道:</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畢竟當下社會中,從容、淡雅、風骨,這些傳統的中國文人氣質正日漸稀缺。物以稀為貴,唯其稀缺,于是能欣賞、追尋、承襲這些人格境界,已成為少數人的精神奢侈了。我覺得,我有點奢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張白波散文集(二)《花落知多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讀過張老師文章的朋友都對張老師的文筆稱贊有加。張老師的文風質樸醇厚,娓娓道來之際攜帶著真情實感,就像他的版畫作品一樣,可以與人無障礙地交流。張老師他自己也說,他做過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分析過那么多范文,知道好文章的底細。他努力寫好自己的作品,主觀上自我要求質量能達到上課堂的水平,能經得住語文教師的分析。說來也巧,張白波老師還真有一篇散文被國家教育部選入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材,還有美文被廣播電臺選來誦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仰望我的老師張白波先生,一路采訪下來受益匪淺。回頭我們將作他的訪談直播,聆聽先生“從木刻到拓彩”的版畫藝術求索歷程,分享他的創作理念、經驗體會和審美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期待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拓彩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版畫家張白波訪談直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導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雖然是個人行為,但因其具有社會屬性,也應成為社會大眾文化消費的重要內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術青島、青島北部畫院所做的著名藝術家訪談節目,就是在向大家介紹藝術家的同時,通過對話,讓受眾更多地了解藝術家的學術見解、創作體會,以提升廣大受眾的藝術欣賞水平,起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積極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期直播將推出著名版畫家張白波先生。張白波不僅在版畫創作領域別有建樹,開創出“石膏拓彩版畫”的新形式、新技法,多次獲得國家重要獎項,是一個時代中國版畫的優秀代表性畫家。作為藝術家,張白波還在相關的文化領域也多有涉獵,如書法、音樂、花木盆景、美術教育以及文學寫作等方面都有可圈可點的成績和話題。周日(3月30日)下午14:30我們將安排一場與張白波先生面對面交流的采訪、直播,他將講述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作品剖析和人生感悟,與大家分享藝術審美的快樂。我們熱情歡迎新老朋友屆時光臨進入直播間,一起聆聽交流,渡過一個愉快的下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保存圖片到相冊,微信點擊二維碼,預約直播間…讓我們共同走進張白波老師的藝術人生,周日不見不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靖远县|
犍为县|
繁峙县|
雷波县|
马边|
育儿|
岳普湖县|
驻马店市|
光泽县|
赤水市|
清河县|
青冈县|
崇州市|
都兰县|
阳泉市|
南丰县|
巴东县|
白河县|
二手房|
梁河县|
达日县|
滦南县|
宁安市|
扶余县|
静安区|
克东县|
嵊州市|
万年县|
金溪县|
西乌|
和平区|
漾濞|
且末县|
定结县|
丽江市|
德阳市|
临清市|
石狮市|
永昌县|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