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漢看大美祖國之七十 2025年2月25日下午1點半,隨團從福建泰寧來到南昌,導游利用離乘火車返回南京還有一點時間,安排我們來到滕王閣參觀游覽。<br> <b> 滕王閣</b>位于南昌市東湖區沿江路,地處贛江東岸、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為南昌市地標性建筑。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修。歷史上的滕王閣屢毀屢建,先后共重建達29次之多。現存建筑為1985年借鑒了梁思成和莫宗江設計的草圖,以鋼筋水泥重建。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聞名于世。與湖南岳陽岳陽樓、湖北武漢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西江第一樓”。滕王閣主體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征古城墻的12米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為三層帶回廊建筑,內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2004年,包含滕王閣在內的南昌市滕王閣旅游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為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18年10月29日,包含滕王閣在內的南昌市滕王閣旅游區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滕王閣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李元嬰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熏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后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閣仍冠名“滕王閣”。 沿臺階拾級而上,一層檐下“瑰偉絕特”(內容選自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的九龍匾猛然撲入眼簾,兩側立柱上是毛澤東同志親筆書寫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句是《滕王閣序》中最為著名的詩句之一)。 進入一層大廳后,工作人員見我們年齡大,將我們引導進埀直電梯,直上頂層,我們就從六層向下逐層游覽參觀。 <b> 六層</b> 六層廳中央上方有一圓拱形藻井,由24組斗拱組成,斗拱由大到小、由下至上,共12 層,按螺旋形排列,取意1年12個月、24 節氣。藻井中央,是一盞精雕細刻的“母子”宮燈。算上底部城墻高度三層,藻井實際在第九層,所以上方有一篆書牌匾“九重天”,誠如一位學者所云:“不登九重天,枉作滕閣游。”這是滕王閣的極頂,也是內裝修的精華所在。 <b>五層</b> 五層是最高的明層,是回廊四繞的形式,沿著回廊,四周景觀盡收眼底。 正廳懸掛黃銅《滕王閣序》,由16塊銅板鐫刻而成,據宋代蘇軾手書復印放大,用現代工藝制作而成。 東廳的南北兩側分別是“百福廳”和“祈壽廳”。“百福廳”擺放著一座用緬甸花梨雕刻的有一百個不同福字的屏風。 “祈壽廳”有光緒御筆、晚清狀元曹鴻勛恭立的被譽為“天下第一壽”的“壽”字插屏式座屏風,其中“天下第一壽”為末代帝師朱益藩的手跡。 西廳有為紀念李元嬰而創作的漆畫《百蝶百花圖》,李元嬰是李世民的弟弟,善于畫蝶,估計就是因為喜歡繪畫,沒有政治抱負才能保全下來吧。 <b> 四層</b> 第四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墻壁是丙烯壁畫《地靈圖》,描繪了江西的七山一水:大庾嶺梅關、弋陽龜峰、井岡山、九江廬山、鷹潭龍虎山、上饒三清山、湖口縣石鐘山、鄱陽湖以空間重構的方式畫在了一起,展現了江西“鐘靈毓秀”的壯麗山川。正廳中央的最新3D全息技術重現了滕王閣六個時期的不同面貌。 <b>三層</b> 第三層是一個回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中廳屏壁有丙烯壁畫《臨川夢》一幅,取材于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發繡《童叟戲蝶圖》,系贛州發繡第17代傳人陶永紅女士作品。 西廳陳列著湖北隨州出土的編鐘復制品,兩邊的柱子有毛澤東題寫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對聯。 臨江一閣獨秀--杜平書 <b>二層</b> 二層主要體現“人杰”主題,正廳墻壁是大型丙烯壁畫《人杰圖》,囊括了自秦至明的八十位各領風騷的江西名人,原來陶淵明、歐陽修、文天祥、王安石、曾鞏這些耳熟能詳的古代文人都來自江西。 二層主要體現“人杰”主題,正廳墻壁是大型丙烯壁畫《人杰圖》,囊括了自秦至明的八十位各領風騷的江西名人,原來陶淵明、歐陽修、文天祥、王安石、曾鞏這些耳熟能詳的古代文人都來自江西。 內廳中央是精美的徽派磚雕展覽。 清中晚期的瓷器《滕王閣圖》 清末江西民間木雕窗板《滕王閣序》 <b> 一層</b> 一樓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西梁枋正中掛有白棟材同志書“西江第一樓”金匾。 一層內置有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 一層的主題是“序”,正廳墻壁掛有韓愈文章《新修滕王閣記》,正廳背面為王勃作序情景模擬。<div> <b> 軼事典故</b><br> 唐上元二年(675年)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洪州都督閻伯玙在此閣大宴賓客,原擬由其婿撰寫閣序,準備以此向眾人炫耀他的文采。湊巧的是,王勃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也參與閻伯玙的宴會。閻伯玙假裝客氣請王勃執筆作序,而這位當世才子毫不推辭,頃刻之間揮筆成文。開始時間都督大為不快,離席嘆息,等到有人告知佳句層出,方轉憂為喜。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千古絕句而出,文驚滿座,閻伯玙也大喜過望,于是聲情并茂的《滕王閣序》成為傳世名篇。<br></div> <b> 地下一層</b> 地下一層應該就是閣樓底部的仿城墻建筑內部,有歷代圣旨、御賜牌匾、科舉試卷書籍的展覽。保留下來的圣旨大多是來源于晚清。展廳里也有古代經典書籍《四書》《五經》之類,原先總以為這類古人經典著作必定也是大部頭,沒想到卻是薄薄的小冊子,足以見古漢語的簡潔凝練。<br> 銅制滕王閣模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玉溪市|
屯留县|
江油市|
汽车|
开阳县|
蛟河市|
无棣县|
林西县|
兴隆县|
淅川县|
突泉县|
河东区|
重庆市|
忻城县|
工布江达县|
镇远县|
高淳县|
乌拉特前旗|
肇源县|
三河市|
兖州市|
宁化县|
涿鹿县|
重庆市|
吴江市|
高雄县|
犍为县|
秭归县|
敦化市|
陇西县|
潢川县|
融水|
兴文县|
高阳县|
瓮安县|
宝应县|
营山县|
伽师县|
镇赉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