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玉寶</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394530</p><p class="ql-block">華為手機P50pro</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5日,我們來自全國10個省市的27位旅友齊驟河南,為期6天的全景游。河南是一個千年文化古都,充滿了歷史的沉淀和魅力的傳承,河南,這片富饒的土地,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綻放出千年的文化光芒。我們在導游陳嘵雨(女)精心安排和耐心講解下,圓滿完成了這次旅程,在此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少林寺5A,龍門石窟5A,麗景門4A,應天門4A,明堂天堂4A。</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老君山5A。</p><p class="ql-block">第三天,王屋山4A,峰林峽,青龍峽5A。</p><p class="ql-block">第四天,云臺山5A。</p><p class="ql-block">第五天,萬仙山,郭亮村,掛壁公路,4A,紅旗渠5A,小宋城4A。</p><p class="ql-block">第六天,開封府4A,清明上河園5A。</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Shaolin Temple),位于鄭州市登封市境內,嵩山景區包含三個景區,</p><p class="ql-block">而少林寺的“管理”權限也僅在其山門之內。</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落跡傳教而興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p class="ql-block">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p><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僅是禪宗的發祥地,還是中國功夫的發祥地,有“禪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稱,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內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塔林</p> <p class="ql-block">少林一指禪,二指禪功夫。</p> <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p> <p class="ql-block">龍門”之名來自于隋煬帝。龍門石窟曾是洛陽南面的天然門戶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自春秋戰國以來,這里就有一個形象化的稱謂“伊闕”。后隋煬帝在洛陽營建東都城,因宮殿城門正對著伊闕,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龍門”,延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賓陽三洞</p><p class="ql-block">賓陽洞,原名叫靈巖寺,位于洛陽市洛龍區龍門石窟景區西山石窟內,萬佛洞和潛溪寺之間,由賓陽中洞、賓陽北洞、賓陽南洞三個洞窟組成。賓陽洞始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里有9尊大型石刻,中央是盧舍那大佛,兩旁是弟子迦葉和阿難,然后是脅侍菩薩文殊和普賢,側面是兩對天王和力士。</p> <p class="ql-block">麗景門始建于金代1217年,歷史上金明麗景門城樓屢經毀敗,屢經修復。老城區的麗景門是市政府于2002年在金元明清時期的麗景門原址重建的,占地面積1.8萬余平方米,復建之初叫麗京門,2009年3月10日名為麗景門,是一座重現古都洛陽風貌的城樓。由于和隋唐時期的麗景門同名,很多人誤認為該麗景門始建于隋唐,其實這是錯誤的。</p><p class="ql-block">整個麗景門景區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墻和麗景橋(古時為吊橋),護城河等部分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闊,重門疊關,上干浮云,氣勢磅礴,成為洛陽老城歷史文化古城街區的龍頭。成為洛陽古城歷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標志之一,并且被評為洛陽八景之一,有“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應天門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的正南門,俗稱五鳳樓。始建于隋大業元年(605年),原名則天門,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稱應天門。</p><p class="ql-block">應天門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等外朝大典的場所,唐高宗曾在此詔釋百濟國王扶余義慈、武則天曾在此登基稱帝,功能類似北京午門。亦是接見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萬國來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團體聯合會等在應天門遺址建立“日本國遣隋使遣唐使訪都之地”紀念碑亭,是國家和皇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又稱“萬象神宮”“通天宮”,是唐、武周神都洛陽的地標性建筑,高達98米,是世界歷史上體量最大的木質建筑,被譽為“中國古建筑的巔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天堂是武則天的禮佛堂,寓意“至高無上之堂”,位于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城的核心區內。又稱“通天塔”、“通天浮屠”等。天堂分五級,至三級則俯視明堂。具體記載高達312.09米。是世界上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道觀群依托山頂建筑,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筑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的三座金頂,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老君山不僅是道教名山,也是中原地區的觀賞日出和云海的絕佳地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王屋山景區高峰聳峙,深谷縱橫,其中以“天壇峰-靈山-五斗峰”這一南北系列的山峰最為精彩。主峰天壇峰海拔1715.7米,雄偉高大,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將地質、文化等元素融為一體,呈現了王屋山歷史文化和地質公園特色。歷史文化道教文化:王屋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鄉。唐著名高道司馬承禎在其所著的《上清天宮地府經》中,把天下名山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為“天下第一洞天”,號“小有清虛之天”。神話傳說:據文獻記載,軒轅黃帝于元年正月甲子登天王屋山設壇祭天,大戰蚩尤,一統華夏,從此開創了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p> <p class="ql-block">峰林峽,青龍峽,國家5A,景區內自然風光特色獨具,人文景觀內涵豐富,是一處兼有南北山水特色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p> <p class="ql-block">云臺山紅石峽是云臺山景點的精華,重點推薦。游覽所需要的大致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左右,峽谷全長1,500米,紅石峽為單行線景點。谷口南端有一狹窄的峽谷稱為“一線天”,且有瀑高60余米的白龍瀑布。兩側高山聳立,恰似一個石闕,正好是云臺山的西大門。</p><p class="ql-block">谷里分布:首龍潭、黑龍潭、青龍潭、黃龍潭、臥龍潭、眠龍潭、醒龍潭、子龍潭、游龍潭,構成九龍溪。還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雙獅汲水、孔雀開屏、棋盤石等景觀。</p> <p class="ql-block">游覽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攀巖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萬仙山;</p> <p class="ql-block">俗話說日月無法同輝,但萬仙山南坪景區的日月星石就打破了這一定律。 自古名山藏奇石,萬仙山的鎮山之寶——日月星石就是一個奇跡。從遠外看,這塊石頭像個魚頭,近前細看,石上有日月星三種圖案。太陽如旭日初升,滾圓如盤,月如彎鉤,日月周圍的星星是56粒晶體狀的石英,天象奇觀,輝映相聚,堪稱天下罕見奇石。有人寫詩“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氣血精,三寶精華聚南坪”。石頭形成如此奇境,是巧合?還是超自然的玄機在奇石上的表現?</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的風俗民情,吸引了眾多的中外游客,藝術名家,影視巨擘,美院學生。導演謝晉稱郭亮為“太行明珠”,導演謝晉、馮小寧、于本正等分別在此選景,先后有《舉起手來》《清涼寺鐘聲》《倒霉大叔的婚事》《戰爭角落》《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因此,郭亮村被稱為影視基地、華夏第一影視村。</p> <p class="ql-block">被譽為 “世界第八大奇跡”紅巖絕壁長廊,郭亮村絕壁長廊又稱郭亮洞,全長1250米,始建于1972年,全部由郭亮村十三位村民歷時6年獨立手工開鑿完成,郭亮洞被稱為"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一、"全球最奇特18條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位于中國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坐落在豫、晉、冀三省交界處,為水利工程類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總面積達24.16平方公里。紅旗渠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區域內多山巒溝壑,多陡崖、峽谷地貌類型復雜,為嶂石巖地貌。地質結構則為直巖石層理。</p> <p class="ql-block">汴梁小宋城,主要經營開封特色小吃及全國各地風味,并先后獲得“開封人的待客廳”、“外地游客的首選地”、“開封市的新名片”、“文化旅游新地標”等美譽。國家4A景區。</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東湖北岸,占地面積60多畝,是北宋管理國都及京畿地區的重要機構,被譽為“天下首府”,是一處宋文化主題景區。</p><p class="ql-block">開封府又稱南衙,初建于五代時期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由于戰火毀損和黃河水淹,昔日的開封府早已無存。現在的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衙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覽區,于2003年8月14日正式開放。</p><p class="ql-block">開封府有府衙文化區、包拯文化區、道教文化區等9個功能區,同時舉辦《開衙迎賓》、《鍘美案》等實景表演活動。</p><p class="ql-block">2004年,開封府入選河南省“十佳人文景觀”。2005年,開封府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8年,被河南省紀委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開封府被授予焦裕祿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p> <p class="ql-block">進入開封府導游陳嘵雨講解開封府題名記碑,北宋文物,存于開封市博物館。該碑內容是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閏二月八日,共計146年間歷任的府尹名錄,碑文共有183人次。該碑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府衙長官題名記碑,為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開封市清明上河園景區,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龍亭西路5號,為依照《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1:1的比例復原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其占地600余畝,其中水面180畝,景觀建筑面積300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設有驛棧、民俗風情、宋文化展示等功能區,并設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四個文化廣場,還有虹橋、迎賓門、銅雕清明上河圖、拂云閣等主要觀賞景點,已成為中原大黃河旅游線上的一個重要景區。</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的建成,再現了《清明上河圖》中的大宋盛景,實現了從“畫”到“名園”的華麗蛻變,是宋文化的傳承創新。</p><p class="ql-block">作為中原地區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開封市清明上河園景區于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2021年10月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擬表彰名單。</p> <p class="ql-block">張擇端,北宋畫家,擅長界畫,代表作《清明上河圖》描繪汴京繁榮景象,具有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開門公包迎賓。</p> <p class="ql-block">包公巡視汴河漕運。</p> <p class="ql-block">王員外招婿</p> <p class="ql-block">岳飛挑戰小梁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灵寿县|
昆明市|
马边|
福海县|
嘉禾县|
松溪县|
县级市|
龙里县|
特克斯县|
灌云县|
武宁县|
海口市|
临猗县|
民权县|
漠河县|
奉新县|
邹城市|
马关县|
都匀市|
布拖县|
万宁市|
孟津县|
吉水县|
东宁县|
图木舒克市|
富裕县|
晋中市|
塘沽区|
南投县|
梁河县|
定襄县|
平塘县|
丹阳市|
崇礼县|
新乡县|
元氏县|
九寨沟县|
台北市|
新龙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