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紀念塔位于德黑蘭市中心的自由廣場中央,高45米,1971年巴列維國王為慶祝波斯帝國創(chuàng)立2500年而建。它結(jié)合了薩珊王朝及伊斯蘭傳統(tǒng)建筑兩種元素,倒Y形的建筑代表了當代伊朗精神,追求自由與和平。霍梅尼于1979年2月1日返回德黑蘭,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此后,這里就成了經(jīng)常舉行民眾游行集會的場所,現(xiàn)已是德黑蘭的地標性建筑。 ▲自由紀念塔曾叫國王紀念塔,1971年末代國王巴列維為慶祝波斯帝國創(chuàng)立2500年而建,伊斯蘭革命勝利后更名為自由紀念塔 ▲自由紀念塔處在德黑蘭城市布局的中軸線上,以塔為起點,四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伸向遠方,像一條細帶將條條街道連在一起,使全城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塔高45米,塔基長63米,寬42米,用產(chǎn)自伊斯法罕的2500塊大理石將整座自由紀念塔妝點成白色一體,又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炬直沖天際 ▲之所以選用白色,是代表了巴列維國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推動的一場以土地改革為核心,涉及經(jīng)濟、政治、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社會革命——白色革命,所謂白色革命,意即不流血的革命 ▲自由紀念塔氣勢磅礴,風格別致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失為高大宏偉 ▲乘坐塔內(nèi)電梯,可以輕松登頂,俯瞰整個德黑蘭美景 ▲自由紀念塔用2500塊精美大理石砌成,每一塊都仿佛訴說著2500年的歷史滄桑 ▲在廣場低洼的積水處拍出的自由紀念塔倒影 ▲塔的底層是博物館和電影院 伊朗國家博物館是伊朗最大的歷史博物館,分古伊朗博物館和伊斯蘭時期博物館兩部分。收藏文物古跡多達30萬件,其中有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蘭時期的文物和伊斯蘭后期文物等等,是伊朗古老而文明歷史的縮影,對了解伊朗過去擁有的輝煌歷史,以及各個朝代的興衰起著重要作用。其收藏文物種類之多,堪稱世界大型博物館之一。 ▲伊朗國家博物館大院內(nèi)景色 ▲伊朗國家博物館大院內(nèi)景色 ▲大院內(nèi)的導(dǎo)覽圖,介紹國家博物館的兩個分館 ▲左邊紅色建筑是古伊朗博物館 ▲這灰白色的樓是伊斯蘭時期博物館 ▲古伊朗博物館 ▲古伊朗博物館入口處 ▲拱門像時間隧道,門口的工作人員歡迎我們?nèi)チ私夤乓晾实挠七h歷史與滄桑 ▲入口處的伊朗人 ▲館內(nèi)展廳 ▲古伊朗博物館和伊斯蘭時期博物館的建筑模型 ▲吊墜,舊石器時代 ▲人類頭骨,新石器時代 ▲陶器,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泥人,公元前7000-前6100年,夸張的乳房,規(guī)整的坐姿似有特殊含義<br> ▲陶器,新石器時代 ▲陶器,新石器時代 ▲陶器,公元前5200-4800年,7000多年前的陶器就這樣精美 ▲陶器,公元前3750年 ▲陶器,公元前4800-前4500年 ▲陶器,公元前3750年 ▲公元前5200-前4500年 ▲石板,公元前4600年 ▲公牛與埃蘭銘文,約公元前1250年 ▲茶壺和茶杯 ▲管流彩陶壺,鐵器時代 ▲各種各樣的杯子 ▲各種造型的陶器動物,不知是公元前多少年的物品 <div>▲石雕,皇帝薛西斯接受朝拜,波斯波利斯遺址出土的浮雕《薛西斯接受朝覲圖》,距今約2500年</div> ▲由三個獅子組成的青銅底座 ▲拉馬蘇柱頭,波斯波利斯遺址出土的建筑構(gòu)件,距今約2500年歷史 ▲拉馬蘇柱頭,波斯波利斯遺址出土的建筑構(gòu)件,距今約2500年 <div>▲阿契美尼德王朝君主大流士塑像,公元前550—前486年。大流士一直被譽為波斯最偉大的君主,是評價極高的一個國王。雕像結(jié)合了埃及和伊朗藝術(shù):大流士穿著波斯特色的寬袖長袍和百褶長裙,以埃及風格站立,左腳略高于右腳</div> ▲雙牛柱頭石立柱,柱頭由兩只對稱的公牛組成,身體軀干相連接,公元前520—前465年(阿契美尼德王朝) ▲各種造型的飲酒器 ▲鹽人,伊朗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約1800多年前被埋于鹽湖下,1990年出土,五官、胡須、頭發(fā)仍清晰可見,衣服保存完好,胃中還殘留有食物,像剛剛?cè)ナ酪话? ▲鹽人的靴子 ▲鹽人的部分衣物 ▲鹽人頭骨 1977年落成的古地毯博物館在德黑蘭市中心,外觀仿地毯織架的樣式,內(nèi)部展示著從伊朗各地收集的5000余件精品手工地毯。是伊朗歷史、文化和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博物館一層是常設(shè)展館,二層是臨時展廳。常設(shè)展館收藏了16-20世紀伊朗各地生產(chǎn)的地毯珍品數(shù)千件,這些地毯圖案反應(yīng)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戰(zhàn)爭、人物等。館內(nèi)還展示有地毯的染色原料,如石榴皮、靛青、核桃殼、鉀礬和木樨草,以及編織地毯用的工具,如鉤針、剪子和針排等。 ▲古地毯博物館 ▲博物館門口有一雙銅鑄的鞋子,猜想可能是當?shù)氐囊环N文化,如要脫鞋進入鋪有地毯的室內(nèi) ▲外觀像一個地毯織架,與博物館主題相呼應(yīng) ▲博物館入口也很有特點 ▲博物館入口 ▲展廳 ▲博物館收藏了16世紀以來,來自伊朗50多個地方的5000余件精品手工地毯 ▲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jīng)久不褪不變 ▲編織地毯機模型及所用工具 ▲波斯地毯分為地毯和藝術(shù)掛毯兩類 ▲地毯適用于各種室內(nèi)空間,如客廳、臥室、餐廳、走廊等 ▲藝術(shù)掛毯適用于需要突出藝術(shù)氛圍和文化品味的場所,如客廳、書房、酒店大堂等 ▲這款地毯的中心區(qū)域被分成十個矩形小格子,每個格子里的圖案都不一樣 ▲這款圖案為波斯圖案中最古老的一種生命樹設(shè)計 ▲毯面中央有一顆自底部向上生長的樹木 ▲樹木四周環(huán)繞著各種飛禽走獸,如鸚鵡、孔雀、小鹿等,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 ▲在波斯文化中常被視為生生不息的象征,寓意非常美好 ▲地毯中最經(jīng)典、常見的一類圖案,中心位置有一個或幾個圓形、多邊形、橢圓形等的圖案,左右上下嚴格對稱 ▲這種設(shè)計華麗典雅、雍容大氣,在波斯圖案中經(jīng)久不衰 ▲這款滿地花圖案由一些重復(fù)的花卉和幾何圖案組成,在毯面上均勻、重復(fù)地排列 ▲看起來簡約清爽,不像常規(guī)的波斯圖案那樣復(fù)雜,看上去也更加清新 ▲這款設(shè)計系模仿清真寺頂部的圓頂建筑——穹頂,看起來像絢麗的萬花筒 ▲波斯地毯的圖案不僅僅是裝飾性的設(shè)計,更是波斯文化、歷史、宗教和自然的綜合體現(xiàn)<br> ▲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藝術(shù)價值 ▲每一組圖案都像是一幅凝固的畫卷,講述著獨特的故事<br> ▲這些圖案不僅是藝術(shù)的表達,也是對歷史和文化的記錄與傳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宁县|
安陆市|
科尔|
南召县|
蒙自县|
湖北省|
育儿|
左权县|
桓台县|
梁山县|
湖南省|
桂阳县|
丹巴县|
彭水|
安国市|
大宁县|
吴桥县|
慈溪市|
太仆寺旗|
阿鲁科尔沁旗|
博客|
和静县|
米林县|
东莞市|
美姑县|
卫辉市|
富锦市|
威宁|
富源县|
黄梅县|
建湖县|
循化|
清水河县|
察哈|
平武县|
南康市|
运城市|
韶关市|
垣曲县|
定陶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