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近照 德占青島初期是城市大規模開發時期,這時的德縣路上已散見幾棟別墅建筑,大都是總督府的官員公寓。<br> 德縣路最早的建筑是德國建筑商阿倫斯兄弟在現德縣路中山路路口南側建造了一層商業房,屬于集市貿易交易場所。1901年進出口商哈拉爾德·克列納在現德縣路3號建造了自己的公寓,1905年位于現德縣路4號的路德公寓開始施工,等等,這些早期的建筑標示著德縣路是一條具有百年歷史的老街。<br> 德縣路8,10,12號建筑建于民國時期的30年代,屬于天主教堂的附屬建筑。 這是德縣路與湖北路口的位置,地處在德縣路觀海山邊緣,地勢東高西低,建筑都能有較好的開闊視野,能一覽整個市區風景,海濱風貌,許多建筑都配有陽臺或連廊。 這是局部的街景 位于青島市德縣路3號的總督牧師宅第舊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筑,建于1901年,占地面積530平方米。這座建筑以其獨特的德國文藝復興風格吸引了眾多目光,山墻頂設計為折角式,渦卷狀線角裝飾山墻,老虎窗點綴半圓圖樣,展現出豐富的建筑元素。 這座建筑展現了德國三段式建筑特點,包括山木結構、花崗巖砌基座等,是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筑別墅之一。它不僅是青島城市發展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德國在青島歷史影響的重要場所。 建筑外觀細節精致,東南立面山墻采用仿木桁架結構裝飾,墻角局部貼有花崗巖,主入口位于西北側,大門在大樓東南側,正是一級石梯至轉角平臺。這座建筑不僅是青島歷史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德國在青島歷史影響的重要地點。 建筑的歷史沿革同樣引人入勝。最初作為德國商人哈拉爾德·克列納的住宅,后來被稱為克列納公寓舊址。在日據時期,這里曾是一家私人診所。解放后,青島市勞動局曾在這里辦公。勞動局搬遷之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曾是民辦小學的教室,現為民居。 從1900年5月起,魏瑪傳教會的威廉·舒勒被膠澳總督府聘任為青島的新教牧師,那時他與衛禮賢同住在傳教山魏瑪傳教會新蓋的房子里(上海路青島九中內),衛禮賢住在東翼,舒勒住在西翼。因他居住的傳教山離歐人區太遠,1902年總督府便為他租了德縣路3號哈拉爾德·克烈納公寓里的住宅。但舒勒在那里只住了一年半,1904年他辭去了牧師一職回到了上海路的魏瑪傳教會。1912年克列納將該建筑轉手給了一位德國人。 這是青島市“歷史優秀建筑”“總督牧師宅第舊址”的鳥瞰,建于1901年,這棟建筑屬于商人哈拉爾德·克列納所有??肆屑{在當時華人聚居的大鮑島區經營著一家進出口公司,因另有住處,克列納在德縣路買地建房的目的是用于出租,租給那些來青島短期工作和旅游的歐洲人居住。因總督府牧師的名氣大而取其名。最底層的(石砌墻基)是地下層,主入口的門頭是后來加上的。 這是德縣路街景中最美的一段,中間的主要建筑是路德公寓。<br> 建筑為德國三段式公共建筑,總建筑面積約1600平方米,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帶閣樓,磚木結構,花崗巖墻基。 路德公寓舊址建筑為典型的德國青年風格派,體現了歐洲近現代建筑藝術美學傾問以及文藝復興到近現代所表現的人文主義思想,具有獨特的文物價值和社會人文價值。 這是街景的局部,近處的建筑師德縣路6號,遠處有消防塔,圣言會。 這是路德公寓的正立面。在建筑風格上,路德公寓秉承了設計師熱衷的青年風格派,總體架構嚴謹、對稱而富于變化,這種變化由中間虛空的外廊和兩端的實墻共同完成,而巨大的紅色坡頂成為其最明顯的標志,富有德國鄉村氣息。 晚霞下的德縣路街景,很漂亮,遠處可以看到德縣路6號樓10號樓。 <br> 路德公寓舊址建筑大門北向,一層為木制拱形窗戶,北立面以木制陽臺及露木架構裝飾,閣樓上有老虎窗,以六根綠漆露木分割裝飾,窗戶中間裝飾有兩根愛奧尼式木立柱,窗楣上有大型木雕花紋。二樓南側和東側均設有敞開式回廊。 建筑以紅綠相間的三聯方柱為裝飾和支撐。南側門楣和老虎窗窗楣裝飾有立體花朵圖案,并穿插波浪形線條。東南角山墻有一處花卉植物浮雕,圖形對稱,枝椏般的線條相向彎曲,所有空間填滿與窗楣上相仿的葉片及花朵。 遠處的街景 這是德縣路街景,在路德公寓建筑內部,高4米,室內木板地。一樓曾是四間帶外廊的客房,北面是客廳和餐廳,其下方的地窖里設有廚房。<br> 主樓梯通向二樓,上設原為兩間套房和五個軍人間。除了一間軍人房外,其余軍人間內均無浴室和廁所。現二樓回廊西側有兩個錯層空間,下層為球場,上層為小型觀景臺。<br> 畫中右邊的建筑有德縣路1號樓,3號樓.中間(遠處)的是15號樓,17號樓路西邊的是6號樓。 這是路德公寓的鳥瞰 <p class="ql-block"> 這是德縣路5號樓。建于1909年,這棟建筑曾是青島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的宅邸,抗戰期間是日本特務機構的“武公館”,抗戰勝利后是國民黨的中統局青島區室所在地,內設有地下室、牢房,曾有許多革命志士在這里慘遭迫害致死。</p> 這是德縣路與湖北路口的鳥瞰,遠處的消防塔及綠色塔樓(圣言會),近處的建筑是德縣路6號樓和左邊的湖北路3號樓。 位于湖北路交口西北拐角的這棟德式建筑是德縣路6號,它在湖北路上還有個大門,門牌是1號甲——這棟建筑的主人登記為“克萊茨格”,被稱之為“克萊茲格別墅”。 這是德縣路6號的鳥瞰,建筑建于1906年,后又擴建過。在青島解放后曾一度是青島市勞動局的辦公地,文革 時曾是解放軍青島市“支 左”辦公室。 這是在湖北路東部由西向東來看德縣路的街景,從路德公寓到德縣路6號各個建筑的西立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石泉县|
平原县|
岳西县|
班戈县|
柞水县|
张家港市|
五常市|
南陵县|
庆安县|
西华县|
子长县|
天祝|
大城县|
柏乡县|
九龙城区|
贡觉县|
防城港市|
吉林市|
南安市|
吴堡县|
红安县|
邵阳县|
新田县|
盘山县|
从江县|
拉萨市|
察哈|
楚雄市|
惠来县|
长葛市|
闵行区|
沙洋县|
新郑市|
蕉岭县|
曲靖市|
佛山市|
新营市|
成都市|
温州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