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 如何學習藥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根據傷寒論的方藥對比反推,哪些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反推理法。</p><p class="ql-block">2. 半夏引陽入陰,不是引干姜的陽,而是通過脾胃轉化進入三焦的陽入陰。(陰包含水濕、痰等一切有形的垃圾。)</p><p class="ql-block">3. 芍藥甘草湯,可治療靜脈曲張,芍藥的作用是引靜脈血歸肝,服藥后加快脾胃運化,易饑餓。</p><p class="ql-block">4. 跑步腿酸可用復津湯。</p><p class="ql-block">5. 太陰飲水即吐,水在嗝上,用半夏茯苓湯。半夏其實就是引陽氣入里來化水,然用茯苓、澤瀉利掉。</p><p class="ql-block">6. 太陽飲水即吐,水在胃中,胃酸過多可用五苓散。</p><p class="ql-block">7. 太陰包含太陰脾和太陰肺,胃為陽土,脾為陰土。胃歸陽明經管。</p><p class="ql-block">8.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五運六氣書上分開講,生活中為一體。人生天地間,本就為一體。</p><p class="ql-block">9. 乙巳 乙為陰干,大運金運不足,金對應人體肺和大腸,不及可能導致肺系疾病和大腸疾病高發。上半年厥陰風木司天 ,氣候以溫和多風為特點。下半年少陽相火在泉 ,氣候偏熱,濕熱交織。</p><p class="ql-block">①初之氣(1月20日-3月20日) :寒氣肅殺,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p><p class="ql-block">②二之氣(3月20日-5月21日) :寒氣持續,可能出現霜降和寒雨,氣溫波動較大。</p><p class="ql-block">③三之氣(5月21日-7月22日) :濕熱交織,風火相煽,可能出現暑熱天氣,易引發中暑和消化系統疾病。</p><p class="ql-block">④四之氣(7月22日-9月23日) :濕熱相薄,可能出現暴雨、洪澇等災害。</p><p class="ql-block">⑤五之氣(9月23日-11月22日) :燥濕更勝,可能出現秋燥天氣。</p><p class="ql-block">⑥終之氣(11月22日-次年1月20日) :氣候反常,可能出現暖冬現象,流水不冰,蟄蟲出見。</p> <p class="ql-block">10.正常的方子里加入五運六氣和個人生辰八字的考量,藥效加倍!</p><p class="ql-block">11.子午流注:人體的氣血是按照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來循環往復的,與十二時辰對應。養生要遵循十二時辰規律。</p><p class="ql-block">膽——子時——少陽——足少陽膽</p><p class="ql-block">肝——丑時——厥陰——足厥陰肝經</p><p class="ql-block">肺——寅時——太陰——手太陰肺經</p><p class="ql-block">大腸——卯時——陽明——手陽明大腸經</p><p class="ql-block">胃——辰時——陽明——足陽明胃經</p><p class="ql-block">脾——巳時——太陰——足太陰脾經</p><p class="ql-block">心——午時——少陰——手少陰心經</p><p class="ql-block">小腸——未時——太陽——手太陽小腸經</p><p class="ql-block">膀胱——申時——太陽——足太陽膀胱經</p><p class="ql-block">腎——酉時——少陰——足少陰腎經</p><p class="ql-block">心包——戌時——厥陰——手厥陰心包經</p><p class="ql-block">三焦——亥時——少陽——手少陽三焦經</p><p class="ql-block">記憶口訣: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鄉</p> <p class="ql-block">12.烤紅薯引陽入陰的觀察:生時(太陰寒濕)→烤香時(陰陽平和)→烤焦發硬(陰虛)</p><p class="ql-block">13.晾衣服觀察寒濕向下,洗澡火炎向上。</p><p class="ql-block">14.溫度≠陽氣</p><p class="ql-block">15.三陽:太陽為開、少陽為樞、陽明為闔;</p><p class="ql-block"> 三陰:少陰為開、少陰為樞、厥陰為闔。</p><p class="ql-block">太陽開主要偏重在布氣,太陰開偏重于運化水液。闔機是指人體精氣的吸引、貯藏、利用等氣化功能。少陽偏于樞氣,少陰則偏樞血。因極易傳變治療時,必須互治。</p><p class="ql-block">16.阿彌陀佛:“阿”有無生、不生不滅之意,代表著超越了生死輪回和生滅變化的永恒、無限境界;“彌”字有滿、無量之意,代表著佛的慈悲、智慧、功德等都是無量無邊的;“陀”字有壽、含壽量之意,意味著壽命長久,也代表著佛的法身永恒存在;而“佛”是覺悟者的意思,指的是已經覺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p> <p class="ql-block">17.枳實破氣(小風扇)、白術燥濕(干柴)、干姜(火種)、爐子(脾胃)。古方是四維或更高維能量的體現。</p><p class="ql-block">18.補陽之藥生于陰坡或寒地;祛濕之藥生于水中。要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建立一些中醫的模型框架。</p><p class="ql-block">19.象數理為一體,學中醫要懂天文歷法。能與天道感應,可不用藥治病。</p><p class="ql-block">20.多觀察身邊的高手和自然,當你的神能與周圍天地契合時,會產生鏈接,此時理解低維很簡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大理市|
黑山县|
龙州县|
温宿县|
鄄城县|
大城县|
灯塔市|
万年县|
潜山县|
喀喇|
鹤岗市|
浙江省|
乃东县|
吉木萨尔县|
巍山|
汉中市|
上虞市|
韩城市|
蕉岭县|
清河县|
高雄县|
简阳市|
虎林市|
双峰县|
博乐市|
诸暨市|
平塘县|
新河县|
锦州市|
莒南县|
桓仁|
蓝田县|
凤台县|
武夷山市|
揭阳市|
克拉玛依市|
交口县|
湖北省|
永定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