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 ? 藏醫藥將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分為“飲食、起居、藥物、外治”,其中外治法是藏醫藥最具特色的診療方法,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外治療法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疾病的輕重可分為溫治、峻治、烈治三類療法,其中溫治療法可分為罨熨法、浸浴法、涂摩療法三種,這三種療法分別對藏醫三大基因疾病有著強力的作用,也是藏式康養機構用來養生保健的常見方法。</h3></br><h3>? ? ? 在三種溫治方法中,隆邪偏感者宜用涂摩法、赤巴邪偏盛者宜用藥浴法、培根邪偏盛者宜用罨熨法。</h3></br><h3>藏</h3></br><h3><strong>涂搽法</strong><br></br></h3></br> <h3>? ? ? 涂搽法是將食用動、植物油脂或外用涂擦、點滴身體的特定部位,達到治療疾病、營養滋補、增強體質的一種治療方法。</h3></br><h3>? ? ? 該法對消瘦無力、勞神過多、營養不良、胃病、精液和體質耗損、皮膚粗糙、出血所致精血虧虛不足、年邁體弱、視力衰減、精神不暢、勞累過度、失眠等隆型病引起的疾病有顯著療效。在《四部醫典》中,涂搽法不僅能治療疾病,還有恢復器官及延年益壽的功能。</h3></br><h3>? ? ? 涂搽法在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涂敷,《四部醫典》中分為:酥油、芝麻油、動物的骨髓、脂肪四種,涂擦后搓揉、按摩、擦拭;另外,涂搽法劑型也有藥膏劑型,其中所使用藥物均屬植物藥煎熬的膏劑或已經特殊處理的煅灰藥物,根據病情,在配藥時可使用奶汁、酸奶汁以及動植物油汁等作為調合膏劑使用。</h3></br><h3>藏</h3></br><h3><strong>藥浴法</strong><br></br></h3></br> <h3>? ? ? 藏醫藥浴法是藏醫外治方法中最著名的療法之一,其藥浴工藝、時令選擇、病人護理等蘊含著藏民族特有的人文因素,在施治過程中綜合運用藏藥學、藏醫診斷學、藏醫護理學以及最初的傳統制劑加工工藝進行內病外治,在世界醫學史上是罕見的,因此2018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h3></br><h3>? ? ? 藏醫藥浴法可分為兩種,天然浴(溫泉浴)和人工浴。溫泉浴療分為硫磺溫泉、寒水石溫泉、巖礬溫泉、五靈脂溫泉、石灰石溫泉等五種,主要對皮膚病、關節筋絡和外傷疾病等有顯著效果;</h3></br><h3>? ? ? 人工浴是在溫泉浴療原理的基礎上探索和發展而成的藏醫藥浴特色療法,其基礎的配方是五味甘露浴,主要有水浴、敷浴、汽浴三種方式,其中藥水浴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是將全身或部分肢體浸泡于藥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后臥熱炕發汗,使全身脈絡開通、袪風散寒、化瘀活絡的一種方法。</h3></br><h3>藏</h3></br><h3><strong>罨熨法</strong><br></br></h3></br> <h3>? ? ? 罨熨法是將藥物或其他物體炒熱熱熨或冷敷患處,借助藥性及溫度等物理作用,使氣血流通,達到調理目的的一種方法。罨熨法分為熱熨(熱敷)法和冷熨(冷敷)法兩種。</h3></br><h3>? ? ? 熱熨(熱敷)法多用于風寒引起的疼痛,主要以鵝卵石烤熱、烘熱磚頭或瓦片、烘熱土及礦物鹽來熱敷。主治能夠增加人體軟組織的延展性,促進血液循、緩解肌肉痙攣的癥狀、食欲不化、胃絞痛(特別是膽汁反流引起的),熱敷也能夠舒緩和放松情緒;</h3></br><h3>? ? ? 冷罨(冷敷)療法一般多用于發熱病,主要以星夜之水、溪水底部石卵來冷敷。主治急性損傷由于突發的外傷引起紊亂熱引起的充血,即刻冷罨能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治外傷發炎、麻醉效果。</h3></br><h3><strong>撰文</strong> | 王興英<br></br><strong>排版</strong>?|?曹生萍?<br></br><strong>審核</strong>?| 王靜<br></br><strong>總編</strong>?| 張義智</h3></br><h3><strong>正文字體</strong>丨秀米默認字體;</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9YbJ1CQia7xjgoYwnqRE1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德阳市|
敖汉旗|
东城区|
三明市|
铜山县|
融水|
松潘县|
同仁县|
东城区|
四平市|
安陆市|
连城县|
安岳县|
洛南县|
通江县|
平果县|
田东县|
南充市|
阿勒泰市|
富阳市|
高安市|
松滋市|
炉霍县|
青川县|
安化县|
绥江县|
刚察县|
岳西县|
唐河县|
锦屏县|
榆林市|
志丹县|
错那县|
济源市|
鄂州市|
建瓯市|
沧源|
泗水县|
泽州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