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餐后前往前大清乾隆年間的【雙龍橋】,久負勝名的雙龍橋是一座雙閣十七孔大石拱橋,坐落在建水城西5公里瀘水與塌沖河會合處,因兩河猶如雙龍蜿蜓盤曲而得名。所謂“雙龍”,即是以塌沖河、瀘江河兩條河,有一橋鎮鎖“雙龍”之意。</p> <p class="ql-block">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白家營村,跨瀘江河與榻沖河之交匯處。雙龍橋為典型的廊橋建筑,今存雙龍橋是一座17孔石拱橋。中間有樓閣及其臺座,臺座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雙龍橋承襲了中國橋梁建筑風格的特點,融橋梁建筑科學和造型藝術為一體,凝聚著滇南人民高超的技術和聰明智慧,其建筑規模和藝術價值在國內屈指可數,在中國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5月25日,雙龍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雙龍橋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當時只是在瀘江上建石橋三孔,后因瀘江、塌沖河水泛濫,河床逐漸加寬,三孔小橋獨居河中,不能橫貫兩岸,當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續建十四孔,與原建的三孔橋首尾相連,雁齒蟬聯、合為一體,故又稱“十七孔橋”。橋高9米,初建三孔寬5米,后建十四孔寬3米。</p> <p class="ql-block">游覽完雙龍橋后驅車前往【石屏】,游覽【異龍湖】“香稻花輕玉露稠,月明漁話滿船頭。小蠻打槳溟濛里,海菜腔尖這是清代詩人胡瀛筆下的異龍湖。</p> <p class="ql-block">異龍湖,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鎮東南3千米處,東與建水縣接壤,南與紅河縣隔江相望,西與元江縣、新平縣毗鄰,北接通海、峨山兩縣。異龍湖彝語稱為“邑羅黑”,意思是“龍吐口水形成的湖”。異龍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石屏人民的母親湖。異龍湖湖面形似葫蘆狀,呈東西向條帶狀。異龍湖屬于珠江水系,處于珠江、紅河兩個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周圍有著名景點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p> <p class="ql-block">云南唯一的狀元袁嘉谷先生有詩寫道:“獨異異龍湖,東流走粵桂。珠江源數十,論遠此為最。”徐霞客泛舟異龍湖時,也曾被這秀美的風景所驚艷。《徐霞客游記》記載“湖有九曲三島,周一百五十里。島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水城,頂有海潮寺,稍東島曰小水城。舟經大水城南隅,有芰荷百畝,巨朵錦邊;湖中植蓮,此為最盛。”</p> <p class="ql-block">之后前往【石屏古城】走進石屏古城,石板路蜿蜒曲折,將城區割成許多塊,恰如龜身裂紋,街巷兩側屋舍相連,門戶錯對,給人一種處處相似,路路回環,入錯街巷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石屏古城是云南省旅游景區。傳說,石屏縣城是建在一個浮在水面的大神龜殼上,鑿穿龜殼,便是水層。因而,城中居民,家家鑿井,西北城下一尺,東南城下三五尺,鑿通以后,水源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城中水井,眼眼相通,東家不慎遺落的水桶,過幾天便會在西家水井覓得。據說縣城東、西、南、北、中五眼深井,是鎖住神龜奔海的五根基柱。今天五井俱在,五井之水,六百年來均是點制石屏豆腐的天然鹵泉水,用它制作的豆腐美味可口,石屏豆腐也因此美名遠揚。</p> <p class="ql-block">這是今天下榻的酒店,還蠻高檔的,出乎意料。</p> <p class="ql-block">從房間窗戶拍出去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酒店房間里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石屏古城嘎灑花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青冈县|
新邵县|
冀州市|
大英县|
晴隆县|
凌海市|
桂阳县|
白水县|
凉城县|
滦南县|
霞浦县|
石门县|
昭觉县|
务川|
安庆市|
三台县|
镇巴县|
方山县|
高邮市|
鹰潭市|
新密市|
宜宾市|
景洪市|
博湖县|
沾益县|
淮阳县|
信丰县|
项城市|
昔阳县|
迁西县|
广安市|
青田县|
依兰县|
兴和县|
砚山县|
苍溪县|
嘉荫县|
罗甸县|
湘潭县|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