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劍門關一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境內,是中國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素有“劍門天險”、“蜀之門戶”之稱。自古以來便是連接陜南與四川的重要通道,被譽為“天下第一關”。劍門關自然風光秀麗,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聞名遐邇。詩人李白在《蜀道難》描繪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壯麗景像,正是對劍門關的真實寫照。景區集蜀道文化、三國文化、關隘文化、紅色文化于一體,聚“雄、奇、險、峻”于一身,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全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核心面積6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劍門關居于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蜀漢丞相諸葛亮依山勢地形將原有棧道擴建成“劍閣道”,并在峭壁中斷兩崖相持處,倚崖砌石為門,設戍守,作為軍事要道。劍門關扼守金牛道咽喉,而金牛道是古代從漢中南下巴蜀最方便、可直達成都的一條路,所以是蜀道當今無愧的北方門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劍門關景區山高路險,景點眾多,景區提供了多條旅游線路,但不管選擇那條線路,對身體健康的正常人在心理和體力上無疑都是一次勇敢的鍛煉和挑戰。我們從景區北門進入,穿過一片園林,來到1號索道站乘座纜車到達半山腳的仙女廊景點,然后游客再根據身體條件和旅游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旅游線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仙女廊景點因仙女橋得名,相傳觀音菩薩欲幫助劍門關枳松和尚修練,就變成進香的年輕女人去考驗他。她告訴他半腰上有條險道,自己就是從那里上山的,她幾次引誘,枳松和尚都不為所動,終于修成正果。人們把絕壁上的那條隘道稱為仙女橋。但實際上這是離地面百米的一段斜狀巖層,外面生長常青灌木叢,密如橋欄,行人須貼身巖壁,腳踩巖根,手抓礫石、灌木緩緩前行,行動相當艱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覽了仙女廊景點,我們選擇了去鳥道和猿猱道的山路棧道,登山到觀景臺去觀賞勇敢者在懸崖絕壁上奮勇攀登的身影和高山峽谷的壯麗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努力攀上半山腰觀景臺,眼前雄偉壯觀的劍門絕壁景觀令人驚嘆。這里懸崖峭壁,山高峰險,丹霞峰叢,拔地凌空,近乎垂直的劍門絕壁和高山峽谷,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迷人魅力。劍門絕壁是7000萬年前白堊紀時代地質運動留下的自然景觀,東西綿延5900多米,均高300米,最高達500米以上,如刀砍斧切,與劍門關隘自成一體,形成天然城廓。唐代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嘆其“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鳥道位于仙女廊上方的一條險峻小路,沿著絕壁蜿蜒伸展,全長900米,垂直高度110余米,其中步游棧道400米,寬度僅30厘米左右,全程為單向通行。新開辟的鳥道盡管沿途艱險異常,卻是以環崖走壁式與劍門絕壁貼身而行的最佳選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猿猱道作為劍門關景區的一大特色,以驚險刺激著稱,它緊貼絕壁棧道,垂直高度更是高達500余米。這條道路極為狹窄,最寬處僅有30厘米,90度懸崖絕壁,以鐵索橫懸,無防護欄桿,呈“之”字形貼崖壁蜿蜒而上,能夠更加體驗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獨特魅力,是景區內難度系數最高的一段山路,也是景區內體驗蜀道天險魅力的熱門打卡地。過去是古代采藥人之路,今天是勇敢者挑戰的試金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從仙女廊景點繼續沿景區道路前行,沿途左側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被稱為世界罕見的城墻式礫巖斷層景觀,其雄偉、險峻、秀麗、奇特的地貌特征令人嘆為觀止。它是大自然歷經千萬年鬼斧神工的杰作,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氣勢磅礴。斷層巖石堅硬無比,層疊有序。而巖壁上的紋理則如同歷史的年輪,記錄著這片滄桑巨變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景區道路右側觀景臺我們觀賞了劍門山72峰的英姿。遠眺這些山峰高聳入云,峰巒疊嶂,山勢巍峨,形態各異,形成了壯美的自然畫卷。古有詩云“大劍小劍如刀攢,七十二成劍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沿著觀景臺左側的一條山道,我們來到了著名的石筍峰景點。石筍峰,座落于劍門關的絕壁中部,以其高聳的姿態和獨特的形狀吸引著無數游客。它是一塊高達79米的巨石,形狀酷似一根粗壯的竹筍,石筍峰由此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我們來到了“一線天”景點。一線天是劍門關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全長約800米,最窄處只有1.5米,兩側高聳的峭壁呈“口”子形,構成獨特的峽谷景觀,被譽為“第一門戶”。一線天是劍門絕壁前緣的巖石受到重力崩塌、殘留下來的柱狀礫巖與絕壁之間形成的縫隙,縫隙的間距僅只有1米左右,人們行走在其中,只能看見天空中裂開一條光線灑進縫隙內,在這里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的渺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一線天景點,開始向山下緩行。劍門山路坡高路陡,有時需緊貼絕壁前行,上下行道扶欄僅靠木樁和鐵索相連。這也能讓游客充分感受和體驗到在深山探險中的刺激和其中的樂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下山的山路上,透過眼前茂密的綠植,我們己經眺望到遠處雄偉的關樓身影和古道上行走的游人。山風徐徐吹來,頓感心情舒暢,心曠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沿著崎嶇的山路緩行,前面來到了劍門關的雷鳴橋。這座鐵索橋建筑精湛,結構穩固,是通往劍門關樓的必經之路。劍門關山高谷深,每逢山洪奔瀉,水聲如雷,蔚為壯觀。正如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所云“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這座橋就是以山洪爆發時的壯觀景象和李白的詩意而命名。雷鳴橋不僅是一個交通設施,更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與自然美景的景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順山道而行,我們走進了劍門關風玲谷,這是一片隱匿于劍門關雄偉山巒之間的神秘之地。谷中被郁郁蔥蔥的森林所環繞,樹木參天,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綠色天幕。場地之中掛滿了成排的許愿風鈴,微風與風鈴相遇發出悅耳的叮當響聲,為大山增添了一絲浪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山后通過古道前行,我們終于看到了劍門關關樓。劍門關關樓是劍門關的標志性建筑,劍門關始設于諸葛亮,有1700多年歷史,它屹立于兩山之間,飛檐翹角,氣勢恢宏。歷史上曾多次毀于戰火,又多次重建。現在的關樓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清代關樓的原址上重建的,仿照明代關樓的風格,采用古代重檐歇山式屋頂建造,樓高19.34米,基座長19.16米,寬13.6米,充分展示了古關樓的雄渾氣勢。關樓頂層懸掛的“眼望長安”匾額和關樓二層懸掛的“天下雄關”匾額,由當代書法家謝季筠和何應輝老師題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劍門關關樓背后廣場上有孔明立關和劉備立關的人物雕像,展現了諸葛亮羽扇綸巾、指揮三軍的形象;劉備倚馬而立,躊躇滿志,仿佛君王降臨。這些雕像不僅展示了諸葛亮和劉備的歷史形象,也反映了他們在劍門關的重要歷史事件中的角色,讓游客能夠更好地理解劍門關的歷史背景和重要意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姜維大營是位于劍門關的一個歷史遺跡,主要用于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的軍事活動。大營位于劍門關背后右側的懸崖絕壁之下,有一片灌木叢林,形似一座天然城池。大營里保留了豐富的歷史遺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蜀漢大將姜維當年居高臨下,把守劍門關的軍事設施,赤膽忠心,志繼孔明,力復漢室。傳奇死后,英魂返關,在隘口化作武士神像,護佑蜀漢故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出關大道左側方絕壁丹霞墻壁上,有數幅反映蜀漢將士守關護關軍事活動的大型雕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劍門關南門有一座造型精致的石牌坊,上方刻有“劍閣”兩字,最早是在此建造的諸葛亮命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從劍門關南門出來,離開了景區。回望劍門關的壯麗景觀和蜀道天險,不禁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漫步劍門山水,每一步都似穿越千年。劍門關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段歷史的記憶。站在這里,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感受金戈鐵馬的氛圍。劍門關,是一個值得你親自探索的地方!</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莱州市|
集贤县|
河西区|
蕲春县|
龙海市|
施甸县|
余姚市|
亚东县|
宽甸|
新建县|
大厂|
日土县|
赤城县|
阳东县|
太保市|
特克斯县|
武强县|
福建省|
巴东县|
宁城县|
陕西省|
湘潭市|
清徐县|
宣化县|
鹤岗市|
南投县|
大同县|
阜宁县|
江西省|
潞城市|
宜兰市|
修文县|
团风县|
扎兰屯市|
南靖县|
郎溪县|
棋牌|
淮滨县|
韶山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