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大東北邊境自駕24,邊境小城集安

獵美天涯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天,8月9日,多云轉晴,22~33℃</p><p class="ql-block"> 隨著逐漸南行,氣溫也逐步升高,室外陽光灼人,室內假如不開空調也感覺悶熱了。</p><p class="ql-block">  隸屬吉林省通化市的縣級市集安,除了因為它也是一座邊境城市—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符合老兵這次大東北邊境行的目標外,還因為集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遠在公元前37年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高句(剛知道應該讀“勾”)麗在鴨綠江中游和渾江流域建立政權,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今集安市區),集安作為高句麗都城長達425年。668年高句麗滅亡。之后的渤海、遼、金、元、明各朝雖有集安(或輯安)縣,但都與高句麗民族沒什么關系。199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4年7月,世界遺產大會將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 老兵們要采風景色秀麗的邊境小城,還要探訪高句麗的歷史文化,探尋高句麗留下的古碑、王陵等等。</p><p class="ql-block"> 今天日程安排較寬松,上午參觀集安市內幾個景點,下午沿S319丹集公路去丹東,全程只有246公里。難得不用起大早的日子,其實我6點左右已經起來,撥開窗簾看了一眼外面,天空云層較厚,見不到陽光,所以接著睡到7點。在酒店用過自助早餐后,9點出發去江邊,酒店離江邊僅步行不到10分鐘的路程。</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鴨綠江邊碼頭兼觀景臺</h3> 清晨,只是周五,漫步靜謐的江堤是很悠閑自在的活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管是拍的還是被拍的老兵,統統被我收入鏡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鴨綠江”標志碑</h3> 源自長白山南麓的鴨綠江宛如一條綠色的彩練蜿蜒千里,江面波濤湍急,兩岸群峰聳立、郁郁蔥蔥。 集安市東南與北朝鮮隔鴨綠江相望,邊境線長203.5公里,是我國對朝三大口岸之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岸邊有游船碼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期雨水過大,已經把游船碼頭淹沒。</h3> <p class="ql-block">  兩岸中有一個狹長的江心島,當地人說這里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領導人一句話送給了朝鮮,說得耿耿于懷。我倒不奇怪,這類事當年不是一次兩次,政治的需要吧!不過白給的東西總是得不到珍惜,那邊根本也無力開發,島上大部分地方基本是荒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島的一端似乎種了些老玉米已泡在水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岸中方卻開發得轟轟烈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很精美的建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歐式的建筑顯得繁華而整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現代化的民居</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集安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從江邊步行到博物館5分多鐘。集安市博物館始建于1964年,陳列室面積438平米。基本陳列有“集安出土歷史文物陳列”和“高句麗文化專題陳列”。老兵們最感興趣的后一項,高句麗與高麗是否有淵源,集安是否是高麗人(朝鮮人)的祖先。小講解員講得很認真,卻難以回答老兵們問到的一些敏感問題,即使是這樣,老兵從所見聞的史料中也明白了一個關鍵點:高句麗與高麗沒有任何關系,當年高句麗被唐滅后,人被移民至江浙和陜西等地,已經與漢民族同化不存在單獨的民族了。后來的集安有漢族、朝鮮族、滿族等9個民族,朝鮮族并不認為他們的祖先是高句麗人,集安自然也不可能是高麗人的發源地。</p><p class="ql-block"> 參觀博物館用時40分鐘(9:20到10點),但遺憾的是嚴格控制不讓拍攝,背包和相機一律寄存。</p> <p class="ql-block"> 不熟悉道路和停車不方便,老兵們決定8人打兩輛出租車游覽將軍墓、太王陵、太王碑和鴨綠江大橋。10來分鐘的車程到達將軍墳。</p> <p class="ql-block">  將軍墳位于集安市東北約4公里的龍山腳下,因其造形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譽為“東方金字塔”,推算為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高句麗王朝第二十代王長壽王之陵。</p><p class="ql-block"> 整座陵墓呈方壇階梯式,高13.1米。采用精琢花崗巖砌筑,共七階,其中最大一塊長5.7米,寬1.12米,厚1.10米,重約32噸左右。其余六級,每階皆由三層石條砌成。整個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積997平方米,頂部面積為270平方米,用石條1100多塊。在陵墓的第五階正中,有早年打開的閑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體,邊長5米,高5.5米,四壁用6層石條砌筑,墓頂覆蓋一塊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達50余平方米,重約50多噸。每面三個護墳石各重10余噸,其勢宏偉壯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面三塊各重10余噸的護墳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將軍墳的一號陪墳</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好太王碑被保護在玻璃亭內且禁止在室內拍照</p><p class="ql-block"> 該碑位于集安市區東4公里外的禹山腳下,為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碑建立于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是用一整塊角礫凝灰巖稍加修鑿而成,略呈方柱形。這種石料多見于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龍一帶的鴨綠江邊。好太王碑高6.39米,幅面寬1.34~2.0米不等。高句麗工匠們修鑿成形以后,將它立起來,然后書寫、鐫刻。四面環刻漢字碑文,共付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損空刻,共1775個字。碑文為漢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為方嚴厚重的隸書,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是我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09年時的石碑圖片,那時石碑是聳立在露天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王陵</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山頂眺望山下風光也很愜意</div> <p class="ql-block"> 好太王陵位好太王碑西南200米,為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好太王”之墓。始建于391年。是現存高句麗王陵中唯一確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太王陵目前可見16級階梯,每一級階壇由5重修琢工整的石條壘砌,頂部修筑墓室,東西2.95米,南北3.25米,藻井上部石條稍內收,蓋頂石系一整塊長園形石板頭長徑8.4米,短徑5 米,厚0.8米,墓室高3米,墓道長5.3米,寬1.85米。</p> <p class="ql-block">  快11點半了,10來分鐘后出租車把老兵拉到江邊看兩座大橋。上鐵路橋是要購票的,每人30元。有一個當地小伙子說可以領著從另一條路到江邊,兩座橋都可以看到,帶領兩輛車過去只要100元,算下來比8人240元要少得多,于是就說定了。</p> 先拍“鴨綠江”標志碑,后來才發現鴨綠江邊有很多類似的石碑。 據說這座鐵路橋在朝鮮戰爭時期是第一批志愿軍通過的橋 這座公路橋據說是朝方修建的,為的是方便中方運送支援他們的物資。<div>  當地人指給老兵看這座橋下的橋洞,說那是一個水牢,專門關押政治犯和偷渡者,犯人在水中泡一周不給飯吃,不餓死也泡死了。<br></div> 對岸是北朝鮮第六大城市、軍事重地—滿蒲市。 帶老兵們過來的集安人告訴老兵,對岸的樓房是朝方的樣子工程,窗戶都沒有玻璃而是塑料布,冬天屋里冷得很。不會連玻璃都造不出來吧?真的是如此。 對面有一棟比較漂亮的建筑,據說是體育館,一般人是不能進去的。江邊不少人在游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近12點在返回途中看見了國門大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前該橋已經不再使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途經邊防哨所</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邊防軍人的誓言:忠誠使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連接中朝兩方的鐵路</h3> 兩輛出租車司機很負責任地一直接送和等待著,一直到12點多把老兵送回到酒店,其中還包括在車上簡單介紹景區情況,兩個多小時,每輛車付費100元,感覺還可以。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12半從集安出發,再見啦,集安最高級的香港城大酒店!沿S319省道幽靜而陰涼的公路,從GPS顯示看,沿S319丹集線,大約341公里到丹東。</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路兩旁有玉米、大豆和水稻田 </div> <div>  老兵們決定沿著鴨綠江邊能看見江水的道路走,午餐在路上找個有山有水有陰涼的地方擺野餐。</div> 經過的第一個小鎮花20元買了兩個大西瓜(一個10斤),1元/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邊野餐一邊觀風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還可以跟江上釣魚人對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遠處的小船劃出一道漂亮的水線</h3> <p class="ql-block">  2點半左右到達吉林與遼寧的分界橋——渾江口大橋</p> 橋上立有兩塊國務院編號簽放的省際界牌 渾江口大橋1992年10月建成通車,橋長444.66米,寬14米,凈空高12.4米,共11孔每孔跨徑40米,是吉林省至遼寧丹東大東港的最近通道,是吉林省公路橋梁建筑史上當時的公路橋高之最,人們觀光的美景之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遍地黃花分外香</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蘇戰友站在橋旁丹東地區地圖前,激動地指著通遠堡鎮。原來他母親是通遠堡鎮人,他興致勃勃地給大家講著母親參加革命工作的經歷。1946年,他母親還是青年學生,向往革命來到東北軍大學習,走上革命道路。。</h3> 看見山上藍色的塑料膜了嗎?那是人工種植人參的地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行不遠是渾江大拐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灣中的島</h3> 近5點經過一座大壩,聽說這里是渾江匯流入鴨綠江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5:17到達虎山長城</p><p class="ql-block"> 虎山位于丹東市城東十五公里的鴨綠江畔,虎山長城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與朝鮮隔江相望。</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來國人都把山海關長城認為是萬里長城的起點,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文物考古部門發掘出虎山南北連綿不斷的長城墻體和墻基,經過羅哲文等一大批長城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認定為萬里長城東端起點,使教科書中的傳統說法得以改寫,政府部門也隨即組織展開了大規模的修復工作。當然這一顛覆讓河北人民很不樂意!</p> 晚6點多終于住進了丹東國際酒店。這里雖然不在鴨綠江邊(江邊酒店已全部客滿),卻在23層頂樓有個旋轉餐廳,可以觀看到丹東全市和鴨綠江以至對岸朝鮮的新義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3層頂樓的旋轉餐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雙大床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衛生間</h3> 大書法家、雍正第九代孫愛新覺羅 啟驤還為酒店題了字。 老兵說北京有個著名的韓餐館“海棠館”,所以一定要找到丹東的“海棠館”吃正宗的韓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點菜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店裝璜優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顯然味道比起北京頤和園北宮門對面的平壤海棠花要差多了。不過價格還是比北京的要便宜不少的。至于哪個是正宗,哪個是改良的就不得而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盖州市| 油尖旺区| 遂川县| 祁东县| 井研县| 神木县| 洞口县| 九龙城区| 亳州市| 奇台县| 新平| 永丰县| 罗源县| 筠连县| 临高县| 错那县| 新和县| 敖汉旗| 鸡西市| 青岛市| 新蔡县| 枣阳市| 冕宁县| 黔西县| 甘洛县| 越西县| 肥东县| 北安市| 西和县| 吉木乃县| 阿图什市| 北碚区| 淅川县| 固阳县| 阿克苏市| 洪江市| 金乡县| 惠东县| 新沂市| 定襄县|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