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9b9b9b">【編者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第五屆浦東新區作家協會主席兼浦東作協黨支部書記、第六屆浦東新區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王亞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3月19日下午15:53在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逝世,享年72歲。特輯作家楊朝寧老師此文,紀念詩人。</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 / 楊朝寧</h5> <h5> 文友亞崗書多。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尚住鎮南老宅一個不大的房間。我頭次登門,立馬眼前一亮,一個頂天立地的大書櫥,幾乎占掉了大半堵墻。書架上似乎什么種類的都有,詩歌、散文、小說自不待說,就連歷史、哲學、繪畫、宗教、甚至各種畫冊、地圖冊都赫然在架。驚詫之余,亦有些狐疑,身為皮鞋廠廠長,整天為“地曉得”忙得團團打轉,有空讀嗎?<br> 雖說是考出了經濟師,又在自學電大中文教程,但畢竟只讀完小學就“文革”了,都讀得了嗎?<br> 交往多了,才逐漸明了,亞崗嗜書,大有緣由。早年,他因出身問題常遭人冷眼,于是千里迢迢避走云南。可農場惡劣的生存壞境、超負荷的勞作、嚴重病痛的折磨,又使他身心俱疲,甚至產生過輕生的念頭。好在還能借到一些書,于是在雨季工閑之際,工棚微弱的燈光之下,誦讀和抄寫《唐詩三百首》、外國優秀詩歌,甚至連《新華字典》也錄寫了一遍。中外名作,讓他看到了陰霾之外的天光,有了浴火重生的勇氣,還在心中埋下了愛好文學的種子。待得返城,有了工作,買書、讀書,自然成了習慣。每次到浦西,福州路上一家特價書店,是他必定的光顧之地。</h5> <h5> 書多,時間又不充裕,亞崗自有他的方法。除了泛讀,采用較多的是專題探究,讀寫結合的方式。早先集中于詩歌類作品,每有感受,則付諸筆端,數年后由朱金晨編輯成一本詩集《淡去的月》。接著金晨又邀約他為一些作者寫些評論,他就猛看名家的各種評論集,揣摩、分析,悟其精髓,學其要義,并較快地上得了手,如今其文集《心中的菩提》就設有一個“品讀詩文”的專輯。近七、八年,他先后擔當了幾本刊物的編輯、主編,早先低價購進的各種專業書刊,成了必不可少的學習、參閱資料。他的藏書,同樣使我們這些文友獲益匪淺。我打算開設一個“名家詩意畫鑒賞專欄”,他馬上提供了自己珍藏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名家繪唐詩畫譜三百首》及《中國山水畫技法解析》等。 想集中看點大文化散文,他遞上了祝勇、梁衡、王充閭等人的專著。區里兩個文史協會的會員為高橋港早先是否為通江大河爭論不休,他找出了譚其驤主編的歷史地圖冊,由他們根據史實判定……對于購書、藏書,亞崗有他的觀點,有的書一時看不懂,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歷的增加,知識的積累,可以會慢慢領會,就怕用時無處尋覓,所以,有點“存貨”,特別是“老貨”是應該的。不過,他現在不是來者不拒了,比如文學書刊,一般只買幾家出版社的年度精選本。查找資料,覺得網絡亦頗為便捷。</h5> <h5> 不動筆墨不讀書,又是他的一個習慣。用鉛筆勾勾畫畫,在邊款做些批注。比如讀詩,看到好詞麗句,寫下些心得體會,或據此衍化出自己的詩句。讀別人的文章,即興寫下些隨感。因此,他的詩文“半成品”特多,一有理想的“切口”、達到某種“火候”,不少便能鋪排為“成品”。“紙上得來終覺淺”,不能躬行之處,他注重向行家請教。如寫畫評,畫師夫人的直觀揮毫,眾多畫家推心置腹袒露的“秘笈”,都幫助他比較深入地理解了畫作構圖、上色、技法等諸多要訣。因此,他的評述,既有自己獨特的詩性感悟,又具專業的理性剖析,讓人讀來意趣盎然。<br> 讀書與行路結合。亞崗對實地探訪一向情有獨鐘。早在農場期間,每有回滬探親的機會,他都要幾次改簽,特意瞻仰沿路的古跡名勝。到昆明滇池,他觀瞻、記錄大觀樓上一百八十字的天下第一長聯,至今還能脫口而出,一字不差。在武漢,乘公交直驅蛇山黃鵠磯頭,到站時人太擠,他先把旅行袋扔下車,然后不顧危險翻窗而下,至黃鶴樓遺址前憑古吊今。任廠長時公出,順路登上三清山,聆聽那一陣陣響云奇妙的聲響,涵詠人生的意義。途經南昌,特意來到青云譜,感悟“低處也有低處的妙悟”……前些年,區文學協會赴紹興文化考察,回來后,他一口氣寫下了《蘭亭抒懷》、《青藤的古井》、和《沈園抒情》三首詩歌,其嶄新的立意、獨特的形象、清脫的語言,令大家頷首稱許。明朝畫家書法家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說的是繪畫要訣,其實寫作亦然。</h5> <h5> 讀書,行路,思考,動筆,近兩三年,亞崗一氣撰就了第二本詩集《這是我的前世》、散文集《心中的菩提》以及《鐘基民畫傳》,成果斐然。<br> 亞崗樂于成人之美而又從不要求回報。2007年,我的詩集《無聲音階》完稿,上海文藝出版社列入“上海詩人詩叢”第三輯出版,此時我遠在海南支教,鞭長莫及,相關事宜,其一概包攬辦妥。《文學報》發表我的詩歌專版,金晨、張燁和他特意為我撰寫評論,予以推介。他和金晨老師還擔當了我加入上海作協的介紹人。我屬意知青文學,他熱情向刊物薦稿。知青詩會上擔任評委,有意壓縮自己的發言,而讓我發揮教師的專長,擔綱詩歌講座的主講。每次配畫新詩約稿,他總是提前選擇提供好畫家的畫作,以便我有教充裕的時間構思,寫作,避免留下缺憾。他執行主編《浦東文學》雜志,由我出任編輯部副主任,全權負責散文板塊的組稿、編輯……其實,不光是我,很多文友都得到過他真誠無私的幫助,譽之有“君子之風”,實不為過。2017年,他被推舉為浦東作協主席,可謂眾望所歸。<br> 和亞崗相處,最舒心的是莫過于能自由、坦誠的談詩論文品畫,互相交流探討爭鳴。有時在他不算太大的書房里,暑天夜間,則移至其三樓的露天陽臺。在我的印象中,他是最樂意聽取對自己作品直率提出批評、商榷意見的人。此景此情,此心此愿,我曾直抒胸臆,寫進了一首詩中。如今搬離故里,相隔甚遠,倍覺懷戀。現錄于茲,權作寄寓:</h5><h5> 無有茂林修竹/</h5><h5> 曲水流觴/</h5><h5> 書齋幾椽/</h5><h5> 香茗一盅/</h5><h5> 即是你我的“雅集”。 </h5><div><br></div><h5> 品吳帶曹衣/</h5><h5> 賞真草隸篆/</h5><h5> 柳顏歐王/</h5><h5> 更有交流切磋/</h5><h5> 自撰詩詞文章。 </h5><div><br></div><h5> 坦言直陳/</h5><h5> 摒棄虛與委蛇/</h5><h5> 真誠探討/</h5><h5> 除卻功利喧囂/</h5><h5> 只抱憾/</h5><h5> 忘情間 暮云垂降。 </h5><h5><br></h5><h5> 夜闌/</h5><h5> 忽夢乘扁舟一葉/</h5><h5> 攜幾屜酒饌/</h5><h5> 為圖淋漓/</h5><h5> 作春日尋訪。 </h5><h5> </h5><h5> 覺時啞然/</h5><h5> 你 宅前何曾桃花溪水/ </h5><h5> 我 又何曾題詩——通幽曲徑 花木禪房。</h5><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5><b><br></b></h5><h5><b>作者簡介</b>:<br> 楊朝寧,中國寫作學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會員、浦東六屆作協散文委員會副主任、《浦東文學》雜志副主編。</h5><div><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總第十六期】</b></font></h3> <h5>作者:楊朝寧<br>編輯:櫻芳<br>制作:肖珊<br>約訪方式:15618333966(微信同號)<br>往來郵箱:shanghaishanjin@126.com<br><br><br>2025年3月23日</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合水县|
章丘市|
文成县|
凤冈县|
东山县|
信丰县|
临武县|
北海市|
民权县|
瓮安县|
边坝县|
定结县|
海南省|
青州市|
象州县|
上林县|
武冈市|
筠连县|
惠州市|
乐业县|
淮安市|
涞水县|
静海县|
凤翔县|
日照市|
新沂市|
霍林郭勒市|
正安县|
建瓯市|
乌苏市|
田东县|
海安县|
安宁市|
信阳市|
南涧|
元阳县|
龙海市|
澳门|
巧家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