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河南濮陽 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地方(2025.3)

和平

<p class="ql-block">驚蟄巳過,萬物復蘇,柳葉巳泛綠,小草剛冒出頭,游動的心就在老哥兒幾個心中蕩漾。國際莊周邊基本上都玩完了,去那呢?俺好友講他的家鄉河南濮陽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于是我們背起行囊,開上車,來個說走就走的短途游。</p> <p class="ql-block">濮陽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此地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它現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出土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譽為“中華第一龍”,濮陽也因此被稱為“華夏龍都”。這里還是造字圣人倉頡的故里、古代天文學家僧一行、一代名相商鞅、《呂氏春秋》的編撰者呂不韋等歷史名人都在此誕生。當年孔子周游列國14年,其中10年在濮陽。可見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們第一站來到倉頡的故里,也稱“史官遺址”,進入景區后,笫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座大大的牌坊——字圣坊,牌坊正中高處“字圣”兩個字,下書有“四海共仰”四個大字。正面的兩副楹聯,是歷代文人墨客為了歌頌倉頡的豐功偉績所題寫的,分別是“功高夷夏無長幼賢愚皆弟子,利在國家有文章道德即先生”“華夏書宗不二祖,神州字圣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據歷史記載,黃帝在一統中原之后,封倉頡為史官,史官就是記載當代歷史事情的官職。當時,各個部落都有各自的結繩記事法,為便于交流加強溝通,黃帝就命倉頡創造統一文字,可見,倉頡造字,緣于黃帝的命令。傳說倉頡在觀察鳥獸足跡等自然現象的基礎上,創造了文字。他通過對各種事物的形態、特征進行抽象和概括,用符號來表示具體的事物和概念。</p> <p class="ql-block">相處六十年的發小兄弟,在具有五千年文化史的歷史故地,留下了珍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史官遺址,也稱倉頡陵遺址,它位于濮陽市南樂縣吳村(舊稱史官村)內,是一處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時期的遺存,以龍山文化最豐富。</p> <p class="ql-block">進入遺址大門,也稱朝天門,意思是倉頡造字功業齊天,這字是由北宋理學家朱熹題寫。“蒼頡廟”三個大字,是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親題。門的兩側是北宋名臣寇準所題寫的著名日月聯“盤古斯文地,開天圣人家”。</p> <p class="ql-block">倉頡,是軒轅黃帝的左史官,享年110歲。他是中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是華夏文明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根據歷史書籍中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圣人”?。據傳說,倉頡天生睿德,有四只眼睛,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對世間萬物的形態和變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倉頡的長相也是很有特點的,我們在廟中看到倉頡的塑像有四個眼睛。實際上人不可能有四個眼睛,把他說有四眼,只不過是古人們對倉頡功績的崇拜,其神話色彩更為厚重而巳。</p> <p class="ql-block">過了朝天門就可看到這塊“第一圣人”的大方碑,這是倉頡廟內未動其本來位置的石刻,保存基本完整,方碑為青石質,明朝天啟年間(1627年)刻。</p> <p class="ql-block">倉頡廟正殿后面還有一小殿,殿內供有倉頡與妻子的塑像。據介紹這尊石雕像是明朝年間保存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在廟中的一面墻上,有倉頡所創造的文字,字旁有當代簡化字的注解。從原始的倉頡造字的形狀來看,現實文字中仍多少看出它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倉頡的貢獻不僅在于創造了文字,還在于他對文字的整理和推廣,使得文字能夠在部落中廣泛傳播和使用,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所以被后人尊稱為“造字圣人”。雖然倉頡造字有神話色彩,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在文字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是中國文化發展歷程中一位具有開創性和標志性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在遺址中有一處造書臺也稱造字臺,相傳為倉頡造字時的遺址,臺上有古漢亭,也叫做倉亭。據介紹這個造字臺遺址是隋朝時為紀念倉頡造字的功績而修建的,據傳許多名人曾登臨此臺?。</p> <p class="ql-block">造字臺遺址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在造字臺上立有所傳倉頡所造的28個字的石碑。如果你對中國的文字發展史感興趣,或者想要深入了解歷史文化,那么倉頡陵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造字臺正對面就是倉頡陵,看介紹說它周長有36.5米,象征一年365天,圍墻由龍柱界開,分12節,含義為一年12個月。倉頡陵為圓錐形,基座為方形,其意為“天圓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陵旁一深坑里有兩塊大大的石碑,據說是重修倉頡廟時在掩埋的土里挖出,現在原地展岀,在上面加了蓋,成了碑亭,石碑也用玻璃罩加以保護。石碑上字跡清晰。據介紹這兩個石碑是明代天啟年間立的大方碑,正面分別浮雕四個約二尺見方的大字:“萬圣之宗”“三教之祖”,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倉頡的偉大功績。</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史官遺址,有感到倉頡造字結束了人們結繩記事等原始的信息記錄方式,使信息能夠更準確、更長久地保存和傳播,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文字的出現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為后來的文學、歷史、科學等諸多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p> <p class="ql-block">從史官遺址出來,我們直奔南樂文廟而去。這是一處祭祀、紀念孔子的禮制性建筑。它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濮陽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文廟。南樂文廟也稱為孔子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濮陽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文廟,但從外觀看,所有建筑都是在舊址上重新建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文廟從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啟圣祠等中軸線建筑,兩廂配有名宦祠、鄉賢祠、東西廡等建筑,布局嚴謹,氣勢恢宏。其中,大成殿是文廟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是官式與民式建筑結合的實物。</p> <p class="ql-block">文廟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這尊烏木孔子雕像了,它也是南樂文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該雕像采用整塊大型陰沉木雕刻而成,通高有兩米多,是全國罕見、河南唯一的珍稀藝術精品。雕刻突出展現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儒雅偉岸。在年齡把握上,選取了孔子老年的形象,面部表情顯示了孔子的“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內蘊,彰顯其莊重慈善、和合謙恭、睿智博大的胸懷。</p> <p class="ql-block">文廟中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匾牌楹聯,在各個殿前和屋前均有用各種書法筆體撰寫的對聯,喜愛書法和楹聯的這個地方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從南樂文廟出來,我們來到濮陽清豐縣,這里有一處“文革”時期的產物,而且保存完好。被當地人稱為“記憶中的小站”。</p> <p class="ql-block">看展館介紹才知,這是濮陽一處特殊年代特建的一所小火車站。它從上世紀1969年開始籌備,1971年1月23日建成通車,是地方窄軌鐵路湯(陰)濮(陽)線的清豐延伸段,全長22公里,總投資180萬元,每天往返兩次,實現客貨混運。運行十余年后于1985年停運。</p> <p class="ql-block">俺健步登上火車站旁的蒸氣機車,仿佛又走回那段難以忘記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看說明才知這趟客貨混運火車是從湯陰站發車,途經濮陽縣至清豐縣,每天往返兩次。客運量年均約十萬人次,貨運量年均約十余萬噸。 它的開通使用,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但它在煤炭、建筑材料以及農用物資運輸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這里現已建成舊址博物館,它是豫北地區唯一的火車站舊址博物館,全天免費開放。博物館展廳面積約三百多平方米,收藏藏品共數百余件,包括火車頭、窄軌鐵路、古書籍、七十年代物件等。 是清豐縣建筑史、交通史、城市發展史的傳承見證。</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清豐縣火車站舊址博物館,可以看到中國窄軌鐵路牽引動力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它也是河南地方鐵路發展的歷史見證,也為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鐵路文化、追溯城市記憶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我們下一站去的地方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小村莊——單拐村。它位于清豐縣雙廟鄉,在抗日戰爭期間,這里曾是八路軍和共產黨活動的重要區域。在上世紀的1944年9月至1945年9月,中共冀魯豫分局和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進駐單拐村,使其成為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的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們懷著緬懷和敬仰的心情先走進紀念館參觀,在這里看到的照片和實物,可以仿佛能穿越時空的隧道,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的各個展廳陳列著豐富的文物資料和圖片資料,記錄了冀魯豫邊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其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黃敬、宋任窮等人在這里領導指揮邊區抗日斗爭的事跡,更是讓俺深感敬佩。</p> <p class="ql-block">在大大的一面墻上,排列的照片是曾在單拐根據地戰斗生活過的,在建國后被授予的所有將軍照。</p> <p class="ql-block">這次參觀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紀念館,我們來到館后的舊址區,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歷史的痕跡。那些歷經風雨滄桑的舊居舊址,依然保留著當年的風貌。漫步在舊址區,俺仿佛聽到了歷史的回聲,感受到了那些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艱辛努力。</p> <p class="ql-block">舊址保存完好,基本上保持了當年的模樣。這個村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我黨領導的最大抗日根據地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其地理位置優越,周邊群眾基礎牢固,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中央平原分局的舊址。1943年,為了加強冀魯豫與冀南兩區的統一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冀魯豫分局,又稱平原分局。抗戰時期代表中央北方局領導冀魯豫邊區工作。</p> <p class="ql-block">這是宋仼窮同志(曾仼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的舊居。</p> <p class="ql-block">這片小樹林是當年鄧小平同志常在此乘涼休息,聊天談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濮陽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和舊址不僅是一座歷史的寶庫,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在這里,我們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開創未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們來到濮陽市博物館參觀,這個館的外觀設計非常獨特,主體建筑中部有三個凸起的穹頂,門廊前有粗大的羅馬柱,整體外觀高大雄偉,具有古羅馬建筑風格??。不知何因在中原大地為何建這樣中西結合的場館。照片就是濮陽市的博物館外型。</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館藏文物有萬余件(套)。種類包括陶瓷器、書畫、錢幣、石器、骨蚌器、青銅器等。珍貴文物有西漢“大泉五十”銅錢范、北齊青釉覆蓮四系罐、唐絞胎瓷枕等五件國家一級文物,還有“中華第一龍”等眾多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展館第一個展示的就是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實地復原圖(照片)。</p><p class="ql-block">濮陽是中華民族龍文化發源圣地,上世紀1987年,在濮陽縣西水坡考古發現三組形成于距今6400余年的蚌塑龍虎圖案,在國內外考古界引起轟動。這三組蚌塑龍虎圖案的出土,對探索中國文明起源、龍的起源以及研究中國古代史、美學史、宗教史、天文歷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將中華文明史從5000年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被譽為“中華第一龍”,濮陽也被稱為“中華龍鄉”。</p><p class="ql-block">從館內展示的內容看,墓主人兩側是用蚌殼擺塑的龍、虎造型。經C14測定,年代距今約6400年,它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形象最為逼真,年代最為久遠的龍形象。當年著名考古學家、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先生在考古工地目睹了蚌龍的風采后激動地說:“我總算為故宮七萬條龍找到了祖龍,這不僅是中華第一龍,也是世界第一龍”。</p><p class="ql-block">如今“中華第一龍”這一名稱已經寫進了全國統編小學教科書中。龍形象堪稱商周以后龍形象的鼻祖,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出土的原件現被國家博物院收藏,展館中所展示的是后來用當時從西水坡出土的蚌殼擺塑的。</p> <p class="ql-block">專家給予的高度評價。</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鎮館之寶。其中左上圖是“大泉五十”銅錢范面范。王莽新朝(公元9—23年)通長40.5厘米,寬17.3厘米該器物系青銅鍛造。右上圖的綠釉庖廚陶男俑(2件)東漢(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參觀中才知古代名人僧一行是濮陽人,他姓張名遂。他自幼聰慧,博覽經史,尤其精通天文歷法和陰陽五行之學。他曾剃度為僧,取法名一行。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和大地測量學家。他制定過《大衍歷》,還組織領導了全國范圍內的天文大地測量,首次用科學方法實測子午線長度,在天文學和數學領域貢獻卓越。</p> <p class="ql-block">從一件件文物中我們感覺到,它們雖歷經千年滄桑,但依然散發著熠熠光輝。這些寶貝兒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博物館后,我們來到了濮陽縣。這是我們游覽路線中重要一站。因為這里不但是舜帝的故里,而且還發生過歷史上一重大事件——澶淵之盟。</p><p class="ql-block">據有關考古專家考證,舜帝長期活動于河南濮陽一帶。他生于姚墟,后遷于負夏(即瑕丘)。經河南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確定,經眾多專家實地考察,濮陽縣被確認為舜帝故里。</p> <p class="ql-block">濮陽縣,古稱帝丘、開州、澶州、東郡、楚丘,因戰國時期位于濮水之陽而得名。五帝之一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p> <p class="ql-block">緊挨龍柱圖騰附近就是“中華第一龍”的出土地。</p> <p class="ql-block">由于這里建水庫,在上世紀1987年開始發掘,這里包含仰韶、龍山、東周和漢代等幾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其中以仰韶文化最為豐富。在此有個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現——蚌砌龍虎圖案:共發現三組蚌砌龍虎圖案。第一組位于45號墓,墓主人為一老年男性,東西兩側分別擺有蚌塑龍虎圖案,龍的形象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第二組在第一組南20米處,圖案有龍、虎、鹿、蜘蛛等;第三組在第二組南邊25米處,圖案有人騎龍和虎等(在濮陽博物館中即可看到真實復原圖)</p> <p class="ql-block">遺址巳淹入水下,無從看到。但在遺垃旁有一座?曦廟。走進廟里,規模比天水那個?曦廟要小的多。</p> <p class="ql-block">但根據廟中一解釋,伏曦是龍祖,此處出土的尸骸就是伏曦。這只是單方解釋,神話故事不可能成為現實。</p> <p class="ql-block">廟中一展示牌說的有鼻子有眼。無論如何,這也是當地人一美好想像。</p> <p class="ql-block">我們隨后來到“澶淵之盟”事件發生的所在地——回鑾碑,它位于濮陽縣御井街城關鎮,始建于北宋。</p> <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北宋建立后,宋太宗曾兩次北伐,試圖收復燕云十六州,但均以失敗告終。此后,遼軍不斷南下侵擾北宋邊境。 1004年,遼圣宗及其母蕭太后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陽),威脅北宋都城開封,北宋朝野震動。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等主戰派督促下御駕親征,于澶州大敗遼兵,雙方議和,訂立“澶淵之盟”。</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那塊非常著名的“契丹岀境碑”。回鑾碑是宋遼大戰與“澶淵之盟”的唯一見證,見證了宋遼之間由戰爭走向和平的歷史轉折,對研究宋遼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實物價值。</p> <p class="ql-block">查資料才知碑文為宋真宗所賦《契丹出境》詩,內容為“我為憂民切,戎車暫省方。征旗明夏日,利器瑩秋霜。銳旅懷忠節,辟兇竄北荒。堅冰消巨浪,輕吹集嘉祥。繼好安邊境,和同樂小康。上天垂助順,回旆躍龍驤”。碑體為青石材質,高2.6米,寬1.3米,字大如掌,蒼勁挺拔,秀麗流暢,相傳為寇準書寫。</p> <p class="ql-block">看資料可看到盟約內容:宋遼為兄弟之國,劃定邊界,雙方以白溝河為界,宋放棄對遼占領的燕云十六州的領土要求,遼軍撤兵。宋向遼納歲幣:北宋每年向遼輸送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為“歲幣”。澶淵之盟的簽訂為宋朝節省了巨額的戰爭開支,換取了戰爭難以達到的效果。如今,澶淵之盟的締結已經過去一千多年,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居安思危,方能長遠發展?。</p> <p class="ql-block">這件結盟之約,結束了宋遼之間長期的戰爭狀態,此后宋遼邊境相對和平穩定,為雙方的經濟、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雙方的互市貿易也促進了經濟交流和民族融合。</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回鑾碑,我們又來到八都坊。它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是為紀念明代在都察院任過職的八位濮陽籍都御史而建。看介紹才知八都坊為青石結構,由石條、石板、石塊、石柱疊砌嵌合而成,渾然一體,堅固耐震。坊高9.6米,寬9米,四柱三門三樓,氣勢挺拔,雄偉壯闊。</p> <p class="ql-block">八都坊是濮陽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征,見證了濮陽在明朝時期的輝煌,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和社會風貌,對于研究明代歷史和濮陽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實物價值。八都坊所在的濮陽古十字街至今仍然保留著青磚灰瓦的店鋪,飛檐翹角、古韻悠然,八都坊與周邊的古建筑群相得益彰,成為了濮陽縣發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p> <p class="ql-block">貫穿南北的大街現已成商業市場,店鋪林立,商品豐富,已看不出古時的舊貌與風采。</p> <p class="ql-block">在一個十字街口可以看到濮陽老城的四牌樓北面匾額上刻有“北門鎖鑰”的字樣。經查看資料才知,它的原意是掌管北門的鑰匙,后用來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表明濮陽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北宋時期開封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政權的最后一道防線,這里的大門一旦被攻破,必然危及黃河以南的安全。</p><p class="ql-block">四牌樓又名中心閣,位于濮陽老城十字街,始建于明嘉靖初年。“北門鎖鑰”匾額作為四牌樓的一部分,其書法藝術和雕刻工藝都體現了當時的建筑藝術水平,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濮陽有許多名小吃,像壯饃,裹涼皮,糊辣湯,羊肉燴面等。接近中午,我們走進一家特色涼皮店,每人點了一份裹涼皮,再配上個五香芝麻餅和一碗雞蛋湯,別提多爽了。</p> <p class="ql-block">裹涼皮的做法俺用視頻的方式給錄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從濮陽縣出來,驅車來到范縣。這里曾是鄭板橋當縣令的地方,也是黃河流經之地。我們先來到黃河邊的鄭板橋紀念館參觀。</p><p class="ql-block">這是一處新建的,以明清建筑風格為主,內設展廳、竹林、亭榭、碑廊、雕塑、假山、池塘、花草等景觀,館內的“三絕堂”展示了鄭板橋的生活、寫作、作畫場面。</p> <p class="ql-block">鄭板橋這個名字在俺年輕時就很熟悉,他很喜歡竹子,所以在紀念館院內種滿了竹子。他那幅“難得糊涂”的左右銘一直是俺學習的典范。</p><p class="ql-block">他在范縣名聲很好,據說當縣令的任期間,他始終將百姓疾苦放在心上。面對災荒,他果斷開倉放糧,不懼上級壓力,一心只為拯救蒼生。這種以民為本、清正廉潔的為官之道,在那個時代顯得尤為難能可貴。在紀念館陳列的史料中,他處理民生事務的一樁樁記錄,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對百姓的關愛,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深刻內涵。</p> <p class="ql-block">他一生好酒,愛遠游,以詩書畫三絕聞名,卻不被世俗所束縛,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行為舉止頗有狂放不羈之態。他剛正不阿,在為官期間,心系百姓,不畏權貴,堅持為百姓謀福利,因為民請賑而得罪上司,最終憤而辭官,體現了他的正直和擔當。</p><p class="ql-block">活了六十多年,相聚了六十多年的老兄弟們,在鄭板橋的“難得糊涂”面前,必定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館內展示的鄭板橋書法作品同樣令人驚嘆。他自創的“六分半書”,將真、草、隸、篆融為一體,看似歪歪斜斜,卻又錯落有致,如亂石鋪街般別有一番韻味。從他的書法里,俺看到的是自由不羈的靈魂,不受成規束縛,在筆墨揮灑間盡顯個性。這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一種對生活、對自我表達的極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在紀念館外百米處就是黃河。這里也稱為毛樓生態旅游區,地界豫魯兩省,是一個具有黃河田園風光特色的生態旅游區。</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前人的足跡,探尋這片土地的過往。站在黃河岸邊上,欣賞著那些曾經讓名士們流連忘返的風景,自己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一道靚麗風景。兄弟四人在寬闊奔騰的黃河前留下各自的偉姿。</p> <p class="ql-block">我們所站的位置離黃河90°大轉彎處不遠,觀賞游覽黃河位置得天獨厚。視頻開始段就是那個90℃的轉彎點。</p> <p class="ql-block">二天的行程緊張而又豐富,收獲滿滿。從濮陽回返路上,我們走進了河北邯鄲的成安縣,在此停留了一天。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二祖匡教寺,它始建于南北朝北年間,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經多次修繕,寺內建筑古樸典雅,保存有眾多佛像和碑刻,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查資料看介紹可知,成安二祖匡教寺供奉的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慧可大師是中國禪宗的重要人物,他在成安匡教寺講經說法長達34年,寺內還專門為他筑有說法臺。慧可大師早年飽讀詩書,后因時運不濟在洛陽香山寺出家,并在嵩山少林寺得達摩祖師衣缽,成為禪宗二祖。他在隋開皇初年以107歲高齡駐錫匡教寺,期間其深邃的佛法智慧如明燈,照亮了無數僧俗的心靈。</p> <p class="ql-block">慧可大師是達摩祖師在中國得法的唯一弟子,他繼承了達摩祖師的衣缽,肩負起了傳承禪宗的重任,使禪宗的血脈得以延續。</p> <p class="ql-block">慧可把印度佛法教義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使佛教徹底地中國化,成為適合中國士大夫與百姓口味的中國佛教,這是慧可對中國文化最偉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中國前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曾對慧可大師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慧可大師是中國禪宗第一人,沒有他就沒有中國佛教禪宗今天的發展。”</p> <p class="ql-block">  隨后我們駕車來到了縣城北的毛澤東視察紀念館,它是為了紀念上世紀1959年9月24日毛澤東主席視察成安萬畝棉花豐產方所建,此處原是棉花豐產方辦公室兼紅專學校,毛主席視察時曾在這里與地、縣、公社負責人和棉花姑娘們座談。這里面展示了當時的歷史場景和珍貴資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踏入紀念館的大門,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面而來,最先引人注目的是毛主席的巨幅雕像,他目光堅定,神情慈祥,仿佛在注視著這片土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p><p class="ql-block">館內每一張帶著時光烙印的照片,每一件屬于那個時代的農耕器具、衣物、報紙以及墻上每一框詳細的文字說明,都生動地再現了毛主席視察成安縣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在縣政府興建的紀念館隔壁,有一處民間自發投資興建的小紀念館,外觀看樣式像廟宇,走進看老百姓確實把對領袖們當做神而供起來,屋外屋內一切擺設和物資都照著敬佛供神來做的。</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百姓自愿,都是抱著一顆對領袖的愛心和敬仰之情。雖然毛主席只來過一次,時間也不長,但對當地的人民來說,認為是一件偉大而難忘的事,是一件永遠值得紀念的事,可見領袖們的人格寐力和舉動多么深得人心,讓人懷念。</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行程很快結束了。這么多年的自駕游感覺到這種方式,①是自由靈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停就停,充分享受旅游樂趣;②是親近自然,能更近距離地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③是體驗多樣文化,有機會深入體驗各地的風土人情;④是享受駕駛樂趣,行駛在不同的道路上,享受駕駛帶來的愉悅感;⑤是增進人際關系,與家人、朋友一起自駕游,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留下美好的回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甘孜| 鲁山县| 新乡市| 沁源县| 盐池县| 龙里县| 镇宁| 嘉善县| 嘉黎县| 丰原市| 祁连县| 滕州市| 云龙县| 邢台县| 渭源县| 安义县| 大足县| 敖汉旗| 卫辉市| 杭锦旗| 卓资县| 定远县| 遂宁市| 察隅县| 杂多县| 右玉县| 哈巴河县| 时尚| 江津市| 桦南县| 太湖县| 浠水县| 沾益县| 海淀区| 尉犁县| 石城县| 保定市| 尼勒克县| 丹巴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