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0年9月7日的上午,我興沖沖地來到了位于專醫(yī)院后院的信陽醫(yī)學專科學校。雖然也曾想像過小城市的學校條件不會太好,但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景象無論如何也與高等學府聯(lián)系不起來。呈“山”字形排列的30多間平房,包攬了辦公、食堂、實驗室和師生宿舍的諸多功能,教室是兩大間茅草房,再加上郊區(qū)一座兩進院民宅的分校,這就是全部校舍。對了,還有一間房子是圖書館,里面進駐約不到一兩千冊五花八門的圖書和一名姓鄭的管理員。而另一間房子是解剖實驗室兼做庫房,躺著一大兩小三具尸體。</p> <p class="ql-block"> 這座學校的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50年的河南省第三護士學校,1958年教育大躍進,信陽一下冒出四所“大學”:工專、師專、農(nóng)專、護校則升為醫(yī)專。升倒是升了,辦學條件卻反而不如以前。這也難怪,因為經(jīng)濟困難時期以來,經(jīng)費有減無增,何談條件的改善。所以便形成了全國都在升格辦學大躍進,而辦學水平和條件倒退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既來之,則安之吧,好在學校領導和同志們對我都很熱情,心里還算踏實。當我聽說為了籌措辦學經(jīng)費,原校領導曾帶領同學到火車站卸煤,以及師生一起上山伐木割草蓋教室的建校經(jīng)歷后,對學校平添了一份感情。</p><p class="ql-block"> 這一年學校一下分來八個大學生,有語文教師徐翰秋、董宏昌,物理教師涂惠蘭,英語教師歐陽欽,生物教師鄭福兆,外科教師高釗惠,傳染病教師趙彬等。基礎和臨床課在校部上,一年級學生的文化課在分校上,這樣我便和歐陽等老師一起搬到了浉河邊的分校住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分校實際座落在東南郊的一個小村莊內(nèi),真可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環(huán)境十分靜幽,偶聞雞鳴狗吠,更覺世外桃園。校門的西南方有一條小路,信步走去,不到200米就到了靜靜流淌的浉河,河水澄澈以至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嬉戲的小魚。河對岸是蔥綠的龜山,那印入水中的倒影,酷似一幅山水畫卷。課余飯后或散步或賞景或浣衣,自有一番情調(diào)。</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在傍晚,徜徉于岸邊,看遠方天際,正夕陽西下,彩霞幔天,白鷺點點,涼風習習,實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趣,直讓人如夢如幻到不知“今夕是何年”。我想世界上哪所大學有如此美景?能在這里生活也是一種造化,一種緣分,于是漸漸地安下心來,開始了我的教書生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辽阳县|
应城市|
康乐县|
渝中区|
巩义市|
潮安县|
重庆市|
浦北县|
南丹县|
江安县|
姚安县|
华池县|
伊宁县|
石景山区|
饶阳县|
卓资县|
深泽县|
滦南县|
晴隆县|
合江县|
双牌县|
定南县|
浦东新区|
勃利县|
南皮县|
西贡区|
大港区|
花垣县|
永安市|
玉屏|
周至县|
浦县|
南安市|
宁河县|
泌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清镇市|
新余市|
城步|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