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攝影/圖文/編輯/制作:酒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部分圖片致敬網絡)</b></p> <p class="ql-block"><b>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不冷不熱,氣候宜人。在這個最適合踏青賞花、游山玩水,享受春輝的時節,我卻與朋友們一起,走進了這座承載著豐富歷史故事、厚重文化底蘊和有著中國古代庭院建筑藝術瑰寶之譽的古老宅院:"康百萬莊園"。</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又稱河洛康家。這座龐大壯觀,古典古樸,古色古香且布局嚴謹,堪稱中國建筑奇葩的莊園,位于洛河之西,邙山腳下的鞏義市康店鎮。莊園始建于明朝中葉,明末清初初具規模。它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筑的代表,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地區古建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屬國家4A級旅游景區,河南省歷史名人故居,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是明清以來對"中原活財神"康應魁家族的統稱。康家上自六世祖康紹敬,下至第十八世莊主康庭蘭,這十二代是康家最富裕和最顯奢的時期。歷史上的康家,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鴻猷等十多位康家莊主,都曾被當地百姓稱為"康百萬"。</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這個最有影響力的名號還得從慈禧太后說起。</b></p><p class="ql-block"><b>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小皇帝西逃,次年經河南鞏義回鑾北京。由于當時河南鬧饑荒,地方財政嚴重虧空,當地的知府無力接待,于是就讓康家迎駕。</b></p> <p class="ql-block"><b> 慈禧太后與光緒到達鞏義之后,在康家臨時布置的"行宮"中僅僅住了一個晚上。但是,在第二天慈禧太后與光緒將要起駕時康家的當家人康鴻猷卻通過李蓮英向慈禧太后捐獻了100萬兩白銀。慈禧太后見狀非常高興,就說了一句"不知此地還有個百萬富翁啊"。從此,康百萬這個封號就借著慈禧太后的金口愈加名揚天下了。</b></p> <p class="ql-block"><b> 其實,康百萬家族的興起,還有這么一個廣為留傳的傳說故事:據說在明末的某一天,有一艘大船自洛陽順洛河而下,行至鞏縣一渡口時天色已晚。此時此刻,只見一老者站立船頭久久地面向西方眺望,</b></p> <p class="ql-block"><b> 煙霞氤氳處,一輪紅日正慢慢沉落。此時,那被晚霞映紅的連綿起伏的邙山,尤如五龍朝天。而中間有一高峰,宛如金龍探海之勢蔚為壯觀。看了半晌,老人突然"啊"了一聲:大驚道:"此乃正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啊"。</b></p> <p class="ql-block"><b> 船頭老者贊嘆之后沒有過多猶豫,便直接召喚一家老少棄船登岸。上岸之后尋問路人,得知剛才所見之峰為"五圣頂",而五圣頂下的莊園中住著一戶康姓人家。</b></p> <p class="ql-block"><b> 老者聞言,便欣然投奔康家。這之后不久,老人家便將自己的愛女嫁于康家。此后,康家便日漸發達,家族興旺,終成一方富豪。</b></p> <p class="ql-block"><b> 后來人們得知,那帶著一家老小棄船上岸的老者,原是洛陽城朱家大族的家主,當時因洛陽城內亂事而逃奔他鄉,無意間發現此處寶地,并不惜以小女下嫁。</b></p> <p class="ql-block"><b> 后有精道卦象之人解曰:康家所居住之地乃獨占鰲頭之相,且康家與朱家聯姻,必至族旺。占卜解曰:若糠(康)與豬(朱)相遇,必得以茁壯。有豬(朱)得與(糠),必得以盡其用。正是天合地作之佳配。</b></p> <p class="ql-block"><b> 自此,在400余年間的跨度中,康家家族也從最初的小莊園,逐步建起了一座龐大無比且盡善盡美的大莊園。隨著家族財富的積累,康家在原有莊園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擴建,房舍也從最初的山腰延綿至山頂。這座奢華而又壯觀的莊園,也從當地的傳統民居宅院逐漸向恢宏大氣的亭臺樓閣、別具匠心的建筑大格局發展。它的建筑風格,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也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的建筑特點。</b></p> <p class="ql-block"><b> 20世紀50年代,康百萬莊園被充公。其中1/3的房屋被用作政府、機關、學校、醫院、郵局等辦公之處。另有2/3的房屋分給了當地的貧農。到了1960年,政府又重新接管了1/3的房屋并對其進行了復原改造,使其延續了"明時樓院清時廊"的舊貌。這就是如今的"康百萬莊園景區"。而莊園2/3的其它房屋也早已被農戶翻新成了現代版的房舍而再無法復原。</b></p> <p class="ql-block"><b> 現在的康百萬莊園,占地240余畝,其古建筑主要有寨上主宅區、寨下住宅區、南大院、祠堂區、作坊區、菜園區、龍窩溝、金谷寨、花園、棧房區等十大部分。這十大部分又包括33個庭院,53座樓房,97間平房,73孔窯洞等共計571間。據記載,鼎盛時期,康百萬莊園的房舍最少有1300多間。</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一座歷史悠久的宅院,它不僅是中原大地上的建筑瑰寶,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展現的產物。在這個莊園內,那些眾多的楹聯對聯及名言則是這座龐大建筑群的畫龍點睛之筆,從這些楹聯對聯及名言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于道德修為、教育傳承、家國情懷、孝義為先等濃厚的傳統思維理念。</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是全國三大莊園(康百萬莊園、劉氏莊園、牟氏莊園)之一。另外又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并稱"中原三大官宅"。</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是明朝初期(明洪武年間),在朱元璋下令從山西"大槐樹"被迫遷至河南鞏義縣的流民。康家先祖先是在洛河岸邊開了一家小飯店,寒來暑往,后來小飯店便逐漸成為了河洛一帶知名的客棧。之后,客棧所在地也就被南來北往的人們稱為了"康家店"。這個名字一直延續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到了康氏家族第六代傳人康紹敬時期,由于他敬讀書致賢仁,開始走入仕途并發跡。康紹敬初任洧州(今河南尉氏)驛丞,后晉升為山東東昌府(今山東聊城)大使,并在水陸交通、鹽業和稅務等方面擔任要職,官至三品。自此之后,康家十二代人代代都有人做官,清朝時也出一位三品朝官。</b></p> <p class="ql-block"><b> 到了清朝時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鎮壓白蓮教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其實在這之前,康家已經壟斷了陜西的布市。同時,康氏家族又靠造船業發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b></p> <p class="ql-block"><b> 從明代到清代400余年的時間里,康家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努力,富甲一方的康家,在勢力范圍和占地規模上都"突飛猛進"。鼎盛時期,以莊園為中心,方園幾十里內都屬康家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富足起來的康家,靠山筑窯洞,臨街建門面,瀕河設碼頭,據險筑寨墻。從而建成了一個自成系統,功能齊全,布局謹慎,等級森嚴的、集農、工、商、官為一體的龐大地主莊園。繁盛時期,莊園內建有磚瓦廠,木材加工廠,造酒廠,軋油廠,造船廠,養殖場以及學館,藏書樓,醫館,寨堡,祠堂等。那時的康家主人,足不出園就可滿足一切生活所需。</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創于明代,漸興于清初,清乾隆時步入全盛。清咸豐以后逐漸沒落。民國中期由于戰亂走向衰敗。</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在這個龐大的建筑群中,莊園卻僅設有一個出入口,而莊園內的路徑大都又七拐八彎宛如迷宮。在莊園內游覽,如果沒有指示牌或知情人帶領,陌生人極難找到出口。</b></p> <p class="ql-block"><b> 步入康百萬莊園,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里面的每一塊磚瓦,每一道高墻,每一間房舍,每一進院落。無一不泄露著康家當年的昌盛繁榮。那種撲面而至的古樸厚重的古韻氣息;那些錯落有致的古典建筑,感覺自己就像是走進了一個歷史的時空隧道。</b></p> <p class="ql-block"><b> 莊園內的建筑,設計合理,布局嚴謹,一座座門樓,一條條回廊,一個個小院,一組組裝飾雕像、花園、假山等,無不凸現著當年康家人的精心設計和良苦用心。</b></p> <p class="ql-block"><b> 比如康百萬莊園內的這座獨立封閉的兩進式四合院。它前院的景觀中大都有假山、曲廊、月亮門及花墻等,院中栽種有葡萄、石榴、竹子及各種花卉作為點綴。令人耳目一新,給人一種移步換景的江南園林般的藝術美感。</b></p> <p class="ql-block"><b> 而后院多采用以小襯大,以幽襯深的"襯景"設計手法,使院落更具立體、層次感。前后各院之間又以幽深的過道相通,猛一進去,會給人一種劉姥姥初進大觀園的驚喜感。令人嘆為觀止。</b></p> <p class="ql-block"><b> 在這座龐大的莊園內,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它的建筑藝術和厚重的文化內涵:精細的木雕,完美的石雕,細膩的磚雕等藝術品,每一件都細致入微,栩栩如生,仿佛都在訴說康家久遠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不僅是一座建筑藝術的博物館,它還是一座雕刻藝術的寶庫。這里的木雕、石雕、磚雕等,都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在莊園的各個建筑物上,上至房頂磚瓦瓷獸,下至門窗廊柱門墩,都有精美的雕刻飾件。其藝術表現手法多采用了透雕、浮雕、圓雕等不同工藝手法。雕品設計新穎,工藝精湛,品種多樣,風格各異。雖古樸典雅,但卻讓人耳目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這頂全是用金絲楠木精心雕刻制作的頂子床,據說是由10名能工巧匠耗時5個年頭才完成。床榻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共雕刻有"麒麟送子,雙猩舞繩,福祿壽三星,春夏秋冬四季圖,及課讀、對奕等人物故事共36組圖案。床榻由17個部分組成,折開了可以搬走,但整個床榻上沒用一顆釘子。現估價為1·2個億。可見當時康家鼎盛時期的經濟實力有多強。看到這張寬大而華麗的床榻和床幃上那早已褪色的刺繡和被磨損的邊角,任誰都會想象到它當年無以倫比的精美與奢華。其實,這種床榻在莊園內有很多幢,而這幢可以說是保存最好和最豪華的一幢。</b></p> <p class="ql-block"><b> 在康百萬莊園內,現保存有碑刻、牌匾、家具、古玩、書畫、器皿、衣帽等各種各樣的歷史文物計3000余件,這些文物對研究明清文化、民間風俗、古代建筑等都具有較高的價值。它不僅提供了研究封建社會地產階級的發家史料,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實物資料。</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家族歷經400多年而不衰,這其中與他們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經商理念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走進莊園留意,莊園內到處都有對聯、匾額及家規家訓等的提示警示語。這些被濃縮的文字雖然簡短,但卻都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和哲理。</b></p> <p class="ql-block"><b> 在這些"警世通言"中,對家族成員的行為、品德、經商的要求等,都有著很嚴格的明確規定。這些"規章制度",既有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理念",又有國家法律法規的影子。</b></p> <p class="ql-block"><b> 看罷這些"莊園法規",我曾仔細想來,一個家族若想長久興盛,靠的不僅僅是財富的積累,更重要的還要有優秀的家風傳承和家規家訓及強有力的文化教育支撐。</b></p> <p class="ql-block"><b> 說到這里,讓我又聯想到了現在社會中的很多家族企業,它們有的可能會在短時間的某種機遇中獲得諸多資本,但是,要想持續地發展壯大,就必須要有像康百萬的家族模式那樣,既要有自己的正確價值觀,又要有建全的讓家族成員堅守遵循的"莊園規章制度"。</b></p> <p class="ql-block"><b> 在康百萬莊園內,各個門樓上都掛有匾額,這些匾額不僅有很強的裝飾作用,更主要的是它還承載著深刻的寓意和家族的訓誡,最著名珍貴的匿額就是這個門樓上掛的這塊《留余》匾了。這塊匾額被譽為"中華名匾"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留余》匾是康百萬莊園的鎮園之寶。它是由第十五代莊園主康坦園懸掛。這塊形如旗幟亦如書卷的金色匾額,其內容主要來自于南宋留耕道人的《四留銘》,其內容如下:</b></p><p class="ql-block"><b>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b></p><p class="ql-block"><b>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b></p><p class="ql-block"><b>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b></p><p class="ql-block"><b>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b></p><p class="ql-block"><b> 留余匾上的文字,字字樸實貼心暖心。這種"留有余"的家國情懷和康家諸事諧留有余地的精神,很是值得后人學習。</b></p> <p class="ql-block"><b> 除《余留》匾外, 我身后的這塊"毀家紓難"的匾額更是發人深省,令人敬嘆。它不僅具有很深刻的寓意和家訓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它還寄托著康家后人康子昭的深厚愛國情懷。</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至所以被譽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原因就是其家族在歷史上做了許多好事善事及他們的所表現出的家國情懷。</b></p><p class="ql-block"><b> 如在清乾隆年間,康家第十二代掌門人康大勇,在決定大力擴建宅院之時,黃河突然決口,為搶險黃河大堤,康大勇果斷決定,把修建宅院的錢全部捐出,為此贏得了朝廷和當地百姓的贊譽。</b></p> <p class="ql-block"><b> 又如前面所述,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康百萬莊園后人康子昭,為加入東北抗日義勇軍,不惜變賣家產籌集抗日所需軍費。盡管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但康子昭依舊堅持賣地籌款,最終他也在抗戰前線犧牲。他的精神被后人銘記,成為了"毀家紓難"的典范和不朽的精神豐碑。</b></p> <p class="ql-block"><b> 又如:自從康氏家族發達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都以樂善好施而著稱。他們興辦學堂,賑濟災民,經常救濟當時的窮困百姓,并捐資興修水利設施抵御洪災、旱災。在清朝末年,康氏家族還組建了團練,保衛家鄉百姓免受土匪掠奪和戰亂之苦等。這些行為不僅體現了康氏家族的熱心公益,造福一方的仁愛之心和社會責任,也為他們自己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和歷史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身后的這座建筑物,是康百萬莊園為紀念康氏家族康道興的妻子王氏而特建的"貞節牌坊"。王氏23歲守寡,撫養過繼兒子康無晏長大成人,直到清同治七年病逝。為了表彰她的貞節,康家向清朝皇帝請旨修建了這座貞節牌坊。在這座精美的牌坊上,精雕有二十四孝圖,漁樵耕讀及龍鳳、珍禽、異獸等數十種圖案。它是康氏家族的榮譽象征。不僅是康百萬莊園的重要文化遺產,也是研究古代建筑風格和家族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一座歷史悠久的莊園。它不僅是中原大地上的建筑瑰寶,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展示。在園區內眾多的楹聯、對聯及名言中,我們可以從中讀到古人對于身傳言教理念的深刻闡述和崇高追求。</b></p> <p class="ql-block"><b>例如在道德修身方面:</b></p><p class="ql-block"><b>楹聯:德為立身之本,行為處事之基。</b></p><p class="ql-block"><b>對聯:品高行潔心自泰,</b></p><p class="ql-block"><b> 德厚流水福自久。</b></p><p class="ql-block"><b>名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b></p><p class="ql-block"><b>又如在教育傳承方面:</b></p><p class="ql-block"><b>楹聯:書聲瑯瑯傳千古,</b></p><p class="ql-block"><b> 文風郁郁振家聲。</b></p><p class="ql-block"><b>對聯:智啟童年根蒂固,</b></p><p class="ql-block"><b> 德潤心田花果香。</b></p><p class="ql-block"><b>名言:教育為立國之本,</b></p><p class="ql-block"><b> 傳承為家族之魂。</b></p> <p class="ql-block"><b>又如在家國情懷方面:</b></p><p class="ql-block"><b>楹聯:家國情深如海闊,</b></p><p class="ql-block"><b> 民族意重似山高。</b></p><p class="ql-block"><b>對聯:忠誠報國心無悔,</b></p><p class="ql-block"><b> 熱血為民志不移。</b></p><p class="ql-block"><b>名言:家國情懷,民族精神之根本,</b></p><p class="ql-block"><b> 忠誠擔當,國家富強之基石。</b></p><p class="ql-block"><b>又如在孝義為本方面:</b></p><p class="ql-block"><b>楹聯:孝義為人生之首,</b></p><p class="ql-block"><b> 忠誠為處世之要。</b></p><p class="ql-block"><b>對聯:孝感天地情深厚,</b></p><p class="ql-block"><b> 義重如山意堅定。</b></p><p class="ql-block"><b>名言:孝為百行之先,義為萬事之本。</b></p> <p class="ql-block"><b> 在康百萬莊園,占地面積最大的是棧房區。棧房區緊靠碼頭,是康家的"商業中心"。也是康家數百年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部分。這里的楹聯、匾額?,就更具有誠信經商的代表性,如:"厚農資商農商皆是本,重信守義信義全在人","誠信之上"等,康氏家族用這種方式告誡子孫牢記重信守義的商業理念,同時也是把這種價值觀無聲地傳遞給了合作人。</b></p> <p class="ql-block"><b> 康百萬莊園內的這些楹聯、對聯及名言,展現的是康家人的智慧和理念,同時也是對家人及后人的一種鞭策、啟示。它時時刻刻提醒家人要重視道德修身,傳承家族文化,熱愛祖國,恪守孝義,勤儉持家,堅守節操,表彰美德等。這些理念和價值觀,不僅對于家族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人生價值和社會發展也具有深遠影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綜上所述,康百萬莊園,不僅是一座古典古樸,壯觀豪華的莊園,更是數百年中康家家族智者智慧與品德品味的展現。如今,它不僅是研究中國傳統民俗建筑藝術和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場所,它也是靠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和家族文化吸引眾多游客的美麗景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康百萬家族的經營理念、家族文化和價值觀,對康家經久的興盛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以"留余"思想為核心,遵循儒家的"中庸思想,在當時的社會中,要求無論是做人做事或是做官經商,都要給他人"留余",以便保持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平衡與和諧。在中國古代,康氏家族的所作所為無不令后人敬佩贊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3月22日于河南舞陽賈湖</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宁津县|
吉安县|
剑河县|
新田县|
玛纳斯县|
新平|
陆河县|
福安市|
和田县|
全南县|
兴文县|
繁峙县|
比如县|
宁河县|
资中县|
石林|
阿拉善左旗|
沙田区|
池州市|
班戈县|
平安县|
舟山市|
禄劝|
拜泉县|
鹤山市|
二手房|
灵川县|
隆回县|
都兰县|
布尔津县|
南皮县|
南陵县|
东源县|
郴州市|
五华县|
新田县|
贞丰县|
双柏县|
昌吉市|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