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壩美——一個酷似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古村。它宛如一顆遺世獨立的明珠,靜靜地躺在滇桂黔三省交界處的群山之中。日前往滇東南旅游,有緣探訪了這個位于云南文山州廣南縣的神秘村落。</b></p><p class="ql-block"><b> 前往壩美的路途,便是一場有些艱辛卻是充滿詩意的行程。大巴在蜿蜒的山路上緩緩前行,車窗外,連綿起伏的青山,如同潑墨山水畫般相伴一路。到達目的地后,迎面一座山峰正中,一月芽形石洞恰好與我們相對。一條清澈的小河,泛著微瀾在我們身邊流過。</b></p><p class="ql-block"><b> 坐上晃晃悠悠的木槽船,一會就來到了洞中。洞頂倒懸著無數筍狀石柱,成群的飛鳥在洞里翻飛盤旋。當黑暗把人和船吞沒時,船上的人不由地都產生了一種“時光隧道”的感覺:一個現代世界頓時消失了,一個古老神奇的小村卻在各人的頭腦里幻變、交疊著......</b></p><p class="ql-block"><b> 從洞口出來,入目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田野,腳下的小路蜿蜒著通向村莊。遠處的山巒、近處的農舍散布于綠樹叢中,正是陶淵明描寫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那般景象。</b></p><p class="ql-block"><b> 在村口,我們看到了近年興建的渠堰和矴步,幾個年輕人正在這里賞景拍照。旁邊,一部老舊的水車在緩緩地轉動著,一圈,又一圈…… </b></p><p class="ql-block"><b> 不遠處,幾頭黃牛在坡地上悠然地吃草,偶爾,還朝我們這邊望上一眼。在云霧的映襯下,眼前的這一切忽明忽暗,讓人疑似異域仙境。</b></p><p class="ql-block"><b> 壩美的老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它們大多是木質結構,古樸而別致,但因年頭久了,都有些破敗。</b></p><p class="ql-block"><b> 緊挨路邊的,是近年新蓋的樓房。大多數人家都開了客棧或是民宿,開門迎候著不多的旅客。</b></p><p class="ql-block"><b> 村里看不到什么年輕人,只有一些老年婦女在路邊擺攤,賣些當地產的吃食和土雜產品。她們穿著特色鮮明的服飾,神情漠然地守著面前的貨什,并不在意路過的你買還是不買。</b></p><p class="ql-block"><b> 壩美,現有近兩百戶人家,居住著壯族、苗族等民族村民。大約六七百年前,他們的先祖因躲避戰亂,從湖廣一帶輾轉遷徙到了這里。</b></p><p class="ql-block"><b> 此后,他們就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直到1999年,這個村落才被一支偶然進入的地質考察隊發現。</b></p><p class="ql-block"><b> 近年來,隨著壩美被打開了通向現代社會的大門,村里的年輕人陸續離開這里,到外面闖世界了。而上了年紀的人則還是堅守在這里,繼續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在村子廣場邊的一個廊檐下,我們看到一些婦女們在扎堆繡花,她們手法嫻熟,繡出的圖案很有特色。這里的男人,大多擅長竹編,他們用竹子編出各種實用的用品,如竹籃、竹椅等,邊做邊賣,迎送悠悠歲月。</b></p><p class="ql-block"><b> 中午,我們在一家壯家人開的飯店里吃了午飯。導游說,我們這餐吃的可是當地人招待貴賓的佳肴美食。但說實在話,那滿桌的土菜和腌臘肉食,我們都吃得不太習慣。或許因為肚子餓了,也沒讓一桌菜剩下太多。</b></p><p class="ql-block"><b> 下午兩點正,在村子中心大榕樹廣場上,舉行了一場展示民俗風情的表演。參加表演的被稱為“小阿姐”的大媽們,身著民族服飾,隨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著她們并不苗條的身姿。那歡樂的樂曲和節奏,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b></p><p class="ql-block"><b> 在壩美,時間仿佛變得慢了。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與浮躁,沒有車水馬龍,只有寧靜的田野、古樸的村落。無論是當地村民還是游客,都置身于一種簡單的生活狀態之中。</b></p><p class="ql-block"><b> 下午三時許,導游帶著我們離開了這里。與來時一樣,出村還是穿溶洞,走水路。不過,可是過了兩個溶洞,坐了兩段水路的船,又走了約兩公里密林中的棧道,才到了連接外面世界的公路邊上,大家這也才仿佛重又回到了現代社會......</b></p><p class="ql-block"><b> 目前,國內被爭相認為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原型地的湖南常德桃花源和重慶酉陽的桃花源,都已被高度開發為國家5A景區。</b></p><p class="ql-block"><b> 壩美村與這二者相比,因為發現晚,交通不便,閉塞程度高,因此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更高的相似度。</b></p><p class="ql-block"><b> 當我走向大巴,回頭眺望那大山深處的壩美村時,心里竟莫名地涌上一陣悵惘:哦,壩美,“最后的桃花源”,你終將走向何處呢?</b></p> <p class="ql-block"><b>大巴把我們送到壩美村入口處的出水洞后,大家徒步向“世外桃源″進發。</b></p> <p class="ql-block"><b>乘船從洞口進入,在幽暗的溶洞河流中穿行了約二十分鐘,終于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b></p> <p class="ql-block"><b>“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展現在眼前的景象,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何其相似乃爾。</b></p> <p class="ql-block"><b>在村口,我們看到了近年興建的渠堰和矴步。旁邊,一部老舊的水車在緩緩地轉動著,一圈,又一圈……</b></p> <p class="ql-block"><b>壩美的老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大多是木質結構,古樸而別致,但因年頭久了,都有些破敗。</b></p> <p class="ql-block"><b>村里看不到什么年輕人,只有一些老年婦女在路邊擺攤。她們神情漠然地守著面前的貨什,并不在意路過的你買還是不買。</b></p> <p class="ql-block"><b>緊挨路邊的建造的,是近年新蓋的樓房。大多人家都開了民宿,開門迎候著不多的旅客。</b></p> <p class="ql-block"><b>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來壩美的游客不多,不少客棧、民宿已關門歇業。</b></p> <p class="ql-block"><b>村里沒有什么產業,經濟仍是十分窘迫,年輕人與男人都出去闖世界了,只留下老年婦女仍在堅守。</b></p> <p class="ql-block"><b>為發展文旅產業,村里組織守村婦女繡花、制作手工藝品,表演壯家歌舞,豐富游覽內容。</b></p> <p class="ql-block"><b>大榕樹廣場是壩美村的活動中心,村里根據客流情況,在廣場舉辦壯家歌舞和民俗節目表演。</b></p> <p class="ql-block"><b>桃花次第開了,油菜已經結莢,壩美的春天來得早,這里的山水還是頂美的哦。</b></p> <p class="ql-block"><b>再看一眼這里的山、這里的樹;再在這里拍幾張照,合一個影。這樣酷似“桃花源″的村落,很難找到第二個了。</b></p> <p class="ql-block"><b>出村還是穿溶洞,走水路,且是過了兩個溶洞,坐了兩段船。當地村民可通過猴跳巖處山路進出壩美,不過那可更為艱辛。</b></p> <p class="ql-block"><b>出溶洞后,又走了約兩公里密林中的棧道,才到了連接外面世界的公路上,大家也仿佛重又回到現代社會......</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霸州市|
和龙市|
西乌珠穆沁旗|
普安县|
明星|
闽侯县|
新郑市|
景谷|
江都市|
体育|
独山县|
徐水县|
交口县|
房山区|
类乌齐县|
砀山县|
龙州县|
铁岭县|
方正县|
平邑县|
会理县|
澄城县|
汕尾市|
滨海县|
凉山|
榆林市|
莲花县|
广饶县|
南江县|
红桥区|
二连浩特市|
翁牛特旗|
马边|
三亚市|
丹东市|
铜川市|
江华|
都江堰市|
丰顺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