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鵬東山寺位于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鎮街道辦鵬城村東面,位于龍頭石山南側山腰,俯瞰大亞灣,背山面海,風景極為幽雅旖麗。<div> 東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二七(公元1394年)年,一代風水大師賴布衣云游大鵬灣,路經東山龍頭石山,發現該地有紫霞光,此乃吉祥之光,便告訴當地村民,此為勝地,在此建一座廟宇,可保一方平安,于是建成了東山寺。</div><div> 東山寺是傳承中國禪宗“東山法門”的嶺南名剎,歷來香火旺盛,是當地士民的信仰中心,亦是人文薈萃之地。明代嶺南名士曾賦七律《大鵬東山寺》(見載于清康熙年修撰的《新安縣志》),清末民初文人亦賦詩《東山寺十二景觀》。寺西側有佛塔、石坊等文物,有古“龍井”清泉一眼。寺內留有歷代碑刻、楹聯、橫額等墨跡十余處。寺院四進,即以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為中軸,兩旁為伽藍殿、祖師殿、功德堂和福壽堂,配以鐘樓、鼓樓、僧舍、客房、客堂、齋堂、禪堂和六祖講堂。</div><div> 東山寺歷史經歷過三次重修。 第一次重修在清咸豐四年(1854年)春。1993年,當地群眾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華僑自發捐資100多萬,對東山寺展開第二次重修。2009年,進行了第三次重修。</div> 弘法寺,屬南禪臨濟宗臨濟法派,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仙湖植物園內,始建于1983年,寺院建筑面積達30000余平方米,殿、堂、寮、房、樓、閣共40余處。<div> 弘法寺,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內興建的首座寺院。弘法寺沿中軸線自下而上建有:山門殿、天王殿、佛教文化展覽樓、大雄寶殿、藏經樓。兩邊及側面分別建有客堂、祖師殿、伽藍殿、鐘鼓樓、觀音殿、地藏殿、功德堂、方丈樓、退居樓、臥佛殿、齋堂、禪院、僧寮、客寮、云水堂等。 弘法寺由于地處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因此,趙樸初及中國佛協其他領導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把弘法寺辦成中國一流的佛教文化寺院,使之成為同海外佛教界聯誼的紐帶。</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台东县|
汉川市|
莱州市|
都安|
海林市|
册亨县|
正蓝旗|
上高县|
罗江县|
崇州市|
临夏市|
邯郸县|
安达市|
鸡西市|
灌云县|
孟州市|
广宗县|
临猗县|
论坛|
滦平县|
敦化市|
南漳县|
永吉县|
义乌市|
淮安市|
商洛市|
博兴县|
慈溪市|
丹凤县|
铜鼓县|
四子王旗|
区。|
遂宁市|
蒙城县|
克东县|
承德县|
偃师市|
黄浦区|
阳信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