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齊白石篆刻“石書堂”印鑒藏</p><p class="ql-block"> 侯永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院之所以名為“南京石書堂書畫院”,源于院藏藝術大師齊白石(1863—1957)先生篆刻的一方“石書堂”印。</p><p class="ql-block"> 齊白石是中外聞名的藝術大師,其藝術成就廣泛涵蓋繪畫、書法、篆刻等多個領域。</p><p class="ql-block"> 其篆刻造詣精深,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史稱“齊派”。</p><p class="ql-block"> “石書堂”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源于民國藏家所藏歷代金石、拓本、碑刻、璽印等,即所謂以吉金刻石為書之意。</p><p class="ql-block"> “石書堂”印為齊白石先生典型印風中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 眾所周知,他將《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筆意融入到篆刻創作中,采用單刀直刻的技法,不做修飾,使作品呈現出縱橫奇肆、狂放不羈的風格意趣。</p><p class="ql-block"> “石書堂”印在篆法上運用線條的粗細變化,與刀法上輕重急緩相互映襯,充分體現了齊白石的藝術個性,是齊印作品中的佳作,彌足珍貴。</p><p class="ql-block"> 此印石作蘭草福佛薄意,雕工精致,線條流暢有古意。</p><p class="ql-block"> 印石通靈潔凈、晶瑩溫潤,蘿卜紋細密隱現,極似壽山田黃石,也具“溫、潤、細、結、凝、膩”六德。然而,其實為朝鮮黃凍,因解放前在上海入關銷售,俗稱“上海石”。</p><p class="ql-block"> 兩種印石極為相似,就稀缺度而言,朝鮮黃凍的存世量遠遠低于田黃石。然而,因文化傳承的因素,田黃石的商業價值則大于朝鮮黃凍。</p><p class="ql-block"> 兩石之鑒別,方法有三:</p><p class="ql-block">(一)蘿卜紋特征:</p><p class="ql-block"> 朝鮮黃凍石的蘿卜紋極為細密,形狀類似牛毛,且僅在印石的兩側可見,另外兩側則較為少見,這是由于該石質地不凝結所致。</p><p class="ql-block">(二)質地手感:</p><p class="ql-block"> 觸摸印石時,朝鮮黃凍石在手中的感覺不如田黃石滑膩。田黃石以其溫潤細膩的質地而聞名,而朝鮮黃凍石在質地手感上與田黃石存在一定差異。</p><p class="ql-block">(三)石質硬度:</p><p class="ql-block"> 朝鮮黃凍石的石質相對較軟,在篆刻過程中,刻下的石屑呈粉狀,與田黃石受刀時的爽脆感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齊白石大師篆刻“石書堂”印,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價值,而印石本身的材質特征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為印石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侯勇,字永君,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石書堂書畫院院長,蘇州篆刻藝術收藏館館長,原江蘇省甲骨文學會副會長(駐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拉孜县|
时尚|
诸暨市|
本溪|
湄潭县|
土默特左旗|
东源县|
宝山区|
四川省|
灵石县|
樟树市|
攀枝花市|
阿鲁科尔沁旗|
纳雍县|
桃江县|
易门县|
通道|
交城县|
佳木斯市|
利川市|
老河口市|
亳州市|
宜阳县|
南召县|
宁陵县|
黑龙江省|
铜山县|
江源县|
临猗县|
涿鹿县|
吐鲁番市|
涟源市|
招远市|
北安市|
阳原县|
班玛县|
敦化市|
仁布县|
突泉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