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3.15-18我們趁旅游淡季來敦煌游覽,初春的敦煌雖早晚有些冷,但中午溫度都在8°C上下,尤其在車里高原的陽光讓你只能穿件春裝,戶外活動完全沒問題,提前訂機票只有1.7折,套票(電影、擺渡車、門票、講解)140元/人,優惠票95元/人,可看10個窟(旺季8個),(榆林窟套票40元/人,優惠票20元/人)。如果你早去可多次隨其他講解員看窟,我看了15個。(特窟價格淡旺季一樣),酒店四星才300元/間天出頭,可以說性價比超高,敦煌旅游旺季4月1日-10月30日。有想去敦煌又有時間的朋友們可選擇此時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明的珍珠,與其同時代的榆林窟卻少有人知,其原因一是它處于榆林河畔,石窟受潮損毀較重,修復有難度,二是它距離敦煌市區170余公里,當年不是絲綢之路商品物資的集散地,其石窟的數量質量都不能與莫高窟相比。三榆林窟只能參觀5個窟,團隊一般不安排,個人或租車自駕或包車(淡季360元,旺季500元),即使這樣我仍然建議大家來榆林窟,因為除了看有河水有樹木的石窟,還有路上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3月17日早上9點開車從敦煌出發,上高速開100公里下高速進入瓜州縣,新修的西北環線公路非常給力,一路山丘大漠風光,遇不到幾輛車,路上有幾處大型雕塑,給來西北長途旅行的客人下車觀景放松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漢武帝雕像,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兩次(公元前138、119年)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大漢疆域,打通了絲綢之路,而敦煌正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融合,也是敦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漢武帝(劉徹 公元前141年登基公元前87年去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完善官僚制度,經濟上改革幣制、鹽鐵專賣、均輸平準,軍事上抗擊匈奴、開疆拓土,文化上獨尊儒術、興辦太學。另與東亞、東南亞各國交往施加影響力,他可謂中國歷史上少數有大作為的君主。</p> “大地之子”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董書兵教授設計并制作,雕塑長15米、高4.3米、寬9米,采用紅砂巖為主要材質,通過三維掃描獲取模型數據,再分塊進行3D雕刻,最后逐塊雕砌安裝成型。以嬰兒象征人類,將原本稚嫩、較弱的嬰兒形象以粗糲的紅砂巖石材展現,并置于大片荒漠之中,呼吁人們像愛護嬰兒一樣愛護地球環境,喚醒公眾對于地球的環保意識。 嬰兒蜷縮沉睡的姿態象征人類對自然的依賴與敬畏,傳遞出渺小與脆弱、生命與自然的哲學思考,引發人們對生命本身的尊重以及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反思。雕塑孤立于無垠的荒漠中,配合戈壁的蒼茫天際線,營造出超現實的藝術氛圍,巨大的嬰兒形象與荒涼的戈壁背景形成強烈對比,給人帶來震撼的視覺感受,成為拍照打卡的絕佳背景。 路遇沙漠之舟駱駝,停車打個招呼,呆萌的表情令人興奮,他們是敦煌人走向小康的重要工具,旺季到來他們就沒有這么悠閑了。 時近中午來到榆林窟,停車場停了十余輛車 <br>它位于瓜州縣城南約76千米的南山峽谷中兩側礫石崖壁,因榆林河從峽谷中穿流而過,兩岸榆樹成林而得名。是莫高窟的姊妹窟。它歷經北魏、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現存洞窟43個,分布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其中東崖31個、西崖11個。現存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如今的彩塑多為后代重修或重塑。<br> 石窟形制與莫高窟一樣有中心塔柱窟:是榆林窟較為常見的洞窟形制之一,這種洞窟通常在洞窟中央設有一座塔柱,塔柱四面開龕,供奉佛像,信徒可以繞塔柱進行禮拜。?<br>中心佛壇窟:洞窟中央設置有佛壇,佛壇上供奉佛像,周圍空間較為開闊,便于信徒進行宗教活動和觀賞壁畫。<br>大像窟:一般規模較大,主要特點是窟內塑造有大型的佛像,如第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高24.35米的善跏坐佛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講解員帶領下參觀了3、11、17、19、29窟,領略了各時期主要石窟藝術的代表之作,與莫高窟一樣全程不準拍照。下面重點介紹最具特色的25窟情況,資料來自敦煌研究中心榆林窟25窟全景復制</p> 第25窟,開鑿于中唐,被譽為“敦煌石窟藝術之冠”,洞窟除窟頂坍塌,主室四壁均保存唐代原貌,南壁的《觀無量壽佛經變》最為精致。 此窟為吐蕃統治敦煌時代的代表性洞窟,北壁畫彌勒經變, 下方畫儴[rdng]伕[qu]王并諸大臣、王子競相出家,兩側畫女人五百歲行嫁和老者自詣墓室。其中彩繪的墓室,著花鈿的女子,以及身穿左衽吐蕃裝給來賓作禮的場景,這都是我們了解吐蕃時代敦煌社會風俗史的形象資料。 <p class="ql-block">南壁畫阿彌陀凈土變,場面宏大。 東壁畫盧舍那與八大菩薩曼荼羅,中央盧舍那佛頭戴寶冠,作禪定印,結跏趺坐于獅子座上。左側畫虛空藏、地藏、彌勒、文殊四菩薩,各持劍、寶珠、蓮花等寶器,遺憾的是畫面右側己經殘毀。</p> 窟室西壁兩側畫文殊、普賢經變,文殊手持如意,普賢以手作印,騎乘在獅象背上。二菩薩的侍眾各有三人,持寶幢隨菩薩徐徐前行。從整體上講,第25窟壁面的構圖嚴整,人物布局疏密有致。色彩厚重而和諧,是包括莫高窟壁畫在內的上乘之作<div>榆林窟內有個小餐廳,提供快餐,旺季時生意會好。下午兩點從榆林窟出來,來時看到破城子遺址,回程探訪。</div> 來到遺址因還修繕被鐵絲網包圍,沿線走時發現一活開口,進去參觀,蒼涼之感油然而生 <p class="ql-block">破城子遺址地處瓜州縣城東南約30公里處的戈壁灘中,靠近鎖陽城遺址(唐代瓜州故城),屬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疏勒河流域。</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險要,歷史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p> 破城子最初為漢代敦煌郡所轄的軍事防御設施,可能與附近的懸泉置、常樂城等遺址共同構成漢代邊防體系,用于抵御匈奴、保障絲路暢通。<br> 唐代在此設“合河戍”(一說“合河鎮”),成為瓜州(鎖陽城)的外圍軍事據點。玄奘西行曾途經此地,相關記載可能與破城子有關聯。<br>宋元以后隨著政治中心轉移和絲路衰落,破城子逐漸荒廢,湮沒于戈壁風沙中。 <p class="ql-block"> 它是研究漢唐邊防體系、絲綢之路變遷及西北邊疆治理的重要實物例證。</p><p class="ql-block"> 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受自然風化、人為破壞(早年盜挖)影響,遺址保存狀況一般,修繕需要大筆資金而此地的客流不足難以靠旅游收回投資,國家投入有限,景區不能良性循環是目前西北文物保護涵待解決的重要課題。</p><p class="ql-block">回到敦煌市內已傍晚,榆林窟之旅有許多意外之喜,石窟雖參觀數量少,但漢代故城加幾處大漠雕塑去榆林窟肯定是不錯的選項,會讓您不虛此行,這是我第二次來敦煌,第一次來榆林窟,莫高窟與我25年前來是相比,服務設施完備,服務提高,參觀體驗也不錯,我們這些退休人員錯峰出行才是好的方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沂源县|
休宁县|
仙居县|
砚山县|
讷河市|
泌阳县|
偃师市|
开原市|
忻城县|
雷波县|
星座|
平遥县|
奉新县|
潢川县|
始兴县|
玉林市|
弥渡县|
温宿县|
连云港市|
蚌埠市|
湖口县|
太湖县|
灯塔市|
松江区|
金湖县|
平谷区|
兰坪|
和政县|
北川|
澄城县|
荥经县|
湛江市|
浮山县|
临泽县|
大足县|
巨野县|
稷山县|
崇左市|
阳城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