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5日上午,我們在飛來寺觀景臺親眼目睹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后,駕車朝著夢想中的“世外桃源”~雨崩村進發。</p> <p class="ql-block"> 驅車來到尼農村停車場,由于這里有人日夜駐守,我們將車停在此處,行李箱留在車內,每人只帶上4天3夜的生活必需品,輕裝上陣徒步進雨崩。</p><p class="ql-block"> 尼農大峽谷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云嶺鄉雨崩景區境內,是目前進出雨崩的唯一通道。以往從西當進雨崩尼農出,無奈西當修路封路,只能從尼農大峽谷進出雨崩。尼農進雨崩,強度大,全程13公里,海拔累計爬升1100米。</p> <p class="ql-block"> 在尼農停車場的山腳處,有一個臨時售票點,上山需購買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門票,全票55元/人,60一70歲半票,70歲以上免票。從這里進雨崩,全程大多數是上坡路,真不是有腿就行,非常考驗人的體力。離開停車場,就給我一個下馬威,一開始幾個“之”形極限爬坡,行走20米如同爬了8-10層樓,幾百米真的歇了好幾次才上去。 爬完前面的坡就會沿瀾滄江邊走2公里左右的平路(在懸崖邊上)。</p> <p class="ql-block"> 尼農峽谷一旁是陡山峻嶺,另一旁是懸崖深澗,頗為粗獷。峽谷的道路很狹窄,下面就是懸崖。尼龍峽谷線上溝壑縱橫,掛壁羊腸小道蜿蜒,但路上的風景會對你行程的艱辛給予慰藉,因每年的十月底到十一月底,是梅里山區欣賞彩林的好季節,秋冬季節峽谷內深處開滿各種花兒。</p> <p class="ql-block"> 走完平坡后,大概有4-5公里95%都是上坡,呈30-60度坡度,并且特別長,幾乎沒有平地了。</p> <p class="ql-block"> 尼農大峽谷藏于原始森林中,順著雨崩河一路向下,由于河水的落差大,湍急的水流奔騰而去,濺起無數的水花,嘩嘩的流水聲回蕩于整個山谷,磅礴之氣溢于言表。偶爾休息時呆呆地望著這湍急的河流,泛著淡淡的碧綠色,發呆竟也成了一件美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的超級隊長可厲害了,一下子選擇二條高難度的徒步路線(一條世界級的十大徒步路線之一:中虎跳峽高路徒步;一條雨崩徒步,再說隊員平均年齡已達58歲,其中二位73歲)來考驗我們,</span>前兩天剛徒步了中虎跳峽高路,今天我們木木地跟著隊長又來挑戰雨崩,在此稍作停留,補充能量然后再繼續上行。</p> <p class="ql-block"> 我還是靠著山歇會兒吧,怕坐下不想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這個海拔高度,原始森林的氣息更加沁人心肺,已是晚秋,紅橙黃綠色彩斑斕,層林盡染,樹影婆娑,抬頭低頭步步皆是美景,難怪都說不去天堂就去雨崩。</p> <p class="ql-block"> 走在山路上,感覺很漫長。有朋友講:最氣人的是,一路詢問從山上下來的徒步者,還有多少路?都說快到了,堅持就是勝利!哪知這都是徒步者善意的謊言!其實還遠著呢,一路上就是在謊言中繼續努力攀升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一個半小時后,來到了秘境客棧,凡是去雨崩的徒步者都會在此作短暫的休息以補充能量。</p> <p class="ql-block"> 離開秘境客棧,我們繼續前行,隨著海拔升高,坡度越來越大,路越來越陡了,有幾次我爬上去又滑下來了,真的很費勁,朋友們拽著我往上登,氣喘吁吁的。后來我發現凡是水泥路上有一條條橫條,就是陡坡開始了,我在朋友的攙扶下艱難前行。</p> <p class="ql-block"> 途中,時不時有摩托車來往,有帶貨的、有帶人的,這時徒步者都非常自覺地緊靠山屈身收腹避讓,很是驚險。同時我更佩服當地的摩托車騎手在這窄窄的蜿蜒曲折山道上載著乘客一路狂奔,根本不減速,喇叭聲此起彼伏,坐在后座的乘客都是心跳加速,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懸崖下是萬丈深淵湍急的雨崩河,敢坐的乘客也算英雄豪杰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中有兩位朋友過了秘境客棧也搭摩托車上去,單程200元,半路乘也是這個價。乘摩托車也需要膽量,有的坡度很大,沖不好將人仰馬翻,朋友乘的嚇煞了,她想下車自己走了,師傅叫她坐在后面身體盡量往前沖,手抱緊師傅,她講簡直把命交給摩托車師傅了。</p><p class="ql-block"> 這時朋友們也建議我用布蒙上眼睛乘摩托車上去,我家先生馬上講,她有嚴重恐高癥的,這一路叫上去,倒要把摩托車師傅嚇煞了。??</p> <p class="ql-block"> 進雨崩的徒步路上風景如畫,令人向往。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與力量。大強度的爬升已經走完,剩下三四百米爬升不算多了。尼農峽谷線,有流水清泉相伴,有滿坡紅葉相襯,穿行其間,其景美妙、驚險、刺激、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 每當有大的陡坡, 朋友們總幫我一把,走過一個坡度就叫我靠山歇一下。走的我稀里糊涂,什么時候帽子前后也戴反啰!</p> <p class="ql-block"> 經過三個多小時跋涉,來到坐皮卡車的站點,相對來講路寬了一點,我們決定坐皮卡車進村(乘到下雨崩村每人98元,再從下雨崩到上雨崩村60元,我們訂的住宿在上雨崩)。哦唷,這時隨便幾元了,大家只想輕松到達即可。</p> <p class="ql-block"> 這里有簡易的登記處及管理員,需要坐車進雨崩村的在此登記并拿號子,來一輛車憑號子先后順序上車。人真多,好不容易登記排隊上車,隊長照顧我倆坐車廂內,但人數不按規矩,前面連駕駛員共6人,后面車斗里有墊子可放行李及坐人,塞滿為止。就這樣皮卡車在村邊高低不平的山路上開始狂奔、狂顛,遇到陡坡沖不上,馬上來個倒退倒退,再沖,沖上陡坡馬上又來個急轉彎,哦唷,魂都嚇出來了。大家調侃這錢花的值得,因為乘約20分鐘左右可抵步行兩小時呢。坐在車上可以感受藏族小哥司機精湛的車技,狹窄山路中的“末路狂奔”,讓你體驗啥叫傳說中:“人在車上坐,魂在車后飛”。坐在車斗里的朋友都是幾十年的老駕駛員,乘的都嚇煞啦,一路塵土飛揚,弄的像個逃難似的。</p> <p class="ql-block"> 到達下車點是下雨崩村的白塔站,梅里雪山就在你的面前相當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預訂的住宿在上雨崩村,于是乎,我們在魂不守舍與極度驚恐的狀態中又一次乘上了皮卡車(車費每人60元,從下雨崩村→上雨崩村),再次經歷了如同乘過山車的體驗,任你信與不信藏族小哥的車技好與不好,只能這樣了,一切聽天由命啦,這就是一段快令我崩潰的皮卡車經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經過二次皮卡車切換終于到達了我們預訂的落腳點~上雨崩8號公館。</p> <p class="ql-block"> 上雨崩8號公館,名字很好聽,外觀有點土不拉嘰的,推開門簾,眼睛一亮,感覺不錯,室內布置大方,一樓是咖啡廳及休閑室,設施齊全很是溫馨;二樓房間干凈舒適,配置很人性化,盡管外面氣溫零度,但房間內有地暖很舒服。地理位置很好,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梅里雪山神女峰,如不想去爬山的,可以坐在房間窗前看著雪山發呆。 </p><p class="ql-block"> 該店老板是廣東人,廚師也是廣東人,所以菜肴味道不錯,還給我們燒了土雞菌茹湯,濃濃的菌菇香撲鼻而來,一大碗湯喝下肚把身上的寒意都驅散了。</p> <p class="ql-block"> 夜深如墨時,我倚在上雨崩客棧的窗前,遙望前方,月光被濃云揉碎,山坳里沉睡的下雨崩村落裹著藏青色的夜幕,幾點微光在幽谷深處明明滅滅,像是散落的星子墜入人間。雖然進村的路很累,但到達房間看見窗外的美景,所有的累都是值得了。</p> <p class="ql-block"> 雨崩,這是一個在雪山下超凡脫俗的村落。第二天早上起床,我坐在窗前靜待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灑在雄偉的梅里雪山神女峰上,金色的陽光緩緩蔓延,將雪山頂峰染成瑰麗的金黃,宛如天際的璀璨明珠,這是大自然賦予的視覺盛宴,讓每一幀都成為永恒的記憶。我們真幸運,再次在雨崩村與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相遇,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的雨崩村寧靜且安祥,清新的空氣夾雜著泥土和馬糞的味道,家家戶戶炊煙裊裊,白墻房屋在炊煙的籠罩下別有一番韻味,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們順路在這家客棧采購水果,品種不少,不分檔次,價格統一為12元/斤,覺得很原始、很好奇哦。</p>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一個藏在梅里雪山腹地如詩如畫的藏族村落,地理環境獨特,四面群山簇擁,人煙稀少民風淳樸,不單被譽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還有著“香格里拉縮影”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被上帝遺忘的村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遠離喧囂,居于田園,看炊煙裊裊,任時光悠悠,內心滿是溫柔。這</span>里有原始森林、神瀑、冰湖等絕美景觀,徒步其中,仿佛置身畫中。還能體驗濃郁的藏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感受心靈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 秋天是雨崩最美的季節,色彩斑斕,漫山遍野的彩林,如同夢幻般的童話世界。</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同行中的六位朋友徒步冰湖線,我與另一朋友則在雨崩村周邊蹓達。</p> <p class="ql-block"> 去冰湖的朋友們出發了,路真的很難走,基本都是山路,有些地方很滑還很陡,得小心才行。兩位朋友選擇騎騾子上山(來回650元,遇到騾子也難走的陡峭地帶,騎手得下來自己走)。</p><p class="ql-block"> 走冰湖線,徒步約14公里,最高海拔3900米,累計爬升800米。從上雨崩村出發,需要穿越原始森林,之字山路盤旋上升,翻越笑農高山埡口,到笑農大本營(中日聯合登山隊遺留的登山大本營),然后一長段絕望坡急升,抵達梅里雪山的圣湖——雨崩冰湖。沿途森林、河谷、激流、秋林、牧場、亂石堆、神山、圣湖….</p> <p class="ql-block"> 穿行在梅里雪山茂盛的原始密林中,空氣變得越發清幽,植物隨著海拔也開始悄然變化,叢生的灌木轉變為低矮的苔蘚,這是一片屬于植物群落的寂靜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難得在原始森林中來張合照,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 在觀景臺與梅里雪山將軍峰也來張合照。</p> <p class="ql-block"> 去冰湖的朋友們穿過原始森林,來到笑農埡口。</p> <p class="ql-block"> 過第三道埡口時,笑農大本營的殘垣突然撞進視線。廢棄的木屋板壁已褪成灰白色,經幡在斷梁上翻卷如褪色的經文,當年中日聯合登山隊的鋁制炊具半埋在碎石堆里,銹跡斑斑的銘牌上還能辨出"1991"的字樣。</p> <p class="ql-block"> 笑農大本營,這里是當年中日登山者登梅里雪山的登山大本營,海拔攀升后的空曠臺地,斑駁木屋與褪色經幡訴說著登山傳奇。人類自開展雪山攀登和科考以來,包括喜馬拉雅山在內諸多高峰均被征服,但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征服。從1902年至1996年,先后有英、美、日、中等登山者攀登梅里雪山,均未能登頂。1991年1月,17名中日登山健兒在雪山遇難,如今其遺體、遺物已被認領,魂魄卻永遠留在雪山深處,讓卡瓦格博成為全球首座因文化信仰而禁止攀登的神山,所以卡瓦格博仍然是 “處女峰”。</p> <p class="ql-block"> 我們幾位去冰湖的徒步者與騎騾者在此相會。</p> <p class="ql-block"> 冰川湖景絕美,吸引著無數徒步者前往,向海拔3900米的高度沖刺,最后200多米爬坡堪稱“絕望坡”。站在山坡頂可以俯瞰漂亮的翡翠湖面。</p> <p class="ql-block"> 終于來到冰湖,冰湖海拔3800多米,傳說中是由梅里雪山卡瓦格博流下來的圣水而形成的圣湖,也是非常神圣的徒步路線。冰湖由冰雪融水匯集而成,絲絲縷縷的冰線蜿蜒而下,雨崩冰湖圣潔寧靜,碧綠宛如翡翠,被稱為“卡瓦格博的心臟”,冰湖并非靜止的水體,其顏色隨冰川運動呈現周期性變化。深秋至初冬沉淀后,才會顯露翡翠本色。</p> <p class="ql-block"> 由于時間關系,民宿老板在出發前關照下午3點半后必須往住地返回,朋友們在冰湖前各自完成自己的心愿,稍做停留就原路返回上雨崩村。</p> <p class="ql-block"> 民宿的環境沒的說,設施齊全,居然還有按摩腳的,太適合白天爬山,晚上放松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 在雨崩第三天早晨,我們走出民宿,一眼望下去是下雨崩村落的景色。今天就去下雨崩。下雨崩位于山脈峽谷中的洼地,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書、五樹同根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 我們為了走近路,從上雨崩村到下雨崩村的那段路簡直是個絕望坡,我們只能順著坡度緩慢沖下來。</p> <p class="ql-block"> 走進下雨崩村,仿佛踏入了一個被塵世遺忘的佛國凈土。大小廟宇、佛塔如散落在人間的星辰,在這片靜謐的土地上閃耀著神圣而神秘的光芒。它們與周圍的雪山、森林、溪流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畫卷,讓人瞬間心生敬畏與虔誠。</p> <p class="ql-block"> 那些廟宇,多為藏式建筑風格,歷經歲月的洗禮,顯得厚重而滄桑。雕窗上精美的圖案,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溪水從雪山腳下蜿蜒而來,清澈見底。幾只白鵝在溪中游弋,脖頸優雅地彎成問號,紅掌撥開水面時蕩起細碎的漣漪。</p><p class="ql-block"> 卡瓦格博的雪峰倒映在溪水中,仿佛天空垂下的一面鏡子。五彩的經幡在風中翻卷,藍白紅綠黃的布條上印滿經文,每一次飄動都是一次無聲的誦念。遠處的廟宇升起裊裊桑煙,與雪山、白塔一同構成一幅立體的唐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隨處可見朝圣者和轉山人掛在樹上的經幡,五彩的經幡讓整個山谷顯得格外神圣。風吹過,經幡飄搖,經文隨著風傳播到遠方。</p> <p class="ql-block"> 當你看到飛瀉而下的瀑布旁升起桑煙裊裊,五彩的經幡飄揚在埡口,河邊的瑪尼堆傳遞著眾多朝圣者祈福的心愿,我的朋友們也壘起了瑪尼堆,祈求平安。</p> <p class="ql-block"> 腳下的落葉層像一張會呼吸的地毯,每一步都陷進松針與闊葉編織的柔軟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風起時,林間的落葉簌簌作響,新落的松針在空中打著旋兒,輕輕落在堆積的落葉上。這片土地像一本厚重的典籍,每一層落葉都是一個章節,記錄著森林的呼吸與脈動。</p><p class="ql-block"> 有朋友問我,擔心雨崩徒步高原反應的問題,說實話,我認為最有效的就是給大家看看文章中的這些圖片,云南與西藏還是不同,植被特別豐富,自然不會缺氧發生高原反應的現象。</p> <p class="ql-block"> 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可到雨崩神瀑,據神瀑折回來的朋友講,由于天旱少雨,神瀑水如細絲,故我們放棄了繼續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原路返回上雨崩村,接著為明天下山做準備。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而且氣象預報有小雨夾小雪,這下心又煩了,一旦路上凍住,下坡豈不成溜冰場了?</p><p class="ql-block"> 謝天謝地,臨走這天早晨下了點小雨與小雪,不一會兒停了,反倒好了,乘皮卡車塵土不會揚了。</p> <p class="ql-block"> 在雨崩的第四天上午,我們又乘上了心驚肉跳的皮卡車下山啦!</p> <p class="ql-block"> 到皮卡車下車點,我們穿過村邊小路,又來到了尼農大峽谷,開始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在尼農峽谷經過2個小時的徒步,我們終于順利回到了尼農村停車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雨崩之行,如一場與大自然的浪漫邂逅,</span>每一步,都是與自然的靈魂對話。斑斕彩林、圣潔雪山、翠綠冰湖,每一處景致都烙印心間。上雨崩村與下雨崩村的寧靜,梅里雪山的巍峨,牛馬的悠閑,經幡與白塔的神圣,都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純凈與永恒。徒步的疲憊,終被心靈的自由與寧靜所治愈。</p><p class="ql-block"> 帶著敬畏與眷戀,告別這方凈土。雨崩,這段旅程將永遠藏在我們心間。</p> <p class="ql-block"> 接下去我們將馳向人神共居之地~丙中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伽师县|
通州市|
宁夏|
满洲里市|
永修县|
江北区|
沙洋县|
龙南县|
嘉峪关市|
镇宁|
黑河市|
滦南县|
鲁甸县|
遂宁市|
靖江市|
务川|
龙泉市|
安国市|
巫山县|
通辽市|
双柏县|
东台市|
开江县|
固镇县|
京山县|
夹江县|
扶风县|
绍兴县|
晋宁县|
化隆|
库伦旗|
会泽县|
治多县|
南通市|
汝南县|
筠连县|
清镇市|
高清|
桦南县|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