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廈門有個家喻戶曉的城中村叫前埔村,與小金門島隔海相望,雖然在本島市郊鄉村的歷史與規模上比不上“一殿(殿前村)二何(何厝村)三鐘宅、四蓮坂”,但因為是蓮前大道的終點,BRT樞紐站,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前埔海灘鋪填而建,思明區政務中心、黨校、疾控中心等重要單位設于此地而知名。前埔村原名前村埔,后簡稱前埔,歷史可追溯到近600年前的明朝初期,有同安潘涂兩個漁民兄弟林瑄和林彬到此,發現有由此入海的溪流畔有七星石吉兆寶地,從而在此拓荒開基定居。兄長林瑄將溪南邊平地讓給弟弟林彬開墾,自已則在北邊山坡地拓荒。今天,前村榕樹公園內有一塊刻有“七星石”字樣巨石,并刻有北斗七星圖案為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埔村(社區)面積達3.85平方公里,足有鼓浪嶼的兩倍,人口約3200人,含前村社、前埔社、店上社、古樓社、田厝社和柯厝社。其中店上社和古樓、田厝大部分已于2000年前后拆遷改造成前埔南社區,轄區面積0.83平方公里,有居民6386戶,人口18700人(其中常住人口13200多人,流動人口5500多人),廈門職業學院就設在前埔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埔南小區有數十棟統建房和安置房,其中有7棟廈大教工宿舍與許多機關單位宿舍及原店上社村民安置房。我因原住的同文路廈大宿舍(公房)拆遷,于1998年先租住在前埔村村民林先生家,當時蓮前大道尚在建設中,住偏遠而路難行,2000年變通衢大道,同年搬進前埔南小區店上西里小高層的新家。屈指一算住在前埔已27年了,與村民們交朋結友,對前埔村當然耳熟能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埔村民期待已久的征地拆遷終于開始了,據悉這次前埔村拆遷開發是當下廈門本島東部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總投資達148億,開發周期為三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規劃中前埔南區成片開發范圍總面積 29.7公頃。其中:農用地 1.3公頃(其中:耕地 0.0172 公頃), 建設用地 28.4079 公頃,商業用地8.6公頃:包含商品住宅、商業住宅、商業辦公等用地。 公益用地21.1公頃:包含教育、醫療衛生、城鎮道路、公園綠地、供電等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埔北區成片開發范圍總面積 45.2公頃。其中:農用地 0.59公頃(其中:耕地 0 公頃),建設用地 44.6公頃,商業用地:包含商品住宅、商業住宅、商業辦公等用地,合計面積16.2公頃。公益用地:包含城鎮道路用地、教育用地、公園綠地、 防護綠地、供電用地等,合計 28.4公頃,占用地總面積 的 62.9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緊鄰會展中心,周邊區域居住區密集,在本片區內,重點規劃的教育用地、文化用地以及大面積公園綠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廈門市思明區政府部門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政策開明,公平公開公正,辦法措施到位,拆遷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村民簽約率達95%以上,絕大多數村民可以拿到應得的補償房票(可以交易,除了按原建筑面積計算外,每個戶籍人口還補償30平方米)和拆遷款而興高采烈,還有專業律師提供補償等咨詢服務。當然,故土難離,畢竟是祖祖輩輩辛勞生活的故鄉,拆遷后將面目全非,一些歷史遺跡和記憶將被抹去,但這是國家建設的需要,時代發展大勢所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年后,這個特大項目完成,大多村民將會搬回來住在舒適的回遷安置房,更有不少人因拆遷補償而發財致富,這是前人的福蔭,家人的福祉,國家的福佑。嶄新美麗的大前埔將展示在世人面前。我由衷地祝福前埔村的父老鄉親們幸福美滿安康!前埔會展中心至集美嘉庚體育館的地鐵九號線也將建設開通,隨著環境大為改善,我們住在前埔一帶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將水漲船高。日前我特地到前埔村林氏宗祠敬香拜謁,宗祠祖廟也將會拆遷(已擇地新建),林氏先賢當笑慰,前埔舊貌換新顏。</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埔村先賢林云梯先生 (1866~1918) 出身寒門,雙親早亡,13歲隨鄉親南渡呂宋(菲律賓),賣過油條,當過商鋪伙計,后自營棉布小商鋪,艱苦創業發展為“勝泰”布莊,是南洋“棉布大王”。熱心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捐建菲律賓普智學校、捐助菲律賓華僑教育會、馬尼拉華僑公學、泉州西隅學校;捐款賑濟祖國華北災民等。歷任菲律賓善舉公所董事、菲律賓教育會董事、菲律賓普智書報社董事。林云梯先生積勞成疾52歲英年早逝,其四子林珠光先生子承父志,于1920年捐資13萬銀元,在家鄉前埔創辦“云梯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和中等職業班。村里孩子及鄰村貧困學生,都免收學費。1919年,馬僑儒先生創辦“雙十乙種商業學校”(現廈門雙十中學前身),林珠光首先倡捐;1927年,校董會改行董事長制,林珠光擔任首任董事長。他還大力支持抗戰,親自當華工開汽車……前埔村有條主要道路就叫云梯路。林云梯舊居位于前埔村(社區)206號閩南傳統單邊護龍紅磚三落大厝,保存完整、建造講究、裝飾精美,且帶有西式裝飾風格。匯集木雕、石雕、磚雕、交趾陶、剪瓷、灰塑、彩繪等。先賢林云梯、林珠光父子的豐功偉績值得贊頌,愛國愛鄉精神應該發揚光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年前埔是海防最前線,“前埔事件”曾轟動全國,1963年4月25日雨夜,金門小股武裝敵特襲擾前埔村。公安邊防哨所中士班長葉中央(集美區杏林瑤山村人)第一時間發現敵情,帶領兩名武裝基干民兵追蹤,在一個小巷與敵正面遭遇,兩名民兵先后負傷倒下。葉中央也受傷昏倒,被拉往海中欲俘往金門,幸好他的54式手搶被槍帶系在手腕沒有丟失,醒來后機智地拿起手槍擊倒2名敵人。以一敵八與敵人殊死搏斗,并從敵人手中奪下了1支卡賓槍、1把刺刀和30余發子彈。敵特狼狽逃竄。同年5月,福州軍區、公安部在福州召開慶功授獎大會,為葉中央榮記一等功,授予少尉軍銜,并在全國發起“向葉中央學習”的號召。1963年10月1日,葉中央作為全國軍模,參加北京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毛主席還聽了他的匯報。2003年7月28日,老英雄葉中央因病與世長辭。我聽過孤膽英雄葉中央做的生動報告,當年八一電影制片廠也將葉中央的事跡拍攝成故事片《東方萬里——孤膽英雄葉中央》,葉中央浩氣長存!當年前埔村也因此事件而名揚全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廈門的士司機大部分為河南周口等地人,多年來他們大部分在前埔村租住民宅,連家屬有近萬人,比原住村民還多的多。于是人戲稱前埔村為“小河南”,開了許多河南燴面、邱集燒餅、胡辣湯、肉夾饃、郟縣饸饹面,周口燒雞,到處聽到河南話,河南腔。如今他們搬住何方?車到山前必有路,河南地處中原,古稱中州,現人口達1.1億,是炎黃子孫與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炎黃子孫的搖籃,是中國傳統文化積淀最豐厚的地區。河南人有的是辦法,何必為他們擔心。廈門本是個移民城市,俗話樹挪死人挪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鲁甸县|
乌兰察布市|
天长市|
阳山县|
宿松县|
泗阳县|
渭南市|
垦利县|
颍上县|
红安县|
惠水县|
新源县|
忻州市|
北票市|
丰宁|
北川|
高雄县|
察哈|
渭南市|
昌吉市|
固原市|
镇远县|
盈江县|
巧家县|
桐柏县|
常德市|
民权县|
偏关县|
都江堰市|
峨眉山市|
红安县|
融水|
贵州省|
桦南县|
怀仁县|
沧源|
金塔县|
平原县|
正宁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