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時間</p><p class="ql-block"> 王俊杰</p><p class="ql-block"> 2025.03.18</p><p class="ql-block"> 蕓蕓眾生,從哇哇墜地開始,便踏上時間射線,一路向前,直到生命終點。時間是什么?時間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讓我們沿著歷史脈絡,后顧前瞻。</p> <p class="ql-block"> 科學家說,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是時間開始的起點。考古發現: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就開始以月相制定歷法,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個月30天,一天24時段,指導兩河流域的農業生產。并創制了60進位制的數學體系,用于土地丈量和歷法推演。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觀測天狼星偕日升,預測尼羅河洪水漲落,創制了太陽歷一年約為365天。公元前2000年,古巴比倫人創制了時、分、秒,用希臘文承繼了60進位制方便時間計算,并一直使用到今天。公元前1000多年,商代晚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干支記日、月食占卜內容,是中國先民對天體運行的記錄文獻。甲骨文關于“時”字由“日”和“止”構成,表示腳趾在日光下行進,象征太陽的運轉。還引申為四季和一日12時段。鐘鼎文關于“間”的構成是門里有個月,原指月光透入門縫,后指事件中的時長間隔或空間,通過“空隙”,隱喻時間中的短暫。商周時期,“時”字和“間”字內涵不同、互不相關。公元前700多年,西周創設圭表丈量日影。通過日影確定節氣,優化農時,預知忙閑。公元前200多年,西漢創制銅壺滴漏,用水流計時,解決晝夜連續計量之所難。公元前的原始文明,對天體運行規律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有了基本的研判。</p> <p class="ql-block"> 公元元年左右,中國人確立了年、月、天、時、刻的基本概念。公元一世紀,東漢《說文解字》對時和間倆字雖未成為復合詞,受翻譯《道行般若經》等佛教經典的影響,已隱含關聯,用時和間描述某一特定階段。公元二世紀,東漢又發明百刻制,與銅壺滴漏、十二時辰、更鼓制度配合使用,對農耕時機的把控,日月星辰運行,有了較精準的推斷。百刻制一直沿用到明末,并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百刻制體現了均分時間的數學思維,推動漏壺、日晷等儀器的精密化生產。這是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縮影,也是文明相互融通的展現。公元三世紀,中美洲瑪雅人用金星584天周期軌跡測天。制定歷法,預測祭祀與爭戰。公元六世紀,佛教東傳催生的語義融合,“時間”從單字融合到定型詞匯出現,從自然節律的“時”,融合了抽象持續的“間”,反映了漢語“時間”從具象到抽象的思維進展。公元八世紀,匯集古希臘、波斯、古印度、中國智慧的巴格達水鐘,已成為伊斯蘭文明的遺產。公元十四世紀始,巴黎圣母院等教堂上的鐘聲,拉開了歐洲制造機械鐘表的序幕,推動城市向標準化時間發展。明末西方機械鐘表傳入,先民們看到了12小時制的鐘表表盤。為便于換算,從每天100刻改為96刻,正是現在常說的一刻為15分鐘的歷史淵源。1884年,基于全球百分之七十多的商船已采用格林尼治時刻,為便利航海和經濟,《華盛頓子午線會議決議》得以順利會簽。全球劃分24時區網格,如同給地球穿上了法制合約的衣衫。無論你在地球的任何位置,中午都是12時,早晨都是6點,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1905年,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包括時間在內的四維空間的新概念。1960年確立秒為國際時間單位7個常用物理量之一,并認可與時間有關的分、時、日、年。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將銫原子每秒振蕩約92億次定義為秒長,為全球標準化提供了極高的時間穩定性,便利GPS定位、通信等科學實驗。人類科技發展到今天,原始文明向工業文明轉換。從日影丈量的模糊到原子震顫的精準,從四維空間理論到銫原子振蕩標準應用,再到手機時間界面跨時區時自動切換,宇宙維度視野不斷拓寬,從經典物理到現代物理的邏輯建構,正在得到迭代式發展。時間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標準規范。</p> <p class="ql-block"> 教科書說時間是人類設定的標注事件發生瞬間及持續歷程的基本物理量;是物質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具象表現。在我看來,時間除了是基本物理參數以外,還賦予了更多的人文內涵。時間是生命的度量衡,萬物變遷的見證者,人類達成的信任基石,生命和情感變化的延續源泉,更是人類文明的慣性體現。人類用三千年將日影長度,固化為區塊鏈時間戳的信用憑證;《華盛頓子午線會議決議》,不僅劃分了時區,更締造了首個全球性法治模板。時間共識已成為全人類公開公平的普世價值觀!當人類將自然時間轉化為社會時間,合約屬性更加凸顯。盡管:時間可以人為調整,比如“夏時制”、“冬時制”,但需要經過科學考證和特定的操作規范。盡管:兒童因為大腦處理的信息密度高,神經對新鮮刺激更敏感,覺得一天很長;老年人因生活已規律化,記憶點減少,容易感嘆時飛如箭。這不過是身體機能的差別使然。盡管:寂寞恨更長,歡愉嫌夜短,每個人都愿意有更長的自己喜歡的時間。盡管:朝鮮當權者僅憑個人愛好,2015年武斷調整本國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對接發生困難,三年后不得不再恢復從前。可見:時間對所有人遵循同一套規律,超越階級、種族、性別、年限,不溜須、不偏袒、不高攀、不低嫌,不屈服任何勢力,更沒有親疏近遠。不會被盜竊或搶劫,也不能隨意調整或增刪。每人每天24小時,按照格林尼治合約規定,平等分配物理時間。</p> <p class="ql-block"> 時間是虛幻、是輪回、是永恒還是有終點,目前尚無科學論斷。權將時間當作光陰射線,人生就是光陰射線上奔跑的運動員。雖說人生百年,曇花一現,只跑過時間射線中的剎那線段;可我們是文明奇跡的創造主體,為了社會進步直線前行不跑偏,我們加持并監督著當權者們一起,敬畏法則,像遵守時間一樣遵守普世規范。在有限的時間內,向死而生,充實靈魂,敢為人先。憶往昔似水流年感慨萬千,向未來滄海長風志憾河山。用創新勇氣飽蘸文明彩墨,在熵增的宇宙中,不斷引入負熵流,書寫出拉長生命線段的史詩畫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永康市|
永泰县|
汕头市|
商城县|
枣阳市|
惠安县|
晋中市|
汕尾市|
兰西县|
虹口区|
永新县|
光山县|
政和县|
夏津县|
利川市|
郓城县|
孝昌县|
崇仁县|
洞口县|
资兴市|
慈溪市|
汤阴县|
铜鼓县|
徐州市|
山西省|
定陶县|
邢台市|
天祝|
锡林郭勒盟|
绥芬河市|
龙陵县|
恭城|
马尔康县|
英德市|
东阳市|
仪陇县|
肥西县|
万盛区|
东宁县|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