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埃德溫 亞美尼亞首都 高加索三國之旅讓我不虛此行!照片均是本人所拍請勿盜用</p> <p class="ql-block">亞美尼亞國旗是三色旗</p> <p class="ql-block">亞美尼亞種族屠殺紀念館(Armenian Genocide Memorial Complex),又稱**Tsitsernakaberd**(意為“燕子堡壘”),是亞美尼亞為紀念1915年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少數族群(如希臘人、亞述人)遭受的大規模迫害和屠殺而建立的紀念場所。以下是關于該紀念館的詳細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位置與背景**</p><p class="ql-block">- **地點**:位于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Yerevan)西南郊的Tsitsernakaberd山上,俯瞰首都全景。</p><p class="ql-block">- **建立時間**:1967年(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系統性屠殺事件的50周年紀念)。</p><p class="ql-block">- **歷史背景**:1915年至1923年間,奧斯曼帝國當局對境內亞美尼亞人實施驅逐、大規模屠殺和文化滅絕,導致約150萬人死亡。亞美尼亞及國際社會廣泛認為這是**20世紀第一場種族滅絕**,但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絕承認“種族滅絕”定性,稱其為戰亂時期的“共同悲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紀念館結構與象征意義**</p><p class="ql-block">紀念館由**紀念碑群**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設計充滿象征意義:</p><p class="ql-block">- **主紀念碑**: </p><p class="ql-block"> - **44米石柱**:象征亞美尼亞民族的重生與堅韌,頂端分裂為兩翼,象征東西方亞美尼亞的分離。 </p><p class="ql-block"> - **12塊傾斜石板**:圍繞石柱呈環形排列,代表奧斯曼帝國時期失去的12個亞美尼亞歷史省份。石板向內傾斜,營造壓抑感,象征對逝者的哀悼。</p><p class="ql-block">- **永恒之火(Eternal Flame)**:位于紀念碑中心,常年不滅,周圍刻有各國語言悼念銘文。每年4月24日(紀念日),民眾在此獻花。</p><p class="ql-block">- **百公尺紀念墻**:刻有被屠殺的亞美尼亞城鎮和村莊名稱,近年增設幸存者后代家族姓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博物館與研究所**(1995年開放): </p><p class="ql-block"> - 通過照片、檔案、幸存者證詞、影視資料等,展示大屠殺的歷史背景、實施過程及國際反應。 </p><p class="ql-block"> - 館內設有國際學術界對種族滅絕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國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為“種族滅絕”的決議文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紀念活動與國際爭議**</p><p class="ql-block">- **每年4月24日**:亞美尼亞全國舉行紀念活動,數萬人前往Tsitsernakaberd獻花。國際政要和僑民代表常出席。</p><p class="ql-block">- **國際承認**:截至2023年,包括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30余國議會或政府正式承認“亞美尼亞種族滅絕”。聯合國防止歧視和保護少數小組委員會等機構也將其定性為種族滅絕。</p><p class="ql-block">- **土耳其的立場**:土耳其政府承認大量亞美尼亞人死亡,但否認“系統性滅絕”,強調奧斯曼帝國解體時期的混亂導致各族群傷亡。這一爭議深刻影響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及部分西方國家的外交關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 訪問與教育意義**</p><p class="ql-block">- **游客訪問**:紀念館免費開放,是亞美尼亞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外國政客訪問的常到之處。</p><p class="ql-block">- **全球亞美尼亞僑民的紐帶**:世界各地的亞美尼亞人將Tsitsernakaberd視為民族創傷與身份認同的象征,許多僑民后代專程前往祭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 爭議與討論**</p><p class="ql-block">- **政治化爭議**:部分國際觀察者認為,亞美尼亞政府將紀念館作為外交工具,推動對土耳其的譴責;土耳其則指責亞美尼亞“歪曲歷史”。</p><p class="ql-block">- **歷史記憶的復雜性**:學術界呼吁更全面地研究奧斯曼帝國末期多族群沖突的背景,但主流觀點仍認為亞美尼亞人遭受了有計劃的國家暴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總結**</p><p class="ql-block">Tsitsernakaberd不僅是一座紀念館,更是亞美尼亞民族記憶的核心載體。它通過建筑、展覽和年度儀式,將歷史創傷轉化為對身份認同的堅守,同時成為國際社會反思種族滅絕的象征地之一。盡管圍繞歷史定性的爭議持續存在,該紀念館的建立和存在本身,已構成對“永不遺忘”承諾的深刻實踐。</p> <p class="ql-block">八角味兒的汽水!刷新我對飲料的認知</p> <p class="ql-block">亞美尼亞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rmenia)是亞美尼亞最重要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位于首都埃里溫(Yerevan)市中心,集中展示了該國從史前時代到現代的豐富歷史、文化和藝術遺產。以下是關于該博物館的詳細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 **成立時間**:1921年(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p><p class="ql-block">- **地址**:埃里溫共和國廣場(Republic Square)北側,毗鄰政府大樓和藝術館。</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主體建筑為新古典主義風格,與共和國廣場的整體設計相協調,外觀莊重大氣。</p><p class="ql-block">- **館藏規模**:超過40萬件文物,涵蓋考古、民族志、錢幣、文獻、藝術等多個領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核心展區與重要藏品**</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分為多個主題展廳,按時間順序和專題分類展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前與古代文明**</p><p class="ql-block">- **烏爾artu王國(Urartu)文物**(公元前9-6世紀): </p><p class="ql-block"> - 青銅武器、陶器、楔形文字泥板,展示高加索地區最早的強大王國之一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 象征烏爾artu王權的青銅頭盔和盾牌,刻有王室銘文。</p><p class="ql-block">- **史前工具與雕塑**:包括距今約100萬年的石器,以及公元前5千年的女性雕像(“亞美尼亞的維納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典時代與中世紀**</p><p class="ql-block">- **希臘化與羅馬時期**: </p><p class="ql-block"> - 希臘風格雕塑、羅馬錢幣,反映亞美尼亞與地中海文明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 公元1世紀的**青銅雕像《阿納希特女神》**(Anahit),被視為亞美尼亞古代多神教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基督教藝術**(公元301年亞美尼亞成為首個基督教國家后): </p><p class="ql-block"> - 早期十字石(Khachkars)雕刻、手抄本福音書、教堂壁畫殘片。</p><p class="ql-block"> -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Etchmiadzin)的圣物復制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亞美尼亞王國與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 **巴格拉提德王朝(Bagratuni)文物**(9-11世紀):國王加吉克一世的青銅雕像、宮廷用具。</p><p class="ql-block">- **中世紀手稿**:館藏超過1.7萬份手稿,包括《姆什諾福音書》(Msho Charentir,10世紀)等珍本,體現亞美尼亞書法與細密畫藝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現代歷史**</p><p class="ql-block">- **民族解放運動**:19-20世紀的武器、旗幟、革命者文獻。</p><p class="ql-block">- **蘇聯時期**:宣傳海報、工業成就展品,反映亞美尼亞在蘇聯時代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獨立后的亞美尼亞**(1991年至今):國家象征物、外交禮品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色藏品**</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古老的皮鞋**:2008年在亞美尼亞洞穴發現的距今約5500年的皮革鞋。</p><p class="ql-block">- **青銅時代天文圖**:刻有星座符號的石板,證明早期天文觀測活動。</p><p class="ql-block">- **亞美尼亞地毯**:16-19世紀的手工編織地毯,色彩與圖案具有獨特民族風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研究與教育功能**</p><p class="ql-block">- **學術合作**:與國內外大學、考古團隊合作,參與高加索地區遺址發掘與研究。</p><p class="ql-block">- **臨時展覽**:定期舉辦國際文化交流展,如古埃及文物、歐洲繪畫特展等。</p><p class="ql-block">- **公共教育**:開設兒童工作坊、歷史講座、文物修復體驗活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 參觀信息**</p><p class="ql-block">-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六 11:00–18:00(部分展廳周日開放,周一閉館)。</p><p class="ql-block">- **門票**:約合5-10美元(本國公民和學生有優惠)。</p><p class="ql-block">- **導覽服務**:提供多語種語音導覽器或人工講解(需預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 文化意義**</p><p class="ql-block">亞美尼亞國家博物館不僅是文物保存機構,更是民族認同的核心載體。通過系統展示跨越數千年的文化遺產,它強化了亞美尼亞人對“古老文明延續性”的驕傲,尤其在經歷20世紀種族滅絕和蘇聯統治后,成為重塑國家敘事的重要空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與其他機構的區別**</p><p class="ql-block">- **與亞美尼亞種族屠殺紀念館(Tsitsernakaberd)對比**: </p><p class="ql-block"> - 國家博物館側重**整體歷史與文化**,而種族屠殺紀念館聚焦**1915年大屠殺事件**。 </p><p class="ql-block"> - 前者展品以古代文物為主,后者以近現代檔案、紀念性建筑為核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總結**</p><p class="ql-block">亞美尼亞國家博物館如同一部立體的“國家史詩”,從史前人類的足跡到當代社會的變遷,全面展現了亞美尼亞文明的韌性與創造力。對于游客而言,它是了解高加索歷史的核心窗口;對于亞美尼亞人,則是追溯根源、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埃德溫市區內最大一座教堂,教堂是現代的</p> <p class="ql-block">雖然作為東正教國家,但是穆斯林也很多,市區內最大的藍頂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這一處地方極為知名,是欣賞埃里溫全貌的絕佳地點。站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城市。也是一處軍事題材的公園</p> <p class="ql-block">本館展示了蘇聯時期最著名的亞美尼亞音樂大師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圖良的生平事跡。</p> <p class="ql-block">被叫做瀑布階梯,是埃里溫的網紅打卡景點,也是一大城市街景。依山而建的一個階梯式廣場,可以說是一座當代藝術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安西县|
晴隆县|
郴州市|
兴国县|
什邡市|
抚远县|
利川市|
中卫市|
普定县|
北海市|
汉沽区|
绵竹市|
东乌|
南澳县|
维西|
商南县|
海伦市|
河南省|
深泽县|
砀山县|
沈阳市|
桃园市|
东光县|
北流市|
九江市|
灯塔市|
吉安市|
西平县|
民乐县|
宜章县|
博白县|
施甸县|
桓台县|
乐都县|
扶绥县|
西宁市|
朝阳区|
会同县|
青神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