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帝內經》里講:“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是說脾胃就像在身體的“糧倉”,負責消化吸收食物,化生氣血,供養全身。如果脾胃受損,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受到影響。很多的胃病,都是“養”出來的,吃錯東西、生活不規律、情緒波動大,都會傷害到脾胃;但好消息是,胃病也是可以“養”回來的。</p><p class="ql-block">養胃的方法除了飲食調理以外,按摩穴位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理氣健脾、調和胃氣、改善一些消化不良的問題。</p><p class="ql-block">非常重要的調養脾胃的穴位,每天花上幾分鐘,堅持按一按,就能讓你的胃越來越健康!</p><p class="ql-block">第一個:建里穴,位于肚臍上方3寸(約四橫指寬)。溫中健脾,可以改善脾胃虛寒問題,緩解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況;可提升脾胃陽氣,增強胃動力,幫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特別適合胃寒型胃病患者,如一吃涼的就胃痛、容易腹瀉的人。按摩方法:</p><p class="ql-block"> 方法1 指壓按摩,用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揉建里穴3-5分鐘,力度適中,感覺酸脹即可。</p><p class="ql-block"> 方法2 掌心熱敷,雙手搓熱,輕輕捂住建里穴,每次3-5分鐘,感受溫暖的熱感滲透進胃部。</p><p class="ql-block">適合人群:胃動力不足,吃一點就覺得胃脹的人。脾胃虛寒,容易腹瀉、食欲差、消化慢的人。經常感覺胃部發涼、不耐寒的人。</p><p class="ql-block">第二個:中脘穴,位于肚臍上方4寸(約五橫指寬)。調理脾胃氣機,改善胃痛、胃脹、反酸等問題;亦可促進食物消化,緩解消化不良、積食、胃動力不足;特別適合經常胃脹、食欲差、吃一點就不舒服的人。</p><p class="ql-block">按摩方法:</p><p class="ql-block"> 方法1 指壓按摩,用掌根或三指按揉3-5分鐘,順時針按摩效果更佳。</p><p class="ql-block"> 方法2 配合腹式呼吸,按摩時深呼吸,吸氣時鼓起腹部,呼氣時收緊腹部,有助于調節脾胃功能。</p><p class="ql-block">適合人群:經常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反酸、燒心、胃動力弱的人。吃飯沒胃口,總感覺胃里堵著東西的人。</p><p class="ql-block">第三個:天樞穴,肚臍左右各2寸(約三橫指寬)??烧{理脾胃運化,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和腹瀉;平衡胃腸氣機,緩解腹脹、腸鳴、排氣過多等問題;對脾胃濕熱、食積、腸胃功能紊亂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按摩方法:</p><p class="ql-block"> 方法1 雙手拇指按壓,雙手拇指分別按揉兩側天樞穴,每次3-5分鐘,以酸脹感為宜。</p><p class="ql-block"> 方法2 揉腹法,以肚臍為中心,雙手掌心順時針揉肚子50-100圈,促進腸道蠕動。</p><p class="ql-block">適合人群:經常腹脹、排氣多、腸鳴的人。消化慢、經常便秘、容易積食的人。腸胃敏感,容易腹瀉、腹痛的人。</p><p class="ql-block">三個穴位如何搭配使用?</p><p class="ql-block">胃脹、胃動力不足 → 重點按揉建里穴+中脘穴胃痛、胃酸、消化不良 → 重點按摩中脘穴腹脹、便秘、排氣多 → 重點按摩天樞穴</p><p class="ql-block">脾胃不好是很多人的通病,這三個養胃的方法簡單易學,每天抽幾分鐘按摩這三個穴位,就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讓脾胃慢慢變好!</p><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文字/圖片可能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刪除。</p><p class="ql-block">免責聲明:所有關于健康的知識是公益分享,僅供參考,不作為治病依據,本人不對由此產生的后果負任何責任。每個人體質不同,疾病治療及用藥請遵醫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吉木萨尔县|
玉林市|
北京市|
浪卡子县|
资溪县|
宜丰县|
哈巴河县|
沂水县|
嘉峪关市|
榆林市|
图们市|
大埔区|
射阳县|
大足县|
莎车县|
宁夏|
肇庆市|
林周县|
博乐市|
西吉县|
莎车县|
洱源县|
尼木县|
乌苏市|
拉萨市|
成都市|
仙桃市|
英山县|
义马市|
安丘市|
六盘水市|
霍城县|
犍为县|
新安县|
遂昌县|
隆化县|
丰台区|
师宗县|
永新县|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