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瀏陽市骨傷科醫院創始人江述吾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四代傳承</span></p>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江公百年傳承故事</span></h1><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龍伏鎮江家垅位于瀏陽北部,龍山猶如一把龍椅環繞村落,正是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百年中醫世家江氏正骨術正是發源于龍伏鎮江家垅。正在一個小山窩窩上,“再世華佗”的石碑靜靜地矗立著,墓前依稀可見被救治過的人焚香留下的痕跡。</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丕佑(1873一1943)是一代傳奇人物,也是江氐正骨術的開山鼻祖。他自幼精習武藝,好行仁俠,享有“俠醫”之名。早期是民國元勛焦達峰的醫師和武術教練。公元1873年(清朝光緒四年)湖南東北部瀏水之陽,江姓人家生下一子,取名江丕佑。丕佑在娘胎時父親就去世。他父親生前是個中醫,整日研究藥理,懸壺濟世。</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家垅位于湖南瀏陽北部,村落依山而建。村民大多姓江,民風淳樸,世代習武。丕佑自幼精練武術,好行仁俠。他輾轉省內各地,先后拜三位武術人物為師,后又赴少林寺和峨眉山尋師求技。他還擅長打鐵、廚藝、蒸酒、雕刻等。</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煙波浩淼,氣勢磅礴的江西鄱陽湖,不識水路的他挺身而出一人力敵三個搶劫的船夫。正當寡不敵眾的關鍵時分,一位俠士出手相助,他們合力趕走了賊人。大俠對他說你武功不錯,是個練武的材料,以后就跟著我闖江湖吧。丕佑聽后又驚又喜,思量再三拒絕了俠士的好意,相互道別踏上旅程。</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幾年后的某一天,俠名更盛的丕佑聽一個廚師提起一位名叫張維貴的叫花子實為“長江水路第一好漢”,他為劫富濟貧師弟李裕孝報仇后,在寺廟的屋檐下寄住了三年,主持月田和尚是無話不談的好友,但他堅持不住到廟里。丕佑聽完后連夜趕到寺廟屋檐下找到張維貴,兩人相視一笑,原來這個“叫花子”就是以前在鄱陽湖救過自己的大恩人。兩人相攜回到張維貴的老家鄱陽湖畔,至此張維貴成了丕佑的第四個師父。張維貴視他為子。將武功絕學悉數相教。張維貴還是位神醫,挪皮接骨出神入化。每天找師父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丕佑成師父的助手。常年耳濡目染,加上師父的言傳身教,三年后,丕佑開始坐堂問診,獨擋一面。</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師之后,丕佑伸手可抓飛雀,一指可入骨肉,又會挪皮接骨,被譽為神醫妙手。他還可飛山走水,唱喏開門。在湘資沅澧一帶仗義行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辛亥革命初期,丕佑任民國元勛湖南督軍焦達峰的武術教頭和保鏢,兼任他的醫師,他參與推動時代的歷史進程。</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醫治期間,有些傷勢較重的患者不能前來就診,丕佑親自上門為患者診治。那時交通不便利,平瀏一帶只有轎子這一種交通工具,有時患者家屬派轎子來接丕佑去看病以示敬重。丕佑從來不坐,都是自己走路去,轎夫抬著空轎跟他走,到患者家附近才坐轎,這樣轎夫才能拿到工錢養家糊口。</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安定橋一位年滿八十歲的老爹爹回憶頑皮的他四歲時從吃飯的桌子上摔下去,摔傷大拇指。丕佑來回摸了幾下,也沒有輔助藥物慢慢就好了。丕佑也沒有收他們診費。丕佑為富戶的診冶費,自己一分不留,全部分給窮苦弟子和受苦的鄉鄰。“俠醫”之名遠近聞名。</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丕佑侍奉晚年行動不便的師父終老,師父去世前說:“我傳給你一碗神水和一個酒方子可止血止痛。以后行走江湖,治療跌打損傷可減輕病人痛苦養生續命”。百余年來這碗神水及心法仍供奉在江家。而這個酒方子,丕佑將之與隨身酒葫蘆藥方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腎壯髓之功效,尤以治療陳舊性骨傷效果最佳,亦融入中醫學“治未病”的理念,可做養生保健品。是為社港江公酒。歷歲月而沉淀,在傳承中升華。江氏傳人以全新方式實現江氏祖輩懸壺濟世的夙愿。</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述吾,江氏正骨中興第二代傳人,別名江睡漢,因其仁厚,而被父親選中嫡傳家學。公元1911年(清宣統三年)江述吾出生,那是20世紀中國發生大爆破的一年,辛亥革命爆發的一年,也是他父親的高徒湖南督都焦達峰起義成功又被殺害的那一年。江述吾4歲開始跟隨父親習武,10歲能使拳棍刀槍。</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丕佑考察幾個兒子多年,因述吾之仁厚,他將江氏正骨術和滿身功夫傾囊傳授。而且有了更多參照人體結構,臟腑圖像與新傳播西方生理解剖圖譜。</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天,江述吾途經瀏陽社港新安鋪,遇見一家人準備為親人入殮。這位老鄉從高墻跌下來,已經昏死了四天,家人痛心之下預備讓他入土為安。述吾湊近仔細一看,心里有了主意,首先采取穴位放血,然后現場施功理筋推拿,最后又針對病癥開了草藥讓病人內服。沒多久患者大好,而且能夠下地走路。這是比妙手回春更神奇的起死回生,述吾從此一舉成名。</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 20世紀 30年代開始,述吾在社港、瀏陽、湖南乃至在中南幾省行醫,后來更享有挪皮接骨手到病除的“神醫”稱號。</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瀏陽龍伏有一位貧苦農民叫喻定熱被惡人打斷了肋骨。他找到本族一位傷科醫師治療,誰知那位醫師大開獅子口要50擔谷的治療費。喻定熱家里窮得叮當響,自己都吃不咆,那來這么多的谷。他托人請江述吾醫師治療,江醫師幫他治好了傷,自然也得罪了那位喻姓醫師,喻姓醫師一記五雷掌,江醫師坐著的椅子陷進泥巴地里半寸深,從小習武的述吾毫不害怕。他制服了惡霸醫師,治好了喻定熱的傷,且減免了大部分費用。</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著濃濃家鄉情結的述吾醫師,本著造福家鄉窮苦百姓的理念。1962年毅然放棄了縣人民醫院的工作,不顧醫院領導和同事挽留,執意回到家鄉開診所,擔任骨科醫師,繼續為農民兄弟看病,他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這方生他養他的家鄉熱土。</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醫師醫術高明,費用低廉,醫德高尚,外地慕名前來就醫者絡繹不絕。光是1984年就接診了來自上海、新疆、河南、廣東、福建等地患者12000多人次。江醫師潛心鉆研醫術,其特點是:一快、二巧、三準,加上推拿按摩的拍打功絕招,使病人很快康復。他的精神療法,即“神功”使病人減輕痛苦。不著痕跡神奇治愈。</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經常為貧困患者免費治療,有時甚至還給予資助。經他救治,又被他接濟過的病人不計其數。前些年平江、湖北等地,遇到社港人總有人問“江述吾醫師還在嗎”?有的說:“我那次到他那療傷,錢被扒了,江醫師不但沒收我的診費,還出錢給我抓藥。臨走時他還給我車費。江醫師真是好人。 1 985年,74歲的江述吾醫師去世,周圍縣市以及省外得到消息者都來吊唁,馬路上,街邊都站滿了人。《瀏陽縣志·人物傳》記載治喪期間前往吊唁者逾千人。</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林醫師出生于1952年,是百年江氏正骨術第三代正宗傳人,也是集大成者。他心遠專注,不拘一格,搏采眾長,將祖傳醫學發揚光大,又有新的創造,形成自己的醫術特長和理論體系。</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林是名醫江述吾的第二個兒子,他幼承庭訓,師從父輩祖傳骨傷醫術,又進入湖南中醫學院,湖南醫科大學深造,完成了正規醫學教育。20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無數個夜晚的燈下,江林和妻子、一子一女一家四口在同一個房間里學習。父親江林坐在桌子前對著各種卡片背誦醫學述語,姐姐江景白,弟弟江濤在一旁寫作業。母親在一旁忙乎針線,江林從來沒有放松過學習。</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凌晨四點半有點兒冷,江林醫師此時巳經起床了,他開始帶領醫院骨干醫師逐一查房。他一會兒仔細查看病人的患處,一會兒檢查病人舌苔,詢問相關情況,或者根據X光片的嚴重情況制定細致的手術方案。言語不急不緩,舉止平易溫和。大約四十分鐘之后,一天的工作就全部安排妥貼。此時天還沒有亮。如此堅持了四十多年。為了方便每天早晨到醫院查房,他們家住在與醫院門診室僅有十米的距離,但完全兩個世界,門診室里門庭若市,人來人往。家中除偶爾有幾個朋友來串門小坐一會離去,非常恬靜安謐,是學習清修的好地方。江林醫師始終堅持從患者利益去治療,去開藥。能不動手術的堅決不開刀。依照目前常規和現代高科技來說,骨傷病人的住院手術率大多在90%左右,而江醫師接診的病人手術率僅在7%左右。僅在住院一項,江林醫師為病人節省開支50%以上。</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雖地處湖南省瀏陽市的邊陲,社港鎮的瀏陽市骨傷科醫院門診每天都接診600到700多位患者。很多患者來自外省,他們幾乎都慕名江林醫師的江氏家族祖傳“正骨術”而來。</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林從來不向病人索要財物,也不許病人家屬請客送禮。為了節省時間,他一般不出診,緊急情況需要出診,也絕不另收費用,而且一定當天去當天回。有一次,吳師傅送江醫師去廣州參加一個會議,早上7點鐘他去病房找江醫師,他正好開完藥方,對病人說白天吃這個藥,傍晚復查再開藥。之后把江醫師送上飛機。傍晚病人家屬問他:江醫師今天不回來了吧?誰知話還沒說完,江醫師巳經走進了病房。開始給病人復查開藥。</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嚴格壓縮用于生活,休閑乃至出外學術交流時間。把省出來的時間都用來給患者治病。將遠遠超出正常工作量的時間都用于臨床接診,治療患者。敬業接近極致狀態。一年工作362天,僅春節休息3天(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二)在這幾天休假期間他也和.妻一起當上了“廳長”在客廳和各地人士談笑風生。他們一家人從沒有結伴出去旅游過。因為江林醫師沒有時間。</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林的妻子張平權以她的方式為江氏的金子招牌鑠金,她公正明理,以德行讓人敬仰。夫妻倆男主外,女主內,恩恩愛愛一生。瀏陽社港人信任江家,有什么分歧長短都會請他們給說道著。江林夫婦都有幫忙“仲裁”和“調解”。</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不同身體狀況他會變換藥方。有時候治好一個疑難病癥方子摞起來厚厚一沓。多少年來,但凡遇見認為解決得不夠徹底的病癥,他一直想著新法子逐步攻克。如今,各種病癥他都有獨特的對治方法。</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林醫師一心浸染在醫學界里 6 0年,有獨特的認人方法。他診斷的病人不計其數,或許計不住病患的臉和具體情況但只要看到照出來的片子,就知道病患的基本情況,并立即回憶說出當時診治方子。每年從湘鄂贛周邊省市慕名而來患者占到90%以上,社港鎮人口不過 5萬,每年卻超過60萬人次從全國各地慕名前來找他問診。這意味著醫院每年可為小鎮聚集人氣60萬次以上。</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么多年來,江林看到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情形逐漸在解決,不悔當年決定,關閉了收入豐厚的私人診所,加盟公立鄉鎮衛生院惠及更多病患。江醫師這支每天寫下去,能給醫院帶來幾萬元收益。可他的掛號費一直只收6元錢。江林多次獲得患者與政府的稱贊與表揚。病人送來的錦旗和所得獎章掛滿了家里的墻壁。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中醫,媒體采訪越來越多,淡名利的江林照樣把外事活動壓縮到最小采訪,他言簡意賅,因為永遠有很多病人等著他。</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年,江林獲批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中醫藥管理局編撰的湖南省名老中醫系列從書。百年江氏幾代人以各自不同的貢獻,把祖傳民間正骨術發展成現代中醫理論,獨樹一幟,自成一派,江氏學術由此而誕生。“江氏正骨術”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林的兒子江濤和侄兒江永革都是他的正式拜師弟子。江濤1976年出生。他是將扎實的西醫專業功底與祖傳正骨術結合的新一代傳人。江濤醫師繼承祖父江述吾,父親江林的高尚醫德與醫風,在骨傷科醫術上不斷謀求發展。每天接診上百個病人,態度謙和,工作認真。贏得患者尊重和愛戴,經常為貧困病人捐助醫藥費,伙食費甚至交通費。積極參加活動,支持“連心工程”關心五保老人、殘疾人、特困戶,扶貧助學,建橋修路捐資。在眾多的社會公益活動中,他總是第一個響應號召,并切實執行。近年來在這方面個人捐款達10萬多元。扶貧濟困的大愛仁心與祖輩一脈相傳。江濤現任瀏陽市骨傷科醫院主治醫師、骨傷科學科帶頭人、副院長。2010年被評為市勞動模范,受到市政府嘉獎。</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永革,1971年出生,18歲開始投身于骨傷診治,在繼承祖傳醫術之外,刻苦鉆研,更是將心理暗示很好的融入骨傷治療之中。毎每使患者在幾無痛苦的情況下將骨折整體復好,獲得很好的療效。得到患者交口稱贊。多次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并獲獎。</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社港“江氏正骨術”傳承百年,享譽中南數省。2015年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被授予中醫藥“專長絕技”稱號。經四代人不斷開拓創新,使江氏正骨術傳承不衰。</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江林一位名醫帶動瀏陽市骨傷科醫院一個名院,一個名院帶動社港一個名鎮。</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社港醫養特色小鎮,中醫正骨名鎮。</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镇安县|
北京市|
平原县|
花莲市|
保定市|
白沙|
都安|
溆浦县|
佛山市|
集安市|
岳普湖县|
县级市|
湖州市|
洞头县|
青海省|
察雅县|
疏勒县|
耿马|
阜新市|
雷波县|
长子县|
彰武县|
安龙县|
通州市|
太原市|
惠水县|
和硕县|
七台河市|
普兰店市|
安陆市|
三河市|
京山县|
芜湖市|
故城县|
竹溪县|
阳曲县|
蒲江县|
西丰县|
祁东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