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穿黑風(fēng)衣的漢子</p><p class="ql-block">圖:藏品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號:9982083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康熙通寶背西正面↓</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代有一種非常有趣的銅錢,它的神秘面紗至今沒人能夠撩開。</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小木篋里面,就收藏有一枚這樣的錢幣。此錢銹層分明,銹跡入骨,皮殼熟舊,包漿溫潤,處處流露出歷史的歲月痕跡。</p><p class="ql-block"> 此錢正面制作規(guī)整,穿口的大小適中,可惜左上的邊道被銹蝕了,缺損了一小部分。錢面有“康熙通寶”四字真書,通字比較有趣,呈雙點走之底方頭通。錢文書法中規(guī)中矩,線條沉穩(wěn)有力,藝術(shù)韻味很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康熙通寶背西背面↓</span></p> <p class="ql-block"> 此錢背面的外廓是闊緣,內(nèi)廓精整。穿左是一個草書體滿文西字,字體的高度矮于穿廓,俗稱小滿文;穿右是一個楷書漢字西,高度同樣矮于穿廓,且西字最上一橫與穿口內(nèi)壁平行,看起來就像往下降落了似的,俗稱小西或者降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康熙通寶背西直徑28mm+↓</span></p> <p class="ql-block"> “康熙通寶背西”銅錢,直徑28mm+,穿徑5mm+。目前已知的“康熙通寶背西”銅錢,只有寥寥十余枚,直徑都在27mm+左右,我這枚直徑達到28mm+,如果不是母錢,也應(yīng)該是大樣。而且草書體的滿文西,幾乎可以認為是僅見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康熙通寶背鞏和背西↓</span></p> <p class="ql-block"> 康熙通寶銅錢鑄造于清圣祖康熙年間,全國共有二十多個錢局,其中最神秘的就是西局和北局,尤其是西局的所在地,至今仍爭論不休,沒有統(tǒng)一的結(jié)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日本塙史朗監(jiān)修的《清朝錢譜-拓本解說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龔士元、劉國梁等《清錢版別圖鑒》↓</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種觀點是大多數(shù)泉家認可的主流共識,以泉界大佬馬定祥和華光普為代表,這一派人認為“康熙通寶背西”是平西王吳三桂鑄造的王府錢,與五代十國時的“天策府寶”一樣,都是極罕見的府號錢。</p><p class="ql-block"> 馬定祥注解丁福寶《歷代古錢圖說》:“此錢背刻滿漢文西字,為吳三桂封平西王時所鑄,非地名,珍。”不過此論有一個疑問,據(jù)有人考證,“康熙通寶背西”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小滿文西的版本,是康熙本朝鑄幣,是到代品;一個是大滿文西的版本,是康熙以后的官鑄幣,是后鑄的非到代品。</p><p class="ql-block"> 按常識講,吳三桂反清失敗后,是沒有人敢再以官方形式鑄造這個異姓反王的府號錢的,那些大滿文西后鑄錢幣的存在,是無法用平西王府錢解釋得通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種觀點是日本泉家塙史朗在《清朝錢譜》里,考證出是山西太原錢局鑄造的。中國的龔士元等人編撰的《清錢版別圖鑒》,他們也認為是山西榮河錢局鑄造的。但是當(dāng)時山西已經(jīng)有了太原的省局鑄錢了,沒必要再搞地方小錢局來生產(chǎn)“西”字省號錢。這一種觀點,存在著很大的疑點,令人不敢采信。</p><p class="ql-block">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廣西鑄造的,因為在兩廣亦有出土,所以有不少人據(jù)此認為是由廣西鑄造的,但是此種觀點是被反駁和否定最多的,支持的人數(shù)最少。不過,我收藏的這枚“康熙通寶背西”,是標(biāo)準(zhǔn)的廣西江河水銹,每次觀賞這枚錢幣時,心里總是疑惑不已,茫茫然不知該相信哪種觀點才是正確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马鞍山市|
孟津县|
吉林省|
五大连池市|
钟山县|
璧山县|
大石桥市|
汕尾市|
马龙县|
鄂温|
砚山县|
区。|
汉沽区|
海城市|
桐乡市|
寿光市|
淮阳县|
茂名市|
苍山县|
衡阳市|
雷州市|
缙云县|
汪清县|
隆尧县|
沙湾县|
嘉祥县|
宜都市|
界首市|
丁青县|
响水县|
天长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宁强县|
庄河市|
尉犁县|
玉林市|
陆良县|
香港
|
海盐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