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德崗杜巴廣場是尼泊爾三大杜巴廣場中規模最大的、也是最有生活氣息的一座。巴德崗杜巴廣場位于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東郊,這里又名巴克塔普爾,距離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約14公里。</p><p class="ql-block">下了車需要再步行五分鐘。</p> <p class="ql-block">一路就有不少具有年代感的廟宇佛塔等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過一段大臺階,臺階上竟然還保留著一個佛壇。這種路上的佛壇在尼泊爾會經常看到,有大有小,這個算是大的,小的則只有一個拳頭那么大。據說是供奉曼陀羅神的,必須貼地面建,任何人走路時必須注意避讓,不能踩上去。</p> <p class="ql-block">菩提樹下的小廟,據說供奉濕婆的標志林伽。何為林伽?請自行百度。</p> <p class="ql-block">街頭的佛塔前。</p> <p class="ql-block">巴德崗在尼泊爾語中有“稻米之城”或“虔誠者之城”的意思,自十三世紀初至十七世紀五百多年一直是馬拉王朝的首都,是尼泊爾中世紀建筑和藝術的發源地。</p><p class="ql-block">與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及帕坦杜巴廣場一樣,巴德崗杜巴廣場也在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走過這個大門,就是巴德崗杜巴廣場了。</p> <p class="ql-block">進大門果然就是一個寬敞的大廣場。</p> <p class="ql-block">大門右邊是愛神廟,里面供奉印度教愛神迦摩(Kama)。</p> <p class="ql-block">還有這個涼亭。</p> <p class="ql-block">廣場北邊是由白色宮殿、金門和著名的五十五窗宮組成的舊王宮。</p> <p class="ql-block">廣場的西邊,也就是我們進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種紅色磚砌佛塔式樣的神廟太多了。這幾張照片并不是拍的同一座紅色神廟,是廣場上不同地點拍的,仔細看,每座神廟造型多少有點變化。</p> <p class="ql-block">大門左邊圍墻里原來是廣場上重量級的塔萊珠女神廟,2015年的8.1級地震,這座神廟震沒了,現場清理后至今還是一片空地。</p> <p class="ql-block">鮮花裝扮的圍墻門,拍照留影的人很多。門里現在是一個警察局。</p> <p class="ql-block">警察局向東走一點,是尼泊爾國家藝術宮,門口兩側是猴神哈努曼與人獅那羅辛哈的雕像,其形象絕對是出乎想象。</p> <p class="ql-block">廣場東邊正中是巴特薩拉女神廟。這座石塊構造的塔式印度教神廟造型優美、精工細雕,神廟左右還各懸掛著一個大銅鐘。</p> <p class="ql-block">金門前豎立著布彭亨德拉·馬拉國王柱,立柱由巴德崗王國最后一位國王拉納吉特·馬拉為他的父親布彭亨德拉·馬拉國王修建。</p> <p class="ql-block">柱頭巨大的蓮臺上,國王雙手合十,坐在華蓋下。</p><p class="ql-block">據說大地震時,其他二個杜巴廣場的國王柱的柱頭都震下來了,只有這個國王柱毫發無損。因此這個國王柱身價陡增。</p> <p class="ql-block">這時有個意外的驚喜,居然在這里巧遇了中學同學、曾經一起插隊的小許,在老家蘇州都是幾年才能碰到一次的!他參加另一個旅行團,乘坐尼泊爾喜馬拉雅航空班機,今天剛從青島直飛加德滿都。</p> <p class="ql-block">三大杜巴廣場都有金門,感覺這座金門是最漂亮的,金碧輝煌的金門在一片紅色中顯得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金門正中上方雕刻了印度教的兩個著名神祇,一個是四頭十臂的破壞女神卡莉,另一個是金翅神鳥迦樓那。</p><p class="ql-block">走入金門,進到舊王宮里面,必須脫鞋,而且王宮內不能拍照,有穿制服的人嚴格看管。說實話現在記憶力真差,因為沒有留下照片,僅僅一個月后,這所王宮內的樣貌已經不記得了。</p> <p class="ql-block">王宮后花園一個庭院中央,有個處于地面以下的水池,是國王的浴池——那嘉池。這里裝飾華麗,但仔細看,四周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蛇,而且是眼鏡蛇,乍一看,驚出一身冷汗。</p> <p class="ql-block">高高揚起的眼鏡蛇頭,用銅制成。</p><p class="ql-block">在尼泊爾,眼鏡蛇的雕像隨處可見,而王宮里出現更加頻繁。眼鏡蛇納卡因其強大的生殖能力而被特別尊崇,被視為大地之母或生命力的象征,象征著不朽和繁榮。此外蛇也被認為是擁有無盡知識的宇宙保護者。</p><p class="ql-block">每年尼歷4月的第5天是“蛇節”。各家各戶清晨將蛇神圖貼在房門上方,并擺上雞蛋、牛奶、檳榔、油菜籽等貢品,對蛇神圖進行禮拜,祈求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因此在尼泊爾,蛇并不被視為危險的動物,而是與人建立了一種特殊的友好關系。</p> <p class="ql-block">銅制作的出水口,鱷魚口中含著羊,羊嘴里吐水,大鱷魚還馱著小鱷魚,構思巧妙,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一群打扮入時的尼泊爾小姑娘,正在舉辦什么活動。</p> <p class="ql-block">擠進去,扮演一次洪CQ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這座塔萊珠銅鐘建于1737年,據說是加德滿都最大的銅鐘。平常用作警鐘,每天清晨敲響,祭拜塔萊珠女神。</p><p class="ql-block">當地居民稱之為犬吠鐘。每當敲響,引來周圍一片犬吠。</p> <p class="ql-block">塔萊珠大鐘東側的庫里須那神廟,俗稱八角寺,據說以前是國王留給尊貴客人住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八角寺一旁的浴池,是給國王的尊貴客人洗澡的??头颗湓〕?,妥妥的五星級賓館。</p> <p class="ql-block">五十五窗宮是國王的后宮,三層磚木結構,始建于1427年,后來由布彭亨德拉·馬拉國王改建于1700年。</p> <p class="ql-block">排列緊密的木質窗戶,雕刻精細,五十五扇窗,扇扇都不一樣。</p> <p class="ql-block">五十五窗宮,是國王為了討王妃歡心,將原來一面墻拆掉換成五十五扇窗戶,這樣王妃身處室內也能方便地看到外面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傳言說,國王之所以建五十五扇窗戶,是因為他有五十五位妃子,一人一扇窗,以示公平。其實不然,只是因為這一年國王是五十五歲而已。</p> <p class="ql-block">五十五窗宮東邊是一座全石頭砌筑的印度教財神廟,建在六層臺基上。導游說,尼泊爾比較窮,因此要多建財神廟。我們接下來要看到的那座著名的五層塔,也是一座財神廟。</p> <p class="ql-block">財神廟前五對守護神,仔細看,其中有二對都是配了馬鞍的馬,這不重復了嗎?</p> <p class="ql-block">廣場最里面東北角有紅色的斯帕提那廟,建在五層臺基上。斯帕提那是濕婆的一個化身。</p> <p class="ql-block">這座神廟上半部分是地震后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廣場南邊這一排二層樓房,是以前的育瑪麗神廟,地震重建后改建為一個很大的休憩場所,可以吃飯、喝咖啡等,是眺望整個廣場景致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東南一角這座正在維修的建筑,是賈格納神廟——性愛之廟。</p> <p class="ql-block">透過毛竹搭起的腳手架,可以看到木雕的主題都是一幅幅春宮圖。</p> <p class="ql-block">賈格納神廟前的公牛雕塑,公牛一般被認為是生殖力強盛的動物。</p> <p class="ql-block">走過一條二三十米長的小街,我們來到另一個廣場——陶馬迪廣場。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尼泊爾旅游的標志性建筑——五層樓的尼亞塔波拉神廟。</p> <p class="ql-block">尼亞塔波拉神廟?,又稱五層塔,是尼泊爾最高的印度教神廟之一,通高33米,五層大屋頂坐落在五層基座之上,是尼泊爾本地紐瓦麗風格寺廟建筑的完美典范。</p><p class="ql-block">五層塔供奉的是女財神,她的五層基座前有五對守護神,由下到上分別是大力神、大象、獅子、神鷹、希提拉克希米女神。據說這些守護神每上一層的力量都比下一層強大十倍。最下層大力神的力量,是普通人的十倍,那么計算下來,最上層的女神,其力量是普通人的十萬倍。</p> <p class="ql-block">五層塔的臺階又高又陡,特別是下來的時候,有恐高癥的人都是小心翼翼橫過來走的。</p> <p class="ql-block">高聳入云的五層塔。</p> <p class="ql-block">陶馬迪廣場東邊的巴依拉布納神廟,是座五層樓的大廟,但只有三層屋檐,且因為蓋在平地上,沒有五層塔那種高聳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陶馬迪廣場一角是三層樓的馬哈戴維·納拉揚神廟。納拉揚是毗濕奴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地震后重建的納拉揚神廟,也改造成了一個咖啡館。</p> <p class="ql-block">三樓上,同團的來自成都的小張老師已經篤悠悠的喝上了咖啡。</p> <p class="ql-block">而我們,則更多的是在高大神廟的背后巷子里轉悠,捕捉值得留下記憶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沾點牛氣。</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陶馬迪廣場周圍的街上,各種店鋪林立。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尼泊爾的貿易集散中心,這條不起眼的道路,一頭通往中國西藏,一頭通往印度,相當于我們的絲綢之路。導游說,現在尼泊爾食品及建材等大多來自印度,電器、衣服、鞋等等日用工業品都來自中國。</p> <p class="ql-block">巴德崗的酸奶是出了名的,導游請我們在這家店里吃了。門面不大,店堂也夠小的,十幾個人進去,擠得滿滿當當,不過酸奶確實好吃。酸奶是放在一個陶碗里的,吃完酸奶陶碗可以帶走。附近就有個陶器廣場,陶碗都是剛生產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這種有著像大傘一樣大屋頂的神廟建筑是尼泊爾見得最多也是最普通的,這種建筑風格被稱為“紐瓦麗”,是尼泊爾本土的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就是在這里,經過導游的點撥,才明白了為什么尼泊爾的雙三角國旗形狀與其他國家都不同,不是追求別出心裁,而是出于對自己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度自信和熱愛。</p> <p class="ql-block">英國旅行家鮑威爾有一句名言:“就算整個尼泊爾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崗還在,就值得你飛越半個地球來看它”。</p><p class="ql-block">咱也有一句“名言”:到尼泊爾不游巴德崗乃憾事也!</p><p class="ql-block">尼泊爾那么多歷史古跡、文化遺產,只有巴德崗得此殊榮,巴德崗的非凡魅力和社會地位由此可見。</p><p class="ql-block">記于2025年3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宿松县|
仙桃市|
山丹县|
苍溪县|
牟定县|
曲周县|
惠安县|
衡阳县|
达孜县|
额敏县|
铁岭县|
新沂市|
嘉禾县|
北海市|
麻江县|
兴义市|
江口县|
万源市|
雅江县|
济南市|
微山县|
宜黄县|
乾安县|
同江市|
广宗县|
托克逊县|
岚皋县|
嘉义县|
泌阳县|
五莲县|
宣武区|
两当县|
重庆市|
修文县|
宁德市|
枣强县|
赫章县|
宜兴市|
雅安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