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煙花三月,7日上午九點過,自駕車從大理古城出發。沿杭瑞高速,一路南行。</p> <p class="ql-block"> 經楚雄、玉溪、通海高速,行程500余公里,下午五點過,到紅河哈尼州元陽縣。</p> <p class="ql-block">元陽縣是云南省紅河州下轄縣之一,是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區,境內梯田級數最多達3700多級,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元陽縣世居哈尼、彝、漢、傣、苗、瑤、壯7種民族</p> <p class="ql-block">云南十八怪“炊火筒當煙袋”</p> <p class="ql-block">晚飯后,漫步元陽縣城小商品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夜市燈光璀璨,商品玲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燈飾語很有情調</p> <p class="ql-block">元陽縣城到哈尼梯田景區45公里。</p><p class="ql-block">次日上午九點過驅車出發,沿盤山公路徐徐前行。</p><p class="ql-block">行至半山,已是大霧四起,周圍云霧繚繞,能見度不足10米。</p> <p class="ql-block">實在不能前進,在一個小村莊休息了一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聽當地人說,要下午三、四點鐘霧才可能散去。</p> <p class="ql-block">元陽哈尼梯田的霧,是大自然的神秘面紗。它時而輕盈飄渺,時而厚重濃烈,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無盡的魅力。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壯麗的自然風光,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與奇妙。霧漫元陽哈尼梯田,是一首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詩篇,是一幅永遠也畫不完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元陽梯田,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p> <p class="ql-block">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紅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5處世界遺產。</p> <p class="ql-block">元陽縣境內有17萬畝梯田。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風光畫</p> <p class="ql-block">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則有數畝,小則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p> <p class="ql-block">下午兩點過,山勢仍雨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偶見一幅廣告語,哈尼族倚霧而居,一夢塵煙</p> <p class="ql-block">來到老虎嘴最佳觀景區,仍是煙雨蒙蒙,霧氣騰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p class="ql-block">在當地村民的熱心幫助下,一位九歲的三年級小姑娘,帶我們進螺絲田,一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梯田仿佛被輕紗覆蓋,時隱時現,宛如仙境。此時,正是拍攝云海梯田的最佳時節,也是無數攝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拍攝勝地。</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進梯田,整個世界仿佛蘇醒過來。梯田的輪廓逐漸清晰,層層疊疊,宛如大地的階梯。霧氣在梯田間繚繞,如同輕柔的絲帶,將每一塊梯田輕輕裹住。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只有霧、光、影和梯田構成了一幅完美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霧氣漸漸消散,露出了梯田的真實面貌,梯田的水面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與周圍的綠樹、青山相映成趣。遠處的村莊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此時漫步在梯田間的小道上,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與寧靜,仿佛置身于一個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是這位熱心的彝族小姑娘做我們的向導</p> <p class="ql-block">?木刻分水是哈尼族在長期梯田農耕活動中形成的一種分配水源的制度?。具體做法是根據溝渠所能灌溉的梯田面積,經過集體協商,確定每份梯田應得水量,并將這些水量刻在橫木上,作為分配水源的尺子。哈尼人用其量水、分水,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既體現出對大自然的崇敬,也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村寨、村民之間因用水發生糾紛?。</p> <p class="ql-block">高山溪流,通過木刻分水法,灌溉滋潤梯田。</p> <p class="ql-block">哈尼哈巴觀景點</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點左右,從元陽哈尼梯田,驅車一個多小時,經鄉道、縣道到達紅河州首府蒙自。</p> <p class="ql-block">蒙自市有上萬年人類繁衍活動史、2100多年建縣史,是云南為數不多的千年古縣,也是云南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云南對外開放的肇始地,中國第一條民營鐵路,云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個外國銀行等諸多“第一”先后在這里誕生,擁有“百年滇越鐵路、百年開埠通商、百年過橋米線”三張文化名片。民國十七年(1928年),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蒙自查尼皮村召開。1992年11月26日,蒙自被列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蒙自撤縣設市。</p> <p class="ql-block">3月9日上午,蒙自陽光燦爛。我們驅車前往南湖參觀。</p> <p class="ql-block">蒙自南湖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文瀾鎮南部,故名"南湖"。為雨水匯積而成,舊名草湖、草陂。</p><p class="ql-block">蒙自南湖公園在明代開辟為堰池,并在湖中堆3座土山,分別名為蓬萊、方丈、瀛洲島,成為文人雅士會集之地,上又稱學海。云南著名的過橋米線傳說就起源于此,是人們游覽休閑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聞一多紀念亭</p> <p class="ql-block">中午時分,來到碧色寨車站</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站所在地原為一個名叫“坡心”的僅有十幾戶人家的村落。清宣統元年(1909年)4月13日,滇越鐵路鋪軌至此,建成車站,最初定名壁虱寨站。因此地依山面海(長橋海),景色宜人,故更名“碧色寨”。清宣統二年(1910年)3月,滇越鐵路全線竣工,碧色寨站成為滇越鐵路的核心樞紐,是中國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鐵路樞紐,其歷史與滇越鐵路的興衰緊密相連。這座位于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的小鎮,因鐵路而興,見證了中法戰爭后的殖民貿易、抗日戰爭的血火洗禮,以及現代中國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1901年,法國投資,開始動工修建滇越鐵路。滇越鐵路起點在昆明北站,終點在越南海防站。全長859公里,其中云南段有465公里。</p><p class="ql-block">經過云南三十萬勞工的艱苦施工,滇越鐵路于1910年3月30日竣工,4月1日全線通車運營。</p> <p class="ql-block">1909年鐵路通至碧色寨,使其成為滇越鐵路與個碧石鐵路(中國首條民營鐵路)的交匯點,形成米軌(1米寬)與寸軌(0.6米寬)并存的鐵路奇觀。?</p> <p class="ql-block">?東方小巴黎?:1910-1940年間,碧色寨聚集了法、英、美等國30余家商號,設有云南最早的咖啡館、紅土網球場、哥臚士酒店等設施,常住人口達2萬余人。?</p> <p class="ql-block">這里誕生了云南首個郵局、海關分關和外資公司,西班牙紅土鋪就的網球場、法式三面鐘等設施彰顯殖民時期的國際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黃色法式站房、綠色木制長椅、白色"碧色寨"站牌構成標志性景觀,百年水塔、大通公司舊址等建筑群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的北回歸線標記點位于車站主樓門檻下的一塊刻有BM149標記的石臺階上。?經過中國和法國天文臺專家的考證,這里被認為是地球上最早的北回歸線測量標記點。北回歸線是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每年夏至當天的正午時分,站在太陽光下面會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產生“立桿無影”的天文現象。</p> <p class="ql-block">1958年滇越鐵路停止客運,2010年碧色寨站徹底停運。現存法式站房、寸軌機車等23處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因電影《芳華》取景成為旅游熱點。?</p> <p class="ql-block">昆明、碧色寨、開遠、河口、海防、河內米軌線路</p> <p class="ql-block">恰逢一輛滿載貨物的列車,徐徐嗚嗚進站</p> <p class="ql-block">下午五點過,驅車來到建水十七孔橋,又叫雙龍橋。</p> <p class="ql-block">?建水十七孔橋?,又稱雙龍橋,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白家營村,橫跨瀘江與塌沖河的交匯處。這座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最初修建了三個石孔,后因河水泛濫,河床加寬,道光十九年(1839年)增建了十四孔,形成了現在的十七孔結構?。</p> <p class="ql-block">建水十七孔橋不僅是一座交通建筑,更是一件藝術珍品。橋身由巨大的石塊砌成,堅固而穩重,歷經歲月洗禮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橋上有精美的雕刻,欄桿望柱等部位雕刻著栩栩如生的花卉和動物圖案,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p> <p class="ql-block">橋上還建有三層樓閣,兩端各有一座亭閣,增添了橋梁的藝術美感。當陽光照射在水面上時,十七個拱洞倒映在水中,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建水十七孔橋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在中國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雙龍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這座橋不僅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晚上,參觀建水古城</p> <p class="ql-block">朝陽樓,位于建水縣城中心臨安路東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占地面積231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古稱步頭,亦名巴甸,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境內,地處云南昆明南部約220千米處,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名勝區。</p> <p class="ql-block">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擁有眾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觀,如建水文廟、朝陽樓、朱家花園、雙龍橋(十七孔橋)及燕子洞等。其核心區域占地面積約1.03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朝陽樓雄鎮東南</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朝陽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飛霞流云”這一意象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的《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這首詞是辛棄疾與友人馬叔度在月波樓上吟詩賞月時所作,詞中描繪了豪情壯志與家國情懷的交織,展現了詞人內心的波瀾壯闊。 ?</p> <p class="ql-block">朝陽樓“飛霞流云”是由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所寫的狂草榜書。張旭被譽為“草圣”,其書法風格豪放灑脫,筆法飛舞雄健,極具藝術感染力。這幅作品現懸掛在建水古城朝陽樓的背面,是這座古建筑的重要文化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建水古城夜色中徜徉,享受那份寧靜與悠然。滇南之行,邂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綺夢,就像翻開一本古老而神秘典籍,每一頁都寫滿了令人驚嘆的故事,每一個字符都跳動著生命的旋律,如同一首悠揚的樂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醴陵市|
商丘市|
沧州市|
河津市|
海晏县|
姜堰市|
佛教|
老河口市|
北辰区|
进贤县|
双柏县|
屏东县|
平阳县|
潢川县|
长沙县|
郸城县|
德昌县|
黄陵县|
卢龙县|
新绛县|
微博|
鄂伦春自治旗|
象山县|
余江县|
神农架林区|
南华县|
平利县|
普格县|
酒泉市|
措勤县|
尼木县|
吴堡县|
富顺县|
莱阳市|
德清县|
鸡东县|
虎林市|
紫云|
迭部县|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