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3日上午,我們在彝族導游小郭帶領下來到云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石林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喀斯特地貌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里,為國家級5A級景區(qū)。石林風景區(qū)以雄、奇、險、秀、幽的景觀特點聞名于世,有“天下第一奇觀”的美譽,是世界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游覽勝地,被國際喀斯特研究專家們稱之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2004年獲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稱號,2007年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 一進門的石林湖也叫恩來湖,據(jù)導游講,1955年4月,周恩來總理到石林游覽時說:“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石林湖就是根據(jù)周總理建議修建的,平靜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 高大的櫻花樹已經(jīng)是一樹繁花。</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就要發(fā)揮想象力了,這塊石頭從這邊看是駱駝。</p> <p class="ql-block"> 轉個角度就變成了“大鵬展翅”,這里是周恩來、陳毅兩人拍照留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石林風景區(qū)的核心景區(qū)由大石林、小石林、萬年靈芝、李子園箐、步哨山五個片區(qū)組成。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組成,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獨立巖柱高度超過40米。</p> <p class="ql-block"> 踏入石林景區(qū),仿佛進入了一個奇幻的石頭世界。千奇百怪的石柱如森林般密集聳立,有的高聳入云,有的低矮粗壯,它們或獨自屹立,或相互簇擁,形成了各種奇妙的形狀,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大石林的標志性景點當數(shù)龍云題詞“石林”之處的“石林勝境”,是游客必拍照留念的地方。“石林”二字是1931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巡視時所題,左下角有“龍云題”三字,下方是宋美齡題寫的“天造奇觀”四字。</p> <p class="ql-block"> 石林最具辨識度的題刻,除了“石林”就是“天下弟一奇觀”了,這是曾任國民政府民政廳長的張維翰所題,“弟”字并非錯別字而是古漢語中常見的“通假字”。</p> <p class="ql-block"> 2006年4月,我曾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四面石峰崖壁上的摩崖石刻“天造奇觀”“南天砥柱”“大氣磅礴”“萬笏朝天”“頂天立地”……這些摩崖石刻與四周奇妙的自然景觀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 兩列高聳入云的石峰中間夾著一塊巨石,半空懸垂,搖搖欲墜,這就是石林著名景點——千鈞一發(fā)。科學家推斷這塊巨石是因為山體崩塌形成的,叫做“轉石”。根據(jù)史料記載,云南在清朝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場7到8級地震,所以這塊轉石很可能就是那個時候從山頂崩塌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龍尾</p> <p class="ql-block"> 劍狀石林是石林最為著名的景觀,高大的青灰色石峰頂尖銳如刀鋒劍刃,直插云天,雄奇壯觀。</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沿游路前行,一旁的石屋里設有石床、石桌、石凳,石壁上書“且住為佳”四個大字。此處景點由兩峰底部凹陷成室,如廳似屋,仿佛是專門為走累的游客準備的休息場所。這個石屋其實是水與土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質學家稱其成因為“土下溶蝕”。</p> 這個石洞上有四個大字:“無欲則剛”,出自林則徐的堂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p class="ql-block"> 通往望峰亭的路上,一處壁立的石峰頂上有兩塊突起的巖石,一塊像老鼠,一塊像貓,好似貓和老鼠追逐相戲。</p> <p class="ql-block"> 登上海拔最高的亭子——望峰亭,四顧全是巨大的石峰石柱,正應了網(wǎng)上的那個段子: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p> 石縫里生長著巨大的仙人掌。 <p class="ql-block"> 從高處下來,經(jīng)過一塊心臟石,所有的人都會去摸一摸,寓意去病除災,石頭表面已光滑如玉。</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的海棠、櫻花已經(jīng)盛開,走在藍天白云、繁花似錦的景色中,心曠神怡,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石峰上鐫刻著“群峰壁立,千嶂疊翠”八個大字,這是1962年6月朱德委員長到石林游覽時題寫,它生動概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壯美。</p> <p class="ql-block"> 離開大石林后,我們乘坐景區(qū)內的擺渡車繼續(xù)前行,導游沿途指點,如“李逵醉酒”“關公耍大刀”等奇觀,但車速迅捷,有些景點未能及時捕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逵醉酒</p> <p class="ql-block"> 走下擺渡車步行便是蓮花池,因水池旁邊有像蓮花一樣的巖石而得名,池水清澈,蓮花狀的巖石倒映在水中,美不勝收。</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蓮花石</h3>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夫妻石,上面成V字分開,左邊為阿詩瑪右邊為阿黑哥,阿黑哥和阿詩瑪是對彝族男女的稱呼。</p> <p class="ql-block"> 小石林位于大石林東北部,石柱錯落有致,形態(tài)各異,石柱間為池塘、草地,是一處優(yōu)美的自然園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在石縫里的樹</h3> <p class="ql-block"> 小石林中有一座高大孤立的石峰,上大下小,形似帆船上的風帆,這就是風帆石。游人路經(jīng)此地時都喜歡上前摸一摸這塊巨石,以求“一帆風順”。</p> <p class="ql-block"> 在一片碧水池畔,有一座名為“阿詩瑪”的石峰格外引人注目。阿詩瑪石像由大自然風化形成,形象生動,宛如一位美麗的彝族少女,頭戴繡花包頭,身背竹簍,正翹首以盼,等待著戀人阿黑哥的歸來。相傳,阿詩瑪是彝族民間傳說中的一位勇敢、善良、美麗的姑娘,她為了追求自由和愛情,與邪惡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p> <p class="ql-block"> 2006年,我曾在此留影,今日故地重游,人生短暫,20年彈指一揮間,青山依舊在,青春不復返。</p> <p class="ql-block"> 在導游帶領下,我們只是走過了景區(qū)的精華部分,每一座石峰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傳說,或浪漫,或凄美,或神秘,為石林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今日午餐,中間是云南特色汽鍋雞,是云南的名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間流傳,所用的餐具是建水出產(chǎn)的一種別致的土陶蒸鍋,叫“汽鍋”,是專門用來蒸食物的,外形古樸,構造獨特,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進入鍋膛,經(jīng)過汽鍋蓋冷卻后變成水滴入鍋內,成為雞湯,雞塊鮮嫩,湯汁甜美。</p> <p class="ql-block"> 我們坐的車,我們參加的是旅行小團,今天有六位團友。</p> <p class="ql-block"> 午飯后坐車回到昆明,導游說要開盲盒了,看我們有沒有好運氣?原來是來到滇池海埂大壩。看來運氣不錯,遠遠地就看到了成群的海鷗在空中盤旋。</p> <p class="ql-block"> 昆明是一個離大海很遠的內陸高原城市,但每年冬天,成千上萬的海鷗從寒冷的西伯利亞來到溫暖的昆明越冬,直到來年3月初春時節(jié)離開。</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當天空飄滿白色的雪花,北方的冬天到了;當天空飛滿白色的海鷗,昆明的冬天到了。”</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也買了面包,只要舉起手臂,就有紅嘴鷗快速地俯沖下來,準確叼走食物,第一次這么近距離地與海鷗互動,真是太開心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海鷗的潔白與滇池的湛藍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畫卷。游客們紛紛與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互動,感受著自然的和諧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 在昆明滇池觀海鷗,已成為當?shù)氐囊环N文化現(xiàn)象。每年冬季,成千上萬只海鷗在滇池上空翱翔,它們或低飛掠水,或高飛入云,時而高聲歡鳴,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楚雄彝族自治州,結束第一天的旅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石桥市|
荣成市|
安乡县|
山西省|
盈江县|
瑞安市|
潮安县|
合山市|
昆明市|
剑河县|
精河县|
洞头县|
寿阳县|
厦门市|
兰溪市|
高淳县|
奉化市|
富锦市|
张北县|
高雄市|
昌都县|
南江县|
石门县|
鄂托克旗|
延庆县|
积石山|
绥宁县|
黎川县|
石首市|
慈溪市|
白银市|
昂仁县|
武穴市|
大兴区|
永川市|
漳平市|
方山县|
华阴市|
寻乌县|
澎湖县|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