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滿洲里國門景區,位于內蒙呼倫貝爾滿洲里市,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中俄邊境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洲里市標志性的旅游景區,滿洲里是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氣勢恢宏的國門被譽為北國第一門。也是全國100個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49年12月開國領袖毛主席乘火車出訪蘇聯就是在這里出境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國門景區占地面積為20萬平方米,包括國門、41號界碑、紅色秘密交通線舊址、和平之門廣場、飛機廣場、火車頭廣場、中共六大展覽館和滿洲里紅色展覽館等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滿洲里口岸處于中俄蒙三角地帶,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是第一歐亞大陸橋的交通要沖,為我國最大陸路口岸,承擔著中俄貿易65%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是我國沿邊口岸中唯一的公、鐵、空三位一體及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陸路口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滿洲里口岸業務管轄范圍包括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轄區面積45萬k㎡。轄區內邊境線長1819km,其中,中俄邊境線1812km,中蒙邊境線807km。</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俄邊境滿洲里管段全長101.1km,其中滿洲里轄區內的國境線全長54km(包括水界12.7k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設運營,滿洲里地區的外貿活動逐漸活躍。1908年,該地區設立了海關,然而關稅自主權和海關管理權完全被沙俄掌控,成為其進行經濟掠奪的工具。辛亥革命后,隨著清政府的覆滅,倭寇奪取了海關稅款收支權,中國海關主權徹底喪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滿洲里鐵路口岸于1901年開通。是我國規模最大、通過能力最高的鐵路口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蘇聯紅軍進駐滿洲里,日本戰敗投降,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軍區駐滿辦事處接管了滿洲里海關的業務管轄權。1949年1月3日,人民政權正式成立滿洲里關稅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約建于1902年的第一代國門(模型),1900年沙俄的西伯利亞鐵路進入我國境內后稱“東清鐵路(后改中東鐵路)”。兩國間最初界線標志由沙俄單方面設立。在鐵路左側路基之下樹立一根木柱,木柱向西一面被削平,寫有俄文"薩拜喀爾省鐵路交界"字樣。鐵路右側,路基之上,另樹一根木板包裝的木樁,上面釘有鐵制的雙頭鷹國徽。位置在現在的后貝加爾斯克以西的馬赤也夫斯克車站東約一公里處,距后貝加爾斯克近十公里。由于木柱及木樁設在兩國鐵路交界之處,該標志被視為“國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0年蘇俄單方面設立的第二代國門(模型),時中蘇兩國界線實際上已從馬赤也夫斯克附近南移到十八里小站,該站現名為后貝加爾斯克。該國門為木質拱形,門額上面向中方一側用中文寫有"中蘇門"字樣。其具體位置約在后貝加爾斯克車站以東。二十年代后期移至車站對面的蘇方邊防總站院內。1929年"中東路戰爭"中蘇方將駐十八里小站的中國軍警驅逐,對十八里小站實施了單方面占領。1949年蘇方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8年修建的第三代國門(模型),原本是檢查橋,也稱棧橋,橫跨寬準軌鐵路。時兩國關系緊張,滿洲里作為"反修、防修"的前沿,常年處于“戰備”狀態。該橋是鐵木結構,主體用鐵軌焊接而成,橋身漆為綠色,兩側的護欄鑲嵌著木板。面西方向,上面書寫醒目的紅色標語:"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橋身北側有一架鐵梯,緣梯而上,可以站在橋上俯視過往車輛。因該橋狀似"大門",又是鐵路口岸的門戶,人們習慣地稱之為"國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9年我國建設的第四代國門(模型),也是我國所建真正意義上的國門,建筑面積774.5k㎡,高12.8m,寬24.45m。外表用2000多塊0.5㎡的青灰色花崗巖石板鑲嵌而成。國門上方懸掛直徑1.8m的國徽,并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紅色大字。國門下方有寬、準軌鐵路各一條通過。國門北側是原公路口岸,滿洲里新公路口岸建成后,原公路口岸停止使用。因貨運量逐年增加,在增鋪鐵路寬軌復線時,于2007年拆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于2008年的中俄邊境中方第五代國門。總寬105米,高43.7米,厚度46.6米,共八層。氣勢恢宏,莊重大氣,令人肅然起敬!顯示了我國繁榮富強的實力與尊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在國門二層上觀看國內一側的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面向俄方一側的風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列空廂的火車正在通過國門徐徐駛向俄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國門內有兩層都是免稅商店,印象深刻的是,都是個體經營者,這里的商品可以討價還價,我們買了幾條中華煙,成交后的價差令人咋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二層大廳一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高層的一間藝術畫展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樓梯間墻壁上的標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平之門,這座由不銹鋼材質制作的門呈“M”型,酷似漢字的“門”字,上面的圓球象征著地球,寓意“國土有界,但它與世界相連”,門上五只展翅飛翔的和平鴿,象征世界人民和平共處與友好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國門一側的后面是1994年8月中俄兩國勘界結束時在中俄邊境線上設立的第41號界碑,材質為花崗巖。界碑高1.2米,寬0.4米,厚0.25米,正面為漢語,背面為俄語。莊重、威嚴而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國門第一崗,這是一座兩層樓建筑,二層的屋檐上懸掛著莊嚴的國徽,屋檐下紅色墻面上書寫著“國門第一崗”五個金色大字,一層門楣上方藍底白字:滿洲里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值勤室。樓左側隔離墻上在一條形似飄動的紅旗上書寫著七個金色的大字:我為祖國守國門。整體上顯得莊嚴,神圣與自豪,令人肅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國第一門:這個坐落在國境線上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筑原來稱作“中華門”,現改稱“北國第一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個大門由五個小門組成,中間的正門最為高大,顯示了它的雄偉和蒼勁,是互市貿易旅游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它采用中國傳統的大屋頂式建筑,紅墻黃瓦,以威嚴的姿態屹立在中國的邊境線上,彰顯了中華民族古老建筑藝術的端莊典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貿易廣場上的大型俄式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別具一格的路燈造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景區大門左側的油畫展覽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矗立在國門景區廣場上的具有俄式建筑風格的中俄互貿商品交易大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交易大廳里的俄式商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精美的套娃藝術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充滿異國風情的大型木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納羅福明斯克地區的五一村“銀色別墅”隆重開幕。在140余人的參會代表中,有90多人是從滿洲里口岸出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位于國們景區內的中共六大展覽館,占地面積為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 200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國內白色恐怖嚴重,春夏之際諸多共產國際的會議要在莫斯科召開且中共將派代表團出席這些大會,經與共產國際協商,遂決定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銀色別墅”曾是沙皇貴族穆辛·普希金的鄉間別墅。中共六大的舉辦地點位于二樓大廳。一樓設有辦公室和餐廳等設施,三樓為臥室區。征得蘇方同意后按1:1的比例復制建設。不僅在外觀上與原別墅一致,內部展覽方面也致力于重現歷史場景,使其成為一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大展覽館展現了中共早期領導人經由滿洲里前往蘇聯和共產國際尋求革命真理拯救中華民族建立新中國的光輝歷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滿洲里國門歷經一百多年風雨洗禮,五次重建變遷,承載著歷史的思緒,不僅見證了歷史的屈辱,見證了先輩跨國尋求救國真理的艱辛,記錄了一個北疆邊陲小城的滄桑巨變,更見證了偉大的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發展歷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江市|
巴林左旗|
油尖旺区|
丹凤县|
巴青县|
桦甸市|
大田县|
甘孜县|
葵青区|
盖州市|
漳浦县|
大新县|
永靖县|
栾城县|
建昌县|
蚌埠市|
罗平县|
察隅县|
延长县|
兰州市|
九寨沟县|
黄龙县|
什邡市|
布拖县|
福贡县|
华宁县|
驻马店市|
平原县|
洛阳市|
庆元县|
梨树县|
两当县|
华蓥市|
资兴市|
蒙阴县|
宁国市|
定兴县|
勐海县|
昌乐县|
柏乡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