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練江灣中上游的潟湖區,滔滔江水與海潮在這里相會,仿若一對久別重逢的情侶,自然而然地相擁、相融,難分難舍。南海的潮汐宛如AI指揮家,掌控著這片水域的奇妙韻律。漲潮之際,海水氣勢洶洶地涌入,江水在其強大的推力下無奈頂托回流,形成層層疊疊、姿態萬千的浪涌,浪尖上跳躍著細碎的金光,像是無數顆璀璨的寶石在熠熠生輝。而當退潮之時,海風輕輕呼喚,江水便迫不及待地追隨著它的腳步,浩浩蕩蕩、滔滔東去,水面上波光粼粼,似是一條流動的銀河。</p><p class="ql-block">遠道而來的一群群白色海豚恰似靈動的白色精靈,周身閃爍著微光,在澄澈如鏡、碧波蕩漾的潟湖中自在遨游。它們時而如離弦之箭般迅猛翻滾,激起串串晶瑩的水花;時而像被一雙無形的手輕輕托起,高高躍出水面,以優美的弧線劃過天際,剎那間,陽光為它們勾勒出熠熠生輝的輪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創作的活力詩篇。</p> <p class="ql-block">潟湖區以其獨特的咸淡交融水質,吸引了大海深處眾多魚蝦蟹、貝殼在此棲息繁衍。這里產出的海鮮肥美可口,譽滿四方,成為當地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承載著周邊百姓生活的煙火氣息。漁民們伴著晨曦出海,帶著收獲歸港,每一次撒網,都是對這片水域饋贈的期許。 </p><p class="ql-block">當月光毫無保留地傾灑在潟湖的夜晚,這里又開啟了別樣的勞作景致。鄉親們搖著如竹排般小巧輕便的小船,輕輕劃過海面。神奇的是,游弋于船舷的白條魚像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召喚,拼命跳躍進船艙里。這種獨特的捕撈方式,在我們家鄉話里叫做“跳白” 。而在退潮時分,鄉親們會提前將竹篾做成的卷簾插在灘涂上,圍成半開口的形狀,如同布下巧妙的陷阱,把隨著潮水下游的魚蝦收入囊中,家鄉話里稱其為“閘泊” 。小時候,我總是滿懷好奇地跟著大人去學做這些捕撈活動,如今回憶起來,那些時光滿是無盡的歡樂與溫馨,太多人生的美好都留存在了這里。</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僅是自然生靈的樂園,更承載著大自然和人類文明的無窮故事。追溯至明代,這片土地上曾演繹過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它后來被改編成聞名海內外潮族的潮劇——《龍井渡頭》。劇中,隆井都湖東鄉人林紹,雖家境貧寒卻一心向學,踏上省試之路。而他的妻子佘美娘,滿心嫌棄丈夫的窮困,竟追到龍井渡頭,逼迫林紹寫下休書。彼時,渡頭艄公慧眼識珠,看中林紹的正直品性,將女兒許配于他。林紹不負眾望,得中歸來。此時美娘已另嫁他人,卻又蛇行匍伏求復合。林紹為試其真心,提出贈三千銀子不再相認,美娘應允,最終林紹決然拒絕復婚,與艄公之女攜手相伴。這段跨越歲月的故事,如同這潟湖的水,流淌在歷史的長河里,與眼前的自然盛景交織,成為這片地域獨特的文化脈絡 。</p><p class="ql-block">與故事發生地數里之隔,有個充滿仙境與詩韻的小村落——瑤池村,那是我生命的搖籃。記憶里,從家門口出發,只需走過約兩百米的魚塘土埂,便能抵達渡口。村里僅有的一艘木帆船,承載著鄉親們的生活與希望,平日里,鄉親們與外界的交往,基本都依賴這艘船往返。坐在這往返縣城的渡船上,觀看百舸爭流的熱鬧場景,還有一群群白色海豚在水中嬉戲;夏日,船帆飽脹著勁風,船舷在浪濤的推搡下左右傾側。飛濺的水花肆意撲來,每一滴水珠都能驅散暑氣的黏膩;這便是兒時最幸福的期待。在這片熟悉的水域上,留下了無數或匆忙或悠閑的身影,也見證著村落的歲月變遷。</p><p class="ql-block">遠處,點點白帆點綴其間,隨著水波悠悠飄蕩,船帆在陽光的照耀下,染上了一層淡淡的暖色調,與湛藍的天空、澄澈的湖水構成了一幅如夢似幻的絕美畫卷,盡顯潟湖獨有的迷人風情。</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卫辉市|
襄城县|
桑植县|
遂昌县|
尼木县|
定陶县|
泾源县|
三门峡市|
绍兴市|
福贡县|
长兴县|
拉孜县|
龙泉市|
雷波县|
虹口区|
钟山县|
南皮县|
清丰县|
博乐市|
崇明县|
崇义县|
韶关市|
肥乡县|
胶州市|
雷山县|
天气|
新沂市|
永定县|
武安市|
宜春市|
平阳县|
滕州市|
双鸭山市|
濮阳县|
南安市|
郸城县|
北碚区|
黔江区|
临沭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