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就醞釀著領略我國西南地區的梯田和油菜花的秀麗風光,因為疫情行程被取消。如今終于有機會成行。昆明作為通往西南地區的主要中轉地,已經來過幾次。覺得這里無論是氣候、市容市貌還是消費方面算是一座不錯的省會城市。 到滇池喂鳥去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現在看到這些紅嘴鷗的頭部和嘴變成黑色,是因為它們進入了繁殖季節?。據說是它們的一種保護策略,黑色的頭部可以恐嚇其他鷗類,有助于保護鳥蛋和雛鳥。 <h3 style="text-align: left;">旅拍已成為一種時尚。</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海洪濕地公園的羊駝</h3> 昆明斗南花卉市場。2010年2月引進外資(港資)投資38.87億元,將昆明斗南花卉市場升級打造成占地1020畝、總建筑面積81萬平方米的昆明斗南國際花卉產業園區。 花卉品種琳瑯滿目,除了批發零售外,里面的電子交易中心晚上8:30開始進行花卉拍賣,商家一旦成交就連夜發貨,通常能保證隔天送達目的地。 這是云南第一輛超豪華陸地頭等艙旅游大巴,車長12米核載25人,采用1+1布局座位,座位寬敞舒適,配備冷熱飲水機、USB充電插口。我們是該車的處女團,司機師傅技術很棒。 途經石林地區 彌勒市名稱可追溯至宋大理時期,當地被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中的“彌勒部”占據。該部族名稱源于其首領“木勒”(音),后因語言訛傳演變為“彌勒”?。其實與佛教沒有關聯。在這里藏著一個人工打造的東風韻藝術小鎮。被稱為滇中的“普羅旺斯”。 <div>東方韻的前身是東風農場?。隸屬于云南農墾總局,建于1958年,曾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主要地點之一,許多來自上海、重慶、四川和云南等地的知識青年在這里揮灑汗水,貢獻了他們的青春。</div> 東方韻最著名的建筑是萬花筒藝術館,其外觀形似紅酒瓶或燃燒的火焰。該建筑由本地藝術家羅旭設計,采用超現實和后現代的建筑風格,完全使用本地生產的紅磚搭建而成,未使用一根鋼筋或一顆釘子。萬花筒藝術館內部設計結合了西方穹頂與中式瓦窯,體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因造型獨特被譽為 “魔幻未來主義的魔幻城堡”“離你內心最近的童話城堡”。 萬花筒藝術館內部有藝術家羅旭打造的作品 “千人合唱團”。 印章坊是另一個具有獨特幾何形狀的建筑,其設計靈感來源于印章和豐碑。 半朵云藝術家會客廳。建筑靈感來源于菩提樹,以樹根為基,樹枝為柱,撐起半朵云的一片穹頂。置身這里,仿佛站在高挺入云的菩提樹上,悠然靜謐,細細體會與光并行。“半朵云”,獲《2021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的“紅點最佳設計獎”。還有“美憬閣”酒店,獲《2021美國HDAwards大獎》。<br> <p class="ql-block">五朵金花</p> 東方韻的設計師羅旭,出生于彌勒一個小商家庭,16歲進入縣瓷器廠工作,21歲被分配到建筑隊工作,從未受過系統的藝術院校教育。他的創作完全是自發的、天然的,而他的生活在外人眼中,就是藝術。2016年,羅旭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家鄉彌勒,建了一座紅磚城——東風韻小鎮。<br> 宜良烤鴨是云南省有名的傳統菜肴。這家烤鴨城的包廂也具東方韻的建筑特色。用餐期間還能觀看民族歌舞表演。 蒙自市的名字在此之前我并不熟悉。其實它竟有上萬年人類繁衍活動史、2100多年建縣史,現為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云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個外國銀行等諸多“第一”先后在這里誕生,擁有“百年滇越鐵路、百年開埠通商、百年過橋米線”三張文化名片。 蒙自是正宗云南過橋米線的發源地,其中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蒙自過橋米線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今天才知道云南米線連鎖店“蒙自源”名字的含義。 十九世紀中后期,法國為了掠奪云南地區礦產資源修建滇越鐵路。清宣統元年(1909年)4月13日,這個車站建成,初定名壁虱寨站,后定名碧色寨站。民國10年(1921年),個碧鐵路通車,碧色寨站為終點站,也是滇越鐵路(米軌)與個碧石鐵路(寸軌)的換裝站,米軌和寸軌在這里交匯換裝,滇南進出口貨物都在這里中轉,繁榮一時。 法國式磚木結構的碧色寨站站房,墻上獨具一格的三面鐘,站房外兩面供乘客看,站房內一面供工作人員看。可見法國當年的精密機械制造水平。 馮小剛導演電影《芳華》與李芳芳導演電影《無問西東》上映,其部分場景在碧色寨站進行了采集工作。 火車頭內部 水鶴 大通公司、機車維修車間。 法國員工的宿舍 紅土地網球場。當年法國人從意大利運來紅土鋪在球場上,做成接近標準要求的紅土網球場。當時周邊的很多有錢人,還專門坐著火車來看外國人打網球。據說,當時用的網球,也是就地取材、用自制的藤球。<br> 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110多年前的哥臚士酒店。1915年,法籍希臘人哥臚士兄弟在碧色寨開起了第一家最豪華的酒店,一共有三層,地下一層是酒窖,地上一層是廚房,二層是餐廳和客房,當時是集住宿、餐飲、酒吧、娛樂等為一體的接待場所。 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稱臨安府。唯有東門朝陽樓,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已近六百年歷史,仍舊巍然屹立。據史料記載,建水朝陽樓比北京天安門早建28年?。 建水古城西門 建水紫陶陶泥取自境內五彩山,含鐵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強度大,表面富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經無釉磨光,精工細磨拋光,質地細膩,光亮如鏡。 大板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初年(1368-1398年),由筑城將軍徐伯陽率兵士開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民間有“先有大板井,后有臨安城”的說法。 臨安城豆腐的歷史悠久,早在清代中后期就享有盛名。其中以城西周氏燒豆腐味道最佳。建水燒豆腐經《舌尖上的中國》提及過后,臨安城的建水燒豆腐名聲大振。 建水是草芽的原產地,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歷史。因其嫩莖像縮小的象牙,故而得名。口感甜脆鮮嫩,異常芳香。 大板井的水質成就了建水著名的西門豆腐和西門米線。 朱家花園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是當地鄉紳朱渭卿弟兄所建,祠宅毗。參觀過后,對其建筑布局、精致的裝飾以及盆景名木為之震撼。 朱家花園主體建筑呈“縱三橫四”不對稱布局,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池塘、前花園、一進、二進、三進院落和后花園,為建水地區典型的“五間六耳五間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聯排組合的群體建筑。整體建筑結構嚴謹,有大小天井42個,寬敞院落十余院,廳堂房舍214間。 “朱氏宗祠”其后為家廟,并有《朱子家訓》書寫于壁。 古時候官府和有錢人家宅院中都建有戲樓,已方便觀影娛樂,就像我們現在的家庭影院。 陡脊飛檐,雕梁畫棟,精美高雅。處處洋溢著書香氣息。 花園有花果竹木,亭閣石山,是建水乃至紅河州規模宏大、建筑風格獨異、富有滇南私家園林韻味的大型傳統民居。 雙龍橋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年),當時只是在瀘江上建石橋三孔,后因瀘江、塌沖河水泛濫,河床逐漸加寬,三孔小橋獨居河中,不能橫貫兩岸,當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續建十四孔,與原建的三孔橋首尾相連,雁齒蟬聯、合為一體,故又稱“十七孔橋”。與潮州市的湘子橋有點相似。 橋面的石板透露出其年代感。 建水小火車由滇越鐵路、個碧臨屏寸軌演變而來,歷經3個世紀,運營百年,是中國唯一仍在運行的最慢米軌小火車。全程約12.82公里。目前開通4個站點,分別為臨安站(即建水站)、雙龍橋站、鄉會橋站和團山站。每到一站,小火車就會停半小時,游客可以下車拍照游玩。旺季票價硬座?:120元/人<br>?軟座?:150元/人。<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完待續</h3> <h1><b>謝謝觀賞!</b><br><br></h1><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影視資料均為原創(除注明出處外)</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部分文字資料引用自網絡)</b></span></div></h5><br><h3 style="text-align: right;"><b>作者:楊啟榮2025年3月</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黄陵县|
乐平市|
上饶县|
酒泉市|
镇远县|
赤峰市|
喀喇沁旗|
通河县|
饶平县|
玛沁县|
三江|
鞍山市|
余姚市|
贵溪市|
濮阳县|
长沙县|
屏南县|
辉南县|
太湖县|
兴业县|
三亚市|
上思县|
玉林市|
哈尔滨市|
大港区|
和田县|
三穗县|
郧西县|
常山县|
论坛|
个旧市|
博兴县|
嵊州市|
崇信县|
龙泉市|
砚山县|
金华市|
水富县|
金乡县|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