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菜園小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姜志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十二歲之前,一直住在和左右鄰居“連脊”的兩間房子里,想要到房后的菜園子,只有跳窗戶一條路可走。來去雖有不便,但與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一樣,那里也是我兒時的樂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當菜園里的春草還沒露頭,籬笆墻根下已是一片蒼翠。沉睡了一冬的兩壟發芽蔥仿佛一夜之間就從地下拱了出來,蔥管齊齊的,尖尖的,熙熙攘攘擠在一起。在黝黑的泥土襯托之下,那個角落綠得讓人心醉。一冬天吃厭了白菜土豆,這時拔來兩顆剝皮洗凈,蔥白在碟子上搗了搗蘸點大醬,辣得人鼻尖冒汗。若是家里來了客人,興許還能吃到一盤發芽蔥炒雞蛋,金黃翠綠滋滋冒油,不用說吃到嘴里,想想都饞的我直咽唾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菜園不算太大,父親種的蔬菜倒也齊全。蕓豆、豇豆、黃瓜埋籽,洋柿子、茄子、辣椒栽苗。墻根下打不成壟,也要刨坑丟進幾粒玉米種子。剛栽的幼苗蔫蔫的,即使澆了水仍是無精打采地耷拉著頭。而僅僅過了一夜,這些幼苗就緩了過來,像是一排排做操的小學生,挺胸抬頭精神抖擻,在和煦的晨光下隨風搖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后房檐下有我幾年前親手栽下的一叢燈籠果,當初只有三四株,后來竟然發展成了一片。母親嫌它占地方,曾拿镢頭想要斬草除根,幸虧我發現得及時,一頓哭嚎阻止才得以存留下來一小部分。眼下枝條上一串串的青果又酸又澀,得待顏色泛紅時味道才是最佳。但歷年果實都等不到完全熟透,就已經被我摘得差不多光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只專注眼前的燈籠果,不知不覺菜園里已是一片勃勃生機。郁郁蔥蔥的綠葉封蓋住壟溝,鵝黃、乳白、淡紫色的小花在其間靜悄悄地開放,沒有牡丹芍藥那種爭奇斗艷,卻給人帶來無限的期許。禮拜天我和父親先給這些蔬菜除草搭架,再把秧苗的纏絲繞到架上。從此我每天不知道要跳到菜園里多少次,眼巴巴地盯著黃瓜和柿子架上的變化。頂花帶刺的小黃瓜一天一個模樣,一開始還能記住它們長在哪個位置,后來都跟我捉迷藏似地躲進了葉子里。不過這倒難不住我,蹲下身將頭伸進瓜架,從下至上仔細觀察,里面的情況立刻一覽無余。大部分的黃瓜只有拇指粗細,頭上還頂著嫩嫩的黃花。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看見瓜架最上面的一根已經有半尺多長,那個高度我踮起腳也摸不到,只能退出來踩著架棍上的枝椏,撥開濃密的瓜葉重新尋找。水靈靈的黃瓜被我扯了下來,胡亂地在衣服上蹭兩下就是一頓大嚼,渾然不覺胳膊被瓜秧上的毛刺拉得生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愿地品嘗到了當年第一根黃瓜的味道,下一步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洋柿子架上。圓滾滾的柿子顏色尚顯青綠,卻散發出一股濃濃的獨特清香。一天早晨,我尋見了一個大大的,顏色已經微微泛紅。激動過后心情也隨之忐忑不安起來,擔心它會被哥哥妹妹發現,比我早一步將它擄去。一日實在按耐不住,決定摘來食之。誰知剛剛跳進菜園,就看見令我心碎的一幕。一只母雞正站在柿子架下面,悠然自得地伸長脖頸把那個大紅柿子啄的稀爛,并且每啄一口,還要挑釁似的瞧我一眼。恨得我撿起土塊瘋狂追打,母雞搖擺著笨重的身軀逃的倒是飛快,沿著園子繞了兩圈,最后竟“咯咯”地展翅越過籬笆沒了蹤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盛夏來臨,家里所有的門窗大開,后窗戶的下半扇也被我摘下丟在一旁。午飯過后,我最喜歡在窗臺上鋪了毯子午睡。那個位置不大不小,剛好容得下我。身邊過堂風徐徐拂過,鼻翼間聞到的全是菜園里的芬芳。蟈蟈的鳴叫聲陣陣傳來,我聽著聽著不一會就甜甜的睡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時黃瓜洋柿子大批成熟,紅紅綠綠的隨手可摘,但感覺味道遠不如最初的那般美好。自家的菜園沒有了新意,隔壁許大爺家的后菜園又吸引了我的目光,那里有一顆枝繁葉茂的沙果樹,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許大爺似乎早有防范,兩家中間的籬笆墻夾的又密又高。鉆不透爬不過,我站在下面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什么好辦法。看著馬蛉在籬笆墻上起起落落,忽然靈機一動,頓時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以后的日子,我隔三差五的就用馬蛉網套來幾個沙果,得手后躲進瓜架里獨自品味那份甘甜。這種偷偷摸摸的感覺既緊張又刺激,讓我不由得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竊喜。可惜好景不長,遺棄在菜園里的果核被母親發現了,無需調查審訊,直接把我關在屋里一頓胖揍,從此我再也不敢去偷。過了一年那棵沙果樹好像得了什么病,樹枝上光禿禿的再沒長出綠葉,后來被許大爺鋸掉燒火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除了可解饞止渴的黃瓜柿子,菜園里的其它蔬菜也到了豐收的季節。綠油油的辣椒,紫燦燦的茄子,胖嘟嘟的豆角,摘也摘不盡,吃也吃不完。每年的這個時候,父親都會在院子里搭一個臨時的灶臺。大鐵鍋燉的豆角冒著油泡,光吃菜就能撐的肚皮溜圓。飯菜做好,灶坑里的炭火依然通紅,埋進幾個從園子里掰來的玉米青棒,燒熟后穿上一根筷子,舉到大垓上邊啃邊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月一過秋風漸起,晚上睡覺也得蓋上被子。菜園里日見蕭瑟,枯黃的葉子隨風飄落,瓜架上只懸掛著一些奇形怪狀的小黃瓜。籬笆墻上的喇叭花萎縮凋零,倒是攀爬在它身邊的“凍死鬼”結得嘟嚕百串。這是一種晚蕓豆,越是在天氣轉涼時越是瘋長。摘下最后一茬“凍死鬼”,母親破天荒地割來二斤豬肉一起燉了。說這是今年最后一次吃蕓豆,不放點肉未免有些可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菜園的墻根下莫名其妙地長了一棵向日葵,原以為母雞無法啄到,誰曾想不知道從哪里飛來一只大鳥,黃黃的嘴巴可以熟練地嗑瓜子。等我翻出彈弓時,盤上的瓜子已經被它消滅了大半。大鳥非常狡猾,我剛擺出射擊姿勢,它竟然“嗖”的一下飛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至此菜園里繁華徹底落幕,我對那里了無牽掛。又過些日子,母親把后窗戶的縫隙上都貼了報紙條。一場冬雪過后,菜園里嘰嘰喳喳地來了一群覓食的麻雀,想要用扁筐米粒去捉,可看到后窗戶已無法打開,無奈只好悻悻作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青山依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國科學院熱帶植物園游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秦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坐落在由瀾滄江支流羅梭江環繞的美麗的葫蘆形半島上。遠處群山薈萃綠意盎然,近處樹木參天花紅柳綠。走進這里,你就走進綠色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植物園始建于1959年,由中國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領導創建,占地面積約1125公頃,收集了13000多種活植物,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并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平方千米的原始熱帶雨林,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的植物園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園內設有多個著名景點,擁有豐富的熱帶植物資源,這里不僅有榕樹園、蔭生植物園、水生植物園等各具特色的植物園區,還有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五彩繽紛的空中花園以及奇特的老莖開花等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水生植物園的王蓮是園內的明星植物,游客可以體驗坐在王蓮葉子上拍照的獨特樂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雙版納植物園中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植物園是綠色的世界,生命的搖籃。園里綠樹成蔭,青草如茵,鮮花、綠樹、小橋流水等景色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植物園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用綠色向人們訴說著生命的故事,用每一寸土地踐行著勃勃生機。踏入其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如翡翠般鮮亮的草坪,它們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宛如大地鋪開的綠色絨毯。小徑兩旁,各色花卉競相綻放,紅的如火,黃的似金,紫的像羅蘭,它們交織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每一朵花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訴說著春天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與泥土的芬芳,偶爾幾聲鳥鳴穿插其間,更添了幾分生動與和諧。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為這靜謐的空間增添了幾分夢幻與神秘。漫步在這片綠色的海洋中,每一步都踏著自然的節奏,心靈仿佛也被這無盡的綠意和絢爛色彩所洗滌,變得寧靜而清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穿過一片綠地,在道路兩旁分別排列一片珍貴的樹種,名人名樹園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在一些珍貴樹種下的石碑上記錄了一些外國友人和我們國家領導人親手栽下的樹木,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些樹木有的己成叁天大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國樹國花園里栽種了一些國家的國樹,有印度的膠榕樹,根系發達又稱橡皮樹;老撾的國花——雞蛋花;佛教圣樹菩提樹,樹冠高大,相傳2500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而大徹大悟,因此菩提樹也被譽為印度的國樹;茉莉是巴拉圭、印尼、菲律賓和巴基斯坦的國花;剌桐是阿根庭的國花這些在這里都能看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院從建立之初便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曾獲得“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全國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到此一游領略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虛此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驀然回首,又是一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兆友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時間淺淺,歲月淡淡。不知不覺又是匆匆一年。驀然回首,往事如煙,恍如隔世。我常常幻想,時間若能留駐,我愿把這一年的每一刻都鐫刻成永恒,陪我歲月漫長。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晨曦微露,我踏出家門,迎著清風隱隱約約,飄飄忽忽感到夢一般的朦朧,而柳枝隨風一擺,又讓我仿佛聽到新生命顫動的歡樂。我漫步在那條熟悉的小路,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那是春的氣息。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首往事,去年的今日,我也是如此穿梭在這條路上,只是那時的心境與今日截然不同。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過去的一年,我曾一度迷茫,踏著沉重的步伐,像是背負著整個世界的憂傷,有時我會心煩意亂,內心彷徨,甚至嚎啕大哭。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磨礪和洗禮中,讓我學會勇敢和堅強,讓我在磕磕絆絆中成熟成長。如今再回首,那些淚水早已化作難忘的回憶和前行的力量。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退休,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對我而言,退休后的日子,恰是一幅慢慢展開的畫卷,色彩斑斕,充滿了無盡的可能。2019年經文友老師推薦,我步入了撫順市作協這個文學殿堂。在這里,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地,開始沉浸在文學世界里,用筆墨書寫內心情感和人生思考。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退休以后雖然平時與單位的同事基本不交往、不溝通、不互動,但在作協這個大家庭里,我找到了新的友誼和歸屬感。這種友誼讓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也讓我更加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退休近十五年了。去年下半年覺得身體不適,便到醫院做檢查,結果病來了。好似一位名人說過:明天和意外不知誰會先到,我們的生活隨時可能充滿著曲折和坎坷。原來疾病也通人性。你工作忙,它不打擾你,你閑下來,它找你做朋友。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朋友得知后勸慰我,你這部汽車已經跑了幾十年了,有些零件老化了,該大修了。想想也是,好在可以治療,不至于等待死亡,加之我心地寬廣,去住院吧,從此開始丟掉沮喪,揮去灰暗心情,找回快樂吧!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那段日子,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有時一天連續打七瓶點滴,而且不得離開病床。有一段時間輸液讓我手發抖,腳踩在地上如針扎一般,有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即使這樣,我還是讓老伴到醫院附近的書報亭買來喜歡讀的書籍,病榻上閱讀心儀作家的文章,別有一番心情。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就在我輸液最痛苦的時候,幽暗中我會感覺到一絲白色的光在搖晃。原來是我的主治大夫李醫生和小高、小韓兩位護士站在我的病床前,讓我有了信心和戰勝病魔的勇氣。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醫生四十多歲,胖胖的,濃眉大眼,目光中透露出中年男性的沉穩。兩名護士天真可愛,笑容可掬,著一身潔白的護士服,如白云般的輕盈,宛如天使,顯露出女性的優雅安靜。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每次化療輸液時,病房里都安靜無聲。有時我會在輸液后,站到病房窗前,看到陽光透過玻璃射進屋內,心緒顯得有些雜亂。看到窗外住院大樓廣場上有兒子推著輪椅上年邁的母親;妻子攙扶著受傷的丈夫……看到天空湛藍,高樓之間一縷縷斜陽穿射銀杏樹,樹影婆娑,鳥兒在樹叢中跳躍鳴叫,我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同人有不同的遭遇。某些時候,人與人之間,有祝福身體健康、平安順利的問候,年輕時候總是認為這些純屬敷衍之詞。逾天命,逐漸感到身心各方面的衰竭之勢。一句簡單暖心的話語,讓人知恩知足。世態炎涼,自己的故事自己懂,年少時候曾經的無知,幾多的失去,多少年后方知彌足珍貴。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感謝我的老同學、老同事和絡繹不絕的看望、打電話的問候。一場磨難過后多了一份滿足,厄運也成了幸運,現在回憶起這些事,甚至覺得真是大福了。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前幾天,我的朋友給我規劃了病愈后的生活。春天去西湖泛舟;夏天在東北老家納涼;秋天去呼倫貝爾大草原跑馬;冬天去海南觀海,美哉!但我想,只要心清凈,白天有艷陽高照,晚上有皎潔的月光,春有鳥語花香,夏有清風拂面,金秋金風送香,冬天滿樹梨花,哪時哪地沒有美麗風光,置身哪兒不享受快樂的退休生活?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這一年里,我有了許多新的感悟,我開始懂得珍惜當下,不再為過去遺憾而糾結,也不再為未來的不確定而恐慌。四季更迭,春去秋來,在每一個季節的輪回中,我找到了生活的韻律和方向。春天里,萬物復蘇,我仿佛也跟著重生;夏日炎炎,我感受著陽光的熱烈與生活的激情;秋天的落葉,讓我明白生命的短暫與彌足珍貴;而冬天里的白雪皚皚,則告訴我雪的純潔與靜謐之美。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每當夜幕降臨,我總會坐在窗前望著浩瀚無垠的遠方,那些星星點點仿佛是過去一年的點滴回億,那些笑聲、淚水、成功與挫折都化作星辰,照亮我的茫茫前程,照亮我的歲月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我的樣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慧芹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那是三年前的一天,我讀完了《你的樣子》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掩卷深思——我的樣子是什么樣的,說來話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我小的時候,我常常羞于見人,雖然皮膚特別白皙,但我卻不是白天鵝,而是名副其實的丑小鴨——一米五的身材可以說是很“五短”,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嘴巴,自己照照鏡子,心想:怎么能這樣,咋看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奇丑無比”的另類。這讓我很自卑,可我生性樂觀,于是我開始了“花樣百出”的形象改造。不是單眼皮嗎,割成了雙的;身高不夠,鞋跟來湊;拽著自己不夠黑的頭發無可奈何,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焗油膏。為了能夠讓自己變美,不惜一切代價,哪怕“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經過多年的“打拼”,收效甚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學習好,后來,不知不覺中,注意力就轉移啦!沒有回頭率,我就低頭看書;個子不高,正好上課坐前面,更能聽清老師講課。因為我的父親是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我的媽媽也特別愛學習,所以我從小到大,一直都特別愛看書,可以說嗜書如命,書讀起來,廢寢忘食!當我在書的海洋里,捧起《你的樣子》這朵浪花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書中的你,也是“五短”身材,身高不足一米六;你也愛美,你用你那“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積累下來的一部分財富,買了名表,買了皮夾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點也不錯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現在,我剛剛退休,已經是一位年滿六十周歲的老人了,可我卻覺得我的人生才剛剛真正的開始,而那個“丑小鴨”的想法,早已經丟到了九霄云外了,取而代之的自然是那只白天鵝——這么多年,我認真教書育人,我助人為樂,我樂善好施……就連被自己視而不見的白皙的皮膚都被我給想起來了,一白遮百丑嗎,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原來我是一直在向你學習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你的樣子》的主人公你們一定猜到是誰了吧,對,他就是雷鋒。“向雷鋒同志學習”,此時此刻,毛主席的話又再一次在我的耳畔響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圖片來自網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敦煌市|
年辖:市辖区|
普安县|
西藏|
韶山市|
永济市|
论坛|
宿州市|
新闻|
建湖县|
罗田县|
东乌珠穆沁旗|
陵川县|
建宁县|
兴山县|
庆阳市|
梁河县|
阳原县|
新密市|
荔浦县|
同心县|
宽城|
五台县|
清水河县|
逊克县|
奉贤区|
海门市|
家居|
高平市|
镇沅|
永寿县|
元谋县|
富蕴县|
和龙市|
灌南县|
特克斯县|
高碑店市|
邹城市|
大余县|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