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林寬多洛烽火臺</p><p class="ql-block"> 西寧市大通縣多林鎮寬多洛村口 ,離城西公路靠南不遠處 ,有一座烽火臺 , 據老年人講 ,這個烽火臺是明朝邊墻的附屬設施 ,寬多洛村南邊就是娘娘山 , 山腳下是藏傳佛教寺院平安寺 。以前青林白土埡壑也有一座大墩(烽火臺) ,與寬多洛烽火臺、毛佰勝南山烽火臺連城一條線 ,用來傳遞軍事信息。</p> <p class="ql-block"> 清朝初年的時候 ,有個叫憨頓的西羌人 ,他在幼年的時候 ,父親就被噶爾丹殺死 ,他的爺爺也在逃亡途中死去。當時憨頓年齡太小 ,還騎著羊在那里射烏鴉玩耍 。他爺爺的部落中有一個叫無素奈爾定合首氣的人 , 跑到他跟前 ,抱著他大哭說:“你就是老主人的親骨肉嗎? 你還在嗎? ”</p> <p class="ql-block"> 這個人知道他是老主人的后人后 ,就召集散失人員 ,總共收集了一 百多人 ,選好馬匹 ,抱上憨頓向東逃奔 。翻過黑林埡壑 ,一直來到了大通的金娥山 ,也就是現在的娘娘山。這時候追兵趕過來了 ,無素奈爾定合首氣的背上插滿了敵人射來的箭 ,像刺謂的刺一樣。他換了四次馬 ,才逃脫了追擊 ,一看周圍跟從的人 ,只剩了五人五匹馬。他們一直往前走 ,到了“坤都魯”(寬多洛)遇見了麥力干的妹夫祝囊 。無素奈爾定合首氣把小主人托付給他 , 自己向西馳去 ,號召同部落的幾百人 ,趕著牛、羊、馬、駱駝 ,用車拉上妻子 ,繞道往東行走 ,來到坤都魯(寬多洛) ,看到這里有山有水、原野肥沃 ,于是就讓部落在此放牧 ,定居下來 。</p> <p class="ql-block"> 憨頓長大以后 ,長得一表 人才 ,與部落里的一位女子結婚。這個時候 ,憨頓在各部落之間有一定的威望 ,其他部落的人也一天天歸順于他 。無素奈爾定合首氣在內部給憨頓辦事 ,在外部整頓部落 ,幾十年間他們的人眾發展了十倍 。開始的時候 ,無素奈爾定合首氣還沒有老 ,但他的胡子頭發全白了 。他有兩個兒子 ,都盡力輔佐憨頓 ,使這個部落名聲傳遍了西域。</p> <p class="ql-block"> 憨頓逃難來到坤都魯(寬多洛)以后 ,祝囊經常和他來往 。從這里繞過 祁連 ,所經過的地方便有殺傷和搶掠 。有一天 ,有個秀才拿著羊肉和酒來鎬勞祝囊 ,祝囊很高興地說:“過去我所經過的地方 ,不見有這種行動 ,剛才這個人是誰? ”左右的人回答說:“讀書的秀才 。”祝囊因此心平氣和地對秀才 說:“秀才懂得禮義嗎?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并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呀! ”秀才回答說: “您話說的很對 ,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夠坐天下”。祝囊問道:“什么是德行? ”秀才說:“不殺人 、不放火 、不劫擄 ,不搶 掠 。”祝囊抱著肚子大笑道:“真的是這樣的嗎? ”于是祝囊傳令他的手下 ,不得再越過邊境 ,侵犯別人的一草一木。他回到部落見了憨頓 ,就告訴他說:“學習佛經 ,不如學漢人的書 。邊境附近有秀才 ,我們可以請來當老師。”憨頓聽從了他的話。從那時候開始 ,各部落用豐厚的銀錢 ,邀請有知識的讀書人 ,講授《四書》《五經》,這些部落的人們懂得了學習知識的重要 ,這都是祝囊的功勞。</p><p class="ql-block"> ——原文載于《大通明長城故事》</p><p class="ql-block"> 攝影:原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绿春县|
龙海市|
河北区|
项城市|
南江县|
壶关县|
江陵县|
万荣县|
威信县|
祁东县|
科技|
景洪市|
长治县|
赤城县|
成都市|
辽阳县|
肇庆市|
龙泉市|
定州市|
扎囊县|
曲松县|
高陵县|
涡阳县|
湟源县|
昭通市|
天镇县|
卢龙县|
巩留县|
江山市|
临清市|
陵水|
盐源县|
密山市|
得荣县|
吉木乃县|
读书|
平罗县|
礼泉县|
菏泽市|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