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五十年前,在津冀北部平原上,活躍著一支女子地質鉆井隊,她們就是天津市地質處三八機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你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1971年夏天,毛主席乘坐專列南下視察。列車在上海短暫停靠時,幾位年輕的乘務員趁著休息時間匆匆離開,當她們氣喘吁吁地趕回車廂時,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原來,她們是去購買當時最為時髦的"的確良"布料。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的確良"不僅是一種面料,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面對這些為了買一塊布料而奔波的年輕人,主席陷入了沉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個看似簡單的場景,卻引發了一系列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1972年2月5日,毛主席在周總理批示呈送的《關于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上親筆圈閱,同意建設四大化纖基地,解決棉花與糧食爭地以及人民穿衣的問題。天津,有幸成為四個大化纖基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津大化纖工程指揮部應運而生,這項工程將從國外進口成套化纖設備,建成投產后年產八萬噸滌綸原料,能夠紡織八億平方米的“的確良”,可供當時全國人民每人有一平方米的布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津是個缺水的城市,為解決天津市石油化纖廠每天需水量10萬噸的水源問題,經過初勘.將水源地選址確定在河北平原的北端,天津市寶坻縣及周邊地區。參加水源會戰的有天津市地質處、天津市自來水公司鑿井廠等單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工程建設的需要,天津市地質處在四郊五縣招聘了幾十名下鄉知青,充實鉆探工作。我們就是因此契機離開農村,加入到地質勘探隊伍中來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招來的新工人中有不少是女知青,在地質行業,女同志一般都是從事室內勞動,有專業文化知識的(大學畢業生)從事地質分析、物理探測、化學實驗等等工作,其他人可以做行政、后勤服務。但是,一下子涌入這么多只有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的知青,只能安排當壯工了。不得已而為之,天津市地質處成立了第五支鉆井隊~三八機臺,在那個“ 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年代,我們成為了地礦部全國第一批女鉆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5年3月,我們三八機臺到達了寶坻縣北潭公社西莊沽大隊,參與水源地的探測工作。之后的一個月是對新鉆工的培訓,政治學習、講地質課、鉆探課,練習爬鉆塔,裝車卸貨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從此,我們這些20歲左右的姑娘們開始與機械設備為伍:XU~600鉆機、往復式泥漿泵、鉆塔、馬達、天車、升降機……我們和泥水、工具打交道:紅土、泥漿、巖心,鉆頭、鉆桿、套管,提引器、牙鉗、大錘……數不勝數,這一切造就了時代特質人~女漢子!生生證實了“ 時代不同了,男同志能辦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得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月份,我們搬家到方家莊公社苑莊大隊,三八機臺的第一個鉆孔就在這里。到達的第二天,我們就開始平整工作場地,固定機臺木,開始裝塔、安裝鉆機、水泵,挖泥漿池、沉淀池、排水溝,安臺板、倒天車,擺機臺木,搭后車棚,吊電梯,掛塔套,裝卸大管、搬運鉆桿,忙的不亦樂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地質鉆探工作本就艱苦,而“三八機臺”的女鉆工們更是面臨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鉆孔通常位于荒郊野外,交通不便,設備搬運全靠人拉肩扛。6層樓高的鉆塔女鉆工們毫不畏懼,照樣攀上爬下,沉重的鉆具、復雜的地層、多變的天氣……時時考驗著我們的體力和意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經過二十多天的籌備,5月18日,三八機臺第一口鉆探井舉行了開鉆典禮,機臺正常運轉起來,大家分開三個班,每個班都有正副班長、記錄員和鉆工,分早、中、夜三班倒。7月12日,鉆孔終孔,完成鉆探145.74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是女鉆工們取得的頭一場勝利,她們從對鉆探技術一竅不通,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服輸的精神,在師傅的帶領下邊學邊干,白天在機臺上操作,晚上挑燈夜戰學習政治理論和鉆探知識。大家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很快就掌握了技術,熟練了操作規程,使三八機臺逐步成為了地質鉆探的骨干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后,我們輾轉薊縣、寶坻、河北玉田等地完成了數個鉆孔的勘探任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寶坻水源會戰中,我們三八機臺在掘進進尺、成井質量、安全生產方方面面,從未輸過男機臺。曾經在薊縣楊津莊大扈架村, 62#孔,原為協作單位天津市自來水公司鑿井廠鉆井隊施工,因地質條件復雜,他們連打了三個孔都出了坍塌事故,只好停工了。為此,寶坻水源指揮部將62#鉆孔轉交給地質處執行。處領導將此任務交給了三八機臺(這里恐怕也有點兒小心思,完成了,自不必說,完不成,女子機臺也沒得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6年5月10日,我們搬遷到薊縣楊津莊 ,看到場地上三個塌陷的大坑,給我們確定的孔位就在旁邊。第二天開始在此搭建塔架安裝設備,鑿井廠鉆井隊的男鉆工們來此圍觀,看我們上上下下攀登鉆塔,凌空作業,不禁聲聲贊嘆。后面的事不用說了,我們嚴格按照鉆孔設計,在地質員的悉心指導下,完成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鉆探任務,6月27日終孔,234.72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洗井后出水量1.2T/小時, 28.5T/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驗收后復測: 2.5T/小時,60T/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滿足觀測孔合格要求,打了一個大勝仗。62#孔一炮打響,給地質處增了大光,三八機臺也獲得了響當當的巾幗鉆井隊的良好聲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月底我們接受了新的任務,下一個孔位在薊縣下倉郵局后院,開孔要求不小于420mm,設計孔深125米,這既是觀測井點,也是應下倉工委請求打的一口飲用水井。我們在下倉中學操場上支了帳篷,安營扎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鉆井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但是意外事件接連發生。7月21日開鉆,7月27日,進尺151.19米,就在即將完工的時候,發生了井噴。沖出井口的氣流裹挾著泥漿呼嘯而出,又鋪天蓋地地落到機臺上。面對突如其來的險情,機臺上沒有一個人退縮,經過幾小時奮戰,終于制服了井噴。附近的老鄉看到了這些姑娘們奮力搶險的場面,都驚嘆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鉆探進行到擴孔階段,7月28日我們正在上夜班,鉆機轟鳴著,二班的女鉆工正在提鉆,忽然地動山搖,機臺斷了電,提起來的鉆桿在塔架里擺動,就像筷子在筷子簍里搖晃一樣,唐山豐南地震了……我們被迫停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回到天津,市內一片狼藉,房倒屋塌,滿街都是抗震棚……我們挨家走訪,地質處的領導給各家發放了油氈和塑料布,直到8月11日,回家的同志克服了自家困難,返回下倉前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月15日,開始擴孔下套管,竟然遭遇了套管斷裂,這是我們干了二十年鉆探的師傅們都沒有遇見過的事情,接到報告,二隊領導來了,負責地質勘探的總工來了,機修隊的師傅帶著電焊機來了,大家圍在井口,群策群力,想盡各種辦法打撈,我們連續奮戰4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事故終于得以處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月中旬,經過檢驗,該鉆孔符合地質要求,且出水量96-100T/小時,下倉工委也非常滿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一次次的地質勘探任務中,“三八機臺”的女鉆工們憑借著過硬的技術和堅韌的毅力,邊鉆井邊學習,邊鍛煉邊提高,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為國家的地質勘探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水源地600多個日日夜夜里,三八機臺轉戰數百里,完成了數個鉆孔的鉆探任務,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1976年7月,徐茂盛代表機臺出席“全國工業學大慶經驗交流會”,同年9月,三八機臺因在震災中堅持一線生產,被評為天津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寶坻水源地的勘探工作始于1974年,主要對基巖淺埋區奧陶紀灰巖巖溶裂隙水進行了勘察鉆探.共打鉆孔30余個,總進尺9000多米。勘探查明,主要含水巖層為奧陶紀灰巖,出水量可滿足天津石油化纖廠每天開采10萬噸水的需求,且水質符合要求,為天津大化纖的建設交了滿意的答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6年10月,三八機臺接受了新的任務,搬回市里,機臺一分為二,分別開啟一臺汽車鉆,在天津市區周邊幾個地震臺打地震觀測孔,寒冬臘月,住在四面漏風的帳篷里,大家沒有怨言,只希望經過我們的努力,能幫助地震監測工作提高預報能力,不再讓人們遭受地質災害的傷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80年11月地質處改編為天津市地質局,1981年,女子鉆井隊在完成歷史使命后退出了歷史舞臺,三八機臺解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的青春時光只有寶貴的幾年,女鉆工們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勘探事業。這段刻骨銘心的歲月,是為地質勘探事業忘我拼搏的歲月,是我們此生難以忘懷的歲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十年前,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三八機臺”的女鉆工們用青春和汗水,在地質勘探的艱苦環境中綻放了芳華,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成為了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娘子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如今,五十載光陰流轉,五十年歲月如歌,“三八機臺”早已成為歷史的符號,但她們的故事和精神卻永遠不會被遺忘。她們曾經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開道鋪路,為地質勘探事業樹立過一座豐碑。讓我們銘記她們的貢獻,不忘屬于我們這一代人有過的輝煌!</b></p> <p class="ql-block">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問題,請告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石河子市|
鸡泽县|
昭平县|
宜宾县|
梁平县|
新兴县|
三明市|
财经|
海口市|
同江市|
同仁县|
于都县|
柳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葵青区|
泽库县|
古丈县|
浦东新区|
喀什市|
上栗县|
咸丰县|
天全县|
郓城县|
昂仁县|
红原县|
石屏县|
武威市|
海城市|
保德县|
镇赉县|
巴里|
昔阳县|
外汇|
佛冈县|
高陵县|
周口市|
唐山市|
苍溪县|
当涂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