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國慶節。早飯后,離開連科蘭,前往巴庫。途中安排在馬塞利停留,繞道十幾公里去Istisu Spring泡溫泉。 馬塞利、連科蘭和阿斯塔拉等地區的阿塞拜疆南部地區散布著大量的當地療養溫泉,所有溫泉都以伊斯蒂蘇(Istisu)的名字命名,意為阿塞拜疆的“熱水”。有些是在當地村莊設的小型療養院,提供簡單的沐浴間,以富含礦物質的熱水治療一些疾病的痛苦。這些礦泉水從地下自然流淌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我們去的Istisu溫泉村類似國內的農家樂。設施非常簡陋,不過水質水溫都不錯,泡得很舒服。價錢么,有點小貴,人均近50國幣。 有些溫泉是在當地村莊設的小型療養院,提供簡單的沐浴間,以富含礦物質的熱水治療一些疾病的痛苦。這些礦泉水從地下自然流淌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 我們去的Istisu溫泉村就是這類溫泉,類似國內的農家樂。設施非常簡陋,不過水質水溫都不錯,泡得很舒服。價錢么,有點小貴,人均近50國幣。 2點左右抵達巴庫,順利進駐我們預訂的公寓。由于公寓在市中心,沒有停車位,我們就去機場還了車,打的回來(30阿幣)。 公寓有廚房,炒了兩個菜,吃了午晚餐。5點多,出門逛街。 從我們住的公寓眺望巴庫街景。 我們下榻的民居周圍街巷景色。 街區的路很窄,都是單行線。 街景。 傍晚的巴庫街景。 從我們下榻的公寓出來,走不遠就是一個廣場。走過廣場就到里海邊。 夕陽透過樹枝葉,將它金色的光芒灑在街道上, 巴庫街景。 庫爾希德巴努·納塔萬(1832年8月6日 - 1897年10月2日)的紀念雕塑。納塔萬是阿塞拜疆詩人和慈善家,卡拉巴赫汗國最后一位統治者梅迪古魯·汗的女兒。她被認為是阿塞拜疆最好的抒情詩人之一。她的詩是阿塞拜疆語或波斯語的,她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抒情 ghazals(一種短詩歌形式,類似于日本的俳句)。 精品19號酒店。 阿塞拜疆和蘇聯化學家尤西夫·海達爾·奧格魯·馬馬達利耶夫(1905年12月31日 -1961年12月15日)。他曾任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科學院院長。 穆斯利姆·穆罕默德奧盧·馬戈馬耶夫(1942年8月17日—2008年10月25日)。他是蘇聯和阿塞拜疆歌劇和流行歌手,被稱為“蘇聯辛納屈”。其歌唱天賦和個人魅力贏得了俄羅斯和后蘇聯國家的廣泛認可,1973年獲得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 傍晚的巴庫街道。 巴庫噴泉廣場的噴泉 巴庫木偶劇院(正式名稱為阿塞拜疆國家木偶劇院,以阿塞拜疆阿卜杜拉·謝格的名字命名)。 這座建筑是由波蘭建筑師 Józef P?oszko 于1910年以不拘一格的風格建造的,最初是“現象”電影院。 來到了今天散步游的重點景點——巴庫少女塔。 巴庫少女塔坐落在巴庫老城中心,比鄰里海海濱,是12世紀所建的汗王宮殿建筑群的一部分。 全塔高27米,為8層圓柱狀,每層可容納50余人,內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涼甘美。 塔上每層窗戶都有防御設施,可傾瀉滾燙的熔鉛,或投下燃燒的石油火把,抵抗外敵的進攻。 少女塔經受了1304年大地震,當時許多居民住宅都被夷為平地,它卻安然無恙。<br> 少女塔是阿塞拜疆最著名的古塔,是很多當地的詩歌戲劇的創作靈感。據傳,最初的少女塔可能被用作火神殿、天文臺、堡壘,或只是一座瞭望塔,其真實修建年代與修建原因已無處可考,甚至連塔名的來源都眾說紛紜。 如今,塔內可以參觀博物館,還能登至塔頂領略巴庫的城市與海灣美景。 巴庫老城的街區。 巴庫老城的建筑。 巴庫老城模型。 黃昏時分。 少女塔離里海很近。我們去海濱拍攝黃昏時分的景色。<br>天漸漸黑下來了。我們開始往回走,邊走邊拍攝巴庫夜景 海上購物中心,位于里海填海造地上,是一個120,000平方米的娛樂、休閑和餐飲目的地,共有五層。它是阿塞拜疆首屈一指的娛樂場所。 右邊那個圓形建筑是新月海灘酒店。 海灘濱海步道。 右邊的建筑是巴庫水晶廳,巴庫的一個室內競技場。它位于巴庫海岸,靠近國旗廣場。該場館于2012年4月建成。巴庫水晶廳是為了舉辦2012年歐洲歌唱大賽而建造的。 那三座高聳的摩天大樓即巴庫著名的地標建筑——火焰塔。 最高的塔高為182米。三座火焰形的塔樓象征著火的元素,參考了阿塞拜疆的綽號“火之國”,歷史上植根于天然氣火炬從地面噴出的地區,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的崇拜者認為火焰是神圣的象征(特別是在巴庫和 Yanar Dag 的 Ateshgah)。 這三座建筑(南、東、西)包括33層樓的130套住宅公寓、一座由250間客房和61間服務式公寓組成的費爾蒙酒店塔樓,以及提供33,114平方米辦公空間的辦公樓。 火焰塔的成本大約為 3.5 億美元。施工于2007年開始,于2012年完工。 火焰塔表面完全覆蓋著LED屏幕,這些屏幕顯示火勢的運動,從城市的最遠處都可以看到。 三座火焰塔的立面用作大型顯示屏,使用了10,000多盞大功率LED燈具。燈光秀從巨大的火焰、阿塞拜疆國旗的顏色、揮舞著國旗的人物和裝滿水的巨大水箱過渡。過渡時間約為2分鐘。 公園廣場上黑白兩軍正在激戰。 巴庫老城的城墻。 成對堡壘門或戈沙城堡大門 (有時也稱為沙馬基門),是巴庫伊切里舍赫爾部分的主要入口之一。直到 19 世紀末,它一直是這座堡壘的唯一入口。19 世紀后期,第二排防御工事墻被拆除后,第二排的大門被移至沙馬基門旁邊。從那時起,大門被稱為“成對堡壘門”。 沙馬基門前的阿塞拜疆共和國憲法法院。 阿塞拜疆國家文學博物館,以尼扎米·甘賈維命名,是巴庫的一座博物館,成立于1939年。 位于巴庫的尼扎米廣場的中世紀波斯詩人尼扎米紀念碑。 從公寓看夜晚的巴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澎湖县|
新余市|
西吉县|
侯马市|
永泰县|
通渭县|
伊吾县|
京山县|
县级市|
贵港市|
佛山市|
招远市|
宜兰市|
扎囊县|
金坛市|
洛扎县|
东兰县|
邹城市|
黄骅市|
都匀市|
马鞍山市|
昌邑市|
鹤庆县|
宜昌市|
阳原县|
丽江市|
项城市|
翁牛特旗|
油尖旺区|
沾益县|
高碑店市|
台湾省|
冀州市|
乳山市|
阿坝县|
永嘉县|
兴业县|
呈贡县|
建平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