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胡同·楊昌濟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 (2025 . 03 . 13)</p> <p class="ql-block">豆腐池胡同位于北京中軸線北端的鐘鼓樓北側,胡同西口就是鼓樓北邊的小廣場,距鼓樓步行分分鐘的距離。歷經滄桑的鼓樓鼓聲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讓人心生敬畏;鐘樓的鐘聲飄蕩在胡同的上空,又提醒著人們時間的流轉。</p><p class="ql-block">豆腐池胡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這里曾是明清時期的重要居住區,匯聚了眾多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胡同的名字來源于當年附近的豆腐作坊,那時這里的居民多以制作豆腐為生,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暮鼓晨鐘、寒來暑往,豆腐池胡同還保存著一處名人故居。楊昌濟北京故居,毛濟東和楊開慧在這里相識、相知到相戀,毛澤東和蔡和森曾在這里居住過。</p><p class="ql-block">楊昌濟長沙板倉鎮人,教育家,毛澤東和蔡和森是他的學生。楊昌濟北京故居位于豆腐池胡同15號,是一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筑。1918年楊昌濟被校長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全家從湖南遷居至此,當時為豆腐池9號,大門上掛“板倉楊寓”的銅制門牌。該故居為兩進院落,坐北朝南,前院有南北房各三間, 后院有北房四間,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楊先生及夫人住外院,其子楊開智住里院;外院北房為居室,楊昌濟夫婦住東里間,其女兒楊開慧住西里間。</p><p class="ql-block">同年8月,毛澤東為組織湖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應老師楊昌濟邀請從湖南首次來京并居住此地,與蔡和森暫住南房靠近大門房間。不久,由于來京的新民學會會員居住分散,不便開展活動,轉住北京大學附近的吉安所左巷8號。毛澤東一方面協助勤工儉學事宜,一方面在職求學,請楊昌濟幫忙找個事做,楊先生就把他介紹給了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李大釗請校長蔡元培批了個條子,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謀得份差事。</p><p class="ql-block">幾十年后,毛澤東曾說過:“我年輕時曾經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過,那是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有很多書可以看,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那里認識的。”</p><p class="ql-block">北京之行,打開了毛澤東的眼界,邁出了他從湖南走向全中國、全世界的第一步。豆腐池胡同、楊昌濟故居,毛澤東早期投身革命的紅色地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米泉市|
嘉禾县|
双辽市|
拉孜县|
时尚|
马龙县|
亳州市|
泗水县|
巴马|
阳江市|
长阳|
通化县|
东宁县|
灌阳县|
通海县|
曲靖市|
锦屏县|
古浪县|
平山县|
宣城市|
杨浦区|
昌乐县|
岳阳县|
永寿县|
凤山市|
健康|
花莲市|
富源县|
平南县|
威海市|
北安市|
邢台县|
高台县|
昭平县|
天台县|
讷河市|
昌黎县|
淮南市|
蛟河市|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