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帕金森病人的養老問題,一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即便在當下,部分帕金森病人康養中心已配備了相對完備的醫療資源以及較為良好的康復條件,但坦率地講,我內心對于走進這樣的場所仍存在一定的抗拒情緒。而這背后,實則蘊含著諸多深層次的原因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心理層面的深度抗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進一步強化對“帕金森病患者”身份的認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們邁出家門,踏入康養基地,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行為無異于將自己明確貼上“帕金森病患者”的標簽。在熟悉且溫馨的家庭環境中,盡管帕金森病的病情客觀存在,但憑借日常生活的慣性與家人的支持,我們尚可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正常生活的假象。這種假象給予我們心理上的慰藉,讓我們暫時忘卻疾病帶來的痛苦與困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一旦進入專門為帕金森病患者設立的康養基地,那種“帕金森病患者”的身份認同感便會被無限放大。在這里,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可能提醒著我們的病情。每一個病友艱難掙扎的動作、醫護人員每一次按時的藥物治療提醒,都像是一把銳利的劍,無情地刺痛我們的內心,再次強調我們帕金森病患者的身份。這種如芒在背的感覺,使我們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抗拒,難以坦然接受這樣的環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二)沉重的心理社交壓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康養基地中,周圍聚集的都是帕金森病患者。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有著共同經歷的群體,大家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但實際上,這種看似相同的經歷背后,隱藏著無盡的比較與自我審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看到病情嚴重的帕友時,我們的內心難免會涌起對未來的深深擔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設想自己是否也會走到那一步,病情的發展是否會不受控制,這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如同陰霾一般籠罩在心頭。而當看到病情相對輕微的帕友時,我們又會因自身狀態不佳而陷入深深的自卑情緒之中。覺得自己沒有能夠更好地控制病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失望和沮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樣特殊的社交環境中,每一次眼神交匯、每一段簡短對話,似乎都承載著病情的沉重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我們緊緊束縛,使我們本能地想要逃避,以尋求心理上的解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對設施與護理的審慎疑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設施帶來的陌生感與不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帕金森病人康養基地的設施,無疑是基于我們的特殊需求而設計的,旨在為我們提供便利與舒適。例如特制的床鋪,能夠更好地支撐身體,減輕肌肉的壓力;改裝過的坐便器,方便我們在行動不便時使用。然而,這些看似人性化的設施,卻往往給我們帶來陌生與冰冷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與家里充滿生活氣息的一草一木、熟悉的家具相比,康養基地的設施雖然實用,但缺乏那份家的溫暖與親切。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我們的回憶和情感。而在康養基地的床上,我們會有一種置身于陌生孤島的感覺,身體的不適感因為這種陌生環境而被進一步放大。適應這些陌生設施,對我們來說并非易事,反而成為了一種心理負擔,讓我們對康養基地的接受度大打折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二)對護理精準度的擔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盡管帕金森病康養基地大力宣傳擁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團隊,他們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但我內心深處依然對此存在疑慮。帕金森病是一種復雜的疾病,每個患者的癥狀都存在著微妙而獨特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僅體現在身體的外在表現上,還涉及到對藥物的反應、情緒的變化等多個方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已經習慣了家人充滿愛意且以我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家人了解我的每一個細微變化,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我最貼心的照顧。而在康養基地,護理人員需要同時面對眾多帕友,他們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我不禁懷疑,他們是否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中,精準地捕捉到我身體發出的每一個信號。比如,當藥效快要過去時,我身體微微加重的顫抖;當情緒出現波動時,我對藥物劑量調整的特殊需求。一旦想到自己可能會被當作眾多帕友中的一個模糊個體來對待,無法得到個性化的精準護理,我的內心便充滿了不安與擔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三、失去自由的強烈錯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活動空間的明顯受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康養基地雖設有一定的活動場地,旨在為帕友們提供必要的活動空間,以促進康復和身心健康。然而,與廣闊無垠的外部世界相比,這片活動場地顯得狹小而局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眷戀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大街小巷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新鮮的空氣、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在外面,我可以自由地漫步,感受世界的美好與變化。但在康養基地,即便是散步這樣簡單的活動,路線似乎都被提前設定好了。這種有限的活動空間,就像一個無形的籠子,不僅限制了我們身體的活動范圍,更禁錮了我向往自由的內心,讓我感到壓抑和束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二)行動規則的嚴格約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基地里,為了保障帕友們的健康和康復效果,必然會制定一系列詳細的作息安排和康復計劃。例如規定的康復訓練時間,旨在幫助我們保持身體機能;固定的用餐時間,以確保我們的營養攝入均衡。然而,對于習慣了自然隨性生活節奏的我們來說,這些規則就如同繩索一般,緊緊捆綁住了我們的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家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每天的身體狀態靈活安排生活。身體狀況良好時,我們可以多出去走走,逛逛公園、超市,享受生活的樂趣;感到疲憊時,便可以隨時回到家中,躺在舒適的床上休息。這種自由隨性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內心所珍視的。一旦失去了這種自由,康養基地在我們眼中就仿佛變成了一座無形的囚牢,讓我們對其產生本能的抵觸情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綜上所述,對于帕金森病人的養老問題,我經過深思熟慮后,更傾向于居家養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養老機器人正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我堅信,在自己熟悉且充滿愛的生活環境里,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帕金森病帶來的挑戰,保持身心的舒適與自由,享受屬于自己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文字:云南若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吉木萨尔县|
洮南市|
会同县|
苏尼特右旗|
南澳县|
丹凤县|
隆林|
本溪市|
南陵县|
旅游|
铁力市|
五河县|
绍兴市|
光泽县|
德庆县|
阳东县|
儋州市|
宝兴县|
施甸县|
沐川县|
涪陵区|
雅安市|
芜湖市|
互助|
阿拉善右旗|
项城市|
黄石市|
四平市|
新巴尔虎左旗|
林口县|
永昌县|
吉木萨尔县|
邵武市|
安达市|
收藏|
理塘县|
登封市|
呼和浩特市|
台北市|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