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圖文/靜影沉璧</p> <p class="ql-block"> “大帥府”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大帥府”是民國時期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官邸與私宅,民間俗稱大帥府,因其兒子張學良也在這里居住和工作多年,也被稱為“少帥府”,現已正式更名為“張學良舊居”。</p> <p class="ql-block"> 張學良舊居”始建于1914年,總占地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76萬平方米,建筑風格融合了中式傳統建筑與西式古典建筑要素,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四合院,又有西式的羅馬柱和北歐風格的裝飾,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歷經20多年不斷修建,形成了今天規模的大帥府。同時“大帥府”又承載著那個時代許多影響著中國近代歷史的重大事件,如直奉大戰、東北易幟、九一八事變等,因此受到多方各界的觀注,曾有“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的說法,可見“大帥府”在民國時期的重要歷史地位。 </p> <p class="ql-block"> 大帥府坐落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地處清朝沈陽故宮南側,為一方形巨大宅院。院前廣場矗立著一座一身戎裝的張學良將軍立身雕像,走進青磚砌筑的近3米高圍墻的大門,就進入了大帥府。</p> <p class="ql-block"> 大帥府由老宅、大青樓、小青樓及趙四小姐樓等建筑物組成,最終形成了由中院、東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個部分組成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首先進入的是中院,這里是張氏老宅,是1914年開始興建的,中國傳統建筑鳳格的青磚結構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型,共有房屋11棟57間,建筑面積176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四合院正門南側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墻,墻面砌有磚雕“鴻禧”二字,寓意大福吉祥。正間兩側各立著一對抱鼓石獅和雕花上馬石。中間廊柱油漆彩繪是儀門,一進院東廂房為內賬房,西廂房為承啟處,東西門房分別為電話室、傳達室和衛兵室。</p> <p class="ql-block"> 通往二進院的大門是一座雕刻鏤花彩繪的門樓,進入大門,一座經典的中式四合院展現在眼前,一排七間的正房、兩側的東、西廂房,圍成了中間寬敞平整的庭院。所有房屋都是青磚灰瓦、棕紅色廊柱、木雕花窗、石幾石凳、石階地磚等這些都透著濃濃的中國范兒。</p> <p class="ql-block"> 進入上房的木雕垂花大門,西側是一間寬敞明亮的大客廳,客廳內裝修大氣簡潔,滿堂的明清式紅木家具熠熠生輝,主坐位的背后矗立著一大幅紅木雕花屏風,兩側陳設著一對精美的青花瓷大花瓶,兩側擺放多把紅木雕花坐椅,地毯中間陳設著一樽青花瓷大福罐、茶幾上的青花瓷茶具及各種擺件給大廳帶來了更多的典雅與貴氣。東側是一間大辦公室(書房),一張雕刻精美的大書案,書架,古玩陳設,文房四寶一應俱全。</p> <p class="ql-block"> 進入二進院子,又是一座精致的四合院,房屋結構、裝修裝飾風格與一進院子差不多,因是內眷屬居住,室內門窗、格柵以黃綠油漆為主色調,顯得室內更加溫馨明亮。張學良、于鳳至在此西廂房結婚居住多年,并育有四個子女。</p> <p class="ql-block"> 進入三進院子,張作霖的二夫人許澍暢(張學思將軍生母),四夫人盧壽萱都在這里居住過。裝修裝飾以淺褐色調為主,顯得簡潔莊重。</p> <p class="ql-block"> 張氏老宅的三進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建筑式樣,又有東北遼南民俗風格,臥室設有東北特有的取暖火炕,門廊柱的油飾彩繪獨具特色,窗下墻身的硯石浮雕堪稱一絕,墻上磚雕細膩生動,檐枋木雕巧奪天工,是研究民族建筑和民間習俗的珍貴藝術資料。</p> <p class="ql-block"> 走出老宅,進入東院,這里由大青樓、小青樓和帥府花園等組成。帥府花園建有假山、花壇、雨路、亭臺水檄、荷花池等。</p> <p class="ql-block"> “大清樓”始建于1918年,建成于1922年。大青樓為仿歐洲哥特式建筑,樓高37米,是一座三“層樓房,坐北朝南,磚混結構,為當時奉天城除故宮鳳凰樓以外的最高建筑。大青樓外墻立體浮雕工藝精湛、造型生動,內部裝修大方,家具陳設講究,堪稱民國時期東北建筑的經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大清樓一層東面是“東北政務委員會”辦公室和會議廳,西面是張作霖的辦公室和臥室,北面是宴會廳。</p> <p class="ql-block"> 大清樓作為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兩代主政東北的重要辦公場所,經歷了直奉大戰、東北易幟、處決揚常等重大歷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老虎廳位于大青樓東北角,是張作霖的第二會客廳,面積約有30多平方米,因擺放兩只東北虎標本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張作霖被炸身亡后張學良繼承主政,楊宇霆,常萌槐等一些老將心理不服,事事處處設梗,特別在對待東北易幟、全國統一、東北鐵路督辦人選等重大問題上與張學良對著干,張學良非常氣惱。1929年1月10日晚八點左右,張學良借開會名義,密令衛士長高紀毅進府,在老虎廳把楊宇霆、常蔭槐二人當場槍決,當夜陳尸老虎廳。“槍決楊、常”事件讓老虎廳更加名聲大噪。</p> <p class="ql-block"> 在大清樓的東南方向不遠處就是小青樓。</p><p class="ql-block"> 1918年張作霖為新迎娶他的五夫人王雅琴(壽夫人)修建了這座二層小樓。樓房坐北朝南,上下各五間,中間開門,前檐出廊,青磚青瓦,俗稱小青樓,是大帥府的早期建筑之一。一樓東側為五夫人臥室,西側為會客廳,二樓由子女們居住。</p> <p class="ql-block"> 1928年6月張作霖由北京返回沈陽途中,在皇姑屯附近被日本人設伏炸傷后,就是在小青樓的會客廳救治并去世的。當時五夫人膽大心細、有勇有謀,在張作霖死后采取了秘不發喪的做法,巧妙騙過了前來打探消息的日本駐奉天總領事的日本夫人,避免了日本人乘虛而入挑起戰端,為張學良秘密返回沈陽,增取時間,穩定大局作出了很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趙四小姐樓 趙一荻故居,俗稱“趙四小姐樓”。位于張氏帥府大院的東墻外,為一座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積428平方米,獨立成院,清幽雅致。整幢小樓裝飾精美別致,這里既有體現中國傳統風格的描金彩繪,又有雕刻廊柱等歐式建筑藝術的鮮明特色。其室內陳設以法式家具為主,一架白色三角鋼琴盡顯房主人的豪華氣派。</p> <p class="ql-block"> 趙一荻故居是張學良將軍和趙一荻“當代冰霜愛情”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 “大帥府”1914年興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歷史的載體,它見證了那個時期國家社會的落后衰敗,外敵入侵、貧窮屈辱的中國現狀。也見證了中國人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偉大歷史時刻。解放后,各級人民政府對“大帥府”都給于了妥善保護和修繕。“大帥府”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擁有“ 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國家4A級旅游景區等功能,為游人提供生動鮮活的歷史見證,為祖國統一大業貢獻力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安陆市|
体育|
甘南县|
华蓥市|
长治县|
永州市|
札达县|
高雄县|
烟台市|
惠安县|
洛宁县|
巴东县|
怀化市|
宁都县|
星子县|
安阳县|
鄢陵县|
河南省|
商城县|
清丰县|
东港市|
闻喜县|
浦东新区|
阳谷县|
连江县|
木兰县|
偏关县|
贡山|
墨竹工卡县|
英德市|
弋阳县|
景谷|
儋州市|
寿光市|
襄汾县|
灵武市|
台江县|
伊宁县|
岳阳县|
山西省|